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父母的如何給子女取名
我們身邊,總有幾個叫李娜、劉偉的人,也會有幾個叫浩然、梓萱的小朋友,那麼為何會重名?我國人又有著怎樣的起名規律呢?
中國人起名字的常用字詞變化
198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曾於公布名字中用字最多的前10個「超級常用字」分別是:英、華、玉、秀、明、珍、文、芳、蘭、國。
如今30年過去了,我國國民起名字的特點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發起的一份《中國首份姓名報告》顯示,2016男寶寶女寶寶熱名榜前三分別為:浩然、子軒、皓軒;梓萱、梓涵、詩涵。具體來看,2016最熱男、女寶寶首字末字前十分別是,男寶首字:梓、子、浩、一、宇、昊、俊、睿、皓、博,末字:軒、宇、澤、豪、宸、睿、航、洋、銘、辰;女寶首字:梓、羽、若、詩、思、語、欣、藝、可、夢;末字:涵、萱、怡、彤、琪、馨、妍、諾、欣、桐。
相較之下,30年前我國父母給子女起名字的時候,多注重國家、成就、美麗,而現在的父母起名字多注重個人修養和德行。此外,現在流行的網路起名,以及受電視劇產生的影響,也是導致現在很多人重名的原因。
名字「撞車」愈幾萬人
就目前來看,中國人重名前三位是張偉、王偉、王芳。其中「王偉」一個名字,就重名了將近30萬人。
資料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網站,間接引自勞動報,起名通
除此之外,多起名字也要考慮諧音寓意,不好的諧音被叫起來會特別難受(畢竟跟一輩子),好的諧音則給人一種美的體驗。在古代,人們起名字對諧音還是很重視的,如潘峰、耘松等。
下邊是一些流傳的諧音不當的姓名,僅供參閱:史珍香,范劍,范統,朱逸群,秦壽生,龐光大,杜琦燕,沈京兵,朱嫦粉,黃姝郎,馬哲,杜子騰,夏柳,吳工,羅體,羅立,方程,夏克,韋聲溯,吳仁愛,楊滇峰,林八捷,林史前,馬辟京,宋合泛,段投苔,史耀來,朱大常,費潔和,梅文化,梅希旺,牛檀芹,郝瓊,姚嚴,胡驪晶,楊陀,付炎傑。
地域性特點
在沿海地區,取名用字多選「海」字,如陳海、劉洋、馬東海;住在山區居住的人,起名字多用「山」字,如趙泰山、李靈山、孫嶺、馬嵐。
在北方很多農村地區喜歡用反義詞來給孩子起小名,如丑、賴、傻、憨等,比如臭臭、傻蛋、笨寶。這樣的起名並不是說孩子真的笨或者傻,而是一種溺愛的表現。
在上一代的廣東人中,有很多人的名字中使用了佛、娘、媽等字,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附近的佛祖廟、媽祖廟等眾多,人們為了祈求安泰,就在子女名字中放入了這些字眼。
時代感的特徵
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們起名字的特點也幾經變化。
上世紀50年代,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建設國家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所以在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很多起名叫建國、國慶、建設、解放;
上世紀60、70年代,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抗美援朝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許多人起名字叫衛紅、紅兵、革命、援朝、保國、躍進、超美等;
上世紀80年代後,改革開放逐步推進,家長起名過程中運用偉、波、宇、巍、豪等表現宏偉氣魄的字詞逐漸增多,這也反映了人們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積極昂揚的氣勢和滿懷希望的信心。
上世紀90年代後至今,網路興起,受到很多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以及起名軟體的推薦,出現了大量含義更加深刻的字詞,但由於網路的傳遞性,也很容易出現「爆款」姓名,如浩然、子軒等。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其實起名的時代特徵並非現在才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戰爭動盪,這個時代多以賤名為時尚。比如惡、病等。近代,內憂外患,喪權辱國。面對國家被瓜的災難,很多人給子女起名為強華、覺民、救國等,如作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
名用一個字還是兩個字?
在歷史上,對名用一個字還是兩個字,其實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在《公羊傳》裡面一個說法:「譏二名。二名非禮也」。類似的說法也曾出現在《左禮》之中。王莽對名字用字產生了重要影響。《漢書》之中曾記載,王莽下令禁止起兩個字的名,又通過給謀逆的臣下起二名,來表達帝王的愛憎。在匈奴單於降服之後,作為獎勵,去掉其二字名中的一個字,這也就是《漢書王莽傳》中對「匈奴單於,順製作,去二名」的記載。王莽將起名字政治化,並且列入法令,使得單個字的名從東漢到三國兩晉的大熱,例如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諸葛是雙字姓氏,而名則為一個字)等。單個字的名字,在歷史上特定的時期,成為了政治正確的符號。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圖片來源:網路
此外,古人起名字還十分講究避諱,比如秦始皇名政,所以其歷法中的「正月」就被稱為「端月」;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秀才乃稱茂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叫李虎,於是虎牢關改為了武牢關。
就現在而言,名究竟用一個字還是兩個字,並沒有好壞之分。
總而言之,中國人的起名字,總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你身邊的人的名字有什麼故事,也歡迎和大家分享,在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