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父母去世同學隨禮500,十年後你該給他們隨多少
一、在十年後,你可以選擇隨禮500元,作為對同學之前隨禮的回禮。
二、通常情況下,白事隨禮的禮金應該根據當地的習俗來決定,並不在於金額的多少。
三、據民間說法,單數金額的禮金更為適宜,例如100元、300元、500元、700元或者900元等。避免使用偶數金額,因為「雙」與「傷」諧音,可能會帶來傷心的含義。
四、當然,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習俗和忌諱,所以並不完全受上述說法的限制。
五、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沒有權威的數據支持,具體情況還需根據個人和當地實際情況來決定。
B. 家裡人過世老闆給紅包要什麼回禮
1
方法:
紅包
2
白事送禮數額要單數。不能封雙數的紅包。單數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雙數,則寓意禍不單行,就會得罪主人家了。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3
很多人習慣送紅包就封個大額的整數了事,可能不經意間就得罪人。一般封喪事的紅包都帶尾數,常用1做尾數。L匕扣501, 511等,此外,有些地方也可以用3, 6, 9等代表單數,一般不用5、7,為了穩妥起見,建議都用1。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4
喪事如何送紅包是有講究的,不但要講究吉利,還要注意避諱和人情往來的世故,否則,容易得罪主人家。
喪事也是要趨吉避害的。主人家也要圖吉利,因此,送禮的時候要注意數額。不能帶在人們習俗里認為不吉利的數字.否則會得罪人。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5
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慶封包,市場上的那種現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專用封包,千萬不要用恭喜發財、雙喜、賀等封包。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6
白事紅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辭,把紅包送給相關司禮人員即可。有些人家親友多,司禮登記往往忙不過來,那就很可能會漏記收禮,送禮往往講究的是禮尚往來,如果你送禮了,主人家卻沒有登記,主人家可能會怪你,這樣是付出了沒好報,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也可以具名,具體做法是:現成的白事專用封包不需要致辭,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種無致辭的空白封包,則在正面
頂部居中豎掃瀉上「牛目9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7
辦喪事的時候,主人家收到紅包時,很多地方的習俗是需要回禮的,也就是送一個小紅包給送禮者,這種紅包一般就是一塊錢左右,象徵看送禮者大吉利是。這種回贈紅包,送禮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8
白事紅包--投就是在便者報喪的時候送出去,讓便者代收,這個使者往往也是兼任司禮人員,收到紅包後會登記在人情薄然後回禮。
朋友家人去世怎樣發紅包
9
注意,要交待清楚代物款和紅包數目,避免便者弄混出醜。代物款不需要進紅包。
禮是禮尚往來, 也就是說這次你家有了事情,對方表示了心意, 那麼下次對方家裡有了麻煩,你也要意思一下, 這樣才能有來有往持續下去的恩情。
簡單來說喪事團辦完之後, 你可以在電話里或是直接向老闆面談表示感謝, 下次老闆生日或家裡有啥事情, 你也盡下力就行了。咨詢
需要走以下的一些程序。
1、開死亡證明。
(1)死於醫療衛生單位的,憑《死亡醫學證明》;
(2).對公民正常死亡無法取得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的,憑居(村)委會或衛生站(所)出具的證明;
(3)非正常死亡或衛生部門不能確定是否屬於正常死亡者,憑公安司法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
(4)已經火化的,憑殯葬部門出具的火化證明。
2、注銷戶口
(1)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農村在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持死者死亡證明、居民戶口簿及死者的居民身份證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死亡登記,注銷戶口。
(2)公民在暫住地死亡的,暫住地戶口登記機關根據死者暫住地的戶主、旅店管理人或者戶內其他人員的申報,將死者的姓名和死亡的地點、時間、原因等及時通知死者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由死者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死亡登記,注銷戶口。
(3)辦理公民死亡注銷手續時,繳銷死者的居民身份證;單身獨戶的,還應收繳居民戶口簿。
3、遺產繼承
有遺囑的遵照遺囑繼承遺產。
沒有遺囑的可以參照法律上的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C. 父親去世,姨和表妹分別送了禮金,回禮是怎麼回一份還是兩份。謝謝!
得區分對待,按照中國傳統,子女上學、結婚等事情屬於父母安排,那麼送禮就送給父母,如果是長輩去世,那就是兒女負責安排,送禮就送給負責安排的兒女。你這種情況要看你表妹是否成家,如果成家了,那就代表你表妹的家庭給你送的禮,那將來你表妹家的孩子結婚、考學等喜事或贍養父母等白事就是於你表妹負責,那你就要給你表妹送禮;如果你表妹沒有成家,按說你姨給你送禮就行了,但是這次你表妹也送了你的禮,這種情況就屬於是她自己的心意,那麼她有事你可以給她送,比如:你表妹過生日,你可以買個禮物還禮,這是你的心意。總之,收人的禮要記得在適當的時候還回去,收禮不還禮是忌諱,會讓你的朋友越來越少,甚至親戚走動越來越少。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