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生病需要很多錢會把兒女給拖累垮怎麼辦
給父母請保姆
1,如果老人自身條件不錯,例如有可觀的退休金或者有積蓄,那麼老人可以動用這些資源請專人護理。當然,做子女的就算再忙也應該關心自己的父母,哪怕人到不了也得多聯系,熟知老人的型猜緩狀態。
2,如果老人自身沒什麼積蓄也沒有退休金,子女們雖然在外工兆陵作但收入還不錯,那麼老人也應該向子女們要求,讓他們出錢請人。這本來就是子女的責任,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無可厚非。
3,如果老人自身沒錢,子女們收入也不多,回來伺候老人有可能連工作都沒了,在外工作又承擔不起請人照顧老卜模人的費用。那樣的話,如果我是老人,真的會選擇安樂死。與其活著拖累的子女兒孫都不能生活,還不如早點擺脫痛苦,犧牲自己為後代謀福利。
4,如果老人沒有積蓄卻有房產,可以把房子質押貸款請人照顧自己,或者讓身邊的其他晚輩熟人照顧,但可以立下遺囑,誰好好照顧老人遺產就歸誰。
從上面這些可以看出,老人的核心思想是不拖累子女,不給後代添麻煩。
❷ 父母的所作所為總是給我拖後腿怎麼辦
為什麼不問問自己,什麼樣的自己,才會讓父母還能來攪和自己的生活。
且不論父母與你孰是孰非,既然你都知道他們會拖累你,為什麼不獨立。什麼情況下會攪和你的生活,在你的生活還需要他們幫助的情況下。
原來是個16歲的少年呀,我覺得我的回答可能有點長,就放這里啦。
我有一朋友,真是朋友。
生在某邊境省大山深處,人是漂亮又聰明,也正因如此嘗受非議,在學校遭受過校園暴力,遇到過不咋地的老師。然而這些她都不曾跟家裡說過,她表示父母對她完全不上心,也沒人管你心裡建設,能正常活著就可以了。
這種情況也是有原因的,她的老家窮鄉僻壤,能活下來都很不容易了。在那裡人口失蹤常有之事,小學畢業懷孕生子是普遍現象,父母對自己都沒啥要求,還能對小孩有啥想法,能活下來是第一要義。
她從很小的時候就清楚,自己的爹媽靠不住,所以但凡有個什麼事都是自己拿主意。初二那年因為生病以及校園暴力她休學了,此時父母還來指責她的不是,一氣之下的她獨自跑到了省城裡。因為未成年,打工沒保障所以受欺負。據她說,因為工資沒發她差點餓死在出租屋裡了,還好有貴人相救,之後投奔姐姐,日子還算不錯。但是打那之後,她再也沒問家裡要一分錢。
這種有骨氣是有代價的,比如說她沒有正兒八經的上過大學,學歷很低;這種被迫式獨立,讓她無法從內心真正相信一個人;感情上因為害怕受傷害,索性徹底不接觸;悲觀主義過重。
說這些其實是想讓你想想,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真有這么不堪,以及你那高自尊心能不能讓你承受的住如此獨立代價。如果答案是不,那不如好好和父母溝通吧。
如果你覺得父母真的有那麼不堪,自己又不想付出那麼沉重的獨立代價,那麼從現在開始,讓自己內心與他們劃清界線,獨自成長。
16到20歲期間,正是確立自己人生方向的好時候,確立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來完成自己的人生,其中包括父母的價值,不要抗拒他們,也不要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成年人即便是經濟獨立了,依舊會被父母影響,因為從內心裡並未徹底脫離父母。人確實會受到父母影響,但是還有糾正功能,讓自己成為問題的負責者,而不是指責者。
就像我的那個朋友,她依舊很愛自己的父母,但不會讓自己的生活和父母攪成一團。她從決定對自己負責開始,就脫離出了父母,獨自成長。雖然她是被環境所迫,但自己主動選擇了獨立。
雖然說最好的父母和子女關系,是發自內心的相互愛對方,但現實往往不能如常所願。既然如此,那你不如選擇一條對自己最有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