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留守兒童父母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有些父母辛苦打工是為了孩子和家庭,此時就不得不面臨和孩子分離的情況,只能讓老人去看管他,讓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如果此時父母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掌握不好交流的技巧,那麼將會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留守兒童父母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首先,多聽孩子講,不要隨便打斷他們。如果急於教育孩子,就阻礙了他向父母說話的願望,漸漸的孩子就越來越不願意和你們說話了,而目這樣的對話是枯的、不是對等的流暢的良性交流。電話中尊重孩子的表達習慣和敘事方式,不可頻頻打斷孩子的講述,井給以適當的提醒和回應,也可以增強其分析、歸納、表達能力,増加共情機會。
其次,多說說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在城市的所見所聞所想,讓孩子更多的了解你們以及外面的世界。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體諒你們,也會對父母的所處環境,如外地住所、廠房等有一個相對客觀的想像。
然後,留守兒童父母不要輕易在電話里答應孩子,比如給禮物什麼時間回去看他,下次如何等等。如果答應了就盡量做到,如果一時做不到,一定及時和孩子說明情況解釋原因,並給予合理的補償,包括補償什麼,什麼時間,具體方式,切不可給孩子留下一個說話不算話的負面印象。
最後,如果孩子做了錯事、惹了禍,不要輕易責怪他,盡量與他一起分析發生過的事,從中學習教訓。負能量的話要少說,即便說,語調可以堅定,理性分析對錯的原因。讓孩子知道你是生氣的,但不可以焦躁或者情緒失控。
孩子往往從父母言傳身教中學會許多為人處事的規則,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缺少了學習的機會,有可能遇事莽撞,處事、社交以及情商發展方面也許會稍微欠缺。因此,留守兒童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多跟孩子講一些具體的事例,把每個環節都講到,分析利害關系,越仔細越好,這樣孩子就心中有數,遇事就會懂得如何正確處理了。
留守兒童缺少關愛怎麼辦
第一、讓孩子學會表達愛意
留守兒童雖然年幼,但有超強的模仿能力,能夠很快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父母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要讓他懂得分享的含義,知道這是一種愛的表達,並有意識地讓他這樣做,從中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還要鼓勵他用心去思考和體會,找到自己獨特的表達愛的方式,這會讓家庭的氛圍更溫馨。
第二、陪孩子成長
哪怕每天抽出半個鍾陪孩子玩一下游戲,都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子關系。比如說積木,在堆積積木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孩子的集中力和注意力,這種陪伴孩子的時光,孩子會覺得很有意義。而且也會記在腦海里,就算長大了還會回憶起來跟父母一起玩游戲的快樂時光。
第三、給孩子做心理輔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需要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假如孩子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要用行動去支持,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孩子做的事情,因為孩子做的事情免不了會讓家長覺得幼稚和天真。但是也需要給孩子一個真誠的鼓勵,要鼓勵孩子大膽去做,勇敢去做,就算沒有成功也沒關系。
孩子缺少關愛的原因
原因1:家人的過度寵溺。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被家人過分寵溺,享受到全家所有的優勢資源,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因而這些孩子在心理上先天存在一種優勢,那就是唯我獨尊、理所當然,以為家裡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他們容易變得目中無人、自私自利,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更不願意為他人付出。
原因2:在缺愛的環境中長大。因為各種原因,有的孩子從小離開父母,成為留守兒童,在陌生的環境中長大。如果生活得不好,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或者缺乏親人的關心和幫助,容易養成孤僻和自卑的性格,在行為上也變得比較冷漠,不願意幫助別人。
Ⅱ 留守兒童如何跟父母相處
留守兒童的問題一直都是社會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人們都想給留守兒童過多的關愛,奈何大部分人的精力有限。對於這些孩子,他們應該學會跟自己的父母很好的相處。一般在節假日的時候,父母就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的時候需要跟孩子多接觸,耐心的給孩子講解一些必要的知識,另外多跟孩子互動互動。下面就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留守兒童到底應該如何跟自己的父母相處。
3、多跟孩子互動
這里所說的互動並不單純的指小孩子之間的互動游戲,另外大人跟大寶寶之間也是可以互動的。比如說多帶孩子去一些游樂場所,在邊玩的過程當中可以學到一些知識也是不錯的。
其實留守兒童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希望父母要引起重視。說到底做父母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生活,不得已才選擇去外面工作。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也會將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要說孩子們跟父母到底應該如何相處,一般建議親子之間怎麼舒適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