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孝敬父母
1、要主動用心供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應該仔細觀察父母有什麼需要,主動為父母准備好,不要等父母張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遠不會張口跟孩子要東西。等父母開始要東西了,就已經說明,你對父母實在是太不用心了。
2,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子女的生日,父母永遠都不會忘記,父母的生日,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父母不一定希望生日過得多麼熱鬧排場,希望收到多少禮物,但起碼你要記住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她:「生日快樂!」
3,要經常給父母拍照。現在拍照方便了,在給寶寶拍照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給父母拍照。父母年事已高,拍照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沒准兒哪一天她們就會撒手人寰,到時候再想拍,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4,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如果能守護在父母身邊,那當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一定要記得多打打電話。父母不打給我們,是因為怕打擾我們的工作生活,是怕拖累我們。能夠和子女聊天,其實是父母最開心的事。
5,跟父母聊天要有耐心。不管是當面和父母聊天,還是打電話,一定要有耐心,老人年齡大了,耳朵可能會有點兒背,她如果聽不清,自己就已經很難受了。你就大點聲,或者多說幾遍,千萬不要有厭煩的情緒,不要讓父母傷心,想想我們兒時的時候,父母何曾厭煩過我們?
6,食物要軟的、熱的。人老了,牙口大多不好,為父母買吃的,一定要軟的,容易消化的;為他們做飯菜,一定要燉爛,要熱的,不能涼的。
7,常帶老婆孩子回家看看。父母不盼望子女大富大貴,只盼望子女能夠平平安安、一家團圓,多回去看看父母,讓她們安心。
8,每年幫父母至少洗一次腳。父母照顧我們無微不至,尤其剛出生的三年,是最難照料的時期,即使現在每天照顧父母,也難報萬分之一的恩情。工作再忙,也要記住,每年至少為父母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剪一次指甲,或者梳一次頭,體驗一下父母當年為我們做的事情。
9,父母生病了要親自照料。孝道第一,其他第二,父母生病了,即使再忙,有再多的理由,也要放下,要親自照顧父母,不要找護工代替。強烈推薦大家看看三國時期李密先生的《陳情表》,看完後,相信你就不會再有任何借口了。
10,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弟子規》上講「首孝悌」,孝和悌是不可分開的,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們能夠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如果你和兄弟姐妹鬧矛盾,甚至吵架、棚滾打架,父母會很傷心。兄弟姐妹有困難,一定要盡全力幫忙,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在所不惜,這賀嫌才叫親兄弟,這才叫一奶同胞,這才是父母最希望禪和手看到的。
『貳』 生活中怎樣孝敬父母
1、尊重父母:在與父母交流時,應保持語氣平和,避免大聲爭吵。即使與父母意見不一致,也應耐心地討論,尊重他們的意見。老年人往往像小孩一樣,喜歡聽到溫柔的言語和尊重。
2、關心父母的健康: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可能會遇到各種健康問題。作為子女,應密切關注父母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帶他們去醫院檢查,以確保及時治療。
3、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僅是個人行為,還應包括教育下一代。作為父母,要從自己做起,樹立榜樣,讓孩子學會尊重和感恩。
4、不嫌棄年邁的父母:如果父母行動不便,子女應更加體貼和照顧,不應將他們視為負擔。要記住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盡孝道。
5、多陪伴父母外出:趁著父母還能四處活動,子女應多帶他們出去走走,欣賞外面的世界,這樣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提升心情,讓父母享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子女的關愛。
『叄』 如何孝敬父母
1、要記住父母的生日,有條件的話,回家和老人團聚,為他過個簡單的生日;沒條件的話,打個電話送去祝福,或者郵寄一件生日禮物。
2、有事沒事,都要經常給父母打個電話,嘮嘮家常,聊聊生活、工作。兒女打過來的電話,父母永遠不會嫌多,只怕你不打。
3、只要有閑暇的時間,可以不去旅遊,但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4、過年回家後,不要忙著應酬,到處亂跑,多留點時間陪陪父母,他們才是最最需要你的人。
5、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做兒女的,要珍惜身體,注意健康,不要讓父母擔心憂慮。
6、父母年歲大了,時日不多,有機會的時候,多給他們拍些照片,留個紀念。
7、老年人容易生病,每年或者每兩年幫父母體檢一次,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8、趁父母身體健康,還能行動的時候,帶他們去旅遊。
9、無論多忙,接到父母的電話,都要語氣柔和,耐心聽他們講完,不要嫌父母啰嗦,表現出煩躁的樣子。
10、季節轉換的時候,要為父母准備好換季的衣物,老人怕冷,冬天要多准備保暖的用品。
11、老人牙口不好, 脾胃虛弱,給她們做飯,要燉爛一點,要熱一點,否則不易消化。
12、多學一些養生之道,並教給父母。我們中醫講究的是治未病,要在疾病未發之前,及時改變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把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
13、每年幫父母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或者梳一次頭、剪一次指甲、換洗一次衣服,這都是當初父母經常為我們做的。
14、要經常帶愛人和孩子回家,老人最缺的不是物質和金錢,而是親人的陪伴。
15、親手為父母做一道他們最喜歡吃的菜。從小到大,父母一直都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肆』 子女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謝謝你的提問,請聽我娓娓道來:
一直以來,在公交、地鐵上給老人讓座,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
但大連76歲老人劉增盛,卻要與這個「習俗」做對抗。
他認為自己身體好,能站著就站著,不需要被區別對待。
退休後,劉增盛和朋友在旅順開了個工作室,收藏老式放映機和膠片電影。每天兩趟地鐵,一趟公交車,一來一回很難避開上班高峰。
為了不被讓座,他會找個角落,臉朝外,背對乘客。
但還是常有年輕人給他讓座,一來二去互相謙讓,拖延許久。
為了避免尷尬,他在朋友的建議下,在胸前掛了一塊寫著「勿需讓座」的LED顯示牌。
每天上車,劉增盛還特意挺直腰板,帶點理直氣壯、雄赳赳的感覺。
他想告訴所有人,自己沒有老,只是一個滿頭白發的「壯小伙兒」。
劉增盛說,不是老人就需要讓座,身板硬朗的,80歲也可以不讓座。但如果有需要,即便是年輕人,也該給他們讓座。
一夜之間,劉增盛「勿需讓座」的照片走紅網路。
不少網友贊賞他的作風,稱他為「硬核老人」。
劉增盛說,他做這件事,並不是希望所有老人效仿,凡事要講究量力而行。
他更想傳遞的,是一種老人和年輕人互相平等,互相理解的理念。
▼
一直以來,尊老都是我國傳統美德。
年輕人對待老人,要保護,要孝敬,要給他們讓座。
兒女們對待年老父母,要讓他們「享福」,不讓他們做飯、洗碗,做家務。
初心是好的,但行為上,往往容易矯枉過正。
形成一種老人就是「老朽」,沒有自理能力,需要年輕人包辦一切的偏見。
以為只要給老人吃好喝好,滿足生活物質和安全的需求,讓他們安度餘生,就是最大的孝敬。
卻不曾想,這種「廢物式」養老,不僅會加速衰老,更是對他們最大的羞辱。
▼
隨著物質生活提高,絕大部分老人,生活是能夠自理的。
他們欠缺的,是和年齡對抗的自由。
要知道,老人最大的痛,是服老。
假設一個人能活到80歲,從退休算起,還有20-30年的時間。
如果什麼都不幹,就是等死,將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尤其是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偶、失獨、失能老人。
孤獨感會讓他們產生厭世情緒,甚至傷及身體健康。
美國芝加哥大學有研究表明:長期孤獨,會使早死風險增加14%。
如果對老人的孝敬只是靠給錢、買東西,一味提供物質,而忽視心理需求。只會加速他們死亡。
但可悲的是,當老人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向年輕人討教。
不少人會表現出不耐煩情緒:
「知道這個幹啥呀?」
「好好帶孫子就行。」
「說了你也不懂。」
「你都這么大歲數了,學不會的。」
簡單幾句話,就割斷了他們與社會的聯系。這樣的生活,怎麼會有奔頭、有意義?
▼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作為」才會「有快樂」。
老人也是一樣,他們也有自由意願,有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些方面與年輕人無異。
所以,我們要打破社會對老人的固有認知,充分尊重他們的各種選擇自由。
讓「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以及「老有所樂」緊緊聯在一起。
活到老,學到老。
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讓他們學其所愛。與社會產生聯系,能大大撫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山東巨野的姜淑梅,曾經是「九段文盲」,完全不識字。
後來丈夫去世,姜淑梅孤獨到了極點。60歲時,她聽人們說:讀書是抵抗寂寞的良葯,於是她決定開始學字。
每一天,家裡都傳來聲音。
「乖孫女,快告訴姥姥這個字怎麼寫!」
「好女兒,你教教你老媽怎麼查字典!」
姜淑梅很好學,身邊的人都是她的老師,廣告、說明書、電視字幕都是她認字的教材。
令人欣慰的是,家裡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支持。
他們覺得,滿足老人的願望,才是最接地氣的孝順。
很快,姜淑梅把常用字都學會了,開始沉迷書海,大量閱讀。70多歲時,姜淑梅嘗試著將自己的故事寫出來,還成功發表了。
這給她帶來了無比的自信。
於是姜淑梅每天筆耕不輟,努力寫作。
76歲時,成功出版了《亂時候,窮時候》一書,還賣出了7萬冊。
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出版了5本書。
姜淑梅的事跡讓人震驚,不少人稱她為「傳奇奶奶」。
▼
但其實,從60歲到76歲,整整16個年頭。是小學到大學畢業的時間。
憑什麼年輕人可以用16年完成人生轉變,老人卻不能?
很多時候,老人都缺少一個學習、嘗試的機會。只是社會的偏見,讓他們止步不前,故步自封而已。
由於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脫節。在年輕人觀念里,老人總有種種不符合時代的缺點。
他們早已習慣了「老人無法工作」的現狀,只能跳跳廣場舞、逛逛菜市場、帶帶孫子。
但去年年初,阿里巴巴發布的一則招聘信息,徹底打破這一思維定勢。
招聘崗位叫「淘寶資深用戶研究專員」,只針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需要在中老年人圈子中有號召力,能以中老年群體視角出發,深度體驗「親情版」手淘產品,發現問題並反饋問題。
關鍵是,給出的薪水待遇非常高,年薪范圍是35萬-40萬。
招聘信息一出,全國老人紛紛報名。從簡歷可以看出,老人個個身懷絕技。
65歲李璐是杭州市廣場舞協會副秘書長,也是社區知名的體育達人,練拳練舞樣樣拿手,電腦音樂也樣樣精通。
67歲的熊昌烈,出版了一本書叫《資本圈》,在美國、中國、加拿大圖書館都有收藏,網上已經賣斷貨了,他希望能送一本給馬雲。
71歲的章中麟喜歡跳舞,09年開始在西城廣場組織舞蹈隊,已經有200多名學員。
有人還驚奇地發現,求職者中不乏清華北大畢業生,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
甚至有人用雙語進行申請。
▼
不可否認,老人的工作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有一定的衰退。
但科學研究表明,60歲時大腦處理的信息量是21歲時的4倍,開朗的老者,即使到了90歲,依然思想活躍。
而且,知識豐富、見多識廣、洞察力深刻是老年人的優勢。
與年輕人相比,他們的創造力並沒有消失,甚至更強!
要想度過幸福晚年,除了要學習自由、工作自由。
更重要的,還有情感生活的自由。
目前,我國有1.2億老年人,其中60歲以上喪偶的老年人有4500萬。
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情感生活不盡人意。有的為了子女,避免家庭沖突,隱忍自己的感情。
有的喪偶後孤獨寂寞,雖子孫滿堂,卻晚景凄涼。
在我看來,無論是哪個年齡的人,都有交友自由,感情生活都應該受到尊重。
曾有讀者留言說,自己中年喪偶,一人含辛茹苦將兩子女撫養成人,並將他們送到了國外生活。
可面對空盪盪的房子,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十分寂寞。
後來通過婚姻介紹所,他結識了一位離異女幹部。
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兩人決定再婚。但子女卻堅決反對,認為他臨老入花叢,為老不尊。
就這樣,好好的一段姻緣被生生拆散,讀者為此非常傷心。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人要追求愛情,老年人也一樣,這並不是什麼醜事。
如果子女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選擇,對老年人交友橫加干涉,只會徒增痛苦。
婚姻專家認為,老年人再婚,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料,精神上互相慰藉,有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而且,父母和子女關系是平等的,不應該存在一方強大,另一方弱小,一方決策,另一方服從的關系。
即便在身體功能受限的情況下,老人也依然有自主選擇的自由。
▼
真正的尊重,不是自以為是的干涉,而是用心傾聽和了解老人的真實想法。
在不少老人心裡,年齡只是數字問題。
能走能跑能折騰的話,誰不想像個小夥子小姑娘一樣,接觸多姿多彩的世界。
實際上,青春對任何人都沒有設限。老年人也能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明星。
2019年中國國際時尚周,100位中老年「超模」亮相開場大秀。
表達中國女性的時尚和無齡感,也改變人們對「中國大媽」的刻板印象。
一些藝術家用手中的鏡頭,展現老年人生命的厚度。
廈門攝影師小野傑西,為85歲爺爺拍攝了一組帥氣時尚的照片,使其被喻為中國最帥氣老伯伯。
80歲的烏鎮老婦胡暉,不僅會網購、在線交流養生穿衣搭配,直播和抖音也被她輕松玩轉,「網紅奶奶」名不虛傳。
燃爆的街舞,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人跳起來一樣青春洋溢。
公園硬漢大爺,秀出6塊腹肌,行走的荷爾蒙,絲毫不輸小鮮肉。
不管活到什麼年紀,都不要被刻板印象捆綁自己。
老人活出自我,追尋自由。照樣能綻放人生的光彩。
▼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
老人也曾有過夢想與追求,或因生活壓力暫時擱淺,或為了家庭選擇放棄。
但時光荏苒,年齡並沒有剝奪他們的意願和尊嚴。步入晚年後,他們的心願更應得到每一個人用心的尊重。
有人說,老人其實就是小孩。
他們不喜歡被約束,想要走自己的路,告訴大家,我能行!
別以為他們老了,就什麼也做不了。他們有夢想的時候,千萬別歧視,幫助他們實現願望。
就像他們當初給我們造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