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曾經做過哪些激勵你的事情
做過激勵我的事情,應該就是在我高考的時候送我去考場,而且也在考場之外等我
B. 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聰明的父母應該如何開導孩子呢
1、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動,當孩子面臨困難時,我們應該讓他直觀地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從反復體驗中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從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成功的喜悅恰恰來自於問題的解決。只有讓孩子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出他們不怕挫折、敢於面對挫折的能力。
2、利用和創設困難情景,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
在孩子的生活、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隨機利用現實情景,或模擬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難題,讓孩子開動腦筋,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孩子在經歷了由不會到會,由別人幫助到自己乾的過程後,心理上會得到一種滿足,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自理能力。成人還可以創設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愛的玩具藏起來讓孩子尋找,讓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東西等。
3、利用榜樣作用教育,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並獲得成功的事例,讓孩子以這些名人做榜樣,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師非常高大,無所不能,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師」,教師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為樹立榜樣,增強孩子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孩子不敢走平衡木,老師在旁邊鼓勵說:「別怕,你行!」或者說:「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樣勇敢,老師相信你!」在榜樣的影響下,孩子會樹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難。當戰勝困難後,老師的「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心理上的「我真行」。
4、多鼓勵,改變孩子的受挫意識
孩子只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進步,要立即予以表揚,強化其行為,並隨時表現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態。成人的鼓勵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識得以改變,又能提高他們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