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

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

發布時間:2024-10-03 16:41:58

孝敬父母的事情有哪些

有空常回家看看,回家多陪伴父母聊天,不是做甩手掌櫃坐在這里等吃等喝,要幫助做飯做菜,在父母生日的時候給他們送禮物,禮物不在貴重豪華,心意到了就行。孝敬父母就是這么簡單。用心就能做到。

Ⅱ 你知道有哪些關心父母 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盡管家境貧寒,但當父母想吃米飯時,他毅然決定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借米回來,讓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鄰居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公辭官盡孝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北宋名臣,以孝聞名。因父母年邁不願隨他赴任,包公毅然辭去官職,回家照顧父母。數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交口稱贊,成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
事例三:黃香的孝親典範
東漢時期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子。年幼喪母後,他獨自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夏天,他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床鋪;冬天,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暖熱後被父親睡下。盡管自己衣著單薄,卻從不言冷,努力營造歡樂的家庭氣氛,讓父親寬心。
事例四: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朱德曾著文《回憶我的母親》,贊頌母親的愛和高尚品質。毛澤東在母親病危時,星夜兼程回家,悲痛中寫下《祭母文》。宋慶齡、陳毅、李鵬等政治家也都是出了名的孝順子女,他們的行為充分展示了孝敬父母的美德。
事例五:少年的孝心發言
上海建平中學的一名13歲少年,在母親雙目失明後,承擔起家庭責任。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在上海街頭跑了6個小時。他的孝心感動了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成員。

Ⅲ 孝敬父母的例子

陳毅孝敬父母
曾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孝敬父母關愛幫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們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嗎?我們給了他們什麼呢?
其實父母親想要的真的不多,他們需要的只是我們的孝心和關愛,希望我們在需要時伸出扶助之手。
當父母還年輕力壯的時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好嗎?」隨意買的宵夜,親自煮一頓家常的晚餐,陪母親逛逛街,嘮嘮家常,幫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這些都能讓他們感到欣慰溫馨。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成人,父母卻愈來愈老。他們變成了老眼昏花,動作遲緩,手腳不靈便,思維遲鈍,沒有記性,說過的話以為不說,重重復復,嘮嘮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歲的小孩。說話時,他們會突然想不起要說什麼,甚至極可能最後連要做什麼,都一並忘記;他們會重復又重復教過我們的故事和兒歌,沉醉在那些和我們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的回憶中!他們會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有時還會感到孤獨寂寞,痴痴呆望遠處。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們應該想到兒時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父母不厭其煩為我們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教我們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我們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我們穿衣服、梳頭發;每天教我們背兒歌,還要絞盡腦汁,去回答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古怪問題。當時,父母做這些多麼的耐心,多麼的溫柔,總覺得有了我們再苦再累也是一種幸福。
朋友,人們常說父母恩最難回報。願我們能以當年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那樣,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體諒他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哪怕只為父母換洗衣服,為父母喂飯送湯,為父母搽搽風濕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著父母的手,扶著他們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讓我們的父母幸福快樂地度過餘生。學學陳毅元帥孝敬父母,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和諧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們的幸福!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Ⅳ 有關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一、恣蚊飽血:晉朝的濮陽人吳猛,在年僅八歲時便懂得如何孝敬父母。由於家境貧寒,家中沒有蚊帳,夏夜蚊蟲叮咬使得父親難以入睡。吳猛為了能讓父親安穩休息,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由蚊蟲叮咬自己,而不將它們趕走,因為他擔心蚊蟲會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二、扼虎救父:晉朝的楊香,十四歲時與父親一同在田間割稻。突然,一隻猛虎撲來,將父親叼走。楊香毫無畏懼,急忙跳上前去,用盡全力扼住猛虎的咽喉。最終,猛虎放下父親逃走。
三、哭竹生筍:三國時期的江夏人孟宗,少年時期父親去世,母親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醫生建議用新鮮竹筍煮湯作為葯引。然而,正值嚴冬,哪裡尋得新鮮竹筍?孟宗無助地在竹林中哭泣,忽然,他聽到地裂聲,只見地面上生長出幾莖嫩筍。孟宗欣喜若狂,採回竹筍煮湯,母親飲用後病情竟然好轉。
四、嘗糞憂心:庾黔婁任縣令期間,赴任不滿十天便因心驚流汗預感到家中發生變故,於是立即辭官回家。到家後得知父親病重,醫生建議通過嘗父親的糞便來判斷病情吉凶,庾黔婁嘗後發現糞便味道甜,心中憂慮不已。夜裡,他向北斗星跪拜,祈求以自己的生命替換父親。幾日後,父親去世,庾黔婁葬父並守制三年。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體現了中國的古語:「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孝敬父母都不知道,那他很難去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尊敬其他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培育全社會尊老愛幼的良好風尚,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子路小時候家裡很窮,長期以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但家中無米,子路想到可以向親戚借米。他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終於借到米,看到父母吃上米飯,他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稱贊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聞名,性格直率敦厚。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中進士,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任建昌知縣。因父母年邁不願隨他遠行,包公便辭去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官吏們的贊譽。幾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公才重新開始仕途,這是在鄉親們的勸說下才決定的。

閱讀全文

與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生體檢最好穿美背 瀏覽:337
老人家摔斷骨怎麼辦 瀏覽:18
養老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競賽的目的 瀏覽:360
靈芝每天吃多少克最好養生堂 瀏覽:343
養老保險可以當遺產繼承嗎 瀏覽:357
台安縣幾家敬老院 瀏覽:921
養老院評估需要哪些工具 瀏覽:593
體檢有什麼項目影響生育 瀏覽:362
退休金幾點到賬 瀏覽:528
結婚女方的父母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96
送同學60歲生日賀詞怎麼寫 瀏覽:206
老人家高血壓暈倒醒後沒事 瀏覽:643
養老小院哪個最好 瀏覽:536
老年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瀏覽:726
北京上最低社保退休拿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7
我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瀏覽:448
體檢怎麼玩 瀏覽:754
江達養老院價格 瀏覽:703
桂林市有多少家養老機構 瀏覽:310
60歲腦血栓可以治好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