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
家庭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但個體的差異性需要我們動腦筋去尋找適合而有效的方法。
通常過多的說教與訓斥會帶來子女的心煩和欺騙,家長應當給孩子多一些獨立與自由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引導、鼓勵和溝通來實現家庭教育的目標。引導、鼓勵和溝通是一般孩子較為容易接受的方法。
引導就是用演示或說明的辦法,把事情的各個方面盡可能展現給孩子,供孩子自己作出判斷和選擇。一是家長可以利用人、物、行、報刊、電視、網路的內容的指向暗示孩子應該朝著一個什麼方向去努力,比如家長可以把自己的各種獎勵證書及時讓孩子看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證書的意義。二是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孩已知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奧運會等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向孩子說明其中包含的堅強與拼搏精神。三是通過父母的表率作用讓孩子從中去模仿和學習。父母的作風、興趣、愛好、習慣等個性特徵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有的父母甚至成為孩子終生效仿的榜樣。
鼓勵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以賞識孩子行為的態度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家長平常一個贊許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很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特別是對增強孩子自信心相當重要。家長在運用鼓勵時要注意及時、多樣和適度,否則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鼓勵及時就是在孩子取得進步時馬上給予肯定和贊賞。鼓勵多樣就是要採取多種形式,如眼神、語言、物質等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表達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肯定。鼓勵適度就是要准確把握表揚的尺度,實事求是。當然,必要的批評甚至懲罰(不是體罰)也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鼓勵還是批評,家長都要記住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溝通就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交流觀點和看法,尋求共識,消除隔閡,謀求一致。隨著孩子的知識豐富和理解能力的增強,溝通方式便顯得越來越重要。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雙向溝通、平等溝通和溝通時機。雙向溝通就是要防止單邊說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允許孩子表達其意見,當認同孩子的觀點時要明確回應,切記溝通是相互的。平等溝通就是要通過講道理而不是訓斥的語氣來交流,徹底轉換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虛心向孩子學習。把握溝通時機是溝通成效的關鍵,一般宜選擇孩子特別高興或犯錯內疚時進行溝通交流。
引導、鼓勵和溝通實質上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理念和方法。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無為」不是一無所為,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對那些符合道的事情,則必須以有為為之,但所為之為是自然而為,而不是人為而為。有興趣可以看看「關於子女成才與家庭教育的思考」(見本人的文庫文檔或網路搜索該文檔)。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