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會離開我們孩子長大了會成家,那麼生命誰才可以陪伴我度過漫長的歲月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一段話,令人印象特別深刻:「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這一生,我們都在不斷地和孩子分離,而孩子會「離開」媽媽6次,並且一次比一次難舍,尤其是最後一次,這是誰都無法接受的,因為這一次的「離開」是永別。
06第6次離開:生死分離,這次我們先離開
人生的最後一次和孩子分離,是生與死的分離。這是大家都不願意接受的,但誰也無法阻止。雖然這次是我們先離開,但還是會萬般不舍,因為我們離開後,就永遠和孩子分離了。我們眼中的孩子就真扛起了大人的責任。
人生在世,雖然我們不停地在和一些人分離,但是可以抓住每一次分離的中間時光。子女多和老人相處,陪伴老人;父母認真教育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游戲;我們要珍惜每次的相處時間,人生很短,一轉眼就白了頭。當孩子成為社會有用之人時,也是我們曾經存在世界最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