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多少年
我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義務,這種義務到子女獨立生活版為止。這就是說,父母對子女的權撫養義務是有期限的,不是永遠的。子女在不滿18周歲未成年階段,父母的撫養義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子女在已滿18周歲成年階段,父母撫養義務則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就是只有對雖已成年但尚未參加工作,沒有經濟收入,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父母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這里說的獨立生活,是指參加工作有了經濟收入,具有獨立的生活來源,並非是以結婚成家為標志。我國《民法總則》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於子女撫養教育法定義務,也可以視為完成或基本完成。子女成年後,除非喪失了勞動力,否則父母已沒有撫養子女的法律義務了。
⑵ 父母對兒女的婚姻應持怎樣的態度
中國文化歷來就是博大精深,有關愛情與婚姻的故事也向來是層出不窮,耳熟能詳。牛郎織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就是中國民間流傳千古的四大愛情故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娶媳嫁女在中國人的傳統中當屬大事、喜事、隆重的事。在中國的父母眼裡,子女的婚姻就是自己一生中應該盡的重大責任。
有人類就有愛情,有愛情就有故事。
以前的那些年代,受封建思想與家庭境況的影響,子女有別,特別是貧窮、偏遠、落後的鄉村,在對待子女婚姻的思想與實際行動中,有著明顯的差別,明顯的不平等。現在好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的地位同等,父母都能一視同仁。子女漸漸長大成人,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作為過來人的父母,該如何正視子女的婚姻問題?
從家庭生活的角度自我分析、總結的幾點見解,期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分享。
1、父母須要主動關心,適度把關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快節奏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一種必須面對的生活方式。忙忙碌碌的生活,競爭激烈的工作與事業,讓他們的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沒有精力、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閑去關心自己的情感世界,放手追求或經營自己的愛情與婚姻。這個時候,就須要父母主動關心子女,主動與子女談心交流,用心傾聽子女的心聲,力求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引導他們坦然面對現實。
相親市場的大爺大媽代子女相親,成功率雖然不高,但是主動關心子女愛情與婚姻的表現。
代為相親,也是父母的關心與愛。
「子女的對象行不行,得先過老娘這一關」,這個強勢母親的觀點,代表了社會上大多數父母心底的思想。作為過來人的父母,出於對子女的關愛,在雙方的性格,對象的家庭、工作、人品、能力等關健問題上,綜合起來把把關是必要的,不宜拿自己的家庭條件,自己的人身經歷,自己的性格喜好,自己的要求標准為子女選擇、決定愛情與婚姻的對象。多虛心聽聽子女的心聲,尊重他們選擇與決定。
個例不代表全部,婚姻生活是一項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其間充滿變數與不確定因素。
幸福的家庭,其樂融融!
2、父母須要合理建議,保持距離
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兩代人是有代溝的,對愛情、婚姻、生活、事業等都有自己的不同思想與觀點。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可以對子女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能與子女的觀點、意見得到統一是最好的結果。避免採取家長式的專製作風,也許父母這一代的某些生活經驗,方式方法確實過期了,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的需要。謙讓、理解、包容、信任、尊重是兩代人化解矛盾最好的方式。
距離產生美。兩代人適當的保持距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與誤解,不幹涉他們的婚姻生活,放手讓子女獨自管理家庭生活,經營幸福美滿的婚姻。
3、父母須要量力而行,公平對待
大愛無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為子女操持家務,幫帶下一代孩子,甚至在經濟上的幫助,都是全力以赴,無怨無悔。但是,父母畢竟年齡不饒人,體力、智力,思想觀念等隨著年齡的增加漸漸退化,對好多事情已經是力不從心。隔代親也有利有弊,父母愛的缺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牙齒與舌頭也有過不去的時候。子女在婚姻生活中出現矛盾與問題是正常的事,父母不能因為自己的子或女親而偏袒一方,應該以事論事,公平合理地對待雙方的問題,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