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躁父母遇上磨蹭娃,為何說催促孩子會適得其反
很多父母就會說,我越催孩子,孩子越慢。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的寶媽都會追著寶寶幫寶寶做這做那。孩子從小沒有鍛煉好。讓寶寶做的事情寶寶也不感興趣。所以說寶寶就會故意磨蹭。
⑵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抗拒被父母催婚
臨近春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催婚「旺季」。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相關詞條,有網友表示,春節回家最害怕的就是走親戚、吃年夜飯,因為要面對一個永恆話題:「怎麼還不結婚?」甚至還有網友稱,因為害怕被催婚,都不想回家過年了。為什麼子女越來越抗拒被催婚?
(圖片來源於微博)
張荊表示,主要原因可以總結為三點:其一,年輕人普遍不喜歡別人干預自己的人生大事。結婚對於年輕人而言,是自己的人生大事,每個人都想自己的生活自己說了算。「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最討厭被別人干預自己的生活,如果連自己的人生大事自己都做不了決定,然後總被父母安排,作為子女,內心肯定會產生抵觸情緒。」
其二,雙方在催婚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張荊表示,大多數父母在和子女溝通時一貫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就好比下達命令、制定指標,要求子女必須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子女來說會覺得結婚不再是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一件大事了,而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心願,因此,在成家結婚這一問題上雙方很難達成共識。在張荊看來,相比起調整父母在談及催婚問題時的表達方式,更重要的是改變父母看待這一問題的角度。
其三,催婚會牽扯出很多其他問題。張荊認為,對於大多數年輕人而言,成家結婚關聯著很多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其意味著衡量年輕人「混」得好不好的一個標模野准,「因為成家還同時關聯著買沒買房、有沒有穩定的收入、具備不具備一個基礎的經濟條件」。正因如此,當年輕人總被催婚時,「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自己過得很失敗的感覺,所以這並不是一個愉快的問題。」
為什麼父母和子女在成家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
張荊分析認為,父母之所以和子女在結婚成家問題上存在分歧,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首先,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內部都存在著生活狀態較大差異的問題,子女在大城市打拚,父母生活在家鄉三四線城市,這就導致兩代人之間出現了相互理解的鴻溝。
相對來說,三四線城市都是熟人社會,生活節奏較為緩慢,「誰家的孩子該結婚了,可能熟人之間相互介紹一下就可以解決了」。另外,三四線城市房價較低,子女成家後買房的壓力較小,甚至「父母家的房子也許就可以做婚房」。
但是在大城市卻是迥然不同的現象。「很多父母覺得子女沒有找對象,沒有成家,是因為自己不想,但事實並非如此」。
張荊提到,如今年輕人想要在一線城市立穩腳跟,並且在工作中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都已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一階段,還要再騰出精力去從容應付結婚成家的人生大事並不容易,「因為固定的生活圈子有限,你都很難去認識一個合適的人,很難打破自己的熟人圈,更別說下一步去發展建立兩性的婚姻關系。」
其次,往根源上探討,這一問題實際上反映了兩代人對婚姻的本質認識存在分歧。張荊認為,對父母來說,婚姻一般體現為兩種心理暗示,「一個就是父母認為子女成家了,那麼自己的人生任務完成了,也就是說子女結婚是父母給自己定的KPI。第二個就是父母會認為,成家立業是人生圓滿成功的一個標志。」然而,在當今大城市生活狀態下,人們的生存狀態早已趨於多元化,年輕人普遍對於婚姻抱持著更加冷靜頌兄和理智的態度。
春節期間,子女應如何應對父母長輩催婚?
催婚似乎已經成為春節飯桌上的「雷區」,只要一提到相關話題,就會引發兩代人之間的爭吵。在張荊看來,這一話題之所以會「一點就著」,是因為它容易讓人焦慮。「結婚這個問題談論的都是責任、經濟、物質等等,這一切都很難駕馭,所以才會讓人產生對抗和抵觸。」
與此同時,張荊也建議子女不應讓這一話題成為雷區,「不要『一點就著』,就好像這個問題根本提都不能提。另外也不要害怕這個問題,甚至因為害怕去租男女友、對父母撒謊、吵架,我覺得這是在迴避問題。」
張荊認為,如果在外工作的子女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緊要的是想辦法讓父母了解自己目前的生存處境,縮減兩代人之間對彼此生活狀態的認知鴻溝。「父母不知道你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那就趁著過年的時間,把你自己的生活狀態跟父母做一個徹底的交流。」
另外,子女也需要幫助父母釐清到底為什麼要催婚,「催婚到底是在解決誰的問題?是解決父母自己定的人生KPI,還是解決父母為了在熟人圈中覺得自己有面子,還是真正解決子女生活幸福的問題?是哪個野碼襲問題導致的焦慮就解決哪個問題。」
⑶ 為什麼父母越催,我們越不想學習
父母催促孩子學習,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會產生反效果,導致孩子更加不願意學習。這背後的原因復雜多樣,涉及到心理學、教育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個領域。
1. 自主性受損
首先,當父母頻繁催促孩子學習時,孩子的自主性會受到損害。根據自我決定理論,人有三個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和歸屬感。其中,自主性是指個體對自己行為的自我決定程度。當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不斷催促和監督,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侵犯。他們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行為被控制,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失去興趣。
. 2. 內在動機減弱
其次,過度的外在壓力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出於興趣、樂趣或個人挑戰等內部因素而進行某項活動的動機。相對地,外在動機則是指為了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等外部因素而進行活動的動機。研究發現,當個體認為他們的行為是為了達到外部目標(如父母的期待)而不是出於內在的興趣時,他們的內在動機就會下降。因此,當父母不斷催促孩子學習時,孩子可能會將學習視為滿足父母期望的手段,而不是出於對知識的渴望或對學習的熱愛,這最終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下降。
3. 壓力與焦慮增加
再者,父母的催促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和焦慮。長期的高壓狀態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導致他們在學習上的逃避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但過度的壓力則會產生消極影響。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持續壓力時,他們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這些問題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動力。
4. 家庭關系緊張
此外,父母過度催促還可能影響家庭關系的和諧。在許多情況下,父母的期望可能與孩子的實際情況不符,這種期望與現實的差距可能會導致雙方的矛盾和沖突。長期的家庭沖突不僅會破壞親子關系,還可能對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情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可能會更加抗拒學習,因為他們將學習與負面情緒聯系起來。
5. 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父母可以採取以下幾種策略來改善情況:
增強自主性: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選擇權,以提高他們的自主性和責任感。
培養內在動機:通過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將學習內容與他們的興趣相結合,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動機,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減輕壓力:父母應該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節奏是不同的,避免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而是應該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改善家庭關系:保持良好的家庭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共同解決問題,可以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為孩子創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
總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避免過度催促,而是通過理解和支持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⑷ 為什麼父母越催孩子,反而越「懶」呢
「超限效應」踩坑誤區
1. 反復催促孩子做事情
孩子放學回家後,媽媽的工作開始了......
媽媽:
「你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
「你到底要玩到什麼時候才肯去寫作業?」
「能不能給我快點去寫作業,等下又寫不完?」等等。那有父母就會說了,我不催促他,他就不去寫作業,不催促他,他那裡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想說的是,媽媽們這樣做不但沒效果,還會起反作用。
那如何在不引發「超前效應」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去做好他做該做的事呢?
第一點:提醒1-2次。
提醒的意思不是要求,而是告知,「我告知你還有事情沒做」。
比如孩子學習、寫作業、睡覺、起床等歸屬他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過度替代,當我們為他的事情著急的時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著急了,因為他作業寫不完,父母會比他更著急;他晚上再晚睡,會有父母陪著他;早上起床起不來,父母就會催他,如果還是起不來,父母也不得不幫他請假......
當有一天孩子變成了一個對自己的學習和身體 健康 毫不在乎的時候,父母不需要感到訝異,也不用覺得委屈和無辜,因為孩子這個模樣,正是父母自己一筆一劃勾出來的。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變成那樣,那麼從現在開始,停止替代、停止包辦。
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主動學習怎麼辦?提醒他一次:「孩子,我覺得你現在可以去寫會作業,早點完成的話,你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戚純當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這個提醒不單是「這個時間你該寫作業」,更是「你有權利決定你的事情」。
那如果提醒一次孩子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該怎麼辦?提醒第二次:「孩子,現在X點鍾了,你是不是應神慧該去寫作業了呢?」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過度替代和包辦教育,那麼提醒兩次足矣。如果提醒2次之後孩子依舊沒有去做,那麼父母就不要再提醒了,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孩子想要去寫作業,提醒2次他就早該去寫了;如果他不想做,父母還繼續提醒催促,孩子則會心生煩躁,更加不願意去寫作業,高瞎咐或者在父母的壓迫下不情不願地敷衍了事。
後者這種情況,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怕父母的壓迫了,到時候無論父母怎麼說,苦口婆心,把嘴皮子都說破了,孩子也不會去做;等孩子考上大學,他就開始放飛自己了,在大學裡面掛科甚至留級,最後連畢業證都拿不了。因此,父母管教孩子一定不是管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正確塑造孩子的思維。
第二點: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容易「由點到面」把話題不斷擴散開來。比如說有個家長看到孩子衣服沒疊好,便開始說,從衣服沒疊好,不愛干凈,房間亂七八糟不收拾,一直說到孩子做事不認真,學習態度不佳。
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衣服沒有疊好,那麼父母就引導孩子將衣服收拾干凈即可,但是這個媽媽卻不斷將事情擴大化,說了一大堆,結果引發了「超限效應」,最後孩子門一甩,大吼道:「啥都能扯到我的學習。」可想而知,孩子在這樣極度不耐煩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會好好地收拾自己的衣服和房間呢?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時,不要將話題不斷延伸開來,更不要不停地指責孩子這里不好,那裡也不好,啥都沒做好。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父母說的問題越多,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就越低。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從今天起,學會放手,放下對孩子的掌控,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去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的復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