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
致命缺點 一、重男輕女 有人說這是傳統,也有人說這是糟糠。至少在現代家庭環境中,有這樣的思想,的確是不正確的。尤其是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含辛茹苦生下來的孩子,是男是女有什麼區別呢?對於男孩就疼愛有加,對於女孩就各種嫌棄。遇到這樣的父母,作為子女千萬要小心謹慎。因為父母近日能夠如此對待你,明日就能如此對待你的孩子,遇到這樣的父母,做子女的心裡一定要有桿秤。不能讓父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面子為大 很多成年人都好面子,但好面子,是以犧牲子女的代價來完成,那就得不償失。應該很多子女都有體驗,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其他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家孩子怎麼樣,自己的孩子也怎麼樣。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這樣的子女通常都會培養出討好型人格,或者是叛逆型人格。無論哪一種,其實核心都是父母太過爭強好勝,愛面子大過天。所以做子女的`,一定要分清父母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面子,那就要學會拒絕。 三、享受權力 很多父母都有很強的專制力,總覺得自己為孩子准備的是最好的。事實上孩子並不喜歡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並不是真正多在意孩子,而是享受控制孩子的權力。這種專制的感覺在外面,是體會不到的,畢竟對外,父母只是普通人,是受命於老闆和上司。但在家裡,無處發泄的精力和慾望,就會強加給孩子。這樣的父母,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心理疾病,一定要警惕。 四、以小博大 從懷孕到生子再到教育,培養一個孩子的過程,是極度漫長以及耗費時光的。聰明的父母不懂這一方面的知識,但為了孩子,一定會努力學習,糾正自己所犯的錯誤。而有部分的父母,卻喜歡以小博大。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非常敷衍,常常用溺愛或者乾脆撒手不管的方法,將孩子養大。等到孩子成人了,發現社會如此負責之後,再像孩子索要巨額的贍養費,或者要求買這買那。這種自私的父母,很難令人察覺他們是錯的,而作為他們的子女,往往也是吃了大虧之後,才明白是非對錯。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2 情景再現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么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凈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凈。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么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裡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的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 錯誤做法:當眾訓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么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台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襪子臟了。 錯誤做法:家長:「把襪子脫下來,我給你洗。」 結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裡認為父母就是為自己服務的,正常,反正他們也不累。 正確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襪子洗了,好嗎?媽媽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媽媽的襪子也洗了啊?謝謝孩子啊。」 結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襪子去了,心裡想:「我以後要多關心一下爸爸媽媽啊,我也是家裡的一員啊,他們越來越老了。」 七、孩子問了個問題,大人不會。 錯誤做法:不高興:「別瞎問了,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點啥。」 結果:孩子心裡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從此,遇到難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正確做法:高興:「孩子,你能問這么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可是我不會,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嗎?」 結果:孩子心裡很高興,以後遇到問題一定鍥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錯誤做法:發火:「你怎麼還不起?要遲到了!」順手打兩巴掌,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結果:下次依舊。 正確做法:平靜地說:「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會遲到,會挨批,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處理好。」孩子沒及時起床,沒吃早飯,還遲到了。 結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不寫作業。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鍾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十、孩子正在寫作業。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家裡學習氣氛濃厚。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十一、大人做錯事了。 錯誤做法:強詞奪理或視而不見。 結果:孩子心裡想:「憑啥你犯錯誤就不承認呢?嗯,當大人好,有錯也不挨批。」 正確做法: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道歉。 結果:孩子以後做錯事了,主動道歉,覺得理所應當。 十二、家長會老師告狀,家長挨老師批評了。 錯誤做法: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又打又罵。 結果:孩子沒任何自信,要麼學會暴力,要麼膽小,一句話不敢說,學會撒謊,不敢和父母說真話,怕挨打。 正確做法:先把孩子的優點講講,然後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錯誤做法:家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見,孩子遵守就行了。 結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動腦,被動執行。膽子越來越小,越來越沒自信,能力差,不會做家務。心離父母越來越遠,自閉。 正確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還鼓勵孩子做家務。家裡有事和孩子商量解決,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認真聽取。 結果:培養了孩子家庭責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歡和父母交流,性格開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② 怎樣才算是合格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以後人生的影響最關鍵。人類行為與家庭環境研究中表明,家庭環境決定孩子性格,社會環境影響對性格的影響次於家庭環境。
父母的素質極大的影響孩子的人生,因此做合格的父母極為重要,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首先,建立一個公平自由的家庭環境,與孩子成為朋友。在家庭里要做到人人平等,父母不要試圖掌控孩子,要尊重孩子,多聽取孩子的意見。事關家庭的重要事情也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家長可以提意見,這樣可以增加家庭成員的互動,從小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家庭凝聚力。
其次,說好話,做好事,做孩子的道德典範。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孩子最初的學習對象一定是他們的父母。比如到了一定年齡喜歡偷偷穿媽媽高跟鞋的小女孩,比如小時候偷針大了偷金的孩子。有一句話說:聽過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終身。因此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跟在後面說,而是走在前面。父母善良孩子就會善良。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品格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典範。
大學時曾經學到,家庭教育方式分三種。一種是父母專制型教育,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性格唯唯諾諾,對家庭過分依賴,不能自己做決定。一種是民主型教育,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獨立自主,活潑大方。一種是放任式,一般對孩子過分溺愛,那些少年失足的孩子大多出身於這種教育方式。
因此,優秀善良的人背後一定有優秀善良的父母,一定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③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導師,那麼父母的表現就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父母的不良表現很可能給孩子帶來非常壞的影響,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來看看吧!
致命缺點
一、重男輕女
有人說這是傳統,也有人說這是糟糠。至少在現代家庭環境中,有這樣的思想,的確是不正確的。尤其是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含辛茹苦生下來的孩子,是男是女有什麼區別呢?對於男孩就疼愛有加,對於女孩就各種嫌棄。遇到這樣的父母,作為子女千萬要小心謹慎。因為父母近日能夠如此對待你,明日就能如此對待你的孩子,遇到這樣的父母,做子女的心裡一定要有桿秤。不能讓父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面子為大
很多成年人都好面子,但好面子,是以犧牲子女的代價來完成,那就得不償失。應該很多子女都有體驗,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與其他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家孩子怎麼樣,自己的孩子也怎麼樣。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這樣的子女通常都會培養出討好型人格,或者是叛逆型人格。無論哪一種,其實核心都是父母太過爭強好勝,愛面子大過天。所以做子女的`,一定要分清父母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面子,那就要學會拒絕。
三、享受權力
很多父母都有很強的專制力,總覺得自己為孩子准備的是最好的。事實上孩子並不喜歡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並不是真正多在意孩子,而是享受控制孩子的權力。這種專制的感覺在外面,是體會不到的,畢竟對外,父母只是普通人,是受命於老闆和上司。但在家裡,無處發泄的精力和慾望,就會強加給孩子。這樣的父母,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心理疾病,一定要警惕。
四、以小博大
從懷孕到生子再到教育,培養一個孩子的過程,是極度漫長以及耗費時光的。聰明的父母不懂這一方面的知識,但為了孩子,一定會努力學習,糾正自己所犯的錯誤。而有部分的父母,卻喜歡以小博大。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非常敷衍,常常用溺愛或者乾脆撒手不管的方法,將孩子養大。等到孩子成人了,發現社會如此負責之後,再像孩子索要巨額的贍養費,或者要求買這買那。這種自私的父母,很難令人察覺他們是錯的,而作為他們的子女,往往也是吃了大虧之後,才明白是非對錯。
情景再現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么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凈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凈。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么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裡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的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
錯誤做法:當眾訓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么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台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襪子臟了。
錯誤做法:家長:「把襪子脫下來,我給你洗。」
結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裡認為父母就是為自己服務的,正常,反正他們也不累。
正確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襪子洗了,好嗎?媽媽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媽媽的襪子也洗了啊?謝謝孩子啊。」
結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襪子去了,心裡想:「我以後要多關心一下爸爸媽媽啊,我也是家裡的一員啊,他們越來越老了。」
七、孩子問了個問題,大人不會。
錯誤做法:不高興:「別瞎問了,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點啥。」
結果:孩子心裡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從此,遇到難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正確做法:高興:「孩子,你能問這么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可是我不會,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嗎?」
結果:孩子心裡很高興,以後遇到問題一定鍥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錯誤做法:發火:「你怎麼還不起?要遲到了!」順手打兩巴掌,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結果:下次依舊。
正確做法:平靜地說:「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會遲到,會挨批,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處理好。」孩子沒及時起床,沒吃早飯,還遲到了。
結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不寫作業。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鍾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十、孩子正在寫作業。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家裡學習氣氛濃厚。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十一、大人做錯事了。
錯誤做法:強詞奪理或視而不見。
結果:孩子心裡想:「憑啥你犯錯誤就不承認呢?嗯,當大人好,有錯也不挨批。」
正確做法: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道歉。
結果:孩子以後做錯事了,主動道歉,覺得理所應當。
十二、家長會老師告狀,家長挨老師批評了。
錯誤做法: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又打又罵。
結果:孩子沒任何自信,要麼學會暴力,要麼膽小,一句話不敢說,學會撒謊,不敢和父母說真話,怕挨打。
正確做法:先把孩子的優點講講,然後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錯誤做法:家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見,孩子遵守就行了。
結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動腦,被動執行。膽子越來越小,越來越沒自信,能力差,不會做家務。心離父母越來越遠,自閉。
正確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還鼓勵孩子做家務。家裡有事和孩子商量解決,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認真聽取。
結果:培養了孩子家庭責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歡和父母交流,性格開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