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沒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心理
1、情商很低,不討喜歡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孩子也是從父母那裡學會管理和控制情緒的。父母很少與孩子互動,不教孩子不同的場景中怎麼管理情緒,那麼孩子就很容易被失控的情緒吞沒。
長期以往孩子都控制不住情緒,長大後就成情商低的人。情商低的人總是不討人喜歡,甚至會被厭惡,做事情就容易處處碰壁。情商是通往成功的重要素質,基本上成功的人情商都很高,所以父母對孩子缺少關懷會帶來極其深遠的負面影響。
2、人際關系差,很焦慮
缺少父母關懷的孩子往往在與人交往時會出現兩種極端。防禦型的孩子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內心的情感變成了一塊「禁地」,不允許他人入侵。他們與別人的交往都會停留在最淺層,不需要更深入交流的朋友,任何過度的親近都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焦慮型的孩子渴望人際中的親密關系,卻大多分不清正常人際交往的邊界,常常進入到他人交往的防禦距離。這兩種類型的孩子大多都人際關系差,身邊的朋友寥寥無幾。
(1)孩子的心裡怎麼有父母擴展閱讀:
沒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的性格:
1、容易被感動的人
很多年輕人決定和比自己大幾十歲的人生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給了自己媽媽或者爸爸般的愛。這樣的愛正是他們童年缺失的。
當對方對他們付出爸爸或媽媽般的愛,他們就容易感動,最後嫁(娶)了能彌補他們童年欠缺愛的人。因為容易感動,他們就更可能會受到欺騙,人生也有可能遭遇更多曲折。
2、沒有安全感的人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可能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不管小的時候父母是因為什麼不在自己身邊,孩子都有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不讓人喜歡,也就會有更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以後也有可能懼怕婚姻,容易懼怕不確定性。
㈡ 從心理角度分析:為什麼孩子很需要爸爸的陪伴
剛剛合上《不輸在家庭教育上》23卷,那淡淡的墨香還留在我的指間。書中人物的影子總在晃動,還有那鮮活事例串起的故事,那閃耀著民主、平等光芒的思想,都留在了我記憶的花園。如今,我又一次輕輕打開這扇門,讓它的清香飄散得更遠,期待更多的家長朋友和我一起細細品味……
1:陪伴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陪伴很重要,但到底怎麼陪伴才能提高質量呢?《陪伴孩子需要智慧》專題為我們呈上了一組「套餐」,如果是餐桌上的陪伴,請一定溫馨一些;如果是游戲中的陪伴,請創造性地參與;陪孩子說話的時候,最關鍵的不是說而是傾聽;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請一定適度,千萬別學《父女間的「戰爭」——十二年陪讀沖突不斷》中的父親,那可是很傷感情啊!同時,也別忘了《愛,從陪伴開始》《陪伴孩子要從小抓起》,希望文中的成年女孩(工作上很能幹,卻因為不自信而變得鬱郁寡歡)永遠不會出現在你家!
一個孩子說:「《爸爸媽媽,我可以去你們家做客嗎》?」哦,難道那個不是他的家嗎?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個留守兒童心底的呼喚「『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快回來吧!』可是現在,我已經習慣了沒有父母的日子了」,是不是讓我們聽了心酸慟容?
也請記住《從張默吸毒看育兒陪伴有多重要》里的兩句話:「如果孩子心中一直有愛,對誘惑的抵抗力會增強」,「孩子成長最初的20 年,你一定不能錯過陪伴他」,因為,《對孩子的虧欠日後難以彌補》!
2:成長多煩惱
別看小不點兒,那可是人小心不小,《孩子的「生氣宣言」》你聽過嗎?「我是個好孩子,但如果大人不耐煩地催我,我會由好變壞!如果讓我按自己的方式做,我們彼此都會相安無事」!嘿,頗有「氣壯山河」之勢啊!其實,他也是不得已啊,誰叫咱們大人老是「打壓」他呢?他也有自己的煩惱,《你給孩子製造了多少煩惱》呢?看看文中13條中有沒有你製造的煩惱呢?
一個孩子面對作業又開始「磨洋工」了,媽媽不停地催,因不見效,便「語重心長」地告誡:「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啊!」孩子卻委屈地說:「這樣不是為我好!《讓我高興才是為我好》!」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我們關注的與孩子渴望的發生錯位了;原來,沒有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上來!難怪孩子不高興!
再說個事吧,一個18歲的少女懷孕了,找到某媒體,請求節目組幫她找位婦科大夫,卻不願告訴母親自己的難處,因為「《我不敢,她會打死我的》,我在節目中聽阿姨的聲音很可親,我覺得你會幫助我」。在她的心中,親人遠不如陌生人親!
還有,在《無知家長排斥性教育釀慘劇》里,孩子12歲時,被親戚性侵過,過兩年又懷孕了。當媽媽問她當年為什麼不告訴她時,孩子說,她多次問過她與性相關的問題,都被她訓斥了。你說這能怪孩子嗎?
記得鄭淵潔說過一句話:「什麼是合格父母?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兒,孩子都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這就是合格父母的標准。」看來,只有和孩子平等交流,當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會把你當朋友,才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她的心事啊!如此一想,怎樣和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還真是一門學問呢!
有位媽媽,告誡兩歲半的孩子:吃飯時不許說話,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早睡,看到人要打招呼,看電視時間不要太長……結果,孩子生氣了,跳著腳,用媽媽講的道理,反擊了媽媽一個多小時!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媽媽,不是道理》!媽媽的愛比道理更重要!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這本也無可厚非,可是,當向孩子投放我們的期望的時候,請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和反應。《別用100分綁架孩子》里,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哭著求媽媽:「我一做題就緊張,總是怕得不到100 分,媽媽我不考100分好嗎?我現在真的怕100 分了。」如果不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不根據孩子的心理反應來作出期望的調整,那就很可能一不小心拉下了悲劇的幃幕!《青少年跳樓的起跳點在童年》里,開頭所舉的三個真實的例子全與學習有關。所以,千萬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的心靈埋下定時炸彈!
3:家長心裡苦
《你的辛苦說給孩子聽了嗎》?可憐天下父母心,養育兒女再辛苦,也從不吐露半點怨言,可兒女知道嗎?如果一點都不讓孩子知道和了解,就會讓他失去學習回饋和感謝的機會呀!到時怪不得他「自私」「無孝心」噢!因為愛是幫助,讓孩子了解自己,等於幫助孩子成長。為了培養關心家人的美好品質,有時,我們得《用「自私」培養「無私」》。
有時,生活不苦,教育倒苦。寶貝兒確實不讓你省心,該上幼兒園了,看他死活哭鬧著不去的樣子,你在想怎樣《讓孩子入園不焦慮》?那就找找文中的六個妙招吧,這樣,你自己也不會那麼焦慮了。
寶貝兒見玩具就搶,不懂得謙讓,你擔心孩子不會交往,不受人歡迎。其實,只要《「爭」與「讓」都找對方向》,問題就輕松解決啦!
寶貝兒有些熊,可能會發愁《如何教育「熊孩子」》了,別急,請看看專家的三點建議:第一,提高孩子認知的全面性;第二,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第三,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寶貝兒做事磨蹭,那是最讓你頭疼的事了。百分之百的家長都希望了孩子能快起來,但我們在不斷催促孩子「快點、快點」的同時,是否停下來反思過:孩子慢,是孩子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還是自己打亂了孩子的生活節奏?是誰讓家長停不下來的?為什麼一定要求孩子跟上父母的節奏快起來,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節奏適當慢下來一些?《請尊重孩子的磨蹭》吧! 湖北武漢市一位「海歸」媽媽,因為擔心5歲的兒子受到不好的影響,就對社會負面信息「嚴防死守」,連家裡的有線電視也停了。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是,真能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培養嗎?其實,這樣的《「屏蔽教育」放大了孩子成長的風險》,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未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可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長,一直做著類似過猶不及的事呢?
孩子大了,和我們無話可說了,以前可不是這樣啊!心裡苦啊!那麼,請您想想常人之間是怎麼交往的,是怎麼從陌生變成熟悉的。了解了交往的五個層次,你就知道親子之間該怎麼溝通了,就能夠打破堅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另外,也不要把溝通想得太難了,《四招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系》不是難題,文中有一句話很值得回味:「知道孩子為什麼高興,為什麼悲傷是一種理解;而為孩子的高興而高興,為孩子的悲傷而悲傷則是一種智慧。」相信你既想要理解,又想要智慧。對不對?
4:父母要修煉 高爾基說:「愛孩子,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媽媽們覺得比母雞不知偉大多少倍了,那麼,你真的理解了「母親」的內涵嗎?在《最偉大的教育竟是媽媽的情緒平和》里,專家告訴天下媽媽們三個字:「虛」「弱」「柔」。亦即做母親不要太實在,看見什麼說什麼,連缺點也立刻指出來,而是要「虛」一點;做母親要學會示弱,你弱下來了,孩子就強上去了;做母親要用柔功,功夫越「柔」,教育力量就越大。
可能你會困惑了,看到孩子的缺點不指出來,難道要容忍它存在下去嗎?當然不是的,這就看我們有沒有教子藝術了。《八種方法讓孩子改正缺點》里,董進宇專家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良性行為上」「表揚孩子最微小的改善行為」……一句一真理,值得細琢磨。
我曾經對家長說過:「優點是太陽,照亮生命的旅程;優點是春風,催開生命的春天;優點是種子,催生內在的精神能量……」一個家庭中,如果互相看不慣,整日被指責、埋怨包圍著,那麼這個家庭就沒有正能量了。看看《說對方的優點並不難》文中的媽媽是怎樣引導孩子和老公說別人的優點的吧!突然想起作家畢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看來要擁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一家人也要學會提醒優點哦!
我們別總想著要改變孩子,真正有效的改變是從改變父母自己開始。讓我們看看一位成功家長的涅槃重生吧!他,賈容韜,十幾年前,他遭遇了人生重大危機:兒子沉溺網游戲,學習倒數第一,數次打群架,兩次被學校勸退;妻子要鬧離婚;身體患上疾病,精神幾近崩潰。他意識到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固執已見、抱守殘缺、走向毀滅;要麼脫胎換骨、重建生活、走向新生。他,勇敢地選擇了後者。經過努力學習家庭教育,痛徹反思,終於找回了幸福:兒子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考入了全國重點大學,家庭也和諧了,身體也慢慢痊癒了。賈容韜為了喚醒更多的家長改變,把《改變孩子先要改變父母的十大理由》奉獻給了廣大讀者,條條是警言雋語啊!
家長老覺得孩子不聽話,很叛逆,可是一位初二女孩這樣向嘮叨她的家長發火:「整天看那些家教的破書有用嗎?你不是說學了之後會改嗎?你改在哪裡了?還不是照常嘮叨、罵人,除了這些你還會什麼?」天哪,太大逆不道了吧?可是我們冷靜下來細想,家長學了家庭教育,還是老樣子,還繼續嘮叨、罵人,孩子給他指出問題了還生氣,罵孩子愛頂嘴,多事,這樣的態度是不是也很叛逆,不聽話?其實,孩子是希望我們成長,希望我們《不要成為孩子眼裡的「叛逆」家長》,當我們與孩子共成長,完成「蛻變」後,家長不會「叛逆」了,孩子也就不會「叛逆」了。
5:家庭巧經營
講到家庭,都知道家庭中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好,有利於家庭的穩固與和睦,但,你是否知道家庭中地位有序也更有利於家庭的穩固與和睦?《家庭中「愛的序位」》中提到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伯特·海靈格的觀點:在中國家庭的序列里,排第一位的是母子,而不是夫妻,也就是說,母子關系高於夫妻關系;而西方人遵守的家庭秩序是,夫妻關系最緊密,孩子退而次之,父母更加退居其次。中國家庭的母子第一序位,不但導致了糟糕的婆媳關系,同時還因為孩子的出生,把孩子放第一,結果是妻子忽略了丈夫,這樣的家庭就容易出現危機。此外,由於母子之間沒有界限感,母親對孩子過於情感上的依賴,導致孩子長大後極力擺脫母親的控制,從而搞僵了母子關系。這是值得警惕和注意的!
《家庭幸福的鑰匙是「尊重」》中,一位妻子滿腹委屈:「在家裡,一直是我不斷付出、付出、再付出!而老公卻鐵石心腸,為什麼看不到我的付出和痛苦?」後來,學習了家庭教育她才知道,是自己對丈夫有太多的意見和不滿,是自己沒有尊重丈夫。於是她決定改變自己,並把改變的過程寫了出來。你猜怎麼專家點評的:「這是披著改變自己的外衣,努力地改變著別人。」問題出在哪呢?原來,妻子對丈夫的意見只是表面認同而已。直到有一天丈夫說的一句話才讓她猛醒:「老婆,我一直都很愛你和女兒,我始終不明白,我愛你們就應該被你們控制思想和行為嗎?」這,恐怕就是對「尊重」最好的反面闡釋了。最後專家總結說:「很多人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中,不斷地碰壁和走彎路,最終發現,還是繞不過『夫妻關系重於親子關系』這一必經之路,最後還是要回到原點,解決夫妻的問題。」精闢啊!
夫妻之間相處,除了要互相尊重以外,我還認為,有孩子在場,一定不要互相指責對方,要給對方留顏面,這也是維護對方今後教育孩子的權威。如果這句話不能引起你的重視,就請看看《當面訓老公對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大。我們可能會對孩子說:「你對你媽要好點。」「你對你爸要好點。」其實,《父親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愛母親》,同樣,母親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愛父親。
6:盤點錯誤率
記得顧曉鳴老師說過:「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的教育錯誤率往往高達90%。」我們一不小心就犯了教育上的錯。比如吧,孩子學習一步落後、然後步步落後,為什麼呢?《你護好孩子的「第一張骨牌」了嗎?》中就說了,這是因為你沒有護好孩子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骨牌」。孩子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你以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第一次」,關繫到今後孩子發展成什麼樣。
很多孩子都希望能經常被父母誇獎,但有一位受媽媽誇獎的孩子卻不樂意了:「我覺得你當著人家的表揚我特別不好,你這是在吹噓你兒子。」媽媽的誇獎錯了嗎?孟遷專家就幫她分析了:你只是你想通過「誇」去達到某個目的,只是當作一種手段,當作手段去「誇」和真心欣賞孩子,有著本質的區別呢!
還有,當你看到孩子經常偷看成人網站,甚至你發現孩子自慰頻繁到沉迷,你會怎樣做呢?如果你不加思考地嚴厲地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我不許你這樣」,你馬上會發現,你的說教沒有用!因為你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不了解真相。所以專家提醒我們,《看到孩子的困境不要去責備》,要真正幫助到孩子。
如果有我問你,《你已經「詛咒」孩子多久了》?你一定會生氣地說:你在胡說什麼,我怎麼可能詛咒我的孩子?等等,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西方一個家教故事中心靈師問家長的話。這對父母的孩子已離家出走三四年了,之前父親從來沒有對兒子說過一句好話。用心靈師的話說,就是在詛咒孩子。父母的拳頭、譏諷、挖苦、嘮叨、埋怨等等就是詛咒,因為沒有一句是好聽的,這些話總不讓孩子好過!因此,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請扔掉「詛咒」,換用祝福、多講好話吧!
傳統觀念中,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對嗎?可是,去年韓國的沉船事故會帶給我們什麼育兒啟示呢?《別讓孩子傷在「聽話」上》了!因為,聽話,有時會讓孩子身處險境;「聽話」的「乖孩子」常聽不到內心的聲音;聽話」的孩子,最容易「受傷。如果看了此文,你還希望孩子百分之百地聽話嗎?
如果孩子的成績優秀,你是不是覺得很省心,開心?如果較之以前優秀程度低了,你是不是又心生失落,甚至忍不住想批評孩子?可是你知道嗎?《曾經成績優秀的孩子更需要支持》。因為這些名列前茅的孩子要想更上一層樓,或想保持原有的優秀地位不變,以至於不掉落下來,壓力就更大;同時因為他們自我的感覺良好,常常被贊美、優秀所籠罩,而一旦有一天光環不再,也更容易受挫。所以,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支持。
很多家長認為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對嗎?《孩子爭強好勝是好是壞》呢?這看似長遠的想法,實際上是短見。當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長的力量開始分散,而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又會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使孩子的內心更加受挫。好勝心太強的孩子,內心其實很脆弱,因為,他太在意贏,太在乎成功了,他輸不起!看看《<最強大腦>天才少年為何比賽中大哭》就知道了,「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是一味的求勝欲和只能贏不能輸的心態,而是去接受挫折,原諒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失敗是人生的常態。」
NO7:指導要有方
孩子要入園了,《孩子入園最頭疼的五個問題》你有嗎?比如孩子的分離焦慮,入園後的吃住是否習慣,會不會和小朋友打架,和老師又怎麼相處,怎麼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園情況,等等。相信這些都是你關心的,同時又不知道怎麼做。那麼,就請專家來告訴你吧,比如,關於分享焦慮,首先要理清的關鍵問題是分離焦慮從哪兒來,然後才要考慮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孩子要上小學了,怎麼讓孩子盡快適應?怎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我們要從觀念上入手,要《無限相信孩子的潛力》,其次,在輔導孩子學習上,不妨採取《「三陪」學習,效果更佳》,在陪的過程中,不妨參考《輔導孩子學習的七個要點》《八個建議讓孩子輕松寫作業》,相信對你有幫助。
我們關心孩子在家的學習表現,也同樣關心在學校的表現。如果有一天,孩子的《老師委屈了孩子怎麼辦》?你將如何開導孩子?先別急,還是跟著文中的專家先思考這兩個問題吧:第一, 老師委屈了你的孩子是否正常?第二, 孩子應不應該受到委屈?
如果又有一天,《老師「告狀」我怎樣轉達》?如實相告,還是隱瞞不說?看看文中的媽媽展示的整個心理過程和解決方法吧!
有時,我們希望老師能對自家孩子多一點關注,可是,老師又不了解孩子的情況,該怎麼向老師介紹呢?說優點還是說缺點?《好家長,善於打師生關系的「廣告」》告訴我們兩個要點:第一,在老師面前,要善於為孩子「打廣告」「拉贊助」,第二,在孩子面前,要勤於為老師「做宣傳」「打圓場」。好家長是在為師生搭彩虹橋,越搭越好。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被安排與「壞孩子」同桌,你會擔心你的孩子學壞嗎?不是有句古訓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那麼,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真的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嗎?」如果回答是,那就要增強對環境的適應力和辨別力,而不是與環境或信息隔離、屏蔽。當培養起孩子的「免疫力」了,就《不必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了。
最後,我借用本書開篇語的一段話:「現在的家長們都在尋找良方,探尋妙招,最好有速成的方法,明天就換回一個『好孩子』。可惜的是,家長總是想改變孩子,從來沒想過改變自己。」是的,我們總想改變孩子,卻忘記要改變自己。如果這本書能夠給您帶來哪怕微小的改變,我也要為您歡呼!不是因為這本書有多厲害,而是你的悟性高,你的改變意願強。而推動你下決心改變的,無他,只有你最愛的「孩子」!孩子,其實也在呼喚我們的改變!
願《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伴隨著你和我,一起穿過教育的迷茫,走向明朗的天空!
陪伴孩子,從小開始
曾經在團體心理輔導課上遇見過一位公司經理,他問老師,為什麼自己在社交場合可以與人侃侃而談,和朋友聚會可以談笑風生,在企劃會上也會自信地拋出自己的方案,然而當轉身面對自我時,有時卻不免產生孤獨、無助、寂寞的感覺。老師詢問了他的成長經歷,才知道他剛出生半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是保姆把他帶大的。幼小的生命缺少母愛,被關注的願望沒有滿足而留下的不安全感,會以潛意識留在平時無法覺知的心底,靈魂也就留下了某個漏洞。
還有一個女孩兒,在單位是中層主管,聰明能幹,但自我評價卻總是很低,總感覺自己不行。她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才明白在她童年時,她的父母工作很忙,每逢學校放假,總是拿出錢把她送到親戚家。她從小體會到寄人籬下的感覺,覺得父母不願意照顧她,不重視她,所以,長大以後她對自己始終不自信。
孩子在童年得到足夠的母愛,長大後內心就會擁有安全感和自信。媽媽是孩子童年美感、愛和安全的源頭。 粉嘟嘟的小生命誕生了,媽媽輕輕地抱在懷里,那種只有母親才能體味到的幸福充溢著心房。雖然此時此刻那個小小的生命還是個「被動」的小傢伙,但你會發現,寶寶是多麼需要你的關注。不僅僅要你照顧他的吃喝拉撒睡,他還要你的微笑,你的回應,你的搖籃曲……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他對媽媽的每一點關注都會有感覺。你的愛撫和微笑,能使焦躁的寶寶逐漸安靜下來,他會哭得更少,晚上會更安靜。這是因為寶寶感到安全,此時他大腦的焦慮反應系統自動就關閉了。
他剛剛誕生於這個全新的世界,他只能用他自己的方式與媽媽交流,也許是一點聲音、一個動作或是臉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視,這都是寶寶在給媽媽暗示。這個時候盡量不要讓寶寶一個人呆著,媽媽的陪伴能給寶寶安撫,也能給他適度的刺激,否則寶寶的腦袋裡只能是一片空白。嬰兒在滿月之後,醒著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他已經非常樂意在媽媽的陪伴下玩耍了。
心理學家說,孩子在頭15個月里,需要一張慈愛的臉孔陪伴,需要媽媽愛撫他,幫助他,專心地反應和肯定他心中的希望。每當你抱起你的嬰兒,每當你為他換尿布,替他洗澡,給他餵食,對他微笑,他就會感到他是屬於你的,同時你也是屬於他的。除了媽媽,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無論怎樣富於技巧,都不能給他那種感覺。媽媽溫柔的眼神,將是孩子日後心理自我調整時的核心和基礎。在那段沒有語言的日子裡,孩子通過感覺來體驗一切,媽媽的陪伴給孩子最初的心靈一種健康的自戀。
小小的孩子,你怎麼愛他都不會過分,因為他對於來自於媽媽關愛的需求永遠都不會滿足。一個三歲的孩子輕易不會說我要離家出走,但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卻會說「我多麼渴望去住校和同學們在一起啊!」幼小的孩子渴望被關注,甚至有時候他們是以無理取鬧的惡作劇,來引起大人對他們的關注。所以,媽媽不管多忙,也要過濾一下日常事務,省出給孩子的時間。現在,「只管生不管養」,孩子生出來就交給老人帶的媽媽很多。如果不是生存必需,還是把自己年幼的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吧!送給孩子的祖父母,或使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而自己全力投入工作,對孩子對自己都是得不償失的。
媽媽面對孩子的成長,不妨可以階段側重。在孩子的幼年時期,如果確實需要和孩子分離一段時間,媽媽需要給孩子愛的保證,以及與之配合的實際行動。「我們不會忘記你的,很快就會回來接你的。」「爸爸媽媽太忙無法好好照顧你,暫時去奶奶家住一段,我們會經常去看你的。」這些話或許會減少與孩子分離造成的孩子的恐懼感。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情緒和經歷有關,特別是和嬰幼兒期的經歷有關。在悲哀、快樂、憤怒、害怕、驚訝、厭惡六種基本情緒中,害怕是構成氣質傾向的基礎,而快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內向氣質負面效應的正面情緒。嬰兒期的情緒需求是學習信任,需要被觸摸和滋養,需要感到溫暖和信任他人。沒有學到基本信任的嬰兒很難離開母親去探索世界,以後每當他碰到陌生的環境,嬰兒期造成的不安就有可能出現。就像這節一開頭寫到的那位公司經理。這就提醒做父母的,在孩子嬰幼兒時期要注意依戀情結,給幼兒穩定、安全、充滿關愛的成長環境。
愛是一種特殊的「工作」。各種關注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必須在孩子身上花足夠多的時間。關注意味著陪伴,把注意力放在草地上打滾的三歲孩子身上,聽六歲的孩子講不連貫的故事,聽青春期的孩子給你沒完沒了地說他的「偶像」……所有這些,都需要持久的耐心,可能這令你疲勞不堪,可能這讓你感到枯燥乏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意味著真正的母愛。
一個女博士如果不能為孩子付出必要的時間,那她教育孩子的結果,恐怕不如一個陪伴在孩子左右的沒有多少文化的媽媽。我們愛某一樣東西,就會願意為它付出時間。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是不會更深入地了解孩子需求的。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不失時機地捕捉和利用教育機會,對症下葯地教育孩子,才能給予孩子恰當的敦促、鼓勵,必要的警告、責備,才能掌握教育分寸,張弛有度。所謂的「隨機教育」,也就是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隨時觀察孩子。
作家池莉曾經在自己的書中寫道:「我發現從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樣的;家長卻發生了巨大改變。現在太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只願意花錢,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實質上是家長變得糊塗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把責任都轉移給學校了,他們簡單地讓學校和社會培優班侵吞孩子所有的時間,而自己去賺錢,去應酬飯局,去打麻將,去出差去旅行,去享受各種各樣的成人娛樂消費。固然我們學校的教育體制和方式出現了很大問題,而在客觀上,家長的態度也慫恿和支持了學校。」
如何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帶著孩子一起甜蜜地成長?我們知道著名主持人楊瀾,她是個忙碌的媽媽,但也是個盡職的媽媽。在家的時候,她會盡量陪在孩子身邊,與他們一同玩拼圖、打鬧,給他們講故事,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感受,認真地傾聽孩子訴說;即使在外出差,也常常打電話回去,同孩子交流心聲。雖然工作很忙,但楊瀾只要有空,就和孩子們去動物園玩,和孩子一起看電影,還會一邊看一邊和孩子一起大叫……
多好啊,這樣的媽媽!只是辛苦些,但為愛付出的,再苦也願意。
還是那句話:人生幾十年,在孩子最需要我們陪伴時,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這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事!
㈢ 父母的眼界真的決定孩子的眼界嗎
確實如此,父母的眼界真的能夠影響到孩子的眼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眼界的高度會怎樣。
對於孩子來說,自從他們呱呱墜地開始,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完全需要依賴於父母的引導,孩子對身邊人身邊事的判斷都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認知和提點。
這就帶來了一個新問題,父母認知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判斷。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兩人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可信賴的人,父母也是無條件的關心著孩子,他們沒有理由不相信父母的話。
既然可以無條件地相信父母的安排,那麼就引申出一個新問題,父母兩人對於這個世界的判斷就必須要是正確的,必須要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
對於孩子將來的前程會怎樣,父母兩人給予的安排判斷,至少在潛意識里,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並且認為父母基於自己的認知做出來的判斷都是正確的,都是符合孩子未來發展方向的。
因而可以這么認為,父母兩人對孩子做出什麼決定,孩子出於對父母的信任,自然而然的就會接受下來,並且甘之如飴。
如果父母兩人本身的綜合素質比較高,對孩子做出的建議相對來說就比較中肯客觀,能讓孩子從中學到如何促進自己更快發展的技能。
反之,如果父母兩人想不到那麼長遠,只能顧及到眼前,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無法養成自覺自願的良好習慣。
孩子缺乏自律,想要有一番作為,可能就是紙上談兵罷了。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父母的言傳身教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父母的眼界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精神境界,希望大家都能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