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哪位知道「親戚」中「親」和「戚」各代表什麼意思
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說明,"親戚"已是連用、結構緊密的詞語,現今看來這兩字沒有甚麼分別。但這兩個字在最初的本義上是有不同的:
親:指有血緣關系;如近親,父母親、雙親、慈親。禮記˙奔喪:始聞親喪。史記˙卷九十三˙盧綰傳: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
因而引申至泛稱和自己有血緣戚關系的人。如:近親。唐˙杜甫˙送遠詩: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戚:指因婚姻而引來的關系。如外戚。
後來這兩詞漸漸習慣連用。但由我們古往今來的用法,可見"親"較強,"戚"屬弱。也可見我們對"親"的概念在轉變,以前有血緣才算親,但漸漸連夫妻對方的血緣也算在內。
『貳』 涓ユ厛鐩告祹鐨勬剰鎬濇槸浠涔
涓ユ厛鐩告祹鐨勬剰鎬濓細鐖舵瘝浜茬殑鐩鎬簰閰嶅悎錛屽張鎸囦弗鏍艱佹眰涓庢厛鐖辯殑鐩鎬簰浜よ瀺銆
璇婚煶錛歽謾n c鉚 xi脿ng j矛銆
瑙f瀽錛氫弗鍜屾厛鍦ㄦ垜鍥藉巻鍙蹭笂鏄鍒嗗埆瀵圭埗銆佹瘝鐨勭渷縐板拰灝婄О銆傚湪鎴戝浗鍘嗗彶涓婏紝浜轟滑鍦ㄤ笌澶栦漢璁茶瘽鏃訛紝瀵硅嚜宸辯殑鐖朵翰涓鑸鍙縐頒負瀹朵弗銆佷弗鐖舵垨綆縐頒負涓ワ紱瀵硅嚜宸辯殑姣嶄翰涓鑸鍙縐頒負瀹舵厛銆佹厛姣嶏紝鎴栫畝縐頒負鎱堛
涓ユ厛鐩告祹閫犲彞
1銆佸︽牎綆$悊涓ユ厛鐩告祹錛屽睍鐜頒漢鎬у寲欖呭姏銆
2銆佹暀涔﹁偛浜猴紝涓ユ厛鐩告祹錛屼害甯堜害鍙嬨
3銆佸瑰︾敓涓ユ厛鐩告祹錛屽仛瀛︾敓鐨勮壇甯堢泭鍙嬨
4銆佷弗鎱堢浉嫻庡彲浠ュ艦瀹硅佸笀錛岃佸笀鏈夋椂鍊欎篃鏄浜﹀笀浜︽瘝淇楄瘽璇粹滀弗甯堝嚭楂樺緬鈥濅笁瀛楃粡閲屾彁鍒扮殑鈥滃瓙涓嶆暀錛岀埗涔嬭繃鏁欎笉涓ワ紝甯堜箣鎯扳濊繖鏄鍦ㄨ存暀鑲蹭笉涓ュ帀鏄鏁欏笀鐨勬噿鎯頒竴涓瀵瑰︾敓璐熻矗鐨勮佸笀涓瀹氭槸涓涓涓ユ厛鐩告祹鐨勮佸笀銆
『叄』 古代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步虛》: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2.《燕詩示劉叟》: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3.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拓展資料:古詩: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古詩」的原意是指古代學者所作的詩。
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
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
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出自《孝經》。 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出自《勸報親恩篇》。 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8.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國志•魏書》。 9.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 「(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 「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 「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最有名的: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裡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母愛最高尚(德國)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女是娘的羅裙帶 回答者: 燕雙藤紫 - 一級 2009-12-6 09:09 其他回答 共 3 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出自《孝經》。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出自《勸報親恩篇》。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國志·魏書》。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
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
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
出自(清)《增廣賢文》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出自《勸報親恩篇》。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參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
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如果好設為最佳答案。
陳情表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俘,至微至陋。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
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____黃景仁《別老母》
4.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5.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____蔣士銓《歲暮到家》
9.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圖·其一》
10.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遼水》
12.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5.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____與恭《思母》
17.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____白居易《母別子》
18.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____歐陽修《畫地學書》
19.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____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20.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1.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____李白《豫章行》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供參考。
『肆』 涓ユ瘝鎱堢埗浠涔堟剰鎬
涓ョ埗鎱堟瘝浠涔堟剰鎬濓細涓ュ帀鐨勭埗浜詫紝鎱堢ゥ鐨勬瘝浜層傝繖涓鎴愯褰㈠圭埗姣嶄翰鐨勬ф牸鍜屽瑰緟瀛愬コ鐨勬柟寮忥紝閫氬父鎸囩埗浜茶緝涓轟弗鏍礆紝姣嶄翰鍒欐樉寰楁洿涓烘厛鐖卞拰瀹藉廣
涓ョ埗鎱堟瘝閫犲彞錛
1. 鍦ㄦ垜瀹朵腑錛屽苟娌℃湁涓ユ牸鐨勭埗浜插拰鎱堢ゥ鐨勬瘝浜蹭箣鍒嗭紝濡傛灉璇翠弗鏍礆紝鐖舵瘝閮芥槸錛涘傛灉璇存厛鐖憋紝浠栦滑鍚屾牱濡傛ゃ傚叏瀹剁浉澶勫傚悓鏈嬪弸涓鑸錛岃繖鏄紱忔辰璋曞悏鐨勫跺涵鍝插︺
2. 鎴戞浘姊︽兂鐫浣忓湪涓涓鏈変弗鐖舵厛姣嶇殑瀹跺涵涔嬪栵紝鍥犱負閭f牱鍙浠ヨ╂垜鐨勪漢鏍兼洿鍔犲仴鍏ㄣ
3. 涓鍥界殑浼犵粺瑙傚康涓錛屾湁鈥滀弗鐖舵厛姣嶁濈殑璇存硶銆傚洜姝わ紝褰撲竴涓鐢蜂漢鍒濅負浜虹埗鏃訛紝浠栧彲浠ュ逛換浣曚簨鎯呴兘瀹藉規斁浠伙紝浣嗗瑰効瀛愬嵈鎬繪槸涓ュ帀錛屽皯璦瀵¤錛岀粡甯告澘鐫鑴革紝鍔ㄨ緞鍚煎彨鎸ユ嫵銆
4. 浜轟滑甯歌粹滀弗鐖舵厛姣嶁濓紝浣嗕綘鎬庝箞鑳界悊瑙o紝褰撴垜浼ゅ績璧鋒潵錛屾垜姣斾換浣曞コ浜洪兘瑕佺棝鑻︼紵
5. 浜轟滑甯歌粹滀弗鐖舵厛姣嶁濓紝浣嗗湪鎴戝訛紝鍗存槸鈥滄厛鐖朵弗姣嶁濄
6. 鐜板湪涓ョ埗鎱堟瘝閮藉幓涓栦簡錛屾氭箻欏挎椂鎰熻夊ぉ鏃嬪湴杞錛屽ス鐨勫績鑴忎豢浣涜鍒鍓叉垚紕庣墖錛岄偅縐嶇棝鑻︽槸鏃犳硶鐢ㄨ█璇鏉ュ艦瀹圭殑銆
7. 褰撳お瀹堝嵏浠誨憡鍒涔嬮檯錛岀粛鍏寸殑澹姘戜滑鍨傛唱鍛婂埆錛屼豢浣涘け鍘諱簡涓ョ埗鎱堟瘝涓鑸銆
8. 鐩稿逛簬涓鍥戒紶緇熺殑鈥滀弗鐖舵厛姣嶁濓紝鎴戝剁殑鍏崇郴浼間箮鏈変簺棰犲掞紝鎴戞繪槸鍜岀埗浜茬殑鍏崇郴鏇村ソ涓浜涖
9. 鎴戜竴瀹氳佹椿鐫錛屾椿鐫鍥炲幓鍐嶇湅鐪嬮偅鍙浜插彲鐖辯殑涓ョ埗鎱堟瘝銆傛垜涓瀹氳佹彮寮鑳屽悗鐨勭湡鐩革紝鎴戜竴瀹氳佹帉鎻¤嚜宸辯殑鍛借繍銆
10. 浜轟滑甯歌粹滀弗鐖舵厛姣嶁濓紝浣嗗湪榛庡訛紝鎯呭喌鍗存湁鎵涓嶅悓銆傞粠浠佽秴鉶界劧緇冧範鎷寵剼錛屼絾浠庢湭瀵瑰瓙濂沖姩榪囨墜銆備綔涓烘暀甯堜箣濂崇殑榛庢枃姘忥紝鍒欎竴鐩村己璋冨舵硶鐨勪弗鏍箋
11. 鍒樺▉鍜屽垬鐟炵惇錛岃繖瀵光滀弗鐖舵厛姣嶁濈殑緇勫悎錛岄櫎浜嗗紑鏄庣殑濮ュД澶栵紝浠栦滑鐨勪翰鎯呭苟闈炶█璇鎵鑳借〃杈俱
12. 鐢ㄢ滀弗鐖舵厛姣嶁濇潵褰㈠規灄鍩庡崡澶濡囧啀鍚堥備笉榪囦簡銆備互鍓嶏紝姣忓綋鏋楃瑧澶╃姱閿欙紝鏋楀煄鍗楁繪槸鎽嗗嚭涓鍓涓ュ帀鐨勫Э鎬侊紝鑰岀帇钀嶆按鍒欐繪槸瀹藉瑰湴淇濇姢浠栥
13. 紱誨埆鎬繪槸甯︾潃鏃犲敖鐨勪激鎰燂紝榪滄柟鐨勬父瀛愭槸鍚﹁繕璁板緱瀹朵腑鐨勪弗鐖舵厛姣嶏紵浠栦滑鑳岃搗琛屽泭錛岃笍涓婃棶閫旂殑鑴氭ワ紝鑳屽悗鏄娌夐噸鑰屾繁娌夌殑鎬濆康銆
『伍』 關於孝順的詩句一句話(贊美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清·金纓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順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清·金纓
意思:父母親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繼承;父母親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西漢·戴聖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讓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盡自己的力量養活父母。
4、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5、積善與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黃庭堅
意思:積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6、乃知里有孝順人,至今名號猶芳芬。——《勸孝》宋·趙與泌
意思:我們都知道裡面有孝順的人,至今他的名號都讓人覺得欣慰。
7、諸子生涯各有成,從來孝順兩邊生。——《頌古四十四首》宋·釋法泰
意思:諸位兒子的生涯都有成就了。自古以來孝順都是兩邊生長得。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最有名的當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這樣的名言 倒是很多,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意思是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子欲養而親不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1、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譯文: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3、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譯文:此時餘姚家裡的廳堂上燈火通明兄第們都來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獨自一人在遙遠的地方。
5、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宋·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譯文:做兒子的能死節於孝,做臣子的能死節於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1、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清·黃景仁《別老母》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2、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唐·李商隱《送母回鄉》譯文:無法報答母親的愛,人生還有什麼追求呢?3、諸子生涯各有成,從來孝順兩邊生。—— 唐釋師范《頌古四十四首》譯文:歷史上各個名留青史的人,他們從來都是孝順的。
4、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唐·李白《豫章行》譯文:老母別子,一片悲天蹌地的哭喊,人心愁煩。
5、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譯文:十五歲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6、聽余話,長行孝順酬斯價。——王哲《漁家傲·贈寧生》譯文:聽我一句話,常年行孝順之事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1、《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那人生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嗎?
2、《遊子吟》——唐代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3、《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4、《憶母》——宋代倪瑞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譯文:自己常暗地裡因思念自己的母親而流淚,但只恐怕母親思念自己的淚水會流得更多呀。
5、《十五》——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當月圓之夜,聽到杜鵑啼叫,雖然南北遠隔,但是仍然深深的牽掛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