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向家長傾訴自己經常處於抑鬱情緒
和父母多溝通,輕松的聊天說出你的想法,不急不躁不悲,也可以試探的話先問問,看看家人正面回答再告訴他你現在很抑鬱,有時候跟父母直接的表達確實有些父母不開敲容易咋呼緊張,反而讓你更加難受,我是一個比較獨立人從小到大什麼事情全靠自己解決從不報憂,曾經自己也抑鬱過,但沒有給任何人說,那時候高中了,甚至抑鬱的晚上睡不著,晚上上課打瞌睡,為了剋制自己不打瞌睡我告訴了老師如果我上課狀態不好點名讓我回答問題,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想變好,那時候自己治癒抑鬱的方法就是看書聽歌寫作,就這樣治療好了,不開心就聽聽音樂跑跑步大吼幾聲發現下。
好像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都不多,不善於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跟父母溝通。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以及父母口中「自己家優秀的孩子」都讓我們倍感壓力。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想做我們自己,但是從小養成的習慣讓我們不習慣將自己的想法和壓力跟父母說,慢慢的與父母的感情越來越疏遠。但其實我們只要換個角度想想也許就能豁然開朗,父母的父母給他們的教育也是這樣,他們也許有時候想跟你溝通也不知道怎麼溝通,他們只知道怎樣是他們覺得好的,孩子要是成為他們口中的那樣那孩子以後就能過的很好,所以每次在家父母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驕傲,所以每次出去父母口中都是「我家的孩子……」我們長大了,要學會去理解父母,同時學會去表達自己的訴求,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磕著瓜子,慢慢的跟父母說,也許你剛開始跟他們說的時候他們並不是特別能理解,但是多說幾次呢?說不定就理解了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比他們懂的更多,他們說的是對的,我們要聽他們的。所以對父母耐心一點,對自己寬容一點,主動去跟父母傾訴,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也讓自己內心更輕松。朋友,加油[贊]
我覺得如果是離家在外地工作還是報喜不報憂吧,以避免讓遠方的父母多想,為我們擔心。
如果都在家,就大大方方直接去說,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自己的家人,最親的人,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解決,一起度過。
但是如果有抑鬱情緒,最主要的是自己這一關,跟他人訴說是一種方式,但並不一定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主要是自己真正的要放開自己,找個喜歡的事情去閉伏做,唱歌,瑜伽, 美食 或者跑步都可以。或者是因為自己在井裡看天太局限,如果很難緩解的話,也可以試著讀書寫作去真正的了解自己,學習智者的思維想法,那自己也會通透很多。
我曾經是一位中度抑鬱患者,在自己堅定的意志下自愈了自己。輕度的抑鬱特別容易情緒低下,內心也比較敏感,這個時候的情緒會自發性的發泄,比如哭,不開心會表現出來。中度抑鬱就會慢慢的把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慢慢的放在心裡每天想,然後話也不怎麼想說了,一天到晚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還會莫名其妙的哭。這個時候就說你不說旁人也能感受到了,作為關心你的父母也會看出來的。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會問你的。這個時候就是有問就答是傾訴的最佳時期,父母會聽著,也會適當的開導。中度抑鬱就不要傾訴了,因為到那種情況下根本不會想傾訴,已經意識模糊了,只想做極端的行為,你如說自殘,尋死,關閉自己等極端行為。父母已經不再問你了怎麼了,會立馬送你去醫院。
如果要傾訴就在意識還清楚的時候多多自我鼓勵。平時多與父母溝通,培養溝通的好習慣,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及時的溝高基通。如果已經有抑鬱情緒了,在父母發現你不開心並且詢問你為啥不開心時一定要及時訴說。父母的開導和親情的影響會給你帶來很多安慰。
作為過來人我有三點要分享一下,第一點就是內心一定要堅強,不要輕易的放棄。第二點就是一定要更新自己的生活,這樣就不轎念攜容易活在過去。第三就是現實一點,看到自己周圍一切真實的情況。
願同病中的人可以早日走出抑鬱。加油。
首先要明確說明自己的壓力來源於何處?是人際關系還是學業工作?能不能自己糾正心態。
其次要開誠布公地把你的抑鬱說明白,你糾結的是什麼?焦慮的是什麼?所有父母都會注重孩子的心理 健康 ,畢竟身心都 健康 才能有人生快樂。
第三放鬆自己,音樂,動漫, 游戲 ,運動, 美食 , 旅遊 ,所有能讓人快樂的事情都會分散你的焦慮,提醒父母不要把對錯得失成敗看的太重,不要給你太多壓力。
不知道平時父母關心你的方式是怎麼樣?或者說你們相處的時候他們的關心是否到位?
因為不了解你們的具體情況,先建議嘗試跟父母聊天,把這個抑鬱的故事說成是好朋友的事,分層次講給父母聽,每個停頓下引出來一些問題請教父母。如果他們的反應給你鼓勵,那當然最好了;如果他們不重視,那你就只能說是自己跟朋友一樣了,他們反應過來的話一起幫你心療,沒啥反應的話,靠自己嘍。
我們都是不希望向父母傾訴自己太多的壓抑心情,展現自己很多負面的狀態,俗話就是報喜不報憂吧!也不是說因為好勝心在裡面,只是希望父母不用為了子女而日日牽掛焦慮難安,如果這樣起到反的作用,我們只會內心更加的自責與無助。
以上是作為子女的考慮,但是我現在是一個兩個寶寶的媽媽了,既是別人的子女,也是別人的媽媽,有著雙重的身份,以作為母親的身份來說,何時何地,我都是希望子女能夠信任我,不要有任何的猶豫,媽媽願意和自己的孩子心永遠在一起,同甘苦也共患難,如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可能為了怕我傷心擔心,強裝歡笑,那我的心會更痛的。
向自己的父母傾訴自己這種長期壓抑的情緒,哪還需要什麼方法?你真的不必有如此多的考慮,一定要盡早的,不要隱瞞你的家人。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因為面癱的關系,一段時間得了抑鬱症,她說得抑鬱症可難受了,她會莫名的悲觀絕望,甚至想到死才能夠解脫這種無休無止的擔心受怕,我聽了整個人都不行了,淚水止不住的流,她說不敢告訴自己的母親,可能對母親來說是杞人憂天的不理解或是無能為力的憂愁。
我當時也說了一些人人都會說的一些大道理,其實這些大道理她本人也都懂,因為長期受面癱的影響,壓抑了太久,已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了。
可能一些現實的狀況真的無法改變,也許找不到任何有利的方法,藉助不到任何有利的幫助,有時候悲觀欲絕,覺得只有死才能夠不去想,不去痛,才能讓這個問題不存在。
我建議還是向父母也好,親近的人說也好,一定要說真的一定要說,生命對一個人來說真的很脆弱,很寶貴,不容我們輕視它。你若輕視它,它也會輕視你。
我們要勇敢去面對它,不躲不藏,用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它,藉助愛你的人的力量,團滅它。一定要向家長傾訴,你長期處於壓抑的情緒,如果你不說,就是對於父母最殘忍的懲罰。
勇敢,堅定,信念去活,生命就是希望。
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的。
實話實說啊,什麼情況下會情緒不好,不好的時候自己會怎麼樣,希望家裡人理解或者如何幫助自己,說出來,家裡人肯定會幫助你的!加油,孩子,生活無限美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自己處於抑鬱情緒,不要放在心裡,要及時的跟家長說出來,說的時候,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盡量的把事情表達清楚,家長都是過來人,肯定能幫你從抑鬱情緒中走出來的
我覺得有必要像自己的父母傾訴一下自己這種壓抑的心情,首先要找好時間在生活中你崇拜的是你父親多點還是母親。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可以。我們把不愉快事說出來。至少不會憋再心裡難受,父母是理解你的他們會認真傾聽還會給出合理的意見。曾經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痛苦壓抑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唯一幫我走出陰影是自己父母兄弟
㈡ 父母的話總是很傷人,讓人情緒奔潰,到底應該怎麼和他們溝通相處
1、一定要記住,那不是咱們的錯,只是父母自己怪自己能力不夠。2、家庭的矛盾,從來都是因為自己想不通。3、允許自己憤怒和悲傷,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人本來就是喜怒哀樂的結合體,生氣和開心是一樣的,這是你人性的一部分,不要壓抑,釋放就好。4、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悲傷,可以是找人哭訴或者是聊天嘮嗑,如果實在找不到人,就找我吧。5、去運動。情緒的釋放可以通過運動量來釋放。情緒本身就是一種化學因素,大部分憤怒的會產生,都是因為體內的化學反應。而體育運動會增加內啡肽(大腦分泌的化合物,能促進愉悅情緒產生)的分泌。
時間有限,在不清楚整個事件的情況也不多加議論,總之你想結果美滿就先把事情捋清,把你父母對男方不滿意的地方改進,證明你對這段婚姻的決心,對未來的規劃,多半父母還是能接受的
分開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有點避開的意思。血濃於水,不會因為這么些時間的避開而變淡,反而隨著時間的增長,會淡化很多問題,自己也能想通很多事情,心態很重要。
㈢ 如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
1、主動溝通。平時多與父母聊一聊在校的事情和學習上存在的困惑,和父母說說心理話,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2、換位思考。不要動不動就和父母頂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體諒父母的心情和難處。
3、尊重理解。 有事外出,應主動與父母聯系,免得父母擔心,要多聽聽父母的觀點,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觀點。當觀點發生分歧時,雙方要冷靜思考產生分歧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達到求同存異的溝通結果。
4、多些寬容。遇事不必斤斤計較,因為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我們最愛的人。
5、有錯就改。不隱瞞自己的錯誤,讓父母幫助我們改正錯誤,父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6、主動幫助。幫父母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開心。
方法二
招式一:主動交流 每天找一點時間,比如飯前或飯後,和爸爸媽媽主動談談自己的學校、老師和朋友,高興的事或不高興的事,與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招式二:創造機會 每周至少跟爸媽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飯、田裡勞動、打球、逛街、看電視。邊做事情、邊交流。
招式三:認真傾聽 當被父母批評或責罵時,不要著急反駁,試著平心靜氣地先聽完父母的想法,說不定你會了解父母大發雷霆背後的理由。
招式四:主動道歉 如果你做得不對,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動道歉,往往會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於體諒 可能錯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爭辯。也許父母過於勞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煩。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與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緒 與父母溝通不良時,不隨意發脾氣、頂嘴,避免不小心說出或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想要動怒時,可以深呼吸、離開一會,或用涼水先洗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