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太自私,當兒女的該怎麼做
丈人丈母九旬有餘。
四十年事事不遂他們心,處處有冷言打橫炮。
至今仍有煩事找上門,要幫助其孫子辦大事。
有心想讓自己順心點,又恐沾不尊老之惡名。
這次回老家,當著老人面,在酒宴上忍不住借機直白說:自己的老婆,是二次有朋友上門介紹,第一次我還直接拒絕了!事半年第二次再次介紹同一人,是有緣才走到一起來的,無關乎物質。
對長者的自私行為,小輩真的很難!
盡量滿足她們,實在不行,也不一定委屈自己,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全依他們的,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岳母六個子女,五兒一女,三個兒子都在耍了,我們帶兩個孫子,很忙,每年接她到我那裡耍兩個月,她不想走。我只好裝不懂,因兩小一老確實很忙,她兒子媳婦又在耍,所以只好委屈她了。其實沒孫子之前,她一直住我家。
父母一般情況下,都是對兒女呵護!只有極個別的把子女當成搖錢樹,一味地索取。因為她們都是好逸惡勞的賭徒,即使再多的錢也滿足不了她們的慾望。現在某些年輕人眼裡總認為父母自私,不願意把積蓄拿出來給自己使用,就認定父母的自私,其實都是消費觀念不同不象年青人成為月光族。老年人都是從艱苦歲月中走個來的,捨不得花錢,身邊總想有點積蓄以備不實之需。之所以才產生了父母與子女的代溝。
母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大部分父母寧肯犧牲自己,也要讓孩子過的幸福。
為子女付出一切,給子女最好的生活,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他們人生不斷奮斗下去的原動力。
絕大多數父母都是大愛無私的,但並不代表世界上壓根兒就不存在自私的父母。
畢竟世界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是有可能存在的,也不排除有個別父母會比較自我,常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有一些自私的舉動。
父母的自私,可能是出自安全感不足,認為子女對自己關心不夠,需要親自爭取想要的結果。
也有比較罕見的情況,父母認為子女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滿足自己的要求,否則就是不孝。
前幾天,朋友打電話過來,說了一件比較郁悶的事情。
國慶節放假前,孩子的學校布置了一項作業,讓小朋友10月1號觀看國慶大閱兵,並根據觀看的內容寫一篇作文。
而十幾天前,朋友就和媽媽說好國慶節帶孩子回去看她了,媽媽很高興,要她們一號一大早就坐火車回去。
但這樣一來,上午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火車上渡過,就沒法觀看大閱兵了。
考慮到媽媽個性一直比較強勢,向來說一不二,朋友只好頭天晚上給她打電,撒謊說家裡有點事,要到下午才能回去,主要目的還是想和孩子上午在家看閱兵式。
但媽媽聽了,立刻大發雷霆,責怪她說話不算數,有什麼事情比自己還重要,磨磨蹭蹭到下午才回來,根本就沒把她的話當一回事。
還說朋友心裡壓根就沒有她這個媽,白把她養這么大,還沒怎麼樣呢就開始不聽話了。不想回來就早說,何必找那麼多借口,說完還怒氣沖沖的掛斷了電話。
朋友聽了相當委屈,為了這次回去看媽媽,她提前買了媽媽愛吃的糕點,還有衣服、鞋子,而且早就打包收拾好了。
就因為沒有按照媽媽希望的時間回去,就被一通臭罵,心裡感到萬分難過,但也十分無奈,因為從小到大,她的媽媽都很自我。
其實過於強勢也是一種自私,這種自私,有時候也讓人挺不自在的。畢竟父母和子女是相互獨立的,總希望孩子能無條件的服從自己,時間長了,沒人受得了。
子女無法選擇自己的服父母,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不管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如何,一定要做好自己。對老人盡量包容、體諒,盡量不要發生正面沖突,任何時候無論情況再緊急,都要和老人心平氣和的進行溝通。
也不必過分委曲求全,注意態度,溫和謙恭,但有時候該堅持的事情,也不用因為害怕背負不孝的罵名,而無原則無底線的順從父母,變得愚忠愚孝。我尊重你的想法,但我也有自己的觀點。
平時經常陪父母聊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願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盡量滿足他們,讓父母對自己的晚年充滿希望,心有所依,生活充實,心情愉悅,他們也會充分體諒子女。
父母養育了我們,無論他們是什麼樣的性格,我們都有責任、有義務好好善待父母,給他們創造一個溫暖、踏實的晚年。
我是@伊伊 育兒 寶典,歡迎點擊關注, 育兒 路上伴你同行。
父母太自私,當兒女的該怎麼做?
父母是自己最大的命運,父母太自私,怎麼辦?認命吧。
很多人不相信命運,可看看父母,你真的不得不相信命運,為什麼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終點站了,而有的人努力一輩子都到達不了終點站?這就是命運。
有的父母處處為孩子著想,什麼都願意為孩子做。而有的父母很自私,什麼都不願意為孩子做,還總是埋怨孩子沒有別的孩子優秀,等等諸多不滿。
遇到太自私的父母怎麼辦?真的沒辦法,只能認命,一切自己靠自己。
千萬不要抱怨。有句話說得好,人總不能和天斗吧。你遇到什麼樣的父母,都是上天的安排,接受吧。
抱怨只會讓自己痛苦,解決不了問題,更改變不了什麼。
武志紅老師說過,父母是自己最大的命運,只有接受了,以後才不會重復童年所受的痛苦。
佛法有句話叫受了受了,一受就了。
遇到自私的父母,這就是前世因果,接受了,就一切就好了。
不接受,就相當於欠別人的債不還,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很典型的就是長大後,婚姻不幸福,很多人就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的老公或老婆跟父母一個樣。
總之,該自己受的都會受,逃不過,越抱怨就會遭受更多的痛苦。
謝謝悟空邀請。
"父母太自私,當兒女的該怎麼做"?我們可以自問,誰人沒有私心?反思冥想,人的共性都在私心"上作祟,因而,人的最大"敵人"是戰勝自己,人的最高境界是拋棄"私心"。如果父母太自私,做兒女的應該首先自我完善,剖析"病因",父母的"太自私"來自何方?,現存何處?,出於最終目的?。往往父母的"太自私"緣於兒女的"人品底線","孝敬感恩",沒有"誠實守信"的依靠與"自身難保"的安全感。也有點父母對兒女的"不公正"與"不均衡"反映。這是天下父母的"共有跡象",也是兒女"角色換位"的人生輪回,更是"做好兒女"孝敬父母的考驗與辨證。
二,"當兒女的應該怎麼做"?
關於"父母的太私心"因果關系"在上面已做了交流,除此而外,父母的太私心與家庭環境和兒女"分配不公"息息相關,矛盾激化。有些是兄弟姐妹的"內部大戰",有些是爭吵不休,爭要財產,爭奪利益的"相互殘殺",有些是父母極端惡意而兒女不盡職責義務的"贍養無奈",有些是"財產不明""內憂外患"的原則性問題。這一切的父母太私心引起的家庭糾紛,兒女無情,內外惡化等等,當兒女的應該按家規家教與尊重長輩的人品自我犧牲精神,進行家庭家族內部調解,還有村委會鄉鎮辦民政局法庭長等部門的協助調整,特別還有"金牌調解"專家律師法律法規的全面調解。因此,當兒女的在"自查自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去解決。
個人建議,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這種現象是通病,一提起孩子們!
大多數家長都在唉聲嘆氣,都覺得無能為力!
可是有的家長,方法做的不到位!
要求孩子過高,不體諒孩子的感受!
實際他她們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現在這些孩子也沒法說,都快上天了!
父母的工作壓力也很大,做兒女的應該多多體諒!
今生有緣能相聚,來生不知道誰是誰呢?
都要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順其自然吧!
我們改變不了出身,生命是由父母給的我們無法選擇,而命運則由自己掌握,生我養我的父母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傾盡心血把我們撫養成人。這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長大成人的兒女們離開家,離開生我養我的父母,離開帶有餘溫的屋,這時候父母巳經真正的老了,受年齡的限制或者環境的約束,他們面臨的是自身的生存問題,兒女們不在身邊,謀生的手段巳經不多,能有掙零發錢的機會也很少,自然變得節儉,捨不得吃穿,兒女們能給予父母的接濟有限,縫年過節的給一點,那知父母日子的清貧,不給後人增加負擔是大部分為人父母的心願,後輩不要一遇上難事,總是期望父母像小時候那樣給予呵護得到幫助。殊不知此時的父母巳經老了,自身生存能夠維系都不錯了,那兒還有能力去幫襯兒女,所以勿過多抱怨父母的自私。想想我們做兒女的為父母做了什麼,給予了多少照顧,這才是我做兒女應該反醒和思考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試問當下巳為人父母的我們有幾人能做得到。樹欲靜而親不待,少點抱怨多點感恩,趁二位高堂健在,常回家看看多點陪伴,以免父母百年後空留遺憾徒傷悲。當然!當下有實力有權貴的大富人家不在此列。有強大的實力和權力背景的人家可以改寫重組人生。非小家小戶的尋常人家能攀比的。
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父母太自私這語句有些太陌生啦。
珍惜父愛,珍惜母愛。
② 你們都是怎麼處理父母養老問題的
一般的兄弟姐妹有兩三個的,可以輪 流供養父母,就是說一年中父母每家住幾個月,這樣的話,當父母在誰家居住由誰家負責衣食住行。贍 養父母是我們每個子女應盡的職責,親情所系,我們也應當對父母溫柔體貼。當然如果有兄弟姐妹,但父母或是其中一位子女願意與父母長期居住的,可以與兄弟姐妹商量,由其他兄弟姐妹共同出資,平均分攤父母的開銷和零用。父母將 每個子女養育成人不容易,在共同養老的時候希望每個兒女都不要太過計較。
有些父母是退休有退休金,足夠負擔自己的老年生活,不願意成為兒女的負擔,而願意自己居住的,每個兒女應該輪 流定期去看望老人,帶著孫子孫女,讓他們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養老養的不止是他們的生活,還有對他們的關懷和體貼。
如果父母不能自行負擔自己的老年生活,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與兒女們生活在一起的,需要所有兄弟姐妹共同出 資,平攤父母的生活開銷,對父母千萬不可吝嗇,為人子女,百善孝為先,不可因為贍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相互推 諉。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需要專業護理人員,而子女的家庭不具備條件的,只能將父母送進養老機構或是護理機構的,各子女需要平攤費用,經常去看望老人,陪伴老人。由於我們國家很多的養老機構服務不像發達國家那麼完善,所以我們作子女的,要經常去照顧父母。
父母老邁之後,我們要照顧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衣食住行,關心他們的健康,愛好和興趣,不要讓他們覺得孤獨寂寞,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自己被家庭成員拋棄,這很不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知道,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年老的父母,今後我們的子女將會怎樣對待同樣老去的我們。
③ 獨生子女,該怎樣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
尊重父母的意見,想去養老院,積極給找養老院,想在家養老,就悉心照顧,總之會民主聽取意見,合理安排養老問題。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這是實情,因為面對的是二養四或二養八模式,所以一定要好好安排,不能傷害父母的心和感情。
趁父母健在,身體好,帶他們到處去玩玩,這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至於養老問題,尊重雙方的意見,如果工作實在忙不開,那麼找個保姆照顧飲食起居也算不錯的方法。去養老院總是會讓老人心裡有疙瘩,所以尊重也是愛的表達。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④ 獨生子女照顧老人心有餘而力不足,怎麼去更好的安頓老人的晚年生活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開始為照顧自己的父母感到煩惱,不是他們不想好好的贍養自己的父母,而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有的時候是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照顧得非常好。而因為某些時候的疏忽就會對自己非常的自責,所以就非常急切地想要尋求一個可以完善這兩者之間關系的一個方法。那麼究竟有沒有這種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在養老機構的生活是非常滋潤的。在生活中還出現了一種極端現象,父母非常想要去養老機構,而獨生子女怕別人說三道四,礙於面子的問題選擇了百般阻止,這就非常不對了。
⑤ 不給兒女帶孩子的父母,兒女有義務給他們養老嗎
導語:
現代社會的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很多年輕人都結不起婚,結婚之後也生不起孩子。因為生孩子不僅要考慮經濟問題,還要考慮時間問題。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年輕夫婦,在決定生孩子之前,都會跟家裡的老人協商,要老人幫忙帶幾年孩子,減輕負擔和壓力。
不過也有很多的老人,不願意給兒女帶孩子,可最後身體有毛病了,卻還是要倚仗兒女。於是就有人提出了這個疑問,他們都不願意帶孫子,那麼也就沒有理由要兒女養老。這句話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但這個社會很現實,一起看看這些老人是怎麼想的吧。
3,@楊女士,能帶就帶吧,我心疼他們那麼辛苦,反正我以後老了生病了,也要他們照顧。
兒女現在的工作壓力那麼大,競爭也是特別地激烈,要是全職帶了孩子,錢也賺不到,發展前景也沒有。所以老人還是應該帶孩子的,幫了子女,也給自己增添了樂趣。再說家人之間互相幫忙,本來就是應該的,如果因為帶不帶小孩的事情,就傷了家庭的和氣,那肯定就虧了啊。以後等我老了,再有個病痛什麼的,肯定也是離不開子女的照料的。
楚楚有話說:
其實人跟人之間,不要去計較得太多,家人之間就更加不應該了。這兩件事本就沒什麼關聯,而且誰也都會有難處,多多去幫一下對方,自己又會真正失去多少呢?老人多體諒一下兒女的辛苦,在還能帶得動孩子的時候,幫一把兒女;兒女在老人身體欠佳時,對他們多一些照料和關心,這樣不是兩全其美嗎?放下偏見跟仇恨,多擔一點責任,自己不會吃多少虧,同時又能幫到別人,這才應該是家庭生活中的常態。
⑥ 我遇到偏心婆婆,房子和錢都給小兒子,還要我養老,我該養她嗎
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莫過於公平二字,人們雖說嘴上都說「凡事都講個公平」,但是現實卻很難做到公平。
想要做到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許多事情從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就比如你出生在貧窮的家裡,而有的人卻出生在富貴人家,這就是不公平。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也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人們所追求的,也不過是相對的公平罷了。
因為很難有一個人能夠做到「一碗水端平」這種境界,就連親人都無法做到這點。就像有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都會有遠有近,或是喜歡兒子多於女兒,或是喜歡小兒子多於大兒子,這些事情無法避免。
其實最讓人難受的並不是我們在社會上遇到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而是在家裡受到父母的差別對待,這種最親的人卻對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樣的對待,是最讓人絕望和難受的。
父母是一個人最親近的人,如果最親近的人卻愛其他人多過你,你會是什麼感受?
小麗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公婆是這么偏心,心裡對王賓也是十分同情。
兩個人的婚後生活也是十分甜蜜,因為公婆的偏心,小麗和王賓很少和他們來往。而且當初婆婆也曾告訴過小麗和王賓:我就是喜歡我的小兒子,我所有的財產都會給我的小兒子,你們就不要想了!將來養老也是我的小兒子給我養老。
因為婆婆的偏心,王賓十分傷心,發誓從此以後不會再和她來往。
就這樣沒過幾年,王賓的父親去世了,畢竟是血濃於水,王賓也十分傷心。在處理完父親的身後事之後,母親的養老問題也擺上了桌面。
王賓本想著自己是大兒子,雖然父母從小對自己不好,但畢竟是親生父母,於是提出想要給母親養老。
可是母親卻覺得他是覬覦家裡的財產才主動要給自己養老的,於是直接回絕了他。並且在家人面前做出決定:房子和錢都給小兒子,養老也讓小兒子負責。
面對母親的絕情,王賓也是非常傷心,直接放出狠話:那好,你什麼都不給我那我也不會給你養老!
可是半年過去了,小兒子的媳婦卻對養老的問題頗有微詞,並且和婆婆相處的並不愉快。婆婆在小兒子家裡受到了刁難,於是又來找到大兒子,說想要去他家。
王賓直接拒絕了,而且告訴了她,當初是你自己說不用我養老的。
婆婆無奈之下,找到了小麗,開口道:「兒媳,你這么有錢,你給我養老吧。」
小麗被這種母親所做的事驚呆了,於是也開口回絕:「你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裡,你對王賓做的事情太過分了,你不覺得很慚愧嗎?養老的事情你還是找小叔子吧。」
小麗拒絕了給婆婆養老,但她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
正所謂「父不慈,子不孝」,作為父母不要認為做子女的天生就對你有養老的責任,這也是看你對待子女的態度如何。就像王賓的父母一樣,偏愛小兒子,對大兒子卻極盡剝削,這樣做是會傷子女的心的,養老的問題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⑦ 沒有為兒子買房,娶媳婦出過一分錢的父母,該如何給他們養老
沒有為兒子買房子,娶媳婦也沒有出過一分錢,但你丈夫還是人家養大的。人家兒子還娶了媳婦,買了房,證明人家兒子有本事,也證明人家教子有方。比起那些父母啥都為兒子難備好了,兒子卻沒有本事,只會啃老的人強多了。
養兒防老是上一輩人的思想觀念,也是我國養老國情的需要。人老了希望兒子養老,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正確的思想。如果你覺得人家當父母養大兒子,就因為沒有給兒子買房,給兒子娶媳婦,就不應該讓兒子養老嗎?如你認為是這樣的,除非你不會老。
人家再怎麼說也勞累大半輩子,把兒子養大,而不是把兒子拋棄不顧,老了享享清福又有什麼錯。別把自己和丈夫無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去責怪老人無能。
明知道公婆無能力無條件幫你們買房子,還滿口責怪他們無能。難道你不怕你兒子有樣學樣,將來也怪你們無法創造他想要的生活。
莫非都讓老人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給兒子媳婦去享受才是好老人嗎?相信真有這樣的老人,也不見得有幾個兒子媳婦知足,懂感恩。人心不足啊,再好的老人也被兒子媳婦當成理所當然。
一個人總想著老人應該給兒子買房子買車,本來就是有啃老思想。總想著老人給你們富裕生活,有這樣的不勞而獲的思想,你覺得將來你又能幫到兒子什麼,他們又是否滿意你們付出,還是嫌棄你們付出不夠多。
又或莫非你不知道老人遲早也會死,他們能幫到你們多少天,自己不努力,老人給得再多,日子也不會變得更好,只有自己努力創造的財富才會細水長流,源源不斷。
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只想說,呵呵,那是你們沒遇到。
我公公,在我老公還沒出生的時候工傷,腿受傷了,打了鋼板,拄著棍子能走。為此單位給他分了一個38平的房子,成了他一生的「功績」,人前人後總說,「房子是我用腿換來的。」
從工傷之後他就沒有上過班,單位照樣給他開工資,也開啟了他「豐富多彩」的人生。
他的那點工資都不夠他自己揮霍的,別的小事我就不說了,挑幾件典型的說說。
我老公上4年級的時候,他出軌了(據說和後面的姘頭不是一個人),被我婆婆發現,他給我婆婆寫了一個《保證書》,作為後來離婚時的主要證據。
我老公2000年上高中,報名時公費分數線還沒出來,邊緣分數都得先預繳3000元的學費。婆婆連攢再借的湊齊了3000元。分數線出來的時候我老公考上了公費,他的學費就返回來了,當時學校就通知家長去學校取錢。我公公,拿到錢都沒回家,直接去買了一部手機。
我老公上大二時,我婆婆攢了一年的學費,被公公偷偷拿走,帶著他的姘頭,一個女鄰居,回了老家,各種坑蒙拐騙,吃喝玩樂。後來老家那邊來了電話,我老公的兩個叔叔坐火車過去把他倆給強行「接」回來了。
我老公大學畢業的第二年。公公和那個女鄰居,在一家小店喝了一下午的酒,然後給婆婆打電話,說讓她出去談談。當時我和老公正好和婆婆在一起,我們還沒結婚,老公就陪著婆婆去了,還叫上了老公的二嬸和老嬸。我獨自回家了。然後第二天,婆婆就和公公離婚了。原來二嬸和老嬸把那個女鄰居給打了,鬧得人家飯店雞飛狗跳的。 老公跪下來,求公公,和婆婆離婚吧,以後自己愛怎麼祚(zuo)妖就怎麼祚,別再來打擾他們母子了,他們想過正常人的生活。
離婚時,除了那個38平的房子,沒有其它財產可以分割,因為公公是過錯方,最後房子判給了婆婆,這也是後來我們的婚房。
之後老公和奶奶那邊的聯系就少了,直到我們結婚前,才帶著我回去見過奶奶,拜祭了爺爺,和姑姑、叔叔們一起吃了頓飯。
准備婚禮的時候,我沒見過公公一次,錢他自然也是沒出過一分。但是婚禮當天,他帶了三桌朋友同事來,他把禮金收了,吃完飯拍拍屁股就走了。婆婆追出去,讓他把三桌的酒席錢結了。他回來去和婆婆去查賬本,說這個鄰居是沖著他隨的禮,那個親戚是因為他花的錢,加加減減,又留下500元就走了。
回家看賬本,我發現老公的奶奶家幾乎都沒寫賬,只有奶奶寫了500元,一個堂弟寫了200元,其他的叔叔們和姑姑都沒寫賬。老公說,平時聯系的也少,能來捧個人場就行了,再說,姑姑和二叔的經濟條件也不好。我想也可能吧,也沒有深究。我還說呢,這樣也好,以後常來常往,能互相幫襯些,要是他們條件好了,咱們還不敢登門呢,別以為咱們去巴結人家了。
我們結婚之後,經常去看奶奶,和那邊的親屬走的也就近了。大概兩三年之後吧,過年的時候,公公沒在,聊起我們結婚的事,我們才知道。在我們婚禮之前,公公把奶奶這邊的親戚都叫到一起,說孩子要結婚了,讓大家表示表示,叔叔們和姑姑就把要隨的份子錢都提前給了他。這件事奶奶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所以賬本上只有奶奶和一個堂弟的禮金,別人的都沒有。
親屬的禮金肯定比鄰居、朋友的多啊,這樣多拿了錢,還不用出這兩桌的酒席錢。我當時真的驚呆了,沒見過這樣的父親,和兒子耍心眼, 我們結婚他不但沒出錢,還利用我們的婚禮斂了筆小財。
婚禮上還有個插曲,公公過來和我爸寒暄,說孩子結婚,我爸忙裡忙外的辛苦了。我爸說,都是當爸的,我出錢出力,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我這還是嫁女兒,將來生了孩子還得姓你家的姓。你呢?你也是當爸的,你娶兒媳婦,你為你兒子干什麼了? 我公公說,那將來生了孩子跟你家姓吧。
再說他和婆婆離婚之後,婆婆去了外地,他經常打電話騷擾婆婆。他自己說的,別看我花天酒地的,但是絕對不能讓婆婆再找人的。
我們剛結婚,婆婆就確診了癌症,回來我們身邊接受治療。為了照顧婆婆,老公辭了工作,那時婆婆還沒有退休,我一個人賺錢養家,我和老公把結婚收到的禮金全部拿出來給婆婆治病。在知道婆婆病了之後,公公再沒有給婆婆或老公打過一個電話,更沒有去醫院看過婆婆一次。甚至婆婆出院後,和公公在路上迎面遇見,公公居然馬上橫穿馬路,去對面走。他躲開了,他是怕我們跟他要錢嗎?真是可笑!此時他原單位給他開著工資,自己又在外面找了一份門衛的工作,還剛剛從我們的婚禮上(和婚禮前的奶奶家)收了一筆禮金。
過了兩年,婆婆病情穩定了,也退休了,老公重新找了工作,我們的經濟情況好了一些,買了一輛二手車。公公從鄰居那知道了,主動給老公打電話,說你現在買車了,以後我去哪不方便的時候就給你打電話。我老公說,車是老丈人出錢買的,沒夠,我還和別人借了兩萬。然後公公打斷了老公的話,說,啊,我這用單位電話給你打的,上班時接電話也不方便,以後我不主動給你打電話,你也別給我打了。掛斷電話老公就刪除了公公的手機號碼,從此再沒有記過,更沒有主動聯系過他一次。
後來婆婆癌症復發了,再次住院治療,老公也再次辭了工作去照顧婆婆,我當時懷孕4個月。公公因為酗酒,胃穿孔,老公接到電話後去醫院照顧了他一夜,第二天他轉危為安,老公又趕去腫瘤醫院接著照顧婆婆。
公公這次住院期間,經常給老公打電話,說醫院的飯他吃不了,外面的粥有粘稠劑。腫瘤醫院離家裡和公公住院的地方都挺遠的,老公和婆婆也是在醫院買著吃。公公住的醫院離家裡不遠,於是我每天早晨上班前拎著粥給他送去。
有一次,他忽然跟我說,讓我給劉姨(他的姘頭,那個女鄰居)道歉。我說劉姨是誰?我為什麼給她道歉?他含糊的說,當初二嬸和老嬸把她給打了,其實是我老公先動的手,我們是小輩,先動手總是不對,說一會兒她要過來,讓我替老公給她道個歉。
我當時就火了,我說,首先,當時的事我沒參與,孰是孰非我也不做定論,道歉不道歉的也輪不到我,你去找當事人。其次,小輩長輩的也談不上,我都不認識她,和她排什麼輩分?說句不好聽的,我叫你一聲「爸」都是看在我老公的面子上,要不你是我什麼人啊?我憑什麼給你送飯?最後,從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就說過,你是工傷,有個頭疼腦熱的都不用我們管,單位能管你一輩子。從今以後你別再給我老公打電話了,你給單位打電話,讓單位給你送粥來。保溫桶送你了,反正拿回去我也不能用了。你好自為之吧。說完我就走了。
後來,他出院了,大半夜給老公打電話,說讓老公下樓去陪他聊聊,老公說天天在醫院,好不容易回家睡個覺,讓他別再打開了。老公怕婆婆那邊有事,不敢關機。然後他又打過來說,老公不下樓他就上來。我搶過電話對他說,你敢上來一個試試,這是我家,你是誰?半夜喝多了來我家鬧事,我報警抓你信不信?讓鄰居們都看看你的嘴臉,誰丟人誰知道,反正我不怕別人指指點點,最多也就說我倒霉,攤上這么個公公。後來他沒再打來。
我的孩子出生前一個月,婆婆去世了。走之前,婆婆特意見了公公最後一面。婆婆說,咱們怎麼也是夫妻一場,我這馬上要走了,我也不求你別的,你也不用照顧孩子們,我就求你,別去打擾他們,讓他們好好過日子就行。
我坐月子的時候,公公又住院了,還是因為喝酒。他又給老公打電話,讓老公去醫院照顧他。老公強忍著喪母之痛還在照顧我和孩子,老公想也沒想就拒絕了他,說沒有時間。然後公公就揚言要去法院告我們,說我們不贍養他。老公說,你去告吧,我等著傳票,到時候法院怎麼判我就怎麼執行。最後我們並沒有接到傳票。
現在又過去好幾年了,每年只有奶奶過生日和過年的時候能見到公公。孩子都不太認識爺爺,我和老公也很少在孩子年前提起他的爺爺,因為我不能違心的說爺爺愛他,也不想跟孩子說他爺爺的壞話,總之,我們就是不想提起他。
去年過年的時候,公公破天荒的給了我兒子500塊錢的壓歲錢。又讓孩子給他拜年,又讓孩子給他磕頭的,孩子本來和他接觸就少,都被嚇哭了。我抱起孩子哄,他還在那邊說,這孩子真完蛋,動不動就哭,我就不稀罕這樣的孩子。我老公當時就站起來,接過他手裡的錢摔回他臉上,說,我的孩子用你稀罕,把你的破錢收好。我告訴你別說拜年了,就你死了,我兒子也不會跪下給你磕頭的。500塊錢就想當個便宜爺爺,想得真美。然後我們三口就回家了。
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叔和老嬸叫我們回去過年,老公說不去,自己在家過,初一回去給奶奶拜年。老叔說,今年已經和公公說了,叫我們回去過年,讓他別回去了,自己過年吧。
我公公的「事跡」真是罄竹難書,簡直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我對老公說過,他怎麼也是你爸,生養你一回,等他需要你照顧的時候我不會攔著你,但是我是絕對不會去管他的。老公說,他也不會管,就等著他什麼時候去法院起訴吧。
你們說就這樣的父親,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給他養老呢?
我就有這樣的父母,他們不是沒錢,而是不願意給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我妹妹(兩夫妻都是中學老師,妹夫副校長,生活比我過得好)。因為我從小就跟奶奶一起生活,沒有和父母一起住,一直到工作,所以和父母沒有那種親情。
自從我17歲參加工作後,就從來沒有問家裡要過一分錢,父母也沒有主動給過我。就連買房,結婚,生小孩,他們也沒有出過一分錢,而且兩個小孩從小到大都沒有幫我帶過一天。
現在,他們老了,經常不舒服、住院等,都是我在照顧,妹妹最多來看一眼就走,從不管。我覺得無論如何,我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再委屈,我都會盡到一個做兒子的責任,在父母有生之年照顧好他們。
首先,我倒要問一問題主,你見過有多少父母拋棄過自己的殘疾、智障兒女?父母不幸生了無能為力的兒女,還能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撫養成人,這就是責任。
同樣的道理,父母老了的時候,無能為力了,兒子和媳婦對老人一樣有養老的責任和義務。想一想,過去的父母生兒育女多,他們能積攢多少錢給你們夫妻倆?只要是丈夫的父母,你作為老人的媳婦,即使老人不給你們一分錢,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養老。
我當地在民間評選好人榜時,有位姓陸的婦女上了榜。能在近60萬人口的城市裡被評上好人榜談何容易?那麼,這位陸姓婦女是怎樣做到的呢?由於篇幅有限,這位陸姓婦女是如何收養這位老人,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我就不提了,主要簡述這位陸姓婦女是怎樣來給這位「陌生老人」養老的。
此位男老人,被收養時70多歲,並且是位盲人。當時,這位婦女把老人接到家裡之後,遲遲不見有人來認領。起初,家裡人沒意見,時間長了,家人對她的意見越來越大了。在這位婦女的苦口婆心之下,用真誠感動和折服了家人。
這位婦女給盲人老人洗澡時,丈夫看不下去了,便囤出手來與妻子一起為男老人洗。夫妻倆這一洗就是十多年,直到為這位老人養老送終。說著很容易,但誰又能知道這位婦女在這十多年當中受了多少苦?抗下了多少輿論和壓力?可她卻用愛心去詮釋了一個對老人養老的意義。這位陸姓婦女的壯舉,難道不令那些嫌棄自己父母的人汗顏嗎?
再說,這位婦女養了這位盲人老人,結果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得到,僅僅成了「好人榜」中的一員。也許有人會戲謔,這能當飯吃嗎?是的,不能當飯吃。可是,從這位婦女身上溢出的閃光點,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因此,兒子買房和娶媳婦時,父母沒有出過一分錢,你們就准備不給他們養老?你的這種想法與我舉的例子相比,你還能得到老人的兒子,應該知足了吧!你比例子中的這位婦女劃算多了。她什麼也沒有得到,並且養的是一位與自己毫無相乾的人;你卻擁有了老人的兒子,而且兩位老人還是你的公婆。
之所以,從現在起,你就別胡思亂想了。畢竟你與他們的兒子是夫妻,你對老人孝順,能為他們養老,丈夫也會更加倍的愛你。更何況,媳婦能與丈夫為老人養老,是責任和義務;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展現。
這個事情你看得辦,難道你生出來自己長大的嗎?不是有父母養大,父母養子女不容易,養的時候不講苦和累,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應該要做的事,做好贍養老人的事,不管你什麼理由,父母養你大,你要養父母老,子女不養老法律道德上都過不去,該如何給他們養老,你們吃什麼他們吃什麼!父母沒有要求,同樣吃法就可以了!
做為父母,無不在為兒女的成長含辛茹苦,為長大以後的兒女,發揮余熱,盡一份綿薄之力,竭盡所能的給兒子操借錢財買房子,又東拼西湊、費心費力的成媳婦,真可謂應了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也不外乎有極個別的父母,他們從年輕時就養成了不務實,不勤勞的做派,說句難聽的話,吊兒郎當的混了大半輩子,待到兒女長大,還是20多年前的老房子,老樣子,一年年,家裡沒添置一件現代的設施,不思進取,就靠幾畝薄田往前混日子,家徒四壁,什麼也沒給兒女置辦,更別提有餘錢了。
盡管如此,但請不要忘記了,父母拉扯了兒子20多年,要懂起碼的孝道,生養之恩要報答吧!雖然父母沒給掙下什麼家業, 甚而買房成媳婦也沒添一分錢,但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呀!母親從十月懷孕,直到兒女呱呱墜地,再到拉扯長大成人,期間的辛苦勞累,只有兒女做了父母,才會理解個中苦楚!在兒女成長的20多年來,甭管家是多麼貧窮,父母從未嫌棄過兒女,哪怕有一口好吃的東西,父母也捨不得吃,留給年幼的兒女,這就是父母的博大深愛,做兒女的理應感恩才是!好好的贍養老人!
靜下心想想,憑心而論,買房成媳婦花錢靠父母,純屬怪自己沒本事,父母把兒女拉扯大容易嗎?若不買,不添置一分錢,就怪父母沒本事,待到以後老了,在孝敬老人的問題上就糾結!如此考慮問題,莫免太片面,太極端了吧!捫心自問, 兒子買房娶媳婦,父母就那麼理所當然的添置錢么?有,可以給;沒有,盡力去操持;若沒能力操持,仍舊無分文呢?就去怪罪,甚而不去贍養父母!明確的說,這是不知道感恩,不孝道的行為!理應遭到譴責!
君不見,周圍很多人群中,曾有不少靠自己本事買房,成媳婦的小伙,他們對父母沒絲毫怨言,知孝順,懂感恩!和這些人相比,難道不覺得愧對父母,愧對父母20多年來的養育之恩么?!
鑒於此,盡管父母沒有為兒子買房、成媳婦給過一分錢,也要去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生養之恩!
沒有為兒子買房,娶媳婦出過一分錢的父母,該如何給他們養老?我本人認為做為兒子媳婦應該盡最大努力,該怎樣給他們養老就怎樣給他們養老。
只要不是父母從小就故意不管兒子,讓兒子自生自滅。兒子被父母養大成人,兒子就有責任和義務給父母養老。不要拿父母沒有為兒子買房,娶媳婦給過一分錢說事,這是站不住腳的,因有的父母也想給兒子買房,也想花錢給兒子娶媳婦,但是他們沒能力,辦不到啊!我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有一個台灣青年人叫賴東進,他小時候,父親是瞎子,母親是智障,兄弟姐妹一大群,只有他和姐姐是正常人。父母就帶著他們白天討飯,晚上睡在墓坑裡。
後來,有人說他父親,你這個大孩子是正常人,應該讓他讀書啊,說不了將來還能出人頭地,不能讓他跟著你要一輩子飯吶!後來他父親就把他姐姐送到妓院,掙錢供應他上學。賴東進中專畢業時,談了一個女朋友,但他第一次上女朋友家,就被未來的岳母拈著扁擔打出去了,未來的岳母還罵道,全世界也找不出來你們這一窩窩人,窮的要命,還想我女兒嫁給你,是白日做夢!
這一扁擔把賴東進打醒了,他知道了人窮就沒地位,人窮連個老婆也娶不上,人窮別人就看不起你。他從此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拚搏,走出自己的路。後來賴東進,一路奮勇拼搏,成了台灣十大優秀青年,台灣一大廠的廠長。賴東進說,感恩父母給了他生命,感恩他岳母一扁擔打醒了他,讓他在逆境中,努力奮斗,在困境中脫穎而出。
象賴東進的父母不想給他買房子嗎?不想花錢給他娶媳婦們嗎?他們為人父母,肯定想,但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呀!那賴東進和他媳婦,是不是就不應該養他父母了?我認為,每一個做兒子的,都應該象賴東進一樣,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只要他們不是兒子一生下來,就拋棄了你,做為兒子的你就沒有任何條件不給父母養老。
做為媳婦也應該支持老公贍養父母,這是一個好的傳統,因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人在做,人在看,天也在看,要為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後代才會孝順你,將來才會好好地贍養你們,你才會有自己美好的晚年。也不知我說的符不符合題主的心意,若不符合請原諒為盼!
法律規定,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
但是,如果子女成年,那麼,父母就沒有義務為子女買房,照顧孩子,更沒有義務為孫子負擔什麼費用。無論父母沒有工作或者說懶惰,那不是子女要指責的問題,何況兒媳,兒媳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但有輔助贍養的義務,兒媳更不能對公婆說三道四,當然可以交流溝通。
公婆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不是他自己的願望,這種情況下作為子女更不能武斷指責埋怨,更需要子女的照顧贍養,再一次強調,子女贍養父母是無條件的,父母不養子女,子女如何長大?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不僅是道德方面的體現,更是法律賦予的義務和責任。不能以父母沒給買房和娶媳婦就不去贍養他們,不去為他們養老。父母把兒子養大就盡到了責任。
老家就有一個例子,白某生於一個多子女的家庭,當年因條件所限沒讀幾天書,三十幾歲才聚了一個弱智女子,里里外外什麼也幹不了,所以日子過得很緊巴。家裡房屋還是弟兄分家時分到的三間小矮屋。妻子的唯一功勞是給生一兒子。
兒子身才瘦小但很有志氣和心計,初中畢業就挑起家庭重擔,先給一家燒雞作坊打工,幹了幾年學會了做燒雞的技術,就開始自己干。以干凈衛生薄利多銷為理念,逐漸打開市場,掙到了第一桶金。能幹加運氣娶了一位美麗漂亮端莊賢惠的鄰村姑娘。
婚後就貸款買了一輛 汽車 跑運輸,掙到錢有了運輸方面的經驗隨後又購買了一輛,乾的風聲水起。有了資本又租了一片閑地開沙場,兩個 汽車 跑運輸,沙場也很興隆,幾年下來成了小有名氣的爆發戶。
雖然公婆對家庭沒有什麼負出和貢獻。但兒媳對待公婆特別好,吃飯穿衣照顧的都很周到,都說白某夫妻有福氣,娶了個好兒媳。
特別公公在前幾年去世以後,兒媳對待婆婆比親媽還好。因為工作忙,事業纏身。她們就聘請一位保姆在家照顧婆婆。婆婆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在村裡是出了名的孝順家庭。
農村有句俗話:"好兒不爭庄活地,好女不爭嫁妝衣」,靠自己的雙手努力拚搏創造出來的幸福,生活多麼理直氣壯。
都說:"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相信她們的兒女生活在這個環境里,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她們夫妻到老的時候也一定也會得到兒女們的關懷和孝敬!
平台怎麼老實讓提些俗氣的話題!
沒有給兒子,兒媳買房買車,是老子無能,兒子,兒媳贍養老人,那是責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⑧ 一個母親生下兒女們,不教育,自私,就關心自己,這樣的老人兒女應該負責養老嗎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哺育。尤其是嬰幼兒時期,更是需要父母盡心地呵護與照料。從母親的10月懷胎,到出生後父母的盡心撫養,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父母,給了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個遮風擋雨的家。使弱小、無法獨立的孩子,一天天長大,最終擁有了走向外面、獨立生存、成家立業的底氣和能力。然而,孩子長大後,會像父母當年那樣,為他的身體不適擔驚受怕,努力為他創造更好的生活等等那樣,善待、回報小時候為他無怨、無私付出自己一切的父母嗎?這個社會,都要求父母去做一個對孩子盡責的父母,做得不好,就會遭到孩子、成人、社會等輿論的抨擊、譴責。這無可非議,也是一個社會應有的氛圍。但,卻很少對成年後的孩子如何對待父母,去做要求。現實是,社會上子女不孝敬父母、不贍養父母,已成司空見慣、見慣不怪的常景。這,正常嗎?幼小的孩子是弱者,需要成人的保護。年邁的父母就不是弱者、就不需要已經成人的子女的照顧了嗎?!01這幾天,孩子身體不舒服。看著小小的孩子臉燒得紅紅的,在那不斷地哭鬧著,內心就感到很難受:孩子,你什麼時候身體才能好起來,媽媽好擔心你啊!而我和孩子爸,也顧不上因睡眠不足帶來的疲勞,和溫暖被窩外的寒冷,孩子一啼哭,就馬上起床為孩子忙前忙後。我想,這應該是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曾、也必經歷過的情景吧?有時我在想,父母有一天病重在床,需要子女人前人後的照料,又有多少子女都做得到呢?每個為人父母者,都註定要為孩子盡心盡力地付出自己所有的心力,哪怕僅僅只是關心孩子的身體。否則,那就不是盡職的父母。都要受到與論和社會的譴責,甚至討伐。而長大成人了的孩子呢?對父母的贍養,這個社會,包括他自己,對自己又有什麼要求呢?02沒孩子之前,我也跟許多年輕人一樣,對未知的世界充滿憧憬,渴望到處走走,看到不同的風景,卻從來沒想過身後的父母。有了孩子後,不論做什麼,我必首先考慮到孩子,我的世界成了以孩子為主。我不僅時時關注孩子的現在,更總是為孩子的以後去設想、去憧憬。同時,我也經常在想,以後我怎麼跟孩子在一起生活?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甚至是不可忽視、不可逃避的問題。因為有一天,我終會成為一個衰老、無力、需要人照顧的老人。而這時,我靠誰?而答案的很大概率就是靠孩子。也許,在很多人眼裡,我是一個自私的母親吧。因為,孩子那麼小,就去考慮以後讓孩子養老的問題。而且世人皆苦,尤其是以後競爭只會越發地激烈,那麼多父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