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弟弟不孝順住在農村的父母,我要怎樣對付他
古人雲,棍棒底下出孝子,嬌生慣養忤逆蟲。我理解「棍棒」不是殘酷刑罰的意思,而是加強教育嚴格要求的意思不僅孩子將來會對你非常孝順,而且孩子們知感恩有擔當的優秀品質,也會讓他們人生幸福,事業發達,前程無量。你的家族也會世世代代興旺發達,美滿幸福。
至於照顧你弟弟,給他留一套,但留給他一套也要得罪他!你應該把一套大的拿走,父母的錢讓他們自己保存好,實在不行多餘的錢放在你這里保存更好。父母有全權處置自己的財產,母親給你的只屬於她的一半房產,還有一半是父親的,由父親作主,給誰就是誰的。不管怎樣分割,兄弟間以情理為重,可以協商解決,和為貴。
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接受你母親給你的房子!最好是讓母親寫下遺囑,請法律機構公證後再繼承母親的房子,母親的遺囑中可以寫明因為什麼讓你繼承房子而不給你弟弟等具體原因,你父母及你只知道對你弟弟「好」可是你們從來不知道對於他來說啥才是真正的「好」?從來沒有讓他知道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男人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壞人都是被蠢人慣出來的這話一點沒錯!
Ⅱ 面對兒子的不孝,孫子的暴躁,奶奶該怎麼教育
先不說孫子的問題,就一個成年的兒子的不孝,單從道德來說這個兒子不但沒做到作為一個兒子對父母應有的孝順,而且強佔了老人退體金這種不孝的行為,就是一種人人共憤的事。
老人對兒子的不孝,自己談教育為時已晚,只能把家裡的長輩組織起來,看看能否感動兒子,做到為人子女應為的孝道。如果長輩的影響力不夠,只能交給法院了。這種事是有先例的,如走到無能為力的時候,只有法律才有約束力。
連孫子都欺負奶奶,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教育問題。奶奶管教孫子是隔代管教,奶奶溺愛,慣壞了孫子,這種情願自己吃苦都不願孫子受苦的行為對孫子的成長教育很不利。
奶奶管教科孫子要做到愛中有嚴,不能偏袒孫子,不能為孫子的錯誤開脫。雖然孫子小不懂事,但從小就要教育孫子懂得感恩!
兒子的不孝,家門不幸,晚年悲涼!可以說是一個老人晚年最大的不幸!談教育為時已晚了,只能自己想開一點,過好每一天,不能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寄託在兒子身上。而且自己的身體 健康 才是最重要的。
鄰居王奶奶今天又來家裡訴苦了,說來說去還是他家那個不孝順的兒媳婦。兒子是好兒子,就是兒媳婦最壞了,不給她花錢還攛掇著兒子跟她要錢,還不讓孫子親近她。
媽媽只能報以禮貌的微笑,附和著幾句,但其實我們這些老鄰居都知道,王奶奶的兒媳婦是個不錯的人,反倒是她的兒子,沒有固定工作不說,還經常到老媽這里打秋風。經常跟王奶奶要錢、要東西,雖然還沒有到動手打人的地步,也很讓人頭痛了。
王奶奶的兒媳婦其實也是一肚子苦水,因為王奶奶對兒子太過於縱容,養成了他好吃懶做、眼高手低的習慣,大錢賺不到小錢不想賺,以至於浪費了半生的時間還是一事無成。兒媳婦跟王奶奶的關系不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老人太過寵溺兒子和孫子,兒媳婦擔心孩子也被嬌慣壞了,所以才不讓孩子長時間跟王奶奶在一起。
我倒認為其實王奶奶兒媳婦的做法沒毛病,再讓老人家幫著帶孩子,怕不帶出第二個王奶奶兒子那樣的。
相信生活中像這樣的孩子也有很多,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全家2個大人+4個老人全都圍著這一個孩子轉,所以就很容易溺愛。「慣子如殺子」,也正是這種寵溺出來的孩子最容易變成「白眼狼」,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現在 社會 上雖然有很多不孝子,但是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還是知道孝順父母的,關鍵就在於父母如何教育。
1.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說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
如果父母對長輩恭恭敬敬、孝順有加,那麼孩子自然有樣學樣,所以即使當我們跟長輩們發生意見上的沖突時,也不要直接當著孩子的面直接頂撞老人,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2. 教導孩子自強自立
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凡事靠人不如靠自己」的觀點,讓孩子明確的理解不可能妄圖不勞而獲,以後長大也不要想著「啃老」。
3.不可過於嬌縱孩子
現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子,父母恨不得當眼珠一樣寵愛,不管是吃的玩的都可著孩子來,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家長都不動。
但殊不知家長這樣的行為,自以為是愛孩子的表現,卻養成了孩子不顧別人只顧自己,自私自利的個性。這樣的孩子覺得父母就是應該為自己付出的,長大了又怎麼可能孝順父母?
4.不讓孩子吃「獨食」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家長也要讓孩子懂得感恩。
其實現在家庭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完全沒有必要單獨給孩子「開小灶」,家中准備了好吃的食物就要全家一起享用。即使數量不多也要讓孩子平均分配食物,堅決不能讓孩子「吃獨食」。
因此,孩子孝與不孝,從小就能看出來,而這個決定權其實就在爸爸媽媽的手中!對於這種看法您是否認可呢?
面對兒子的不孝,多數是因小時父母不正確的溺愛和寵慣,縱容和放任,以兒樂而樂,兒憂而憂,要什麼給什麼,除了天上星摘不到,兒想干什麼都滿足,為兒想為兒做,生怕累著,有句老話: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根本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習慣養成的道德缺失,已不好挽回和彌補。錯誤的教育方式害了孩子,苦了父母,屬於父母之過。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再要老人帶孩子,重演過往,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氛圍里,孫子的暴躁是必然的,老人如果不改變教育方式,真的會連害幾代的。特別是:隔輩疼。
人老了,思想會落後,跟不上時代的觀念,只會對孫子做無底線的允寵。為了孩子的 健康 成長,該放手時就放手。藉助學校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做法,結合培養,讓孫子成人成才。
回答:面對兒子不孝,孫子暴躁,做奶奶的就應該果斷的為自己著想以後的生活。
首先看好自己的老窩,捏緊自己的荷包,有老闆的結伴而行,獨居的接長不短的出去玩玩,一定要吃好喝好,這把年紀了,不知哪天就拜拜了,如果你不捨得花的錢留給了不孝子孫,他們也不會念你的好。真真的要善待自己。
說了這么多的恨話,只是解解氣,不好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對於下一代我們能幫就幫,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的身體好一些也算是棒他們了。晚年的生活還是活得體面是重要的。
面對兒子的不孝,孫子的暴躁,奶奶該怎麼教育?
首先奶奶把兒子辛苦養大,已經深深知道也體會到寵溺帶來的後果了,那奶奶在帶孫子的時候就應該痛定思痛,可以疼愛,絕對不寵溺。
當然按理說奶奶辛苦把兒子養大,沒有義務再教養孫子,但是竟然已經帶了,就該在孫子小的時候嚴格教育,教會孩子怎麼成為更好的人!
奶奶的退休金都被兒子孫子要走了,他們都沒為奶奶考慮過老人家怎麼過。為人子孫自私自利,不懂得孝敬長輩,太悲哀,也太讓人氣憤了!奶奶養大了兒孫,最後還要受兒孫的苦,這不僅是道德的缺失,也更是教育的失敗。
奶奶這個時候應該心裡非常後悔和自責,但是後果已經是這樣了,就放手讓他們過自己的日子去吧。他們都大了,再來教育說教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除非哪天他們良心發現懂得奶奶的不容易!
奶奶要狠下心來讓他們學會自食其力,不能一輩子依賴你,你也不能總是當他們當做小孩子去悉心照顧,他們長大了,你要顧好自己的身體!
奶奶現在要做的是守好自己的退休金,守住自己的家,為自己的以後生活做打算,不能讓自己的後半輩子連物質上的基礎都沒有,到那時候才真的是萬分痛苦!
最後希望奶奶家的兒子和孫子早日醒悟,能夠照顧好奶奶!
兒子跟你關系不好,孫子就更不會好的,要先解決兒子的問題。
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寶,總希望把所以好的東西都給他,但是,寵孩子和貫孩子完全是兩碼事。
拿我外甥舉例吧,我可以給他買玩具買零食,但是要有節制,不能他要就買,好東西多了哪能買的完呢? 有一天不給他買了,他就會覺得你對他不好,所有人都對自己不好,他只有對自己加倍好,才能彌補,就會養成自私的習慣。
❤️❤️ 補救方法:不要再事事親力親為,讓兒子也知道也得付出,明白你的不容易,從心裡覺得你好,才會孝順你。
第二,在兒子小時候,有沒有好好的陪伴過他,有比較好的親子關系。
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好好陪伴過他,孩子會很孤獨的長大,自然不會與你親近,想起小時候的事,甚至會很埋怨你,不會孝順你。
❤️❤️ 兒子已經長大了,缺失的東西不好補,給他買點喜歡的吃的,買件禮物什麼的,適當的時候,找他談談心,雖然不能一下子變好,但是肯定有用。
第三,在教 育兒 子的時候,是不是很暴躁,沒耐心,甚至是打罵教育。
你怎麼教育孩子,孩子長大了也會怎麼對待你,這個道理很簡單。要反思自己的問題,不要只看到兒子對你不好。
❤️❤️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明白你的不容易,恨意會減少,你也要多多關心他,讓他知道並不是真的不愛他,而是沒有找對方法。
這是嚴重的家庭教育失敗,既然從小把兒子慣壞了,奶奶帶孫子的時候就要汲取教訓,為啥把孫子也教育壞了。
孫子和兒子一樣的德行,老人晚年能幸福嗎?老人一點退休金,兒子要,孫子也要,老人能撐多久。
退休金不可能每年增加很多,但是隨著孫子的長大,孫子和兒子需要的錢每年會增加很多,老人的退休金能供應得起嗎?如果老人供應不了兒子孫子的需要,那麼兒子孫子會不會為了老人手裡的一點錢,像某地那個喪心病狂的女兒一樣,把老人給殺了。
人常說:慣子如殺子。但是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人對子女的教育不是讓他們自食其力,而是一味的供應,最終滿足不了子女的需求,子女就會在他們身上想辦法。
一個人的道德形成也是在家庭、學校、 社會 的不斷教育中逐漸形成的,如果一開始就缺乏道德方面的教育,一旦讓其形成缺乏最起碼的道德觀念,再想扭轉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當一個人喪失了最起碼的道德底線時,正說明對其教育的失敗。
就題主所言的老人,教 育兒 子失敗,教育孫子同樣失敗,所以,老人無需抱怨兒子孫子,好好檢查一下自己。
如果老人真的想挽救兒子和孫子,很簡單:斷絕兒子孫子的一切經濟供給。告訴兒子,你我已經養大成人,應該自食其力了;養你兒子是你的責任,你去賺錢養他吧。我不希望你將來成為現在的我。
首先要看在哪個家,如果在兒子家,那你就什麼也不用說直接回自己家,孩子怎麼帶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就好。如果就在老家生活在一起,那就只能是少說話,少管事必要的話可以自己過自己的……生活是枚雙面鏡,兒子不孝,跟家庭教育 以及環境的影響有很大關系,所以問題出在兩個身上~孫子暴躁,更是因為你們平時對他寵溺的結果……所以不要想著如何去管教,先從大人身上尋找原因,孩子都是模仿大人的,大人之間關系和睦了 、幸福了,說話和顏悅色了,孩子心裡也會感到溫暖,自然暴脾氣也會有所改善……僅屬個人[我想靜靜]建議
唉!現在才知道怎麼教 育兒 孫,已經晚了,現在兒孫自有兒孫福,作為奶奶你已經老了,兒子已經被你寵壞了他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了,
以你現在的情況在經濟上,都自身難保了,沒必要再管他了。
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政府相關部門請他們幫忙主持分家,在兒還沒有找到工作,領工資時可以給一點作為生活費。
孫的生活費也可以給一些,這個是得有期限的,可以協商一般以三個月為期限,到期後兒子的錢斷供。
孫子可以持續提供,兒孫出現欺負奶奶行為,作為奶奶可以提出分開居住,或者乾脆分家後,把分得的房子出租出去。
請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如果在農村找村委會)幫自己搬到,養老公寓裡面去居住,即省心、又省力也安全,不再受兒孫的氣。
至於孫子的教育問題,你連兒子都教育不好就不要,參與了也不是你一個老胳膊老腿的人,有能力、有精力去管的,雇好自己就好了,你已經老了、別多心。
結語:你年輕時寵慣了、寵壞了兒子,讓他迷失了自我,不懂孝道、不知尊卑,不學無術,這是你之過、卻也是你的無知,才造成了現在的結果。
孫子也是這樣不知尊卑,如果你再把孫子管教成不良少年,你的罪過那就大了。
祝你好運吧!
一個人到了晚年子女卻不孝順,這應該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了。此時再談教育,已經於事無補。
如果兒子不孝,孫子暴躁,作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她根本已經沒有能力再教育下一代了。她首要的問題不是教育孫子和兒子,而是如何能讓自己多活幾年。對於家裡的問題可以向政府部反映一下,看能不能政府或學校出面幫助解決。對於自己的養老問題,如果兒子不能贍養的話,看看國家能不能給予照顧,讓她住進養老院。至於兒子和孫子的問題,還是交給他們自己解決吧,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一個老太太能有什麼辦法呢?
Ⅲ 遇到不孝的兒子人怎麼辦
遇到不孝的抄子女該怎樣減輕內心痛苦可以試著用以下方式調節自己的情緒:
寬慰自己。作為老人,如果遇到子女不孝時,應這樣考慮:「把孩子養大成 人,我做了我該做的,我問心無愧,至於他們怎樣對待我,隨他們去吧。」抱有這 種心態,就不會過於渴望得到子女的回報,避免內心失衡。
認識自己。當子女不孝時,責任主要在子女一方,可作為老人是否也該從自 身考慮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過分,傷害了子女的心,從而對自己進行調 整,改善與子女的關系。為子女消除情感障礙,使子女發自內心孝順自己。
避免攀比。子女孝與不孝,沒有嚴格的界定,沒有統一的標准。 所以老人們 之間不要攀比,要根據自己子女的具體情況考慮。形象地說,一個孩子掙一角錢, 他(她)給父母五分錢,相對於另一個孩子掙一元錢而給父母一角錢來說,還是孝 順的,當然對父母的孝敬,更需要的是子女情感上的撫慰。
求助外力。當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時,父母可藉助於親朋好友 的幫助來勸說子女,如果不行,也只好求助於法律,這也是老人最不想做但真的沒 有辦法時的無奈選擇。
Ⅳ 遇到不孝順的兒女,該怎麼辦
在大年三十凌晨三點多,整個夜晚很安靜,而在老二的屋子外面,卻傳來一陣陣呼喊聲,如果仔細聽,就會知道,那是老二那83歲母親的聲音。
老人的呼喊一聲聲傳來,卻沒有人給她開門,一兩個小時後,呼喊聲漸漸小了下來,最終歸於平靜。
而在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一個老滿身泥土的老太太死在了老二房前的花壇旁邊。
不難看出,這老太太正是老二那83歲的母親。
鄰居們對此很詫異,也有不詫異的。因為,在昨天晚上,他們也清清楚楚的聽見了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喊。
老太太去世了,早上八點發現的,就在老二的房前,但到了中午一點多,都沒有人來收拾屍體。
最後,在下午4點,老太太的女兒女婿才趕回來。當地有一個不成名的風俗,女兒是不能碰老人的屍體。所以,老太太的屍體是女婿收拾,安葬的。
小女兒在旁邊放聲大哭,但老二(二哥)和二嫂卻不出門,在屋裡無動於衷。而老大和老三人的家都離的不遠,卻到現在都沒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
老太太叫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畢竟對於這些普通的老太太,作為一個陌生人,誰會去記住她的名字呢?
我只知道老太太的一生很苦。
她是一個農村老太太,農村老太太本來就苦。
老太太和老頭在一起,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兩個人,靠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農活,將4個孩子養大成人。
老頭很能幹,因為家裡有三個兒子,在農村,兒子要結婚,肯定是要准備許多家底的。
而老頭就靠著自己干農活的積蓄和勞力,讓三個兒子都結了婚,並且日子過的還不錯。
但,老頭在78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他去世之前並沒有放心不下什麼,因為老伴有三個兒子供養呢!
在老頭走後,老太太就由三個兒子照顧。三個兒子商量著,一人一個月,輪著來。
本來,剛開始還好好的,但慢慢的,三個兒子對老太太都不好了。
三個兒媳婦也經常辱罵老太太,並且還經常會因為老太太的贍養問題而爭論。
因為月份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二月還只有28天。
這樣的話,就有人吃虧。
曾經小女兒知道母親在哥哥家裡過的不好,就將母親接到城裡自己撫養。沒想到,母親剛過了兩個月的好日子。
大哥二哥就過來接母親了,他們這么做並不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只是因為母親在小女兒家撫養,會讓他們三兄弟沒面子,怕被人說閑話。
小女兒不願意讓母親回去,問老太太的意見。但老太太卻表示自己也想要回去和兒子們一起生活。
就這樣,老太太又回去了。而也就這樣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在老二家,我們看到了老太太平時生活的環境,鄰居說道:「他們壓根不讓老太太進屋,就住在這個屋子裡。」
在老二的磚瓦房子的旁邊,有個用木板搭的小棚子,裡面有個簡陋的灶,還有一口大黑鍋,老太太來老二家,就是用這個自己解決生活。
老二剛開始說不知道,但當鄰居都說他撒謊時(因為鄰居們也聽到了老太太的呼喊),老二才承認他聽到了。
老二說道:「她不該來我家,這個月是大哥(撫)養,今天才28號。」
就因為這個,在大晚上,零下3.4度的天氣,不給自己老母親開門,任她呼喊?
老二:「後來,我以為她回去(回大哥那裡)了!」
老大說:「不知道!」
旁邊有個很矮,又破舊的房子,房門沒關。門口還放著一些樹枝,這里應該是一個廢棄的柴房,屋裡很暗,還有一塊木板,那就是老人睡覺的地方。
「她行禮都還沒拿,」老大說道。
老大口中的行禮就是一個破布包著的東西,打開一看,裡面只有幾件舊衣服。這已經是老人的全部家當。
原來,那天老大一家出去吃酒去了,很晚都沒回來,老太太也不知道時間,她想二兒子了。
便自己走了,從老大到老二家有兩公里的路,大多都是崎嶇的山路。
晚上,路太黑了,但她心心念念著她的二兒子,即使摔倒了,她還是努力的爬起來,終於在半夜兩三點,走到了二兒子家門口。
但誰知道,她叫了兩三個小時,二兒子都沒有開門,最後,在寒冷的夜裡,她被凍死了。大年初一的清晨,人們發現了她,但她心愛的二兒子,都沒有出來看她一眼。
老二說道:「大哥結婚時,他們給他修了兩層的樓房,我卻什麼都沒有!」
老三說:「老爺子把家裡的好地都給了二哥,從來沒有考慮過我。」
老大說:「兩個老人把家裡幾萬塊的存款都給了老三,我和老二一分都沒有。」
聽到這里,我們感到悲哀,也替老人感到不值,他們一輩子為了兒子,一輩子為兒子們付出,但最後,卻落得這個下場。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遇到不孝順的兒女,老人應該怎麼辦。
@薈薈愛看書
對於不孝順的兒女,薈薈覺得,有三個方法:
如果兒女貪念你的錢財,那麼他們就會為了錢財來孝順你,最好先寫好遺囑,誰孝順,就把遺產給誰。
或者誰在自己身上付出的時間精力多,就給誰大份遺產。
雖然這樣的親 情感 覺是用錢買來的,但強扭的瓜雖然不跳,但解渴。
如果兒女們還是不願意照顧你,你也可以拿著錢去找個好的養老院,和老頭老太太下下棋聊聊天,也是不錯的。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不贍養老人如果情節惡劣構成遺棄罪的,會被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遺棄罪是指負有扶養義務的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所以,法律也能幫助老人獲得他們的權利。
而且, 在中國,本來就是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如果兒女拒絕他們的責任和義務,那麼法律,就是很好的武器。
以上兩種方法雖然能夠解決問題,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重視第三種方法。
我們總是說,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奉獻的,只要能讓孩子好,讓我們付出什麼我們都願意。
但這樣無私的奉獻,只會培養出自私的孩子,他們會覺得,父母不論給我們什麼,都是應該的,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孝順父母的。
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沒有什麼東西是理所當然。也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看到父母的付出。
並且在小時候,就應該培養孩子為家庭的付出精神,讓他多做家務。多給他們講一些關於感恩的小故事。
從小培養孩子的美好品德,比已經成型(長成大人)再去控制,要容易的多。
Ⅳ 對於不孝子女應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的保護意識很強,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挫折或打擊。
Ⅵ 該如何對待不孝順爺爺奶奶的父母
百善孝為先,自己的父母不孝順自己的長輩,那麼自己的孩子將來怎麼會孝順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Ⅶ 孩子不瞻養父母怎麼辦理論上法律上怎麼說服
中國人以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國人基本的良知,孩子不孝順父母那是天理不容,可以起訴到法院,法院每個月肯定會強制執行給你給生活費,以當地的最低標准,倫理上葯說服教育,讓他知道父母養孩子的不容易,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養孩子就是為了防老,後來孩子不孝順父母心裡多難受,應該讓孩子從意識上認識到錯誤,也可以到當地的社區去,讓社區來調解,
Ⅷ 我70歲,在農村,有三間房五畝地,兒女都不養老,我該怎麼辦
養老是兒女們的責任,如果堅決不養老的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個公平,當然很多人不願意這樣做,畢竟是自己的子女。此外你還可以讓他們出錢去住養老院可能要自在一點,因為他們不自願養老的話,估計接到家裡去也不會好過的。
70歲在農村身體壯的也能幹一些農活,身體不好的就幹不成農活了。讓兒女每月給你一點零花錢,你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首先說你的子女嚴重的不孝順並拒絕贍養你的行為著實另人憤慨,你可以述諸法律也不是難事,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但是我我只想問一句為什麼他們都不養你?要說實話,你對你的父母孝順嗎?我的意思是說家風很重要,不孝順和孝順不肯定輩輩傳但遺傳性確實很強,試想一下身邊的很多家庭是不是這樣子,說心裡話對你這樣的老人我一點都不同情。我也是農村人,也見過不孝順老人虐待老人的子女,但沒見過不贍養父母的子女,那些不和諧不孝順父母的家庭都是家風不正,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
又該怎麼辦?養兒防老,既然自己教育失敗,就該問問自己那裡的錯。錯了盡早改。盡自己的力量把地種好,自己照顧好自己。放平心態,盡量與兒女多溝通,想必天下兒女都曉父母心。實在兒女不養老,寫上字據。三間房五畝地歸了集體,進養老院吧。
70歲的農村老人,身體好的話,在農村還可適當做點事,活動下人有精神,像我家母親81歲了,還每天種點菜,我們家田地鄰居幫忙種了,只有二畝多地……
母親每個月有二百多元農村養老金,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有領,每天每個老人大概可買6個饅頭吃,保證不餓著。我家母親命好點,先父是退休工人,留了點養老錢給母親,但母親還是省吃細用,怕給兒女增加負擔……
像農村70歲以上老人兒女不養老的,一定得找村委解決問題,讓兒女輪流養老才行,兒女有吃的,父母應該是同樣有。
我們鄰居有位娭毑也是70多歲,子女和她關系不太好,日子也過得不痛快,和小兒子一家住,飯分開做,而且是一旦她不住小兒子家,別的孩子家也不讓她住,兒子、兒媳婦都討嫌她,我說,你去其他幾個孩子家也住下,每家住幾個月會好些,她說,她出了小兒子家,她就再也進不了她小兒子的家門了,兒媳婦會把她住的房門堵上的……
不孝順老人的孩子讓人心寒,不管怎麼樣,喝粥也要分父母一口才行,心太狠的人,終究會遭報應的……
你70歲,農村有三間房五畝地,兒女都不養老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回答三點:
一是你犯了一個當農民的通病。農民的一生,是為子孫後代奮斗的一生,是對兒女無私奉獻的一生,為什麼這么說,因為農村老人到晚年之後,99.9%的沒有一點積蓄。孩子小的時候,為孩子吃喝穿戴努力,孩子長大成人,為孩子的終身大事操心;孩子少,為孩子辦完事繼續為孫子賣命;孩子多,等孩子辦完事,自己已是風燭晚年,最後,在宅基地上蓋了一輩子房,卻連一處屬於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子都沒有,更不會攢自己的養老錢,養兒防老嘛!如果兒子們不孝,那隻有認命。
二是有三間房是不幸中的萬幸。剛說過,農村宅基地是一戶一宅,這一戶指的是你有幾個兒子,兒子們都成家立業後,每人一處宅基地,父母只能是和最小的兒子住在一起,也就是說,這幾處宅基地所有權和房屋所有權都是歸兒子們,父母就成了在人屋檐下的人。所以,你說你有三間房,不論是什麼情況,只要屬於自己的三間房,你真是萬幸,兒女們不養老,最起碼不會被走開出來,有你自己的藏身之所。所以,你的情況還不算農村老人最慘的那一種。
三是五畝地可解決你後顧之憂。不知道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土地還真不少,5畝地能解決很多問題,現在種地的機械化程度高,雖然你已70歲,按當下人的壽命狀況,你身體應該是還不錯,指揮種地也沒什麼困難,按照我們這里糧食收成和價格,每畝地麥子800斤產量,每斤1.2元,你5畝地能收入5800元,一畝地減去400塊錢的投資,凈收益是3800塊錢;秋季玉米每畝按1000斤,價格也按1.2元,5畝地收入6000元,除去投資,也能凈落到4000元,全年你種地就能純收入7800元,你每月還有養老金,糧食款再消費2800塊錢,一年也能攢下5000元,具體你如何支配就事有主辦了,若真是覺得是憋屈,就到縣法院告你的兒女們,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尊老。
70歲不要種五畝地了,種點夠吃就行了,兒女都不給養老,是什麼意思,是都不管你嗎,如果真的不管你,你就起訴它們,上法院討一說法。
會國農村嫌老甩老情況甚多,建議國家下發文件,以法律手段強制解決。
兒女都不養老,你如果身體 健康 ,身體沒毛病,因該可以幹些農活來養活自已。在農村70歲了也應該有些積畜,如果沒有積畜,兒女都不願意養你,你這個人也應該有問題。可能好吃懶做,或者自私自利,所以兒女才不養你的。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漸老去,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得到國家的重視:2021在多處試點,探討以地養老、房宅養老。即土地歸還集體,國家給予補貼以養老。二是土地補貼納入社保,個人領取社保金。無論哪種,相信農村老人的養老都能得到保障。
所以有房有地,即便兒女不養也不是問題。個人認為,將來的農村老人以房宅、土地養老必成常態!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