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不理孩子是什麼心態

父母不理孩子是什麼心態

發布時間:2025-01-24 19:11:42

㈠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不在狀態,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不知道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不會一直發生這種事。明明是個小問題,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和孩子吵架。

一開始用好聽的聲音和孩子溝通,但孩子和自己似乎總是不能交談,最後沒有以冷藏告終,以爭吵告終。爭吵結束後,家長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又和好如初。

一位90後的年輕保姆問我。為什麼我和孩子之間總是聊不起來?我今年快30歲了,我好像還很小。好像能和孩子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但是事實上,可能是孩子太小了,我不了解他。他總是一個人玩玩具,我主動找話題也不理我。

㈡ 有一種父母對兒孫不聞不問一毛不拔是什麼心理

有一種父母對兒孫不聞不問,有的老人他不想過問太多,因為自己的一生已經不容易了,所以對兒孫的事情他也不想多問。
父母考慮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媳婦都挺有出息的,他也不用為你們操心,所以也不想管你們更多的事情。

㈢ 父母與孩子無法溝通的真相是什麼

有些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和孩子之間無法溝通,其實無法溝通的真相就是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給自己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當然不願意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溝通了。其實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是爸爸和媽媽與寶寶的關系,同樣也是朋友的關系,如果說爸爸媽媽能夠經營好朋友的關系,那麼很容易就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好好溝通了。

爸爸媽媽應該盡可能地獲得孩子的信任,如果說爸爸媽媽始終沒有獲得孩子的信任的話,那麼孩子也不可能會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真正的好好溝通。因為小孩子對於爸爸媽媽是存在著保留的心理的,因為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如果過於嚴厲的話,那麼孩子就不可能將自己的真實狀態告訴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所以如果爸爸媽媽想要好好的和自己的孩子溝通的話,首先要放正自己的心態,要好好地與孩子交流,用平等的身份來和孩子溝通。

㈣ 為什麼父母不能理解孩子

1、父母小時候也沒有被理解過,所以沒有感受力,沒有同理心。也就是,父母傳承了,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2、父母有父母的經歷和想法,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有經驗,說的話就是對的。因為缺乏同理心,他們自然就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3、你認為說清楚,說明白了,其實,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跟父母溝通,彼此都有自己的「認為」,而且每個人的理解力還不一樣。你覺得簡單的東西,對方不一定就能理解。

其實,溝通的沖突就是彼此都各執己見,互不想讓,才會不斷的發生。在這其中,只要有一方能夠耐心傾聽對方的想法,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或許,沖突就不會發生,彼此的溝通也會順暢很多。

我們不可能改變對方,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而且,理解是相互的。所以,問題的關鍵是,誰會先走出「耐心傾聽、同理對方」這一步?父母?還是你自己?

閱讀全文

與父母不理孩子是什麼心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鄭州哪個公立醫院體檢比較便宜 瀏覽:907
腦干受累是不是老年痴呆 瀏覽:277
60歲如何貸款買房 瀏覽:83
南寧如何授權父母使用醫保卡 瀏覽:377
老年人的站椅 瀏覽:901
社區包粽子慰問敬老院 瀏覽:303
長壽花不開花了為什麼 瀏覽:351
麩子吃多了會得老年痴呆症嗎 瀏覽:354
重慶養老公寓哪個地方好 瀏覽:422
老年人關節切換術恢復要多少錢 瀏覽:160
巢湖養老護理哪個好 瀏覽:932
長壽花是玻璃翠嗎 瀏覽:247
長壽gentle 瀏覽:705
長壽面荷包蛋值多少紅包 瀏覽:813
老年痴呆占痴呆比例 瀏覽:191
九幾年養老金 瀏覽:623
社保斷交一個月對退休工資的影響嗎 瀏覽:815
入職職業體檢是什麼 瀏覽:752
50歲男士禮品萬元 瀏覽:396
養老保險查詢原始密碼多少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