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讓自己的父母來帶孩子,用不用給勞動報酬呢
現在養孩子不止是父母的事兒,很多家庭還把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扯了進來。很多年輕人生了孩子以後,借口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過來幫忙帶孩子。實際上,幫助自己的孩子帶孫子,這不是老人們的義務,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需要過上幸福的生活,你不能強迫他們帶,否則於情於理是說不通的。既然老人們帶孩子辛苦,或者說犧牲了自己幸福晚年生活,那麼,作為子女給帶孩子的父母們一些報酬可以嗎?如果給了父母報酬,就是割捨了這種親情關系嗎?
父母基於親情和血緣關系在情理上講,是可以免費幫子女帶孩子。但是作為兒女應該想一想,如果他們去幫助別人帶孩子、去做保姆,一定能獲得一筆不菲的勞動報酬。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讓自己的父母充當「免費保姆」,實際上也是一種間接「啃老」,這不止是加重了父母的經濟負擔,更是損害了父母的合法權益,影響了父母的晚年生活。所以說,作為子女在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父母的同時,首先就應該考慮到父母的各方面所受到的損失,主動並適當地給予父母一些勞動報酬,我想,大多數受到這樣報酬的父母,還是會把多數的錢花在自己的兒孫身上的。
『貳』 岳父母起訴前女婿索要48萬「帶孫費」,法院做出判決,你認為這錢該給嗎
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帶孫費」案件,判決孩子爸爸向外公外婆支付10.5萬元。為減輕年輕人的負擔,現在老人幫子女帶娃的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對於雙職工家庭,有老人幫襯著實能省心不少。那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帶孫輩的,是否可以要求支付「帶孫費」呢?
長輩幫忙帶娃是基於對子女及孫輩無私的愛,卻不該是理所應當的事。為人父母應當傳承這份無私奉獻的善良並常懷感恩之心,積極履行自己的撫養義務,勿讓老人出錢出力又寒心。
『叄』 老人帶娃該支付老人費用嗎
老父親主動幫忙照顧孫子,兒子寫下協議,承諾每月支付300元的撫養費,即構成了法律上的要約關系,因此兒子需要向老人支付費用。
日前,據媒體報道,濟南一老人向孩子父母索要「帶孫費」,年邁的父親主動幫忙照顧孫子,兒子寫下協議承諾每月支付300元的撫養費,卻遲遲不兌現,更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不支付,父親多次催促無果,一怒之下起 訴了親生兒子。法院予以支持。
我認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上新聞中,兒子應及時足額向老人支付撫養費,更要對此事進行反思。其實,老人要討回的不只是撫養費,更主要是兒子對老人的承諾與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同時,我認為最好讓孩子在父母身邊成長,老人的愛抵不上父母的陪伴,不能使孩子在最需要父母的成長階段缺失愛,因為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