Ⅰ 大學階段的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
大學階段的我們能夠為父母做很多事情,以下這些事情是我們力所能及且應該做的。
Ⅱ 父母老了,應該為父母做點什麼
春節回到家,看著爸媽日益滄老的臉頰,頭發花白的父親和頭發漸漸稀疏的母親,感受到的是歲月的無情,時間的匆匆。坐在家裡20多年前買的破舊的沙發上,兒子在一旁開心地玩著iPad,在和父母聊天時得知,我年少時記憶中的成年人當中,有些已經早早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有些則因得了疾病而痛苦地支撐著。聽得出來父母隨著年齡的增加也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憂心忡忡。我告訴父親,平時要少抽煙,少喝酒,不要太操勞,家裡的田少種點......。但,總感覺我的言語顯得蒼白無力,毫無新意,當然也絲毫緩解不了父母的憂愁。
直到有一天,我在得到看到一堂精品課《怎樣健康活過100歲》,於是馬上付款訂閱,然後一口氣聽完了全部內容。我覺得對父母的健康非常有幫助,也很有指導價值。因此,在和父母一起外出的路上,我把精品課的音頻內容在車里播放了出來。我故意把車開得很慢,父母聽得很認真,對裡面的內容不時點頭稱是。我把這裡面的精華內容重新精簡整理,期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父母建立新的認知,恢復生活的意義和憧憬,解除心中的憂愁與焦慮。這是我今年過年做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日本有一本暢銷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書里做過一個計算,如果你的父母現在60歲,假設他們活到80歲,你現在開始,能陪他們的時間,加起來總共也就55天。在這55天當中,我們都應該問自己,應該為爸媽做點什麼?(下面歌曲,請自行腦補Music哼唱)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媽媽准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也讓拼搏在外的人多了份牽掛和思戀,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想父母除了需要我們的陪伴和呵護,更重要的事是,讓我們的父母用理性樂觀的心態面對衰老,甚至疾病。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可能會注意到自己身體的一些變化。比如說體力不好了,記憶力也衰退了,眼睛看東西開始花了,皮膚也沒有以前有彈性了,頭發開始容易掉,牙齦開始萎縮......這些其實很多都是正常的衰老現象 ,除非是出現得太早,或者是症狀太重,絕大多數都不用擔心。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順應這個規律,盡可能延緩衰老,力求健康長壽。
長壽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到底是基因,還是環境,或者說生活習慣決定的?現代研究的一個答案是:
1. 天天要活動 。
這個活動指的是我們每天在生活過程中自然就能參與,不需要專門的設施和場地的事。比如說平時能走路、能騎自行車的時候,就不要坐車。能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平時出去買菜,自己做飯炒菜,飯後洗碗、散步,這些都是活動。文中推薦的兩個運動,瑜珈和太極拳不但能改善關節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還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在鍛煉的過程中進入的冥想狀態還可以幫助您頭腦更清楚。另外擊掌和蹬腳也是不錯的鍛煉方式。如果能夠每天練習的話,絕對能延年益壽。
2.飲食有節制。
吃得多有什麼樣的一些危害呢?
·過剩的營養堆積在身體里就容易出現慢性病。比如說糖尿病就是糖太多了,高血脂就是油脂多了,高血壓就是鹽太多,痛風就是嘌呤太多,所以這些病都是跟咱吃的過多有關。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少吃糖和鹽,口味不要太甜或者太咸。
·人體為了消化過多的食物就會產生很多的氧自由基。人體好比就像一座鍋爐一樣,我們吃的食物就好像煤。我們要消耗食物產生的熱量來維持生命,但是燒煤的過程會產生煙,這個煙是會污染環境的。所以人體在燃燒這些食物的時候,產生的煙就是這個氧自由基,對身體是不好的。氧自由基會攻擊人體細胞產生病變,甚至是癌變。所以,您看在咱們現在的醫院裡面, 沒有什麼餓死的人,只有吃太多最後得病死了的人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 "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這在「低溫養生」中也提及到,「少穿一件衣,少吃一口飯」目的就是降低細胞的代謝速度,利於延長細胞的壽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除了飲食要節制之外,還要注意吃的種類。吃飯以蔬菜和豆類為主,而不是以主食為主。
首先,因為蔬菜和豆類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而且熱量很低,不容易長肉,並且含的纖維素非常多,吃了以後不容易餓。飲食是以深綠色的蔬菜和豆類為主的。比如說咱們常見的菠菜、芝麻菜、青菜、花椰菜、紫甘藍、大豆、紅豆、鷹嘴豆、綠豆。
其次,多吃深綠色的蔬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富含像維生素C和維生素E這樣的抗氧化劑。而這些抗氧化劑就是對抗這些氧自由基的,所以當您吃這些深綠色的蔬菜的時候,它能起到保護您的血管和細胞的作用。天然抗氧化劑家族成員:(1)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主要來源於:柑橘、果汁、西紅柿、椰菜、菠菜和堅果。特別是杏仁和大豆。(2)微量元素硒,來源於動物內臟, 牡蠣,茶等。(3)類黃酮與茶多酚。它們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與性質,能有效解除自由基的武裝,並保護免疫細胞不會受到傷害。類黃酮多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如柑橘、杏、櫻桃、葡萄、青辣椒、花椰菜、洋蔥、西紅柿等。蕎麥也富含類黃酮。綠茶則同時富含類黃酮和茶多酚。因此平時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綠茶。常喝綠茶可通過它的抗氧化作用,調控基因表達,從而抑制心肌細胞凋亡,發揮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水是最好的保健品,每天清晨喝一杯清水或鹽水,有助腸胃代謝。
最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食品安全十定律」對保證身體健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1)食品一旦煮好,應立即吃掉
(2)家禽肉類必須煮熟才能食用
(3)選擇已加工處理過的食品
(4)如需把食物存放4~5個小時,則要在高溫(>60度)或低溫(10度左右)保存
(5)存放過的食物必須重新加熱才能食用
(6)不要讓未煮過的食品與煮過的食品相接觸
(7)保持廚房清潔
(8)處理食品前要先洗手
(9)不要讓昆蟲或鼠、兔等接觸到食物
(10)飲用水及准備做食品用的水應清潔干凈
這些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要求,仔細核對一下,其實有些還真的沒有做到。特別是老年人因為珍惜食物,不忍心扔掉已經放置很久甚至過期的食物繼而復食者大有人在。作為子女的我們要時刻關注並提醒父母這一點。
3.日日有盼頭。
第一,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您自己覺得特別重要的事,特別期待或者盼望的事,然後把它寫下來,每天看一看。這樣就不會覺得生活漫無目的,退休後沒有了方向。
第二,想一想自己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愛好或者喜歡做的事,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時間再去做了。可以試著在這些事情上面多花一些時間,把它再提高一個檔次。比如喜歡養些花草,或拉個二胡等。
第三,嘗試著去學習一個新的東西,比如說學跳廣場舞,學習新的技能,給自己一點挑戰。
4.生活不孤單。
美國楊百翰大學做的一項研究發現, 孤獨感的危害相當於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煙。孤獨感會增加人體皮質醇的水平,皮質醇是身體內的一種壓力激素,會控制人的情緒、健康,會控制免疫細胞和炎症反應,皮質醇如果長期偏高的話,免疫系統就會被削弱,人就更容易生病。如何做到生活不孤單呢?
第一,要參與主動的娛樂,而不是被動的娛樂。什麼是被動的娛樂呢? 被動的娛樂就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比如說看電視,坐在那裡什麼都不用干,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就行了。
第二個建議是要走出房間,多去外面跟別人溝通和交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多學多問。
第三個建議,如果父母不是特別討厭動物的話,可以養一隻寵物,不管是貓還是狗還是鳥,都可以。有了寵物在身邊,每天要喂它吃喝,每天叫喚它,也可以排解掉一部分孤獨。
最最重要的還是像開頭那首歌唱的一樣,如果不能長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的話,至少要常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最後,祝願天下所有人的父母都能健康長壽,安享晚年。
文章中部分內容引自
1.【得到】精品課程《怎樣健康活過100歲》—張遇升
2.《影響您健康長壽的12個關鍵》—張湖德
Ⅲ 父母退休在家很無聊,可以做些什麼,充實退休生活
很多人都在關心退休以後怎麼辦?怎麼來打發自己的退休時光,以前沒有退休時想退休,但是真正退休以後,一下子放鬆了,以前多年的作息時間被打亂,很多人感覺不適應退休生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很多時候還是事在人為,只要自己主觀上有做事的意願,也希望做點事情,其實還是非常容易的。
對於閑不住的人,或是對退休生活不習慣的人,其實在60歲左右,還是完全可以重新找一份工作的。對於60歲的人要重新找工作,採取等靠要的辦法是不行的,按照常規的方式也是不行的,只能依靠熟人朋友來幫忙。在我們認識的人中,總有幾個認識部分老闆的,或是以前自己在民營企業打工時的老闆,這些老闆只要還有聯系的,都是可以通過試探的方式從他們那裡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我以前就在幾家民營企業工作過,有的是以前的老闆,有的是以前的同事,現在自己出去當老闆了,我最近也試著和他們聯系,因為我的特長就是寫文章,他們也知道我的這個特長,所以有好幾個老闆都同意我如果願意,可以到他們那裡去繼續工作。
但是退休還不到一個月,我這人最大的能耐就是適應環境快,回家後我每天要睡到早上9點過才起床,把以前沒有睡夠的懶覺補起來,在這種狀況下要我再去朝九晚五,或是早早起床去上班,和那幫年輕人一起論高低,可能我反而有點不習慣了,所以只告訴他們春節以後再說。到那時如果還能習慣,可能就會去上班,如果不適應了,就還是好好在家做自己的事情就算了。
我說我的經歷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去找工作,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的,這種辦法在我這里行,在別人那裡可能不行,因為每個人的專長特長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精力也不一樣,所以還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找工作可以讓自己更充實以外,其實做家務也是充實自己的好辦法,這個還是要自己願意,一個家庭,別小看了家務活,從買菜、煮飯到打掃衛生,每天忙碌下來也夠你充實的。
自媒體可能是現在是很多退休人員打發退休時光的好辦法,喜歡照相的人,其實可以每天上街逛逛,拍一點有用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也可以拍攝點新奇的視頻發到網上,在打發業余時間的同時,還可以有點小收獲。當然我不適合做視頻,我只能幹最苦的工作,就是每天堅持碼文字,碼文字這個東西,大概是自媒體中最辛苦的了,但只要堅持,其實每天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有人看沒人看不要緊,關鍵是要把這當成自己退休後的一份職業來做,這樣每天生活就比較有規律了。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我每天要寫五篇文章,即使每篇800字左右,每天的文字總數也要超過4000字,這么大的工作量可能比上班還累,而且也賺不到幾個錢,但習慣成自然,總比每天打麻將好一點。
生活是人為的,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所以打發退休時光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俗話說耗子有耗子的辦法,貓貓有貓貓的路子,只要自己想做事,每天肯定有做不完的事情,只有在做事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退休生活的充實和完美。
Ⅳ 父母歲數大都退休了,在家找點什麼事情給他們做呢,豐富業餘生活
一旦年紀大了,老人家干什麼都不那麼方便了。
早上散下步打下太極,下午種個花養個草專,晚上散下步看下屬電影,這就是老年人休閑的生活。
最主要的還是身體,多鍛煉身體,多休息這才是他們需要的。
這要找些工作給他們的話,你無妨給他們生個孫子孫女,但不能讓他們來照顧,因為照顧小孩是很累很累很累,說不清的累啊。
所以,旅遊,社區活動,棋牌這是老年人所喜歡的娛樂活動。
Ⅳ 如何陪父母做哪些事情
踏入社會的我們
總是忙於生計
曾經總是黏著爸媽的我們
也總是以忙為借口逐漸疏遠了他們
時光飛逝,一轉眼父母已老
你是否時常懊惱自己還沒有為父母做點什麼
趁著父母健在
Mark一定要陪父母做的8件事
提升家人幸福感~
01 和父母拍張照
相信你們和父母的合影還停留在童年,不信你回憶回憶,上一次和父母拍照是什麼時候。
下次回家一定要拿出手機,跟父母拍張照,或者可以用現在流行的貼紙拍照軟體,給父母留下萌萌噠的照片。
當然也可以去照相館,給父母好好裝扮一番,拍一張正式的全家福。
02 陪他們談心
小時候,我們總是纏著父母,問各種問題,訴說各種小煩惱,父母也總是不厭其煩地為我們答疑解難。
長大後,我們卻經常嫌他們嘮叨,其實在父母眼裡,並高我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他們只是在關心你,希望你能跟他們一起分享生活的點滴。
坐下來,喝喝茶,陪父母談談心,跟他們講講身邊發生的新鮮事,自己的小計劃。
03 帶父母逛街買衣服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盡管家裡條件一般,父母也總是盡他們所能,給我們買漂亮的衣服、玩具。
工作後,賺錢了,偶爾帶點補品,他們總是很不情願,心疼我們花錢。父母就是這樣,捨得花自己的錢,總是心疼子女的錢。
抽個天氣好的周末,帶父母出去逛逛街吧,陪他們挑選喜歡的衣物,然後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04 教他們使用ipad
父母年紀大了,視力逐漸下降,ipad屏幕大,畫面大,更方野運便他們操作。
可以教他們看視頻,刷刷劇,也可以教他們玩些小游戲,消消樂,棋牌游戲,都可以讓他們在閑余時光里娛樂娛樂。
05 給父母做一頓飯
離開家後,別說給父母做飯了,就是坐下安安心心地一起吃頓飯都變得很難得了。
學會做菜,問問父母想吃啥,就像當初他們經常問你一樣,給他們做一桌愛吃的菜,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頓飯。
06 帶他們去旅遊
相信很多人的父母一輩子都在一個地方生活,沒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世界那麼大,帶父母去看看...帶父母辦好護照,制定一個悠閑的旅遊計劃,讓他們好好領略不一樣的世界,增加對頌蔽梁生活的熱愛。
07 帶父母做一次全面體驗
小病小痛,忍著不說,怕添麻煩,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很多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就是這么「拖」出來的。
找個時間,陪父母去醫院做一次全面的體檢,防範於未然,希望父母健健康康。
08 給父母安裝智能家居
父母年紀大了,特別是單獨在家時總是會有很多麻煩。出門忘記關燈、回家發現忘帶鑰匙、晚上起床開燈不方便、做飯忘記關煤氣、水龍頭......
給父母安裝中點智能開關,讓他們不必再摸黑找開關。
給父母安裝中點智能鎖,讓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忘帶鑰匙。
給父母安裝中點智能安防套餐,讓做飯的廚房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