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姐姐的媽媽怎麼稱呼
親戚稱謂大全2007-04-18 19:551、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范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5、與父親相關的親屬
(1)諸父、諸母:是對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統稱。
(2)世父:對父親的兄弟的稱謂,現在更多的場合是稱「伯父」、「叔父」
或簡稱「伯」、「叔」。古人偶爾將幾個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別稱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對父親的兄弟的妻室的稱呼。
(4)從父:對父親的叔伯兄弟可統稱「從父」,又可分別稱為「從伯」、「從叔」。
(5)姑:對父親的姊妹可稱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稱為「諸姑」、「姑姊」、「姑妹」,對已婚者一般都稱為「姑母」、「姑媽」,與今不同的是偶爾也稱「姑娘」。
(6)姑父:對姑母的丈夫,既可稱為「姑父」、「姑丈」,又可以稱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對姑母的子的稱謂。
(8)表姊妹:對姑母的女的稱謂。
6、與母親相關的親屬
(1)外祖父:對母親的父親,稱其為「外祖父」(與今同),又可稱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爺」等。
(2)外祖母:對母親的母親,稱為「外祖母」、「外婆」(與今同),又稱為「姥姥」、「老老」等。
(3)舅:對母親的兄弟,古今均稱「舅」,在不同場合,可加上一些修飾或補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對舅父之妻的稱謂。
(5)姨母:對母親姊妹的稱呼,先秦時稱為「從母」,秦漢以來則稱為「姨母」,或稱為「姨娘」、「姨婆」、「姨媽」等。
(6)姨父:對姨母之夫稱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稱「表兄弟」、「表姊妹」。
(無論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還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稱,古人統稱為「諸表」。)
7、考**
「考」和「**」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但生前不再稱考**,考**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對成年男子的美稱,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關稱謂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還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漢子」等稱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對妻的最主要的稱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種附加成分,還有「賢妻」、「良妻」、「仁妻」、「令妻」、「嬌妻」等。除此,還可用「婦」、「室」、「君」、「夫人」、「娘子」、「渾家」、「內」、「老婆」、「婆娘」、「太太」等來稱呼。
9、與丈夫相關親屬
(1)公:也稱公公,對丈夫之父,古稱為「舅」,也稱為「公」、「公公 」。這些稱呼正是今天稱丈夫之父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稱婆婆,對丈夫之母,古稱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嚴姑」、「慈姑」、「阿姑」等。後又稱「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對丈夫父母的合稱。近者稱「公婆」。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稱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對丈夫的兄弟的稱謂,與近代所稱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對丈夫妹妹的稱謂。
10、與妻子相關親屬
(1)岳丈:是對於妻子之父的稱呼,古代還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稱。
(2)岳母:對妻子之母的稱謂,或稱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來對妻子之母的稱呼。
(4)舅舅:對妻子兄弟的稱呼,或稱為「舅」、「舅爺」、「舅子」等,還稱為「內兄」、「內弟」、「妻兄」、「妻弟」等。
(5)姨:對妻子的姊妹的稱呼,或稱「大姨」、「小姨」,也稱為「妻妹」、「內妹」。
11、兄弟及與其相關親屬
(1)兄:又稱為「昆」。今天則可用「哥」來稱呼兄長。有兄弟數人的情況下,稱呼中必須表示出排行,或以數字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這些排行常用語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廣泛的稱呼,可以稱父、稱兄、稱弟、稱子。)
(2)嫂:對兄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嫂嫂」。
(3)弟:是對與兄相對者的稱呼。
(4)弟媳:對弟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弟妹」。
(5)侄:對兄弟的子女最常見的稱呼,也可直接稱之為「兄子」、「兄女」,或稱為「從子」、「從女」、「猶子」、「猶女」。
12、姊妹及與其相關親屬
(1)女兄、女弟:古代對姊妹的稱謂,或直接稱姊妹為兄弟。「姊」又稱「姐」,與姊相對者稱為「妹」。
(2)姊夫、妹夫:對姊妹的丈夫的稱呼,也可稱為「姊婿」、「妹婿」。
(3)甥:對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稱呼,還稱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與其相關親屬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范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
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別人之子又可稱為「令子」、「良子」、「不凡子」、「賢子」等。除此,還可用「男」、「子息」、「賤息」、「兒子」、「兒郎」、「兒男」等來稱呼子。若有幾個兒子則有「長子」、「次男」、「幼子」等稱呼。
(2)女:對女兒的主要稱呼。對別人的女兒往往稱為「愛」或「嬡」,也稱為「令嬡」、「閨嬡」。
(3)義子、義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養的子女,又稱「養子」、「養女」、「假子」。同時還有一個常見的代稱「螟蛉」。
(4)媳婦:對兒子之妻的稱呼。最初只稱為「婦」,後因兒子又稱為「息」,所以子之妻又稱為「息婦」,或寫作「媳婦」。
(5)婿:對女兒丈夫的稱呼,或稱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兒之夫還可以被稱為「女夫」、「半子」、「東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稱「賢婿」之類,岳家一般人都尊稱其為「姑爺」、「姑老爺」。
(6)孫:對兒子的子女的稱呼,或稱「孫息」、「孫枝」。「孫」又分為「孫兒」、「孫女」,「孫女」又稱為「女孫」。
(7)外孫:對女兒的子女的稱呼。女姓還可稱為「外孫女」。
皇族稱謂
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稱"始皇帝",從此歷代封建君主都稱皇帝。
萬歲 皇帝的代名詞,一種說法認為在朝賀時對君主經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稱;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登華山後,由他開始用"萬歲"自稱,而相沿下來的。
天子 古代君王的尊稱。夏、商、周代,天子的正號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稱天子;在秦漢至清代,天子則指皇帝。所謂"天子",意指君主君臨天下,猶天之子。
皇後 皇帝的正妻稱皇後。秦漢以後歷代沿稱。
太上皇 帝王尊其父為太上皇;歷代皇帝傳位於太子,並自稱太上皇;天子之父參與國政,稱太上皇帝。
皇太後 皇帝的母親稱皇太後,秦漢以後歷代沿稱。
皇太子 皇帝所指定的繼承人,一般為皇帝的嫡長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選定冊立。清代自雍正以後不立皇太子。一般稱預定繼承君位的長子為"太子。
貴嬪 嬪妃的稱號。漢元帝時始置,原為妃嬪中之第一級。自魏晉至明均設置,但地位已經下降。
昭儀 嬪妃的稱號。三周魏文帝時始置,僅次於皇後,晉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 嬪妃的稱號。始設於晉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為宮中之正五品,後改正四品。
貴妃 嬪妃的稱號。南朝宋武帝時始置,位次於皇後,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 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長使少使上。
良人 西漢嬪妃的稱號。
美人 嬪妃的稱號。
貴人 嬪妃的稱號。東漢位次於皇後,清代貴人已降在嬪妃之下。
世子 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長子,也稱太子,清代則封親王的嫡長子為世子。
孺子 太子嬪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貴族的妾也稱孺子。
太孫 皇帝的長孫稱太孫。歷代王朝往往於太子歿後冊立太孫為預定之皇位繼承人。
公主 帝王之女的稱號。始於戰國,漢制規定,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後歷代大致沿用。
翁主 漢代制度,諸王之女稱翁主,即後世的郡主。
駙馬 皇帝的女婿稱駙馬,非實官。清代稱"額駙"。
帝姬 古代對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稱呼。
參考資料:http://61.235.153.58/viewthread.php?tid=1084203
另附:
一、家族長輩稱謂
(前為稱謂————後為自稱)下同
曾祖父、母——曾孫、孫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孫媳
太奶親(丈夫的曾祖母)——曾孫媳
曾伯父、母(父親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孫、曾侄孫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孫媳
曾叔祖父、母(父親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孫、曾侄孫媳
太叔翁、太嬸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孫媳
祖父、祖母(父親的父母)——孫、孫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孫媳婦
伯祖父、母(父親的伯父、母)——侄孫、侄孫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孫媳
叔祖父、母(父親的叔父、母)——侄孫、侄孫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孫媳
嬸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孫媳
翁親、姑親(丈夫的父親、母親)——兒媳
伯父、母(父親的哥哥、嫂嫂)——侄兒、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親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與父同輩者)——堂侄、堂侄女
宗伯、叔(同姓與父同輩者)——宗侄、宗侄女
叔翁、嬸親(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二、親戚長輩稱謂
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內曾侄孫、內曾侄孫女
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孫、曾侄孫女
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內侄孫、內侄孫女
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孫、侄孫女
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孫、外甥孫女
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孫、外甥孫女
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孫、姨甥孫女
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
姑丈(父親的姐妹父)——內侄、內侄女
姑母(父親的姐妹)——侄、侄女
表伯、姆(父親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
太外祖父、母(母親的祖父、母)——外曾孫、外曾孫女
外祖父、母(母親的父母)——外孫、外孫女
外伯祖、外姆婆(母親的伯父、母)——外侄孫、外侄孫女
外叔祖、外嬸婆(母親的叔父、叔母)——外侄孫、外侄孫女
舅父(母親的兄弟)——外甥、外甥女
舅母(母親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
姨丈(母親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
姨母(母親的姐妹)——襟侄、襟侄女
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孫婿、孫女婿
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孫婿、侄孫女婿
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孫婿、侄孫女婿
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
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
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
姻伯丈、姆(妻的從伯父、母)——姻家侄婿
姻叔丈、姻嬸(妻的從叔父、母)——姻家侄婿
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
姻叔、姻嬸(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
三:家族平輩稱謂
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
兄嫂(哥哥的愛人)——夫弟、夫妹
弟婦(胞弟的愛人)——夫兄、夫姐
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
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婦
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婦
夫弟(丈夫的弟弟)——嫂
弟婦(丈夫的弟媳)——嫂
愛妻(本人的妻子)——夫
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荊、妻
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
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
從兄、姐(伯、叔的女兒)——從弟、妹
從弟、妹(伯、叔的女兒)——從兄、姐
夫從兄(丈夫的從兄)——從弟婦
從兄嫂(丈夫的從嫂)——從弟婦
從弟(丈夫的從弟)——從兄嫂
從弟婦(丈夫的從弟媳)——從兄嫂
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婦
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婦
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
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輩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
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輩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
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內弟、內弟婦
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內兄、內兄嫂
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
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
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內弟、表妹
內兄、嫂(妻子的哥、嫂)——內兄、嫂
內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
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
姻兄、弟(妻的從兄、弟)——姻兄、弟
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
四:親戚互稱
老太姻翁、姆(親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婦
太姻翁(親家的父親)——姻侄、姻侄婦
太姻姆(親家的母親)——姻侄、姻侄婦
姻伯翁、叔翁(親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
姻伯姆、叔母(親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
姻翁(親家)——姻弟
姻姆(親家姆)——姻室
姻兄(親家的兄弟)——姻家弟
姻仁兄(親家姆的兄弟)——姻家室
姻家兄(親家的從、堂兄弟)——姻家弟
姻侄(親家的堂、侄兒)——姻家伯、姻愚叔
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
2. 朋友的父母怎麼稱呼
朋友的父親一般稱呼為叔叔,如果朋友比自己大,也可以喊伯父。朋友的母親則是阿姨,如果朋友比自己大,也可以喊伯母。
朋友之間年齡相差都不大,稱呼叔叔既親切又不會把人喊老。古時候會將朋友的父親稱呼為令尊、尊君,這表示一種敬辭,對對方父親的尊敬。
古人對別人稱自己長輩時,一般先冠以「家」字,稱父親為家父或家嚴,母親為家母或家慈。稱呼別人的家人則冠以「令」字,如:稱別人的父親為令尊,別人的母親為令堂,別人的兒子為令郎,別人的女兒為令嬡。對自己的兒子,一般謙稱犬子。
姻親長輩尊稱
1、內甥孫稱姨祖父(姨姥爺、姨奶爺)(2位祖母的姊妹夫)
口稱當面稱呼為「姨姥爺」、「姨奶爺」、「姨姥爹」、「姨奶爹」、「姨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姨祖父」。
2、內侄孫稱姑祖父(姑姥爺、姑奶爺)(2位祖父的姊妹夫)
口稱當面稱呼為「姑姥爺」、「姑奶爺」、「姑姥爹」、「姑奶爹」、「姑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姑祖父」。
3、外侄孫稱叔伯祖母(叔姥姥、叔奶奶)(2位祖父的兄弟婦)
口稱當面稱呼為「叔姥姥」、「叔奶奶」、「叔姥娘」、「叔奶娘」、「叔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叔祖母/伯祖母」。
4、外甥孫稱舅祖母(舅姥姥、舅奶奶)(2位祖母的兄弟婦)
口稱當面稱呼為「舅姥姥」、「舅奶奶」、「舅姥娘」、「舅奶娘」、「舅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舅祖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家屬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