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我和父母談什麼最合適

我和父母談什麼最合適

發布時間:2024-06-14 21:13:23

1. 和陌生的家長聊天一般討論的話題有哪些

很多小夥伴會對見家長感到恐懼或者緊張,這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了,其中不知道說什麼就是見家長緊張的一大來源,那麼這篇和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就是你不能錯過的文章了,了解了聊啥,見家長還有啥可怕的呢?

一、跟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聊對象

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父母的小寶貝,所以在不知道和對方家長聊什麼的情況下,聊他們的小孩準是沒錯的,但是聊這個話題也不是百無禁忌的,也有些注意事項需要關注哦!

● 少吐槽

每個人都有缺點,父母可以吐槽自己的孩子,但是你卻不能當著他們的面隨意吐槽,所以謹慎吐槽你的對象,多誇贊更能贏得長輩的心。

● 讓渡話語權

雖然是聊你的對象,但是這同時也是長輩們的孩子,所以可以適當讓渡話語權,讓父母長輩們說說對象幼年的趣事,而不是自己一味的說。

二、跟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適當的贊美

沒有人不喜歡聽到贊美自己的話,所以和長輩聊天相處,也可以適當贊美一下他們,但是注意不要過於刻意,這樣有拍馬屁的嫌疑,誠懇大方就很好了,如果不知道如何誇,那麼就誇他們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對象吧!

三、跟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關心生活

你伴侶的父母和其他長輩還是有所區別的,所以在聊天過程中,可以適當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這樣顯得你比較貼心又仔細,如果在談話中了解了他們身體不舒適的地方,那麼在下次見面的時候,選擇見面禮就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了。

四、跟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對方的特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尤其是長輩們生活了一輩子,一定有一些有趣的過往,所以和對方聊聊他們擅長的事情,比如對方做飯好吃,那麼就談談菜譜和如何做菜,一定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

五、跟長輩聊天的100個話題——過往的事情

長輩到一定年紀之後,就喜歡回憶過去,如果你願意耐著性子聽他講講過去的事情,他會有被尊重和被看重的感覺,這也是非常不錯的話題選擇。

見家長的時候也不需要過分緊張,只要表現得大方得體,相信你一定能得到對方父母的歡心。

2. 和父母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學會溝通。子女逐漸長大,一些對人生的了解便會日益深入,性格也逐漸形成,會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甚至有可能某些觀點與父母的發生沖突,這可能就是許多人所說的產生了「代溝」。這時,如果溝通不善,就會產生矛盾,矛盾過激甚至會產生不良後果。遇到這種情況,溝通就得佔主導地位。父母得積極了解子女的情緒和想法,子女也得體諒父母的關心。做好了這個過程,好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有效的溝通就能更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有一位單親媽媽,含辛茹苦,在一家服裝廠做工,月入不過千圓。但兒子不爭氣,花錢大手大腳,並屢屢違反班級規定,累教難改。於是,老師找到學生,並沒有再批評他,而是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周日休息的時候,到她母親工作的車間去看一看,並陪母親共進午餐。起初,學生表現極不情願,但聽說老師要陪他前往時,他勉強答應還是獨自前往。周一,學生主動找老師談心,他說當看到母親在狹小陰暗的車間內,趕制服裝時,他的鼻子不禁酸了,眼淚欲奪眶而出;當母親看到他時,是何等的幸喜與激動。此後,這位同學加強了自控,變得懂事了,不但節約了很多,而且在校表現良好,不再使母親操心。一次,媽媽生病了,他半夜三點鍾,將母親背下7樓,送往醫院就醫。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發育階段,內心逐漸產生一種要自己支配生活和學習的慾望,而父母則希望在各方面指導你們,所以,怎樣和父母溝通就成了一個問題。

與父母的交往

中學生要了解父母,關心父母,不要迴避父母。平時要與父母多溝通,讓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多觀察,多傾聽,注意溝通的方式,尊重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父母的愛子心情,用溫和、委婉的語氣表明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

1.進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渴望重視,甚至挑戰父母權威;

2.父母還把中學生當小孩,不放心、嘮叨、責怪,於是矛盾產生了。

與父母產生代溝和矛盾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

1.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

2.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通過溝通,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父母的意見。

3.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與父母交往的藝術:

1.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

2.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3.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即使父母錯了,也要原諒。

如何與父母溝通

在家庭中,子女與父母之間難免會有分歧,而且中學生與父母的分歧會更多一些。這其中,有生活方面的,如晚飯吃什麼菜呀,今天穿什麼衣服呀,房間怎麼布置呀等等;有學習方面的,如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採用等等;還有思想認識方面的,如對某種社會現象的不同評價,對某部電視劇的不同看法等等。這些問題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中學生和父母的各種心態。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中學生渴望得到愛,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可現實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愛的旗幟下,不約而同的推行「專制」主義。於是,兩代人在愛與被愛之間發生了無休止的「戰爭」。誰也不會否認,目前我們這個社會有「代溝」存在,互相不能理解、不能溝通的家庭也很多,個別家庭的矛盾還挺尖銳。

有些中學生會抱怨:「爸爸根本不理解我,還要常常管著我。」「我和媽媽很難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話就會吵架。」「媽媽不說話還好,若她說話我便會覺得很煩。」乍聽下來,好像兩代之間真的很難去互相了解,有的父母是願意和子女溝通的,所以他們會去參加講座、閱讀書報,有機會時更會與其他父母交流管教心得和溝通秘技等,但為人子女的你們,相信亦不會只想和父母「一句起,兩句止」,若期望父母單方面改變以往的溝通方式,何不自己亦去多做一些呢?

相信下面的方法會對中學生有很大的用處。溝通是讓彼此明白對方的心意及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方法。而不同方式的表達會令人對你產生不同的看法。一般來講,與父母溝通可以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選擇與父母都高興的時刻與最適宜的場合。與父母溝通首先要注意「時空」因素,「時空」選擇適當,就已經有了好的開始。

2.蘇格拉底的秘訣。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教人辯論,不是與對方針鋒相對,而是從讓對方說「是」開始,從說「是」到「不反對」,最後「同意」,用非爭辯性對話,獲得對方同意。

3.從父母需要什麼的觀點來達成自己的心願。中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總是想到「我要什麼」,沒想到對方要什麼,因此往往各說各話,找不到「交集」。例如,你想買一個游戲機,應該先說:媽,我下一次月考,一定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這樣母親很高興。接著你說:我,每科都進步,要有獎品呀!「你要什麼?」「游戲機」。這樣願望可能就成真了。

4.相對付出與行為配合。要有好表現,在與你的要求相關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為。例如你爭取隱私權,不希望父母拆看你的信,你要表現行為正常。沒有「神秘客」與你交往,沒有「怪」電話找你,按時回家,這些都是讓父母信任你的行為,在你做到這些之後,你要求隱私權,就可以如願以償。

5.藉助文字的魔力。有時候當面講不清楚,或父母沒時間聽,可以寫一封信,以打動父母的心。父母看到你寫的信,會有思考空間,想想是不是你說的有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父母生日,寫個祝福小卡片,討父母歡心,對溝通有很大的幫助。

6.「投其所好」。溝通需要先下工夫,先與父母把關系處好,做些對溝通事項有利的事情,了解父母的喜好。用父母喜好的方式表達,用父母喜歡聽的話講,溝通就容易達成。

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父母溝通,發生爭執,要先想想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不對的地方,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反省改正錯誤。如果是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要與其爭吵,要做下來與父母溝通一下,相信父母也會接受你的看法。而且在解決這個問題時要冷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與父母溝通,加深彼此的理解。

你應該做到,誠懇的和父母說出你希望他們怎麼樣?你對他們不理解的地方是什麼?找個輕松的時候,與父母交心,在說明時,也許會產生這種情況,父母覺得你是小孩,對你的想法不屑一顧。這時你可以採取書信的方式來與他們說。你也要在與父母談心時,了解到父母的想法,指出他們讓你費解的地方。你也要力求理解父母的內心。只要你們雙方互相坦白,互相交流思想,實際上是沒有什麼代溝的。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英國作家蕭伯納很形象地說道: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甚至多於兩種思想。有心理學家曾說過:「我們每一個人均有與他人溝通的需要,人類可利用溝通克服孤單隔離之痛苦,我們有與他人分享思想與感情的需要,我們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別人。」

3. 和爸媽在一起,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

你很少和父母待在一起就是你覺得與父母相處起來很尷尬的根本原因,所以你真的要經常與父母一起說說話,談談心事,否則像這樣一直下去,你們的親子關系肯定會越來越淡。

都說孩子不應該離開父母太久,這話一點兒也不假,小時候,你的父母因為工作忙而把你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你從小就遠離父母,彼此之間又欠缺溝通,出現你現在遇到的尷尬現象對你來說也實屬正常。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多多和父母溝通,多多與父母相處。

一、可以搬回去和父母一起住

感情都是培養出來的,你現在之所以見到父母就尷尬,不知道說什麼,是因為你的父母很少來看你,你們彼此之間連興趣愛好都不知道,對於你來說,他們就像陌生人,所以你們現在要經常住在一起,了解了解彼此,等知道了彼此的習慣等,話題自然就來了,那麼聊天什麼的自然就不會尷尬了。

二、和父母來一次旅行

感情是培養的,那麼旅行也是最能夠培養出感情的,一家三口出去旅行一次,是能夠胖感情迅速升溫的,遊玩的過程中,你們是一家人,最親密的人,所有尷尬會在一瞬間煙消雲散。

三、多和父母談心

你現在也長大了,遇到的事也會很多,比如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等,你都可以向你的父母說說,你願意說,他們更加願意聽,畢竟你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是世上最愛你的人,只要你肯主動,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4. 父母催婚成為了很多青年的噩夢,那麼我們要如何跟父母討論婚姻問題呢

父母催婚成為了如今很多青年的噩夢,很多人一畢業就會受到家裡人的催促,那麼我們要如何正確的跟父母談論婚姻問題呢?今天,老魏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吧。

一、站在父母的角度

我們可以跟父母說:"我們已經成年了,結婚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了,選什麼人以及什麼時候結婚那都是我們自己負責,如果我隨便找一個人,將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離婚分家,那這個責任可全在你們父母的身上,但是,如果是我自己選擇的話,未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埋怨你們。"由於我們把最壞的結果說了出來,父母也會比較忌諱離婚這些詞語,所以便不好多說什麼閑話了。

四、拒絕和父母溝通

父母對於我們的婚姻雖然沒有決定權,但是也有一定的參考力。而拒絕溝通就等於讓父母看不到我們的希望,這是讓他們非常難受的事情。所以,在我看來作為兒女的還是要多跟父母溝通,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現在意向,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尋找另一半的想法,從而使他們放心。

5. 你和父母談心都會談哪些內容

人到中年的我在外地工作,父母都已年近古稀,因為故土難離,他們始終生活在老家。我一年(有的時候兩三年)才能回老家一次,去看望父母,陪伴他們一段時間。說來很慚愧…

還會說起其他兄弟姐妹,工作和家庭的一些事情。有時還會談論家族其他長輩的家庭,還有左鄰右舍,以及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玩伴,他們現在的一些事情等內容。都是一些家常里短的事情。

6. 給爸媽打電話說什麼好怎樣打電話父母最高興

和父母打電話,首先要有感情表達。

比如,說一些思念父母的話,問父母一些家裡的瑣碎之事,聽父母講一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等等。從父母的話語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思想感情。

總結:

父母怎麼才能高興呢?兒女們過的好,你在外面過的不好,打多少個電話,怎麼溝通都沒有用,是不是這個道理,只要你過的好,你的父母就開心,就安心。

閱讀全文

與我和父母談什麼最合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同濟醫大老年大學 瀏覽:488
個人養老金為什麼額度高 瀏覽:689
秀妍和老頭的韓國電影 瀏覽:772
老人胃脹大便不通怎麼辦 瀏覽:445
粵語版老電影 瀏覽:998
9070 瀏覽:264
現代女星露點電影 瀏覽:839
日本污電影 瀏覽:683
崇明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稿幼兒園 瀏覽:788
保險公司發退休金 瀏覽:560
山東事業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778
韓劇吃小孩子的一部劇叫什麼 瀏覽:667
退休工資到期不發 瀏覽:145
吉林市的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18
最長壽的獅子 瀏覽:924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離退休人員 瀏覽:768
北京市退休工資調整2020 瀏覽:930
老人過世安葬後如何告知親友 瀏覽:802
蜘蛛俠123是哪個公司拍的 瀏覽:739
和兄弟妻子偷情韓劇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