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中國有多少子女沒有父母

中國有多少子女沒有父母

發布時間:2024-08-08 20:40:36

Ⅰ 「有出息的子女,離父母遠了,父母相當於是孤人」,你怎麼看

有位老年心理學老師說:父母感到最安全的時候就是我們在娘胎里的時候,因為我們在!而我們降生了,父母的擔心牽掛開始了。擔心磕著碰著,擔心餓著凍著… …尤其我們到了外地求學工作,父母的牽掛就會更強烈。

還記得數不清的電話叮囑我少喝酒,少熬夜,注意身體,開車注意安全... ...

還記得打電話提醒我好好學習工作,多為別人著想,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困難就上,有榮譽就讓… …

次數多了,習以為常了。父母的關心掛念成了我們生命中、生活中最常見的一部分,就是我們吃飯喝水一樣,更像是我們呼吸一樣,父母的掛念父母的愛就是空氣,習以為常,無處不在,貌似可有可無,但卻陪伴我們成長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停頓。父母的愛卻不知不覺深入到了我們的骨子裡,我們也越來越像父母,把愛也給了我們的孩子......

02

我們離開父母視線多少年,父母就掛念了多少年,父母就孤獨了多少年... ...

大學畢業後在外努力打拚工作多年,成長較快,給父母帶來了些許安慰和榮耀。某一天,回到老家看父母,無意中瞥見了母親和母親的花白頭發,心裡一驚:原來我好多年沒有關注父母了,父母好多年沒有在我的視線里了。他們不再是我印象中的健康,花白頭發越來越多,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為了一家老小,辛苦了一輩子,原來父母也像路邊隔壁叔叔大爺一樣,年紀大了。

讓我愧疚的的是我自己這么多年來忙於工作而忽視了父母,很為越來越老、越來越弱的父母考慮過,用心過,從來沒有像父母關心牽掛我們一樣關心他們。

當我們的視界越來越寬廣、腳步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卻越來越弱、越來越孤獨的回到我們生長的老房子、我們的家園。他們的世界越來越小,小到沒有別的,只有孩子們、只有盼望孩子們安全幸福健康。

我家的老房子破了、舊了,本可以賣掉,任憑倒掉,但父母一直努力修復著、維護著。一次我問父母才知道,我們小時候的記憶全因老房子的存在而在,不能買,只能留著交給我們來處理。

我做到的僅僅是用錢和物質關心他們,卻從來沒有關心他們的感受?他們需要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老房子,物質上不值錢,但因為有父母、有我們的記憶是我們的家園而貴重無比!

03

為孩子傾其所有付出一輩子的父母們,年老了,我們何以為報?

回頭一看,因為我們遠離父母的世界(視界)很久很久了... 而且越來越遠,我們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世界並且習慣了沒有他們嘮叨的生活,直到我們習慣了、忘卻了,父母也習慣了沒有我們陪伴的生活但內心對孩子的牽掛卻越來越多,雖然我們年紀也不小了,但在父母心裡,我們依然是他們的唯一!依然是他們的孩子,依然是他們內心最最重要的。這份牽掛,從我們降生開始,直到我們也老去...

父母對孩子的牽掛、擔心,一直都在...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遠,遠到一月只能一次電話、一年只能見一兩次,遠到自己對孩子的牽掛都不能達到、不能表達,這距離不是幾千公里的距離,不是貧窮富足的距離,是越來越弱的父母無法表達、無法觸及孩子的世界、無法像以前一樣電話溝通、而孩子們對父母的這份心裡的渴求無法滿足帶來的距離,而這距離將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

我們的眼裡越來越多,心裡父母越來越少... ...,而父母眼裡越來越模糊,心裡卻從來只有我們。

揪心多日,除了給父母錢和禮物,父母內心需要的是什麼?

是我們的陪伴?父母知道認可孩子外面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理解認可接納我們不能經常陪伴。

是我們的物質?父母簡朴一輩子,不需要太多的物質。

年老的父母,需要我們的什麼?不是金錢,不是天天兒女膝下。

其實父母需要的是我們安全幸福的信息,是我們在他們的視線里、在他們的世界(視界)里... 這樣,父母才因為知道我們的安全而安全,因為知道我們的信息而不孤獨,因為我們有美好未來而充滿希望,積極樂觀,豁達向上... ...

所以,有生之年,多回家看看,常和父母通話,常陪伴父母,常給父母帶去美好積極的信息,讓父母不僅知道、熟悉我們的過去,更要有現在和美好的未來... ...

Ⅱ 中國到底有多少獨居老人呢

在中國,尤其是農村,有非常多的獨居老人。他們長期生活在農村,很少有其餘的社交活動,子女都在外地上班工作。有關中國到底有多少獨居老人呢?我認為大致有以下。

數量每天都在上升當中,還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該群體是一個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的群體,他們的人生已經進入了尾聲,身邊卻沒有孩子的陪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作為子女,要對老人的晚年生活負責。不光要給予足夠的養老費用,還要經常回家看看,老人的內心都是非常孤單的。

現在的老人,他們為子女奉獻了一生,幾乎一輩子都在操勞。他們的青年時代遠不如我們幸福,在年老的時候需要過上幸福的日子。這一社會問題在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性質都差不多,社會不能拋棄老年人,也需要讓他們體會到智能生活帶來的便利。

1、數量每天都在上升當中,還沒有一個准確的數字。

該群體是一個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的群體,他們的人生已經進入了尾聲,身邊卻沒有孩子的陪伴。

有關中國到底有多少獨居老人呢?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Ⅲ 為什麼有的父母才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

這種思想太可怕。但是身邊還是有,一個朋友的公婆,某山區的,兒子上大學後一家人就跟到成都來了。現在兒子結婚生子,父母跟著兒子一起住進女方家,和女方父母哥嫂住一起。女方家裡成都郊區農村的,等拆遷中,自建房很大。但是再大,親家也住進來,總不好吧!可是住進來了以後,除了他兒子,他親家一家都得一起伺候他們吃喝拉撒。關鍵是他們才50的51歲,很年輕,反而女方父母已經60歲左右了。女方父母受不了了,出錢給他們首付買了個二手房,讓他們搬出去了。小兩口上班,他爸媽都不得煮一下飯,幾經吵鬧,最後要幫忙煮飯了。但是他媽今天頭痛明天腳痛,永遠在罷工。這個朋友已經是忍無可忍了。好在他老公人勤快能幹脾氣好,不然這個家肯定就散了。有些父母啊,不好說!考慮事情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考慮兒女的感受和難處!另外50歲又沒得退休金的,真的不具備休閑養老的資格。

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這是責任感問題,也是性格問題。他們把養育子女當做投資,沒有當成責任!所以,50歲就等子女回報了。

我父親性格特別強,他把被孩子養著當成「等死」!所以一直干到離開人世。

農歷6月6號還在濰坊干小買賣,7號、8號回家鋤了兩天地。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年輕人中午都回家休息了,他要忙著幹完,盡快返回濰坊掙錢。

結果因為天熱和勞累,九號早晨就倒在醫生面前,昏迷24小時後與世長辭。

他臨別沒跟子女說一句話,因為我們工作在外。

我和哥哥多次勸他別幹了,他瞪著眼說:「不幹活等死啊?只要我能幹動,就不用你們養老!」

父親實現了諾言,去世時73歲。

有人勤快,就有人懶!

我鄰居大爺5個兒子,不到50歲就不幹了。那時候老大才結婚。

這位大哥擔起了父親的責任,他帶著弟弟們農閑時上山採石,然後用獨輪車運回建房。最後4個弟弟都有了新房,娶了媳婦,一個也沒落下。

這位大爺真是「大爺」!他的任務也很忙。每天背上背著漁網,肩上扛著獵槍,腰中插著彈弓……

一代勤快一代懶,一代聰明一代憨!50歲就養老的人,或許更能鍛煉出勤奮的子女。

人不能選擇父母,即使他們身體好好的,他不幹我們也得養!攤上,只能忍了。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請留言討論。

世界大了什麼家庭都有,有些家庭里不到50歲的父母都病魔纏身,難道做兒女的不應該盡孝嗎?做兒女的盡孝可真不是等父母老了才開始盡孝的,誰給子女規定父母必須到了60歲以上兒女才給盡孝呢?我看很多貧困家庭里的孩子十幾歲上著學還打份工照顧父母給有病的父母盡孝呢!兒女只要有能力了就應該有孝心!怎麼一說都說的是孩子給父母養老?難道說只准養老不準盡孝嗎?兒女盡個孝都說成養老那還是做兒女的嗎?難道說讓父母老給兒女貼錢要孝敬子女一輩子就做對著呢?人老了就沒多大能力掙錢了,當然在經濟上自然就沒有安全感,跟有高退休工資的老年人不能比!跟農民拆遷分幾套房幾百萬的老年人更不能比!當然希望兒女能在父母跟前出些力盡點孝了有什麼錯?還不能給兒女要點錢了?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說父母給兒女錢是天經地義,兒女給父母錢就不是理所應該嗎?都是一家人父母對兒女能無私奉獻?做兒女的給父母點錢盡點孝就斤斤計較嗎?難道現代 社會 的兒女都把自己父母不當一家人嗎?

都是農村老人,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懶惰自私,覺得把兒女生下來養大就很了不起,喜歡倚老賣老,不願付出,只想著索取!城市的老人要60歲才退休,70歲還有在掃大街,農村人懶習慣了,光想著吃飽喝足瞎逛悠!

呵呵呵呵呵呵!50歲已經很不錯了,我婆婆43歲就開始養老了。 我22歲結婚,結婚第二天早上她就找我要錢吃早點去 我說我昨天結婚沒帶錢出門,她說今天回門記得帶錢回來,我當時心裡快氣炸了。從此人家是什麼都問我要錢而且是給多少從來都不剩。10塊錢的東西給100,剩下的錢從來都不給我,下次用錢了,再要。所以我忍她半年,之後就是天天吵架,後來差點離婚了,我老公給我發誓再也不和他媽和妹妹住了,我們出門打工去了。從那以後一個月500元的生活費,到11年漲到1000的生活費,今年快過年了,說不夠用了,要漲價了,我不打算給她漲,她在農村一個人生活我覺1000一個月夠用了,回家過年她肯定鬧。再說一下這么多年她從來沒幫過我,我做月子也沒伺候過。對了我有兩個小姑子,比我小一歲得,小兩歲的,公公在我老公17歲那年就去世了。現在我養她13年了,從06年的500一個月到11年的1000。今年要漲價了,每天在家裡玩什麼也不幹。唉這樣的人活著沒意思,還不如死了好!

有多少孝順的兒媳,後面都被逼成了惡人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偏偏我又遇到奇葩的了。公公婆婆50多歲,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公排行第二,老大家庭不如我們,女兒高中,自己在賺錢,老是說家裡開銷大 沒錢,總想各種理由讓我們掏錢,大約是以後多給老大留些。其實他們的開銷對比收入並不大,綽綽有餘的。老公沒結婚之前賺的錢全都給他們了,不夠還貸款回家(老公信他爸媽,一聽父母缺錢了,自己沒錢都貸款往家裡給,還不給父母說自己貸款了)公公婆婆還以為自己兒子多能耐的,在人前顯擺得不得了,開銷用度比兒子兒媳好,卻又掉頭就在在兒子兒媳面前裝窮。結婚四年老公待我一直很好,也沒有長住一起,之前都由著他們,自去年懷了二寶,有大寶需要照顧,婆婆媽不來,說沒時間,我娘家媽媽便來照顧我。二寶兩個月時娘家媽媽回老家參加親戚婚禮,她便來照顧一下大寶。期間說什麼她很能耐,以後老了,有兒子照顧,再怎麼不用女兒照顧。我爸媽是生的兩個女兒,我父母向來老實,從不問我們要錢,時常叮囑我不要和婆婆媽計較,能忍就忍。以前她說什麼我都能忍就忍,逢年過節回老家,她老是一些小把戲偷懶,我又帶娃娃又做不完的家務,我也忍。

曾經看在老公的面上,我敬她忍她。但現在看來,我對她的容忍,在她看來卻是我的笨、傻。成為她不要臉,在我面前橫著走的資本。以至於居然在我面前還不要臉的嘲諷我媽,這是我作為女兒的不孝了。和老公結婚時老公什麼都沒有,裸婚,婚後貸款買房,我父母又出了三分之一的首付,婆母不來帶孫子孫女,我媽就來幫我帶小孩,也從沒問我們拿過錢,處處為我們考慮,平白讓他們受這種委屈。自此以後我為我媽的好心而感到不值得,也為我以前的退讓感到不值。為我們以前自己不捨得花,而給了她們的錢錢感到不值。我再不會容忍她,也不會有好言語,好臉色。

因為孩子不同意出去做事呀,我孩子都反對我出去掙錢,她們說我老了出去還得看別人臉色,讓我一天把家務安排好鍛煉就行,老公也一樣,老公告訴我都多大年齡了還出去打工,他工資夠我和他生活,出去吃苦不劃算了,老公還說人一輩子錢掙不完, 健康 第一,坐家裡行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這種情況應該是分兩種吧!一種是子女有足夠的能力讓父母早點過上這種晚年的幸福生活,這也是前期父母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才培養出優秀的子女,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讓自己的父母提前過上養老生活,這是理所當然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兒女沒有很好的經濟能力,無力讓父母提前過退休生活。在父母50歲的年紀,子女們正是剛成家立業需要幫襯的時候,如果父母身體狀況還行的時候,就應該幫幫子女!像我們家的公公才56歲(在農村,有的老人家七八十歲還在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要把所有的開支推給我們,人情他也要交權!我們家現在就我老公一個人在外面賺錢,收入還不是很穩定,兩個小孩都要上學,家裡的吃喝拉撒全部歸我們管!其實說有條件的提前過上退休生活無可厚非,但是以中國現在的國情來說,沒有能力讓父母在50歲的年紀就享福的還是占絕大部分吧!所以抱著那種農村裡的舊思想,認為把子女成家立業了,就可以什麼都不要管了!現在 社會 不是以前那種吃飽穿暖就行了,壓力真的很大,像我們現在每年都入不敷出的,所以該幫襯的還是要幫襯點吧!

子女慣的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法律是從退休年齡算起,60歲之前可以不贍養。

人說一娘養九子,九子各不同。老人也一樣,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只能說,懶漢,懶婆娘們變老了。

一個現象,大凡子女懶惰的往往是父母太勤快操勞,替子女包攬的多,導致子女低能懶散。而懶漢臟婆娘的子女卻大都從小被父母指使調遣習以為慣,成長為勤勞勇敢的人。正是這種互補的閉環周而復始地繁衍生存,維持著一種動態的生態平衡。

有個親戚老兩口,男勤女懶,女的年輕時就好吃懶做愛打扮,她男人拿她沒辦法就放之任之。孩子在省城上大學期間,她就反復去學校短則一周,長則半月地住,擠在兒子女同學宿舍不走。兒子工作後,她徹底放棄農村勞作,揚言兒子高薪贍養她呢。總在兒子耳邊揚風,張家兒子在昆明給父母買房了,李家閨女給媽買金鐲子了,王家老幺給爹過壽宴請全村了,搞得兒子總感覺沒讓媽揚眉吐氣是自己最大的窩囊,不放過任何能掙錢的機會,去滿足母親的虛榮心。這位母親儼然以富婆自居,跟人打麻將小的都看不上玩,一天輸四五百不當回事,兒子稍沒按時如數給錢就裝死裝病。

只能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林子大,啥鳥都有。勤勞的人,大都自強自尊,只要能動,九十歲都閑不住,干力所能及,以被人伺候吃閑飯為恥。懶惰的人,嘴奸身懶臉皮厚,不自強不自愛不拿自己當外人,別說50歲,任何時候,能偷懶就偷,不能偷,創造條件也要死皮賴臉地偷,因為他們的人生哲學是:抓緊享受!

Ⅳ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

2021年單親家庭比例佔4%左右。 因為中國人數量較多,所以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是2020年的數字,大概算一下,1000萬個單親孩子的話,按都是獨生子女的話,即1000萬個單親家庭,總家庭數按3.3億個家庭算,大概3%唄,鑒於現在離婚率較高,可能中國單親家庭人數還可能更高,大約百分之四左右。 離婚率——關於女性的價值 女性整體價值觀,基本決定家庭幸福度,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女性將不再完全依附於男性,對生活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權,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女人選擇男人標准,要麼圖愛,要麼圖錢,兩者都具備的少之又少,很多家庭男性的壓力遠高於女性。有數據統計,男性的壽命平均要低於女性壽命5年以上。 我國有很多男性,到了婚姻的年齡,但沒有能力去承擔婚後的一切開支,房車、教育三座大山,現在的物價漲幅已遠超工資的漲幅,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很多家庭貧困的男人寧願選擇單身,勉強成家的,也有很多因為柴米油鹽把家庭弄的支離破碎,離婚只在眼前了。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2 單親家庭超2000萬戶。 我國1至2人的微型家庭大幅增加,3至4人小型家庭戶明顯減少。單人家庭迅速增長,2010年30歲以上未婚者中獨居家庭比例達43.2%。單親家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為2396萬戶,成因以離異為主,70%為單親母親家庭。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離不開大數據,大數據也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和高效,可是有一個數據卻是最近讓我非常痛心的,那就是根據大數據的顯示——2019年,我們國家的離婚率高居世界榜首,而且這已經是連續15年在上漲,單單就2019年的第三季度,全國登記離婚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310多萬對。 值得注意的是,結婚和離婚的間隔周期呈現出逐年縮短的態勢。離婚不只是對夫妻雙方的傷害,更是對他們曾經愛的結晶,幼小的孩子的重大傷害。 孩子是無辜的,卻要在本該無憂成長的年紀被迫承受這樣的重壓和分離,實在是讓人痛心。 上海某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就曾說過,自己的班上有將近一半的孩子都是單身家庭,而且這位老師還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明顯和雙親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樣,他們常常是不愛說話的很少放鬆地大笑,他們看起來「情商」更高,很會看人眼色。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基本都無法只像一個孩子那樣天真無邪,都被迫過早地長大了。 離婚不是罪過,但如果因為離婚而傷害到了無辜的孩子,父母們就真的需要反思和彌補了,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下單親家庭下該如何與孩子健康相處。 龐大的離婚數據下,單親家庭暗藏著對孩子不可逆的傷害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依戀模式」,指的就是孩子會與自己最穩定的主撫養人(一般多指父母、產生正性的情緒聯結。 而這樣的聯結對他們日後的社交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缺少這種聯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 1、愛情觀扭曲 仔細想來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因為從小生長在離異家庭,因此對婚姻和愛情都有所忌憚,不敢輕易作出承諾更不敢輕易走入婚姻關系,又或者即便結了婚,也更傾向於「丁克」。 這正是因為從小親身感受到了不幸婚姻的隱患和傷害,不想再重蹈父母的覆轍,也不想再讓自己的孩子感受這種傷害,由此形成了不夠健康沒有信任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2、社交恐懼頻發 夫妻不和的表現形式通常就是無休止的爭吵冷戰,或者分居甚至背叛,這幾種形式的共同點都是無法正常健康的溝通。 孩子如果經常目睹和經歷這樣的溝通模式,也勢必會產生相應的心理障礙,受父母的影響,他們不知道如何和家人正常溝通,也不知道如何和朋友愉快相處。久而久之,他們在社交方面將極度缺乏自信,以致產生社交恐懼。 3、自信心嚴重缺乏 感受不到健康的家庭溫暖和明確的親情的孩子,會本能地覺得自己是不配被愛的,甚至會覺得父母的不和與自己有關。這就會讓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缺乏,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別人困擾。 這樣的孩子以後進入社會做事情也會畏手畏腳,不敢完全釋放自己,總是習慣於看別人的眼色。表面上看起來「情商」很高,其實是在習慣性地討好別人。 中國家庭的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這三種是主要原因 既然離婚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傷害,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父母被迫結束了婚姻呢,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1、結婚就是草率行事 首先,現在閃結閃離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結婚本就是沖動下的產物,又或者是因為未婚先孕不得已進入婚姻。這樣的婚姻本身就缺乏穩固和健康的感情基礎,婚後一旦發現不合適,必然就會更容易引起爭執。 2、缺乏家庭責任心 現在的人更加崇尚自我的感受,任何時候都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但結婚尤其是生育子女後,每個人就擁有了多重的身份,如果只看重自我的那個身份,而忽視丈夫(妻子、和父母這兩個身份,勢必會思想狹隘,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 3、盲目跟風心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離婚也變成了一種風潮,很多人覺得離婚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不是經常離來離去的嗎,看起來很瀟灑很自在啊。普通人難道不能效仿嗎? 其實你只看到表面的帥氣瀟灑,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知道,那些你看不到的瀟灑的背後,也許充滿了眼淚和悔恨。所以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輕易鼓勵離婚,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應該是慎之又慎的事情。 中國單親家庭佔比多少3 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首先,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活的家庭不完整,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都沒有完整家庭的全面,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心理會不平衡,容易產生嫉妒心理。 其次,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自然意味著缺失父母一方的愛,孩子會容易叛逆,經常做出一些格格不入的事情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再次,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關系不和諧,長期吵架,甚至離婚以後也是老死不相往來,容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容易形成抑鬱心理。 最後,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人可以和他溝通,一般性格比較內向,也就容易被其他孩子嘲笑和欺負,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心理教育不能放鬆 離婚是成年人做的決定,對於被動承受這一切的孩子來說,父母們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正確的引導,才能避免孩子受到離異的負面影響。 1、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愛是不改變的 離婚必然面臨分離,不論是哪一方要離開孩子,都要對孩子作出承諾,告訴孩子即使無法每天一起生活,但對孩子的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為親子關系是不會因為離婚而隨之破裂的。 要讓孩子知道,離婚只是身體的離開,心靈是永遠連接的。並且要在離開後依然給予孩子充足的關心和適當的陪伴,尤其是在孩子重要的人生階段,不可缺席! 2、不要說另一方的壞話 很少存在和平分手,因此離婚後也請盡量保持風度,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半的壞話。離婚是兩個人一起造成的,不是一人的過錯,因此不要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尤其是不要讓孩子因此對對方產生敵意。 畢竟對孩子來說,父母雙方都是他的至親之人,孩子還需要依靠父母兩個人。 3、約定雙方都接受的教育方式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本著不傷害孩子的原則,雙方可以約定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教育和相處方式,比如離開的一方多久可以見孩子,是否可以一起給孩子過生日等。 雖然夫妻的身份不在,但父母的責任還是要盡,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任何一點小感受和小情緒,讓孩子不要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是和其他小夥伴不一樣的。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親情觀,讓孩子建立穩定的安全感。

Ⅳ 有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而活,這樣的行為真的值得嗎

可以說在現在大多數家庭裡面,很多父母一輩子都在為著子女而存在。而且這種觀念在中國家庭裡面是根深蒂固的,在全世界上都找不到其他的父母如同中國父母一樣。從孩子出生一直到組建家庭,都有操不完的心。尤其是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家長所有的心血全都撲在了孩子的出生成長上面。然而這種行為卻拋棄了自我,其實是不值得的。

要知道對於這樣一位母親,她所做出來的選擇是很多家庭沒辦法實現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已經知曉社會競爭的殘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不管是花費多少錢都會給孩子報上名去。而等孩子在選擇高校上,父母又會各種攀比,哪怕是不吃不喝,也希望能夠托關系給孩子上到最好的學校,選擇最好的教育條件。要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中國很多父母都是在這種任勞任怨的情況下失去了自我。就個人而言,父母可以適當的放鬆對孩子的管控,不管子女未來會組建什麼樣的家庭或者是從事什麼樣的行業,父母都應該讓孩子去自己選擇,畢竟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自己去把控的。與其每天操心著孩子未來該如何過,還不如將時間花費在自己的人生上面,畢竟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

Ⅵ 中國獨生者有多少人

中國2億獨生子女

超千萬人可能25歲前離世

盡管已成社會熱點,但中國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目前仍沒有確切數據。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1009萬家庭可能面臨失獨

易富賢的數量推斷來自於兩組數據:一個是中國從1975年到2010年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家庭;另一個是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出生1萬人,就有360人在10歲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之前死亡,760人在44歲之前死亡。

結合這兩組數字不難算出,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會在25歲之前死亡。

按照醫學上49歲生育極限年齡來看,這些失去孩子的母親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哈爾濱的一對夫婦幾年前失去了他們的獨生女兒。女兒當時在北京讀大四,實習期間在外租房,因為長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識者奸殺並被殘忍分屍拋到小湯山。女兒去世後的四年間,這對父母一直在尋找兇手、打官司。四年間,他們自虐般的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飯菜,因為他們覺得女兒慘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後結束,兇手繩之以法,媽媽爬上小湯山垃圾山頂放聲大哭。

「墳墓里如果是我,該多麼幸福。」這位媽媽說。

在唯一的孩子離去後,養老成了首要問題,入住政府養老院需要兒女簽字,這讓沒有兒女的他們無處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獨父親說。此外,歧視、健康等種種問題也接踵而至。

絕大多數失獨家庭最終都開始遠離正常社會,以「抱團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對未來的生活。

經濟補助難解根本問題

據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國計劃生育條例》第27條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對於這個「必要的幫助」究竟是什麼樣的標准且如何實施並沒有明確說明。

從失獨家庭的現狀來看,政府雖然在持續推進對這個群體的關注,卻一直停留在對具體的經濟政策做一些細枝末節的修改,始終難以徹底解決失獨群體目前面臨的多重生活問題。

國家計生委原巡視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原理事長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戰還是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問題,比如未來養老怎麼辦?

經濟、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決失獨家庭目前面臨的問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秘書長史柏年日前提出了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齊下」的辦法。

「從經濟來講,要把對失獨家庭這樣的風險補償標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稱:「要發展社會性的養老,包括機構養老以及社區養老。」

「第三個層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說,「社會公眾的理解很重要。大家應該有這樣一種意識,失獨家庭並不是問題家庭,媒體報道也不要把他們標簽化。」

與中國有多少子女沒有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陰哪個體檢比較簡單 瀏覽:534
退休人員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瀏覽:929
孝順父母的8字成語 瀏覽:105
養老院邊上的房子 瀏覽:873
退休金1241元 瀏覽:271
最近孝敬父母的正能量視頻 瀏覽:218
不吃肉吃什麼最養生 瀏覽:238
長壽區高速公路規劃 瀏覽:977
延吉市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920
吵架和父母鬧矛盾怎麼解決 瀏覽:81
30歲會不會老年痴呆 瀏覽:497
重陽節班會的感受 瀏覽:45
年輕父母怎麼培養孩子責任心 瀏覽:662
慶三八養老院獻愛心 瀏覽:239
安徽2018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622
伊寧市潘津村神洲敬老院 瀏覽:343
中醫是如何辨治老年痴呆 瀏覽:353
給退休人員發工資避稅 瀏覽:559
老年人胸骨骨折現在腰疼怎麼回事 瀏覽:340
父母逼著相親結婚怎麼辦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