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文明素質
爸爸媽媽要言傳身教,給孩子塑造一個模範,許多小孩便是爸爸媽媽效仿的品牌形象,父母的優良行為舉止會立即傳送給孩子,營造人體的實際效果是非常大的。
父母要逐步完善自身的文化藝術,應用文明行為語言表達,在家庭氛圍下不說臟話、罵人的話,根據自身的個人行為耳濡目染地危害著小孩,讓小孩在優良的自然環境中產生優良的文明禮貌習慣性。
父母假如想讓小孩在任何時刻都保證公平、誠信、心地善良,就應當保證 她們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也那樣做。爸爸媽媽和別人互動交流的方法,與親人用餐時的就餐禮儀,立即關聯到小孩的教育經歷,並將效仿這種個人行為。假如小孩被沒有理由地深愛著,受人尊重地看待,而且常常由於所做的勤奮而遭受稱贊,她們便會順理成章地接納。
㈡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禮儀存在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禮儀是良好素質的體現,孩子更需要知道一些家庭文明禮儀,這樣才能養成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一起詳細了解下孩子的家庭文明禮儀。
一、孝敬父母
1、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長輩見面要主動問候。
2、每日起床後向父母問「早安」。
3、上學前梳頭、整裝,離開家時,向父母道別。
4、放學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6、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不與父母長輩頂嘴。
二、家庭書信
1、與家人通信,信的內容要講究禮貌。
2、書寫規范,正確填寫郵政編碼。
3、正確使用祝頌問安語。
4、信封緘啟書寫要用尊稱。
三、家庭應酬
1、迎客。客人進門後,主動打招呼、接待。
2、主動讓座、倒茶,敬茶要用雙手端穩。
3、客人與父母交談時,要主動迴避。
4、當老師家訪時,如果老師要自己聽情況,自己應站在老師身旁,靜聽老師與家長的談話內容。
5、送客。當客人提出要告別時,待客人先起身後,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視病人。親友、老師或同學患病,應去探望,保持輕松、無慮的氣氛,給病人心靈上的最大安慰。
7、慶賀。同學、朋友、親戚在學習、工作上取得好成績時,要主動慶賀。
8、憑吊。親朋戚友去世,前往弔唁要注意穿素裝,忌穿大紅大綠的衣服,進入弔唁場以後,態度要沉重,不能大聲談笑。
9、電話
⑴向外人打電話時,不撥錯電話號碼。
⑵自報姓名,使用禮貌稱呼。
⑶通話時語調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話結束時應說「再見」。
⑸自己接電話時先說「您好」,後說「這是某某家(或某某單位)」,再請問對方應找的人。
⑹禮貌使用「請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幫你什麼忙嗎」等語言。
10、探親訪友。逢年過節或休息時,探望親戚朋友要注意禮節。
四、家庭文明公約
取家庭榮譽為榮,為家庭抹灰為恥。本家庭為此特製訂以下《文明公約》:
1、家庭成員人人平等,共同承擔家務,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為營造家庭和諧的氛圍而努力。
2、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保持整潔、干凈。當天能做的事主動做好,不推諉不逃避。
3、要奉行節儉原則,孩子的壓歲錢由父母存入銀行,專款專用,留作孩子買有用的和特別喜歡的東西。家庭成員不亂花錢,不鋪張浪費,節約用水、電和氣等能源。
4、要愛讀書、讀好書,在家庭內部形成讀書的氛圍,父母要做好榜樣。
5、家庭成員外出要提前當面告訴家人到哪裡去,什麼時間回來。並按時回家,原則最晚大人晚上不超過10點半,孩子不超過9點半。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主動鍛煉身體。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家庭成員盡量不在房間內吸煙。
7、合理安排看電視、玩電腦時間,不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學習和休息,不爭電視頻道,不遮擋家人的視線。
8、揚長避短改正缺點,虛心接受家庭成員的提醒和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9、添置貴重東西,提前與全部家庭成員討論協商,不獨斷專行。不隨便亂放東西,玩具玩完、工具用完要放回原處。
10、吃完東西包裝紙及時扔,垃圾要及時清理並送到戶外垃圾桶中。
11、家中未成年人遠離網吧游戲廳,家庭成員要做到求實創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讓家庭風氣越來越好。
12、家庭成員之間應該言而有信,對孩子許下的.承諾更要說到做到,凡事以孩子學習為重,不得無故干擾終止孩子的學習。
小學生文明禮儀包括哪些方面
1 、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 、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3 、餐桌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審計機關文明禮儀
1、為加強審計機關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審計幹部文明素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構建和諧機關,根據《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和有關規定,結合審計工作實際,制定本公約。
2、本公約規定的辦公、審計、生活等方面的文明禮儀,是審計幹部在日常工作、家庭生活和公共場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
二、辦公禮儀
3、認真貫徹上級指示精神,按時完成工作部署。下級尊重上級,服從領導;上級關心下級,注意傾聽意見和呼聲。
4、堅守工作崗位,注重工作效率,嚴格考勤制度,不遲到早退,不影響他人工作。
5、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心胸開闊,冷靜穩重,制怒謙和,團結協作。由於工作失誤給其他單位或個人帶來不便時,要真誠道歉。
6、工作著裝整潔、美觀、得體、大方,符合國家公務人員職業特點。出席重要公務活動時,男士穿正裝,女士穿職業裝或套裝。
7、工作稱謂要符合身份,下級對上級以姓氏加職務相稱,上級對下級或同級,可稱職務,也可直呼其名。黨團會議或活動中均以「同志」相稱。
8、進入他人辦公室前要輕聲敲門示意,經允許後方可進入;出入房間時隨手關門。
9、客人來訪要起身相迎,主動詢問來訪目的,及時解決問題或幫助引見他人,不能馬上解決時要講明原因並致歉,臨走時要起身相送。
10、相互介紹時先向長者引見年輕者,向女士引見男士,向職位高者引見職位低者;自我介紹時先向對方問好,再依次說出自己的單位、姓名和身份。
11、彼此握手用力要適中,年輕者、男士、職位低者要先等長者、女士、職位高者伸手後再接握,如任何一方已伸手示意,另一方要馬上接握。
12、遞送名片時應將名片正面朝向對方,雙手呈上,接受者應雙手接過,瀏覽後方可收藏。
13、相互交談時雙方要保持一定距離,講話者目光要照顧到在場的每個人,運用手勢時避免指點對方。聆聽者要目光專注,保持呼應,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14、接撥電話要互致問候,禮貌謙恭。接聽者在鈴響3遍之內接聽,主叫者主動自我介紹並證實對方身份。通話內容言簡意賅,不談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15、參加會議要嚴格遵守時間,不得無故缺席,並在指定位置靠前就座;會議進行中保持會場安靜,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成振動狀態,不做與會議內容無關的事情;會後禮讓退場,將廢棄物帶出。
16、遵守辦公樓管理規定,維護辦公環境衛生,服從有關人員管理,出入機關大門主動出示證件,騎車人自覺下車。
17、愛護辦公設備和公用設施,自覺節水節電節能,節約辦公用品。
三、審計禮儀
18、堅持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嚴謹細致、廉潔自律,大力弘揚審計精神,自覺維護審計幹部良好職業形象。
19、現場審計開始前,向被審計單位介紹情況,宣讀《審計署關於加強審計紀律的規定》。審計期間自覺遵守被審計單位的有關規定。
20、審計中需要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或向有關人員詢問情況時,態度和藹,語氣適中,借閱資料要打借條,詢問情況要做筆錄。
21、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時,態度誠懇,不卑不亢。對不同意見要正確對待,講清道理,耐心解釋。
22、審計結束時,主動與被審計單位道別,感謝支持,及時歸還辦公室、有關設備和借閱資料。
四、生活禮儀
23、堅持使用「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見」十字禮貌用語;語言運用要准確簡明,輕重得當,尊重對方。
24、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儀容整潔,經常梳理頭發,修剪指甲,清潔口腔,避免當眾剔牙、挖鼻孔等不文明行為。
25、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節約糧食,不剩飯菜,不酗酒。在公共場所就餐時不大聲喧嘩。
26、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損毀公共設施,不在禁止吸煙的場合吸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排隊上車,順序下車,將座位主動讓給需要幫助的乘客。
27、外出旅遊特別是出國(境)旅遊時,要提升旅遊文明素質,糾正不文明行為,遵守所在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
28、外出住宿和就餐時,尊重服務人員,多用禮貌用語,不刁難、歧視服務人員。
29、與人承諾要守信,與人相約要守時;拜訪親友提前預約,盡量避開用餐時間,晚間拜訪不宜久留。
30、開玩笑應適度,不開庸俗玩笑,不拿他人生理缺陷開玩笑,不用網路或手機簡訊傳播內容不健康的玩笑。
31、駕車或騎車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禮讓,嚴禁無照及酒後駕車。
32、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育子女講求科學,注意方法;鄰里之間彼此關照、禮貌謙讓。
㈢ 孩子文明禮儀家長評語
建議一:父母要成為孩子的表率
古語說,己正而後才能正人。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教材。父母想讓孩子文明禮貌,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生活中處處做孩子的榜樣,同時,要給孩子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讓孩子主動接待客人,使孩子在親身體驗中理解文明禮貌的含義,孩子做的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可以給予孩子指導和幫助通過父母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逐步形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建議二:規范孩子的文明舉止
孩子的言談舉止可以反應出自身教養問題,孩子擁有文明的舉止,是孩子有教養的表現,會對他的生活、學習、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舉止文明,培養孩子的文明素質。
列寧的父母烏里揚諾夫夫婦特別重視對子女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他們採取各種方法,如解釋、親身示範、引導孩子經常實踐、及時提醒、耐心培養習慣等,從小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待人和氣,舉止大方。
孩子們還很小的時候,烏里揚諾夫夫婦就常常囑咐孩子們注意自己講話的語調,不要高聲喧嘩;倘若別人偶爾心情不好,對你不友好,你就應予諒解;如果有同學發音不對,應該用委婉客氣的語氣幫助他糾正,而不應該譏笑;如果傭人情緒不佳,愁眉不展,你應該安慰她,使她高興起來;睡覺前不要忘記向大家問晚安,包括最小的弟妹在內。
在烏里揚諾夫夫婦良好的教導下,列寧和他的兄弟姊妹們,不管是誰,從來沒有過粗野無禮的行為,從不欺負別人,除了那些不足掛齒的小人之外,對別人從不採取輕視的態度。
每位父母都要學習列寧父母的做法,讓孩子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文明舉止包括文明用語和文明行為。父母要從這兩個方面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文明禮貌用語要求不說粗話、臟話,教孩子學會使用基本的禮貌用語等等。文明禮貌行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如愛護公共衛生,穿著樸素大方;遵守交通規則等。
建議三:強化孩子的自尊意識
文明禮貌習慣看起來是孩子的一種行為表現,實際上它與孩子的內心修養,特別是與孩子是否具有自尊和是否尊重他人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盡量維護自己的人格和尊嚴,獲得他人好的評價。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想要獲得自尊孩子就必須先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注意文明禮貌。一個缺乏自尊的孩子很難有文明禮貌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實際上是人滿足自尊心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培植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在滿足自尊心的時
㈣ 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在生活中,現在很多孩子,都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忽視了對別人的尊重,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平時不培養孩子尊重他人方面的品德,孩子就會變得蠻橫無理。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呢?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那麼,父母要先教孩子學會禮貌待人。
例如,父母平時要教孩子尊敬長輩,多關心長輩,多陪陪長輩;遇到身體有缺陷的人,不要取笑和歧視;家裡來了客人,要熱情接待;到別人家裡去,要有禮貌,守規矩;別人幫助了自己,要主動道謝;自己做錯了事情,要真誠地向別人道歉。
父母要告訴孩子,文明有禮不但是有修養的表現,還是對對方是否重視和尊重的表現。
結語:尊重別人,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人們在社會立足的重要條件,因為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會維護自己的自尊。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互相的,只有自己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自己。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㈤ 如何做個好家長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做子女的好榜樣。 2、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活動,學習撫育、培養、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 3、愛護子女,耐心誘導,不放任,不嬌慣,不打罵。 4、積極配合學校(托兒所、幼兒園)社會對子女進行教育,在農村的家長要保證適齡子女入學。 5、培養子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時至今日,這項倡儀已經過了十幾年,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更為關注,迫切地想把孩子培養成才,但是,在家長積極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們也對家長提出了要求。 1996年《中國婦女報》組織了「中小學生八大煩惱」的社會調查,其中「我不知道怎樣向父母說出我的想法?」占「家長不能理解我」這一項的33.7%,居首位。其次是「家長只知道關心我的成績。」「我想做的事家長總不讓我做」,「父母不相信我」等等,這些問題反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家長們認為自己辛苦掙錢,在各方面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已經是個好家長了,但是孩子們對愛的要求卻不止這些,他們需要家長更多的理解。美國學者尼赫茨曾就此調查了十萬個孩子,他們對家長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條: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隨意發脾氣。東西方國家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雖然存在著差別,但對孩子的愛心是一樣的。這兩項倡議,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作用。教育專家關鴻羽為家長們介紹了通向孩子心靈的三條捷徑:理解孩子,了解他們心理;學會「心理換位」;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保持一顆童心。作為家長,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妨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沒有達到孩子提出的標准。家長也要會學習,學習怎樣做一個好家長,做一個能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成才的家長。家庭教育相對於學校教育而言,家長跟孩子一起相處的時間更長,跟孩子更為貼近,對孩子影響力更大。因而,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時時刻刻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幼兒時期,這一作用更為明顯。所以,做一個好家長尤為重要。怎樣才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呢?我認為起碼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要尊重孩子。家長要擺正看待孩子的心態,對自己的孩子要有個基本正確的估量,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做國家領導人、科學家、文學家等大人物的潛力和素質,孩子要向哪個方面發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物?要看其個性、愛好、興趣等方面的潛質,家長應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和幫助孩子確立人生目標。其次,要相信孩子。在孩子出現問題或困惑的時候,家長要有耐心地去幫助孩子查找和分析問題及困惑產生的原因,而後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排除困惑的出路,家長不要包辦代替,要「扶」著孩子走,不要「抱」著孩子走。這樣有利於孩子走好人生之路。第三,要教育孩子。不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正人先正己」。只有家長自己做好了,自己有規范的言行,良好的素養,才能給孩子以好的影響,好的學習榜樣,才會使我們的「家教」收到理想的效果,才會有益於孩子健康地成長、成才家長無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人才。孩子的成長有賴於父母的撫養與教育,家庭教育的質量取決於家長的素質,好家長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如何才能做個好家長,教育好子女呢?有些家長認為,家庭只管孩子的生活,教育是學校的事。他們沒有意識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責任。有些家長對孩子百般寵愛,放鬆了教育,這也是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還有極少數家長只管「抓錢」,根本不抓孩子的教育,完全放棄了家長應盡的天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等單位曾經舉辦了「教子有方」十佳家長評選活動,這10位教子有方的家長所以能取得很出色的教子效果,共有特點之一便是對教育子女都有高度的責任感。有一位名叫卞麗訓的母親,當她得知孩子因視網膜先天發育異常將終生失明時,這位母親下定決心,要把她的兒子教育好。在她的精心教育下,兒子各方面發展都很健全,曾被評為「第三屆百名中國好少年」、「中國好兒童」,並獲得多種獎勵。提高自身素質,作孩子的榜樣有人說: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這一說法不夠准確,但卻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地在影響著孩子。特別是兒童,他們的思維具有形象化的特點,模仿性極強,模仿是他們學習做人的主要途徑,而在家庭中,家長就成為他們模仿的主要目標。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准、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時刻在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誠實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誠實的孩子;出口就說臟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一位教子有方的母親很注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她說:「為了培養孩子誠實,我在孩子面前從來是說話算數的。」這位母親就是用身教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育兒知識,提高家教水平現在有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但由於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方法不當,以致在教育子女上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劇。有人說,家長不懂得兒童心理特點,沒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原則、方法,其後果是肯定教育不好孩子。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長要重視為孩子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在這里主要是強調精神環境的創設:首先,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雙方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自然會感到溫馨和幸福。如果夫妻不和,家庭中經常吵吵鬧鬧,孩子的心理就會感到很不安全、壓抑和焦慮。孩子產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由於缺少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和母親不良的教養態度。其次,家長要設法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家庭中經常充滿笑語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如利用假日開展家庭娛樂活動,利用雙休日全家人到大自然中去遊玩等等。孩子生活在充滿歡樂和諧的家庭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長。親子關系是指父母和子女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孩子最早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親子關系本身具有明顯的教育性和巨大的影響力。良好的親子應該是民主的、平等的、相互理解的、充滿親情的關系,這也需要家長作出努力。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僅有愛心不夠,還必須有一顆童心,即能站在兒童角度去體察童心的需要,並能懷著一顆童心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良好的親子關系應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愛的基礎上。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既是教育者又是孩子的朋友,與孩子間能做一些情感交融,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名成員,不僅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懷和愛,而且受到尊重。建立了這樣的親子關系,孩子就有了比較寬松良好的成長環境。一般來說,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孩子,情緒就會平和、愉快,有話願意和父母說,會更懂道理,管教起來也更容易,也更有利於孩子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最好的方法是鼓勵。批評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盡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中國父母以批評為主,美國父母以表揚為主。因此美國孩子自信心比中國孩子強。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 優異成績。不要具體督促讓 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相信孩子,不斷表揚,常對孩子說:「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社交方面:讓孩子參加群體活動如球類運動。先讓他看球類比𡧳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讓他們參加興趣班慢慢溶入群體互動的活動中。歡迎孩子的朋友。 搞一些家庭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朋友們參加。孩子自己想去闖應該鼓勵忚。不要用你們的思想去束縛他。你們認為好的方面也許只適合你的一代.因此你們的想法是很局限的。很多中國家長喜歡給孩子指定路線,定好方向,把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強加給孩子。在壓力下,孩子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只有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奮斗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並取得成功。如果要孩子聽你們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很難超䞲你們。鼓勵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多了理解力才能提高。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可終生受益。方法如下:第一,嬰兒期就讓孩子接觸書本。把書籍放在孩子生活的所有范圍,給孩子讀書。讓孩子天天耳聞目睹書籍形成生活與書籍密 不可分的 認識。第二,把書籍作為出門的必備行李。每次出門無論去什麼地方,給嬰幼兒帶書籍。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提醒他們帶書籍形成一種習慣。第三,父母做好榜樣常常在孩子面前讀書。加強孩子讀書重要性的認識。我的小女兒因為我堅持這樣做了她閱讀能力很強。老師說她二年級閱讀水平己超過五年級學生的一般水平。按照不同年齡段分配責任給孩子。責任感必須在執行責任的過程中培養。如果你從來不讓孩子負責任責任感就無從培養。清楚地告訴孩子什麼是他們的責任。比如:小孩子,把你鞋子放到指定地方,大一點的,負責打掃衛生多久一次,詵碗筷,等等。對於上學的孩子我是這樣對馳說的:媽媽有工作的責任要按公司的要求把 工作做好 ,做母親我的責任是賺錢養家,保證你的基本生活得到滿足。你是學生。學習好,完成學校要求的任務是你的責任不是媽媽的責任。在家裡幫助做家務保持你自己房間的整潔是你的責任。你應該盡你的責任做個好學生。中國父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為孩子代勞負孩子該負的責任。孩子變得沒有責任心,沒有獨立性,沒有自覺性。因為他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父母做的。不是他們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們做。在父母意志的壓力下孩子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而且很容易喪失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有自信心,孩子可以創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