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父母選擇離婚時,對孩子的身心傷害是很大的,怎麼安慰孩子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們會加倍的關愛你,你不需要傷心難過。等有了新家之後,你還會認識新的弟弟或者妹妹,也能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Ⅱ 父母在不經意間沖自己孩子發脾氣,應該如何補救
我們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沖自己的家人發脾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是很傷害感情的。現在有不少家長對待孩子不是發脾氣,就是吼罵,已經成為常態,殊不知這對親子關系的傷害是有多麼的大。
一、覺察。孩子無緣由的哭鬧時,相信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氣,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發泄,不是責罵就是一頓暴打。很顯然這些父母都沒有做到接納自己,雖然父母可以有情緒發泄的權利,但是必須首先學會接納自己,認識到自己也並不完美,這樣接納孩子的不足,和他們一起成長。
二、內省。有時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遠比直接責怪孩子有用很多,畢竟在孩童時期,父母是他們最大的依靠,一言一行都會以父母為榜樣。如果父母自己能夠淡然的面對生活,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那麼孩子自然也會越來越優秀。
三、疏導。深呼吸,調節自己的氣息,讓自己情緒盡量穩定;微笑,多想想孩子可愛乖巧的表現;語言暗示,告訴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要愛他們,不可以隨意發脾氣。當然,如果這些已經無效,那麼直接用吶喊、運動等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比憋在心裡好很多,也不會傷害到孩子。
Ⅲ 孩子在被父親打罵後母親該怎樣對待孩子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