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等父母離去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等父母離去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5-02-19 01:35:11

① 怎樣看待父母終將離去,而自己也終將離開這個世界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雖然我們都不願意承受這份痛苦,但卻無能為力,我曾經也苦苦思索父母離開後,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後來我爸爸說:「當我們老到一定程度,要離開人世的時候,你也已經很大了,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事業,你會有人陪著你度過難關」。人生有不同的階段,不管是父母的離開,還是自己的離開都不可逆,那就坦然面對,快樂地享受當下。

② 父母一走,我直面死亡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喜歡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到那一天,我走了,我現在所愁苦、拼搏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我經常的想之後的場景:

我會受盡三十、四十年的兒孫香火,然後開始墳前無人掃;

工作留存下的檔案也將在檔案室保存30年,上面寫有辦理人:某某某,然後到年限後依程序銷毀;

留有我音容笑貌的音頻、視頻資料會在兒孫離去後某一天被網路網盤覆蓋、清除,留存的移動存儲介質會突然有一天崩盤。

……

直到最後,終有一天,世上無人再記得我!

這種思索,每一次重播在腦中,都讓我驚恐。熱淚盈眶。我曾經以為我是為現實的安逸+不思進取找借口,後來,我知道,我只是害怕面對死亡。

終有一天我們會走!

答應的陪對方一起走下去的承諾會無法實現,

陪兒女一同變老的願望無法完成,

許你,你們的開心與幸福總有一天會被淚水淹沒。

每每想到這里,便呼吸發痛。

那天看到微博熱搜,看到了高亞麟老師的這句話,直擊心靈,振聾發聵!

原來時間很公平,它會用父母的離去,教會我們,面對死亡。

懵懂的我經歷了奶奶的死亡,知道了有一種方式,叫做「永遠離去」。

初諳世事的我經歷了同學的死亡,知道有一種生活,便是「長睡不醒」

而立之年的我經歷了同事的意外,知道有一種態度,叫做「明天同意外,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時間,讓死亡每天上演,讓人經歷如眼前,所以,終有一天,當我垂垂老矣,我會學會,面對死亡,不悲不泣,雖不能甘之如飴,卻也能「聽天由命」。

③ 父母活著的時候要盡快盡孝,等到走了之後就流於形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恐怕老少都會說出口,可是能夠把這句話貫徹到實際生活里,甚至是列於你的人生計劃里,真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會說,父母和子女之間,隔著生死。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和父母告別。父母只能夠望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一步步的去送別。

記得看過一個視頻,兒子過年回家呆了一個假期。等到他們開車離開之後,母親站在街角跟著車子後面挪,一步步的跟著,直到車子消失在視線里,母親一臉的落寞的回家去。

現在很多人過得不如意,都會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似乎原生家庭是原罪。孩子在父母的身邊,可能成長經歷少了快樂。就想在成年的時候,離父母越遠越好。

很多開明的父母,也會告訴自己,長大的孩子留不得。人生是他自己的,肯定會要放他去自己的人生翱翔。

最近看到好多的老人,可能國家快要步入老齡化。看著小區里蹣跚的老人,有的已經八十多歲,還在推著兒子的小兒子遛彎。父母經歷多半輩子的辛勞,到了老了還想把餘力留給孩子,想要盡綿薄之力。

可是孩子們都想著能夠奔一個好前程,想要自己再努力一點,好讓事業再上一個台階,好讓自己的小家過的更舒服一點。

他們會覺得父母還很硬朗,還可以再等一等。等到自己終於肯歇一歇的時候,再去給父母盡孝。可是父母真的等得及嗎,光陰可以走的慢一點嗎?

我姥姥是今年大年初二去世的,去世的時候很安詳,睡著覺就已經走了。姥姥有六個孩子,三個男孩三個女孩。不能說誰盡孝了,誰沒有盡孝,沒有任何標准把握,可是我今天想要說一下小姨,這個家族裡的大人物,也是姥姥最得意的女兒,卻在姥姥去世之後,很長時間都活在懺悔里。

姥姥家裡也是普通家庭,在那個年代裡每家都比較窮。姥姥就不想讓孩子都去上學,大舅和二舅先找了工作,大姨和我媽和小姨都選擇了上學。後來姥姥覺得家裡的勞動力太少,又讓我媽在家裡勞動掙工分,大姨已經畢業做了人民教師。剩下小姨在上高中,學習也算不錯,但是中專沒有考上。

姥姥本來想要小姨不要上學了,可是小姨為了上學的事情哭了好久,姥姥終於不忍心讓她繼續復讀了。小姨最終考上了中專,分配到縣財政局上班。

小姨也很爭氣,拼搏了幾年之後,當上了部門科長。我小姨夫也在交通局上班,夫妻二人混成了機關幹部。從此家族裡都以小姨為榮,家裡需要辦事找熟人的時候,也紛紛去小姨家去坐坐。

姥姥漸漸的老了,小姨也覺得自己應該盡孝了。可是她總是有很多事情要忙,工作上的事情,家裡的事情。平常還想出去 旅遊 ,或者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後來表妹結婚了,不久就懷孕了。她開始忙著照顧女兒。姥姥的身體越來越差,開始在幾個孩子之間輪流照顧。可是每次等到該小姨照顧的時候,小姨總是沒有時間。她會給我媽或者大姨說,到了我該照顧的時間,你們幫我照顧吧,我不白讓你們照顧,我會給你們錢。

誰還會要她的錢,但是等到該小姨照顧的時候,都會選擇幫助她照看了姥姥。有的時候姥姥也會說,人家忙啊, 忙著掙錢,忙著照顧女兒,忙著帶外孫女。

小姨也會很有愧疚感,會給姥姥買最舒服的衣服,買各種好吃的食物。可以說姥姥需要的東西,她都選擇有求必應。


小姨說,再等兩年啊,等我退休了,我就把她接到家裡去,我伺候她幾年。

可是小姨還沒有退休,姥姥就已經先走了。小姨在看到已經離開的姥姥,痛苦的泣不成聲。小姨下葬的時候,她跪在地里拉不起來。

等到回到老屋收拾姥姥的遺物,小姨不肯進去,她覺得睹物思人,難受的不能自已。

可能每個人對待悲傷的方式不同,懷念一個人的感受也不一樣,但是小姨卻一直在說後悔,一直在說自己沒有時間盡孝,沒有機會再彌補過失了。

姥姥去世已經快一年了,小姨一直都沒有緩過來。又快要過年了,快要到姥姥一周年紀念日了,小姨買了很多的燒紙的東西,想要給姥姥燒了去,希望姥姥能夠在另外一個世界,過的舒服一點。

小姨說,等到一周年的時候,我們單位很多領導會去弔唁,我覺得排場不能太次了。

我聽了這些話,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我知道小姨也不是一個愛炫耀的人,可是這些排場對於姥姥又有什麼意義呢?

姥姥在生前盼望著小姨能夠騰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用做,哪怕是日日陪伴也好。可是小姨總是說,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每天都忙得要死。

可是姥姥猝然長逝,小姨悲痛欲絕。和無數的人說後悔,說自己為什麼沒有想過陪伴她。總覺得還有時間,總覺得姥姥可以等一等,可是老人帶著無數的遺憾走了。走之前身邊一個兒女都沒有,不知道她走的時候流沒流眼淚。

我無意譴責任何人,也不是數落小姨。只不過明白了一些道理,一些盡孝要盡早。要讓這些溫暖藏於日常中,要把陪伴父母的事情提上日程。

因為老人都經不起等待的,說不定哪天就有意外來臨。與其日日懊悔和痛苦,還不如讓自己和父母的關系能夠融洽點。

很多人覺得和父母合不來,覺得難以交流,覺得相處起來很痛苦。但是等到你再也無法聽到他們的嘮叨,再也無法有一個人無條件的關心你,你就會覺得人生充滿了寂寞。

父母健在的時候,我們還有來處。父母離去的時候,我們只剩下了歸期。如果你也是為人父母,你就明白每個小孩有多難帶。你換位思考一下,當年的父母為了能夠讓你吃飽穿暖,到底經歷了多少艱辛。

你也想要人生可以自由,可以過的瀟灑點,每一個父母不是放棄了自己的人生,來成全孩子的未來。

在父母健在的時候,記得及時盡孝。對他們好點,於自己是一種福報。

閱讀全文

與等父母離去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六安市哪些醫院可以提供入伍體檢 瀏覽:916
重陽節帶什麼花 瀏覽:364
滿45歲交養老金可返錢 瀏覽:495
國家規定多少歲可以算贍養老人 瀏覽:652
北京退休對社保繳納的要求 瀏覽:84
高中生養老院心得 瀏覽:975
養生魚前景如何 瀏覽:480
老人家一般無聊買什麼 瀏覽:549
爸爸老年痴呆媽媽心臟病 瀏覽:229
長壽開100平米超市多少錢 瀏覽:651
合肥有哪些老年大學 瀏覽:22
百色農民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540
活到80歲死在20歲 瀏覽:63
不存養老錢晚年生活有什麼區別 瀏覽:915
子女買父母的房子怎麼定價 瀏覽:842
理療養老院 瀏覽:426
80歲人營養補貼 瀏覽:391
借錢給父母轉賬如何備注 瀏覽:164
中秋送什麼酒合適老年人 瀏覽:665
老人腿上長黑斑是怎麼回事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