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陪伴孩子的書有哪些

父母陪伴孩子的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2-13 15:44:29

① 家長和孩子交流了哪些讀書內容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一生中相互陪伴的良師益友。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學習無止境,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也需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以滿足不同階段孩子的需求,共同進步和成長。與孩子一起讀書不僅能夠增進感情,還能陶冶情操,是極具意義且溫馨的活動。以下是一些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優秀中外讀物推薦:
1. 《培根隨筆》
這本書以其簡潔優美的語言,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2. 《飛鳥集》
這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傑出的詩集,其語言優美,令人回味無窮。
3. 《愛的教育》
本書中貫穿著「愛」這一主題,每個章節都動人心弦,感人至深,體現了作者對理想世界的美好嚮往。
4. 《老人與海》
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漁夫的故事,給人以真實而凄涼的感覺。
5. 《簡愛》
小說成功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獨立自主、勇於斗爭、追求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非常值得一讀。
6. 《朝花夕拾》
這本書收錄了魯迅先生創作的10篇散文、1篇小引和1篇後記,這些散文很真實,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多個層面。
7. 《邊城》
這部中篇小說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佳作,通過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心靈的純凈。
8. 《我與地壇》
作者在逆境中創作的這部作品,情感細膩,表達了對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深刻感悟。
9. 《上下五千年》
該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通過許多生動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中華民族從上古到鴉片戰爭前五千年的歷史。
10. 《紅樓夢》
該書的景物和人物描寫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值得反復品味的優秀作品。

② 沒人天生就是好爸媽,4本必讀育兒書推薦

沒人天生就是好爸媽,4本必讀育兒書推薦 孩子放假有書單,大人也有。四本獻給爸爸媽媽的閱讀書單,每天看一點,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靠近與完整。

每一位大人在升格為父母的這段路上,可能都有些慌忙。一邊要適應父母這個「新角色」,一邊還得應對孩子成長時的各種狀況,多少會因此感到挫折與無助。

育兒過程中,你想扮演什麼樣的父母呢?有人說:「教養孩子之前,父母要先教育自己。」孩子可以藉由書,從書里長大,成長為大人;大人也可以藉由書,從書里長大,成長為父母。

以下推薦四本書,獻給還在學習當父母的你,期盼爸媽們能透過書中作者與孩子間的相處過程,以及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與教養觀中,學會尊重、平等地看待孩子。

孩子知道 你愛他嗎

(作者/汪培珽、出版社/愛孩子愛自己)

「對孩子說好聽的話,我會刻意避免『將孩子的成就與我的愛意』作因果的連結。很多孩子都以為:父母愛的是有成就的自己。我當然也希望孩子有成就,但是,那不是我愛他們的理由。」

汪培珽作為母親的角色,像是愛人。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男孩對媽媽絕望地說:「你愛我嗎?」而媽媽表以難過、驚訝與憤怒的復雜神情,沒有說話;美劇《Casual》中,男子在面對女主角的無助時,說:「孩子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等爸媽說『對不起』,而爸媽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等孩子說『謝謝你』。」這樣親子間的極端樣貌,在現實中真正發生著。為什麼男孩看不明白媽媽的愛?為什麼爸媽以為自己的愛會被感謝,孩子等的卻是「對不起」?大家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身為愛人,汪培珽在書中列舉了許多例子,有現代家長的迷惘、教養孩子常有的迷思,也分享了許多自己在與孩子互動時,愛的方法。她想,世界上每一位家長都是本能性地在愛自己的孩子,但愛一個人有很多方式,當愛意無法傳達、當愛意因為錯誤的觀念而被扭曲,就成了尖銳而傷人的鋒,刀刀逼人。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得先明白「愛」,才能用愛教養孩子。

購書請至此--> 博客來

爸爸的16封信:獻給會思想的你

(作者/林良、出版社/國語日報)

「櫻櫻:

朋友能增長你的知識,擴充你的生活經驗,所以朋友真像是一本一本好書。你多認識朋友,就等於多讀好書。你多認識新朋友,等於你多看新書。這個比喻,你一定很容易了解。我知道你已經在這樣做。我寫這封信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很喜歡你這樣做。」

林良作為父親的角色,像是分享者。

對任何人而言,青春都確實是一本倉促的書,歲月的稍縱即逝,讓童年回憶都還清晰在昨天,而孩子該會有的好奇或迷惘,爸爸都知道,爸爸同你分享。林良寫給女兒的16封信,每一封都是哲理,是爸爸的經驗、想法,「獻給會思想的你」。

這本書從過去到現在,常是學校或父母獻給孩子閱讀的優良讀物,然而林良在信中,盼望孩子從錯誤、失落、得意與不得意的日常中反思與學習,這其中所顯現的親子溝通和教養型態,也同樣獻給每一位父母,重新看待自己想如何與孩子「分享」生活。

購書請至此--> 博客來

旅行,教孩子學會勇敢:一位父親與女兒深入阿拉斯加探險的真實故事

「山巒、苔原、礫石灘開始取代了沼地、泥塘。不過,我走過太多苔原,知道眼前看到的可能只是假象,尤其是你從飛機上看下去。在遇到土壤是乾的土地之前,我們可能會寸步難行個好幾天。科克拉高機頭准備讓飛機下降,這時我感覺艾丹的手伸了過來。這已經成為我倆的默契。我握著它捏了三次,告訴她『我-愛-你』。」

詹姆士作為父親的角色,像是旅伴。

這是一本旅行書,記載著詹姆士帶著女兒艾丹前往阿拉斯加的探險故事,也是獻給女兒的成年禮。從書中可以看見的,是他在有限的親子時光里,帶著孩子一同面對荒野生活的種種困境,克服內心恐懼,完成這趟探險旅程。

在書的開頭,詹姆士引用了哈丁‧卡特的一段話:「有兩件遺產,是我們可以永遠留給子女的:一是根源,二是翅膀。」他期盼自己給予的陪伴,能讓艾丹自由地展開翅膀,帶著充分的勇氣、想像力與開闊的心,成長、飛翔。而艾丹那雙飛舞的翅膀,會永遠留在她的背後。

購書請至此-->博客來

老爸練習曲:Etudes For Papa

(作者/小庄、出版社/大辣)

「那天,我的人生正式跨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我既害怕又充滿了希望。記得那是個陽光輕撫的早晨,我安頓好醫院的瑣事快步走回家拿DV的時候,瞥見天空一道彩虹…」

小庄作為父親的角色,像是陪伴者。

說這是一本漫畫書,不如說是小庄寫給兒子Max的情書。溫柔而細膩的畫風與文字,切實地刻畫著育兒生活,新手爸爸都會有的那些徬徨、懊惱,小庄也有。

「父親」這個角色很陌生,但小庄努力克服身為「菜鳥」的緊綳,盡心地陪伴著Max長大。他說:「人生就是不斷地練習。」從孩子開始學會爬、走,到第一次開口說話,這段時間,小庄同時也在成長,從最初的懵懂、無助,到開始成為熟練的「老爸」。還記得小時候父親陪你長大的過程嗎?在書中,小庄以自己與Max的對話與互動敘述著育兒日常,即使很普通,卻能在這一筆一畫里,深切地感受到小庄期許孩子能健康、平安長大的心意。

幾年過去,當Max無意間說起自己的孩提時期,或許轉瞬也已經是爸爸了。或許他也懵懂、無助,而這些,每一個老爸都曾經有過。

購書請至此--> 博客來

這四本書中最大的共通點,是親子間有「愛」的互動、有「愛」的陪伴,但互動與陪伴這樣日常的事,我們往往會忽略它的重要性,或是用錯「愛」的方式,無形中帶來不良的教養。

父母不一定要是權威的,而可以是孩子的旅伴、孩子選擇分享的對象,甚至是孩子的愛人。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色與方式,帶給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里,最需要的關愛與陪伴。

閱讀全文

與父母陪伴孩子的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養老金激 瀏覽:394
80歲老人手關節一直疼 瀏覽:645
移動女員工退休年齡 瀏覽:242
老人走時引路紙是怎麼回事 瀏覽:784
養老保險不經原單位轉出 瀏覽:460
2017柳州老年大學報名 瀏覽:312
怎麼給父母用手機 瀏覽:713
王源70歲 瀏覽:990
養生壺有水垢怎麼除 瀏覽:695
兩會對農村養老保險有什麼提案 瀏覽:526
70歲怕他們死 瀏覽:531
波塞冬老年人 瀏覽:322
養老保險中間斷了可以補交嗎 瀏覽:514
2014年工人退休工資是多少 瀏覽:487
阜陽體檢多少錢 瀏覽:824
養老上門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90
中國什麼時候普及新農合養老保險 瀏覽:121
聽父母說話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瀏覽:111
佛教的孝順父母 瀏覽:398
學生沒有交過養老保險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