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湊錢搭夥做飯被稱「辦食堂」而罰款,你見過哪些強盜邏輯
強盜邏輯隨處可見。
生活如此不易,這里我就談談可愛的強盜邏輯。
3、職場的強盜邏輯
領導:誰以後開會再遲到就罰款。
下屬:好的。
第二天,八點開會,都八點半了,領導姍姍來遲。
領導:我不來你們不能先討論嗎?
下屬:……
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強盜邏輯,請點贊!
2. 家長應如何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退步
1、擇善贊賞。
如果你的孩子有幾門功課不及格,請不要發怒(發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平心靜氣,在孩子的成績單內「發掘」一些可以稱贊的「成就」,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同時指出不足,不使孩子喪失信心,以激發孩子努力學習的熱情。
2、探查原因。
父母應與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績欠佳的原因,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例如,「你能否解釋某一科目成績下降的原因」?「是否經常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或「該科目在學習上是否有困難」?等等。在追查原因的過程中,父母要態度和藹,使孩子敢說真話,不作搪塞性回答。一方面,父母要堅持深入地追究,直至孩子能說出真正的原因為止;另一方面,父母要謹記不要發怒,不要責備孩子。
3、合理解釋。
父母在查問原因的過程中,不要接受孩子的「我不知道」這種回答,要讓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釋。所謂合理的解釋,就是指孩子說出了導致成績下降的真正原因。當然,在這些原因中,包括了正面的和反面的。比如功課太艱深,力量達不到,是屬於正面的;而自己懶散和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等,則是反面的。當孩子作出了合理的解釋之後,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提出改進的方法和今後應該採取的行動;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提出有何需要協助的要求,父母應該想方設法切實地給予滿足。
總之,當孩子的成績欠佳時,父母一般不要懲罰,而要多用鼓勵和理解的態度,去激發孩子樹立信心,努力學習,迎頭趕上。在萬不得已要採取某種懲罰手段時,也不要鎮壓孩子的合理辯解的權利,以防產生父母和孩子雙方力量的抗衡,避免孩子失去自我醒覺的改進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