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當父母名人名句

如何當父母名人名句

發布時間:2025-02-13 11:57:01

① 父母要以身作則的名句

「愛之深,責之切.」 天下父母無不如是.而為人子女者,卻甚少能體會父母。父母了解子女的行蹤,不但免去父母的掛心,亦可避免意外發生。凡是不屬於自己所有,即使非常喜歡,也不能起貪念,更不可以占為已有。

② 《傅雷家書》教人如何做優秀的父母

《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記錄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傅敏日常通信內容。通過他們一家人的書信來往,才發現這人世間竟有如此心性高雅,品格端潔,為國為民的父母,他們一身潔身自好,氣節可佳,對待子女教育上可謂是中國父母學習的榜樣。

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熱愛藝術勝於生命,其妻朱梅馥雖然學識不及傅雷,但二人結婚後在夫妻關系內共同成長,近傅者赤,以致夫人的文學藝術鑒賞能力也逐日提高,並同傅雷思想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所以說,三觀相合,精神共同成長的婚姻關系才能更久遠更穩固。

他們從點滴生活到愛情信仰,再到藝術和民族精神上給出諸多良好的家庭教育範本,好父母勝過好學校,下面摘抄一些這所好學校中看到的比較精典的語句,供大家學習。

1、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遠不得安寧!真的, 巴爾扎克 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p1)

2、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到過的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p2)

園丁以 血淚 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 人間 去讓別人享受。(p2)

3、……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p9)

4、自己責備自己而沒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僅是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 心意 ,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 心跡 。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生性並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著的。正如一個並不調皮的人耍調皮而結果反吃虧,一個道理。(p12)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裡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希望你 從今以後 ,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待!(p12)

5、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p13)

一個人 發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來越苦悶。(p14)

6、關於感情問題……無論如何要剋制,以前途為重,以健康為重。(p15)

7、……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8、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的 感想 都是真情實感。(p19)

9、對於你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覺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竟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p23)

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飢渴一般的吸收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p23)

10、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是出之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p29)

你的隨和脾氣多少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歸納。

11、耐著性子,消沉的時間,無論誰都不時要遇到,但很快會過去的。(p30)

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於心。(p31)

12、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 修養 ,才能 廓然 無果,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 雨水 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才不至於受傷……慢慢地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去對付 過去的事 ;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在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去分析前因後果,作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要把這些事情當作 心靈 的灰燼來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p32~33)

13、比賽問題固然是重負,但無論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備。只要盡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氣和, 精神 肉體完全放鬆,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績……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會精神上放鬆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過度的勞頓與疲乏的感覺,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操心!(p38)

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動,保管叫你有 好成績 。緊張對什麼事都有弊無利。……存著「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就馬上叫自己寬馳,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 你的手 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鬆。(p39)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時候要補足 功課 ,這個對你精力是有妨礙的。還是以練琴的理由,多推辭幾次吧。要不緊張,就不宜於太忙;寧可空下來自己靜靜想想……切勿一味 重情 ,不好意思。工作時間不 跟人 出去,做成了 習慣 ,也不會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p39)

14、…… 藝術 是你的終身事業,藝術本身已是激動感情的,練琴時萬萬不能再緊張過度。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里著眼,馬拉松賽跑才好。你原是感情沖動的人,更要抑制一些。(p42)

15、……多抑制感情,多著重於 技巧 ,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減少疲勞。(p42)[這是 傅雷 先生 指導 傅聰 在練琴時應該注意的、如何減少練琴疲勞]

功夫用得不夠;沒吃足苦頭絕不能有好成績!(p43)

16、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人,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 藝術家 。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p47)

17、……不要再已經覺得疲倦的時候再force自己。多留一份元氣,在長里看還是佔便宜的。(p54)

18、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可以孤軍奮鬥了。(p56)

19、 母性 的偉大不在於理智,而在於那種直覺的感情……(p60)

想著過去的艱難,讓你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有勇氣去克服,不至於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p61)

……年輕人往往容易估高 自己的力量 。(p61)

……今日之下,你已經過了這一道驕傲自滿的關,但我始終是 中國儒家 的門徒,遇到極盛的事,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p61)

……其實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 食街 、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要就是存在於 哲學家 的理想和 政治家 的理想之中。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 世代 的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遠無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鏡中花,始終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個階段求得總體的「完整」或是比較的「完整」,已經很不差了。(p62)

20、一個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想改弦易轍,丟開老路,換走新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個天平,把老路與新路放在兩個盤里很精密地稱過。(p69)

磨難人最厲害的莫如unknown和uncertain!(p71)

21、一個人太容易滿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許多不現實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p76)

22、……以後對別人就得防一著,別再那樣天真,老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前……你總以為年輕人是純潔的……年輕人不比中年人純潔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觀察,「日久見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幾句 老話 真 有道理 !(p81)

23、一個熱情的人,尤其是 青年 ,過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 胸襟 寬,能及時改正自己的判斷,不固執己見,那就很好了。

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是不了解, 日後 仍會了解得。

人的心理是:難得收到的禮,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認為是應享的權利,臨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24、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 語氣 、 聲調 。要做到越有理由,態度越緩和,聲音越柔和。堅持真理原是一件艱巨的斗爭,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還有是耐性。萬萬不能動火,令人誤會

經歷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後在作風上也要改善一步。

25、一個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兢兢業業 。

26、一個人太順利,很容易於不知不覺間忘形的…… 心中 常常浮起一種得意的感覺,猛然發覺了,便立刻壓下去。……可見一個人對自己的斗爭也一刻也放鬆不得的。( 27、記者老是這個作風,把 自己的話 放在別人嘴裡

28、盡管人生那麼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把自己盡量改好,少給別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

29、感情問題,務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堅定,要從大處遠處著眼,要顧全局,不要單純的逞一時之情,要極冷靜,要顧到幾個人的幸福,短視的 軟心 往往會對人對己造成長時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30、……個人天地畢竟有限,人家對你的好評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見才能使你進步,擴大視野:希望用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加以思考

31、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 學問 上、藝術上,盡量拋開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

32、 世界上 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過自己。( 33、……詼諧喜悅起來像個孩子,落落寡歡起來又像個 浪漫派 詩人 。有時候很隨和,很容易相處;有時候又非常固執,不肯融通。而在這點上,我要說句公道話,他倒並非時常錯誤的。其實他心地善良溫厚,待人誠懇而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天性謙和。(

34、人需要不斷地跳出自我的牢籠,才能有新的感覺,新的方法,也能有更正確的自我批評

35、 生活中 崇高的事物,一旦出自庸人之口,也可變得傖俗不堪的。( )

36、年輕人往往無憂無慮,對自己的意見過分自信,因而不能事先考慮到所有可能發生的不快 37、……純潔固然是一種寶貴的品質,無知卻很容易淪為愚蠢,會招災惹禍。(

38、 中國民族 多數是 性情 中正 和平 、淡泊、朴實,比西方人容易滿足。--另一方面, 佛教 影響雖然很大,但天堂地獄之說只是佛教中的小乘( 凈土宗 )的說法,轉為知識較底的大眾而設的。真正的佛教教理並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獄;而是從理智上求 覺悟 ,求超度;覺悟是悟 人世 的虛幻,超度是超脫痛苦與煩惱。盡管是出世思想,卻不予人以熱烈追求幸福的鼓動,或急於逃避地獄的恐怖;主導是勸人求智慧。

智慧 使人 自然而然地省悟,信仰反易使人入於偏執於熱狂之途

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 往前 邁一步……沒有矛盾的一片恬靜只是一個崇高的理想,真正實現的話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憑了修養的功夫所能達到的和平恬靜只是極短暫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剎那就要過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靜乃是微波盪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銳,而且隨時能解決的那種 精神修養 ,可絕非一泓似水,一泓死水有什麼可羨呢?我覺得倘若苦悶而不致陷入悲觀厭世,有矛盾而能解決(至少在理論上認識上得到一個總結),那麼苦悶與矛盾並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悶而導致的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變做游戲人生的態度。從另一角度看,最傷人的(對己對人)乃是由passion出發的苦悶與矛盾……。凡是從自卑感自溺狂等等來的苦悶,對社會都是不利的,對自己也是致命傷。……我們不怕經常苦悶,經常矛盾,但必須不讓這苦悶與矛盾妨礙我們愉快的心情

39、倘若逾越 分寸 ,時尚就絕對沒有放縱無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40、眾神之中,幸運女神最為反復無常,不懷好意,時常襲人與不備。

③ 為父母分擔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5、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7、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9、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0、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11、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15、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自信)——拉法格

閱讀全文

與如何當父母名人名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源70歲 瀏覽:990
養生壺有水垢怎麼除 瀏覽:695
兩會對農村養老保險有什麼提案 瀏覽:526
70歲怕他們死 瀏覽:531
波塞冬老年人 瀏覽:322
養老保險中間斷了可以補交嗎 瀏覽:514
2014年工人退休工資是多少 瀏覽:487
阜陽體檢多少錢 瀏覽:824
養老上門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990
中國什麼時候普及新農合養老保險 瀏覽:121
聽父母說話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瀏覽:111
佛教的孝順父母 瀏覽:398
學生沒有交過養老保險 瀏覽:172
形容孩子孝順 瀏覽:729
大哥雙飛60歲大媽 瀏覽:572
養老金十三連續漲 瀏覽:979
合肥老年大學校區地址 瀏覽:729
怎麼查詢自己買了幾份養老保險 瀏覽:373
過了退休年齡能申請工傷嗎 瀏覽:630
父母減65等於多少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