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對待父母要恭敬

為什麼對待父母要恭敬

發布時間:2024-10-12 13:53:35

㈠ 什麼是孝順

做到孝養父母,比較容易,難得是對父母保持恭敬的態度。對父母保持恭敬,就是順從父母的意志,如果對父母不恭敬,何談順從父母的意志?但很多人都誤認為盡孝道就是供養父母,只要每個月按時給父母打錢,供養父母衣食住行,讓父母生活無憂,就算盡了孝道了。
其實不然,這還遠遠不夠。一個人幸福與否,關鍵取決於內心的感受,不僅僅是物質的享受。如果心情不好,縱然有再豐富的物質,人過得也不會幸福。古代住在皇宮里的人最享受,物質最豐富,難道他們都很幸福嗎?我看未必,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不如一個貧苦老百姓過得幸福。
對待父母也是一樣,最重要的是要讓她心裡舒服,心情愉悅,沒有憂慮,沒有煩惱,而物質方面,卻是其次的,只要心情好,吃什麼都香,心情不好,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平常我們家裡養只小狗小貓,也會盡心去喂養,甚至有的比一般人吃的都好。如果把供養父母衣食當成盡孝,那父母和這些小動物還有什麼區別呢?

㈡ 為何孝順父母,才配享天降福報

先賢古聖曾教導我們,父母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福田。行孝道就是在種福田。

人生在世,一切的福德與善因的初始,便是孝道。如果我們拜佛供養佛菩薩是為了通過虔心瞻仰佛菩薩的廣大行願而祈福自身積累功德,積蓄福德。那麼前提我們先要學會恭敬孝順的對待自己的父母,虔心的供養與呵護他們。

佛經中有過記載,佛陀在世時曾遇到災年,無數百姓都死於飢餓,佛陀也瘦骨嶙峋托著飯缽連著三天討不到飯食,飢餓難耐。

此時,一位向佛陀請教問題的出家人見此情景尤為心酸。覺得佛陀乃無上福田,理應受到眾生所供養與擁護,怎可受如此磨難,於是將自己僅有的衣物與飯缽賣掉,換來一點點飯食想要供養佛陀。

但是佛陀知道後,並沒有接受他的供養,因為他的父母還在飽受飢餓的折磨。佛陀說:「衣衫乃諸佛之壯相,因緣極恩,極重,極尊。你竟拿去變賣換一口飯食。此等的供養只有你的父母才能消受,而我也沒有這樣的福報。

索達吉堪布曾說過:「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須彌。我們不要指使父母為自己做事。父母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如果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報應。」

父母是我們此生最大的菩薩,也是與我們緣分最深恩德最重的人。如若連至親都不在乎,不供養甚至惡言相待的話,還有何面目求佛相佑,談什麼福報與功德。

所以要想求佛護佑,渴望福報相隨,首先應該恭敬,供養你生命中最大的菩薩。百善孝為先,只有孝順父母,方可積累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㈢ 《弟子規》里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是什麼意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意思是聽到父母的叫喚,應該立即應答,不應遲緩;答應父母要做的事不可以懶惰,答應了要趕快去做;父母在教誨的時候,要恭恭敬敬的領受;父母訓斥、責罰時,要虛心接受,以反省的心來接受。

這句話告訴人們要尊敬、孝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兒女對父母應該恭順體諒,悉心照顧,凡父母有所呼喚命令,必是父母有所需要或者教誨。

「子女孝順,父母心安。家存孝道,國有忠臣。」只有在家庭內部培養起了純正、善良的品行,才能在諸多的社會事務中立定腳跟,不懼不亂,做一個有責任感、有道德感的賢人君子。

(3)為什麼對待父母要恭敬擴展閱讀

孝順的意義:

中國歷來尊崇孝道,倡導孝道的原因在於人類都是由各自的父母所生育撫養成人的,母親以自身的血液身體的精華結合來自父親的精華種子而孕育子女,在人類孕育需要十個月的時間子女方可誕生問世。兒女的成長代價是母親身體的消耗和虛弱並因此而逐漸衰老。

孝順是對人類個體夫婦生兒育女之壯舉的致敬和感恩,孝順的言行讓家庭充滿和諧的氣氛,孝順也是天道的要求,中華民族之所以人丁興旺,是受上天眷顧賜福之華夏兒女,占據上天賞賜之地,善良朴實,代代孝順,才有中國文化文明五千年之久。

㈣ 《論語·里仁第四》(18):對待父母的態度

【原文】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

【解釋】孔子說:「(若父母有錯)侍奉父母時要婉轉地勸誡,如果自己的想法父母並不理解和接受,也要做到恭敬而不違逆,任勞任怨。」

【我的理解】

首先我們要警惕,「過錯」和「不同」不一樣。

父母因為與我們年代不同,而想法不同,行為不同,這些我們要理解,不能說這是父母的過錯。如父母對智能產品不熟知,因操作適當而導致物品的損壞,這是與我們的不同,不是過錯。

又或者,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教養孩子方面,父母的想法有不適宜之處。比如打孩子、會說傷害孩子自尊的話,這依舊是時代造成的觀念差異,而不是父母的過錯。

凡此種種情況,做子女的,面對年邁的父母,要像我們嬰孩時,父母耐心教導我們走路吃飯一樣,不要生氣,要有十足的耐心。

所謂「過錯」,是想法和行為,違背了亘古不變的道理和價值觀。這才叫過錯!

父母也是人,也會有過錯。儒家不認為要一味的遷就父母,真正孝順的子女,面對父母有過錯,應該和顏悅色,委婉的勸告。即所謂的「幾諫」。

然此事難成,縱觀歷史,恐怕也只有舜帝做到了這一點。

雖然難以做到,做子女的還是要盡量去做,這也不失為子女的本分。常想母親十月懷胎之苦,便不敢在母親面前造次,常思父母養育之恩,便要曉得知恩圖報。

報恩於父母,不求珍饈美味,只在態度上誠懇、和善,便足矣。

願以此文,與諸君共勉。

㈤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出自《弟子規》
【解】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父母的責備大部分都是出自於愛心,所以即使是父母說錯了,我們心裡明白,也不必跟父母頂嘴,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們要深深感念父母不厭其煩的教導和成就我們的苦心,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而為人子女者,卻很少能體會父母這至深至愛之情。犯了錯,不但不能接受父母的教誨,反而陽奉陰違,甚至起厭煩心說出冒犯父母的話,讓父母傷心至極。故孔夫子說:「色難。」侍奉父母,難在永遠保持和顏悅色。仔細想想,我們是否父母說一句而頂了好多句呢?深信每個人都希望能做一個孝子,因為自古以來孝子是最有福的人,那麼就讓我們先從事親、悅親、讓父母心生歡喜開始吧!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據國學學者王俊閎考證: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其中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根據《論語》等經典,集孔孟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

㈥ 為什麼我們要尊敬父母

為什麼我們要尊敬父母?

因為母親含辛茹苦,懷胎10月把你生出來的,你出生那天是母親的受難日,父母把你養活這么大,受了很多苦,難道你覺得卜應該孝順他們嗎?我認為所有的美德中,孝是第一位。

我們要尊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尊敬天下的父母的名言

百善孝為先。
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兒時疑惑#為什麼我們要孝敬父母?

盡到義務的父母才應該孝敬。

哪一句名團畝言教育我們要尊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尊敬天下所有的父母

百善孝為先。
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我們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因為是父母和長輩養育了我們

為什麼要尊敬父母

父母不但給了你生命,還不求回報的將你撫養成人。除了你父母以外,沒有人能為你做到這么多。

我們要尊敬老師的什麼?

尊敬他的知識。就算有的老師道德不好,但他心裡的對你有用的知識是你需要尊敬的。如果這個老師確仿祥實給了你幫助,不只是教給你知識,還教你做人,幫你認識塌大森到自己不好的地方,這樣的老師就更加要尊敬了。如果自己有能力,也要報答老師的恩德。

1、知識不是你天生就會的,在你獲得知識的途徑中,老師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吧
2、每天與老師相處,他的為人,也會影響到你的成長吧
3、老師有可能會因為你上課不注意聽講,批評你吧,但這是為了讓你能考上個好的學校,不留遺憾,他完全可以不這么做吧
4、你有困難時找老師,老師一般都不會拒絕吧
5、好多老師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連自己的孩子都沒精力管,這不也值得尊敬嗎

為什麼我們要敬畏化學

化學中還有很多我們不了解的。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尊敬老師我們要做什麼

對老師的尊敬體現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①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努力達到老師的要求;②感激老師的關心和教育;③與老師交往時要謙虛、恭敬,有禮貌;④關心、體諒和幫助老師。

㈦ 「父母責,須順承」來勸諭人們要尊敬父母,這句話出自哪裡

「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出自《弟子規》,表達的意思是:做錯了事情,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子女應該虛心地接受,老老實實地聽著,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滿。

父母要以平等心來對待子女,不能強迫子女一味地遵循自己的意志。即便子女有過,也應該以理服人,而不是逼著他們聽從自己的話;如果父母所說的違背了道德倫理,子女可以對此發出質疑,而不是一味遵循。否則,「父母責,須順承」教導出來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諾諾的人。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對待父母要恭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珠寶店活動圖片 瀏覽:301
街道婦聯重陽節活動精彩紛呈 瀏覽:691
佛法說孝敬老人 瀏覽:246
養老金交到年退休怎麼辦理 瀏覽:443
長壽冰糕廠 瀏覽:424
老年痴呆到了後期會怎樣 瀏覽:815
酵素浴養生館經營范圍有哪些 瀏覽:487
關於對養老服務機構實行獎補的意見 瀏覽:743
陳老人與海中領悟到了什麼 瀏覽:448
退休職工群體心理 瀏覽:988
長壽長樂面 瀏覽:811
老年人適合吃多少個紅棗樹 瀏覽:98
現在有哪些養生食物 瀏覽:878
退休職工訂雜志怎麼做賬 瀏覽:243
廣東人長壽 瀏覽:463
退休人員的工齡少算了 瀏覽:674
補繳養老保險計算方法 瀏覽:274
臉上長壽斑 瀏覽:310
關於聘用退休人員相關的法律依據 瀏覽:175
給孩子講孝敬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