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人是怎樣孝敬父母的5個小例
2 親嘗湯葯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內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容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Ⅱ 中國孝親敬老的故事有哪些
1、蘆衣順母
孔子有個弟子叫閔損,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2、親嘗湯葯
劉恆,漢高祖和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3、埋兒奉母
漢朝有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4、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
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5、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孝
Ⅲ 中國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1、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夜壺,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2、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3、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從律,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4、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5、哭竹生筍
孟宗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Ⅳ 鍏充簬瀛濋『鐨勫悕浜烘晠浜嬫湁鍝浜
1銆佸瓙璺璐熺背
浠茬敱鏄鍛ㄦ湞鏄ョ嬫椂鏈熼瞾鍥戒漢錛屽瓧瀛愯礬銆傞潪甯稿瓭鏁鐖舵瘝銆備粬浠庡皬瀹跺冭傳瀵掞紝闈炲父鑺備凱銆傜粡甯稿悆涓鑸鐨勯噹鑿滐紝鍚冨緱寰堜笉濂姐備徊鐢辮夊緱鑷宸卞悆閲庤彍娌″叧緋伙紝浣嗘曠埗姣嶈惀鍏諱笉澶燂紝韜浣撲笉濂斤紝寰堟槸鎷呭績銆
瀹墮噷娌℃湁綾籌紝涓轟簡璁╃埗姣嶅悆鍒扮背錛屼粬蹇呴』瑕佽蛋鍒扮櫨閲屼箣澶栨墠鑳戒拱鍒扮背錛屽啀鑳岀潃綾寵刀鍥炲墮噷錛屽夊吇鍙屼翰銆傜櫨閲屼箣澶栨槸闈炲父榪滅殑璺紼嬶紝涔熻告湁浜轟篃鍙浠ュ仛鍒頒竴嬈★紝涓ゆ°傚彲鏄涓騫村洓瀛g粡甯稿傛わ紝灝辨瀬鍏朵笉鏄撱傜劧鑰屼徊鐢卞嵈鐢樹箣濡傞ゴ銆備負浜嗚兘璁╃埗姣嶅悆鍒扮背錛屼笉璁哄瘨椋庣儓鏃ワ紝閮戒笉杈炶緵鍔沖湴璺戝埌鐧鵑噷涔嬪栦拱綾籌紝鍐嶈儗鍥炲躲
鍐澶╋紝鍐板ぉ闆鍦幫紝澶╂皵闈炲父瀵掑喎錛屼徊鐢遍《鐫楣呮瘺澶ч洩錛岃笍鐫娌抽潰涓婄殑鍐幫紝涓姝ヤ竴婊戠殑寰鍓嶈蛋錛岃剼琚鍐誨兊浜嗐傛姳鐫綾寵嬬殑鍙屾墜瀹炲湪鍐誨緱涓嶈岋紝渚垮仠涓嬫潵錛屾斁鍦ㄥ槾杈規殩鏆栵紝鐒跺悗緇х畫璧惰礬銆
澶忓ぉ錛岀儓鏃ョ値鐐庯紝奼楁祦嫻冭儗錛屼徊鐢遍兘涓嶅仠涓嬫潵姝囨伅涓浼氾紝鍙涓轟簡鑳芥棭鐐瑰洖瀹剁粰鐖舵瘝鍋氬彲鍙g殑楗鑿滐紱閬囧埌澶ч洦鏃訛紝浠茬敱灝辨妸綾寵嬭棌鍦ㄨ嚜宸辯殑琛f湇閲岋紝瀹佹効娣嬫箍鑷宸變篃涓嶈╁ぇ闆ㄦ穻鍒扮背琚嬶紱鍒椋庡氨鏇翠笉鍦ㄨ瘽涓嬨
濡傛ょ殑鑹拌緵錛屾寔涔嬩互鎮掞紝瀹炲湪鏄涓嶅規槗銆
鍚庢潵浠茬敱鐨勭埗姣嶅弻鍙岃繃涓栵紝浠栧崡涓嬪埌浜嗘氬浗銆傛氱帇鑱樹粬褰撳畼錛岀粰浠栧緢浼樺帤鐨勫緟閬囥備竴鍑洪棬灝辨湁涓婄櫨杈嗙殑椹杞﹁窡闅忥紝姣忓勾緇欑殑淇哥勯潪甯稿氥傛墍鍚冪殑楗鑿滃緢涓扮洓錛屾瘡澶╁北鐝嶆搗鍛充笉鏂銆傝繃鐫瀵岃凍鐨勭敓媧匯
浣嗕粬騫舵病鏈夊洜涓虹墿璐ㄦ潯浠跺ソ鑰屾劅鍒版㈠枩錛屽弽鑰屾椂甯哥殑鎰熷徆銆傚洜涓轟粬鐨勭埗姣嶅凡緇忎笉鍦ㄤ簡銆備粬鏄澶氫箞甯屾湜鐖舵瘝鑳藉湪涓栧拰浠栦竴璧瘋繃濂界敓媧伙紱鍙鏄鐖舵瘝宸茬粡涓嶅湪浜嗭紝鍗充嬌浠栨兂鍐嶈礋綾崇櫨閲屼箣澶栧夊吇鍙屼翰錛岄兘姘歌繙涓嶅彲鑳戒簡銆
2銆侀粍棣欐墖鏋
榛勯欎節宀佺殑鏃跺欙紝姣嶄翰灝卞幓涓栦簡銆備粬鑷灝忔噦浜嬶紝甯鐖朵翰騫叉椿鍎挎椂寰堝嫟鍔籌紝璇諱功鏃跺緢鍒昏嫤錛屽圭埗浜蹭篃寰堝瓭欏恆傚綋澶忓g値鐑鐨勬椂鍊欙紝浠栨嬁鎵囧瓙緇欑埗浜叉墖鍑夛紝鏅氫笂涓虹埗浜叉妸搴婁笂鐨勬灂銆佸腑涔熸墖鍑夛紝椹辮刀鋩婅櫕錛涘啲瀛e瘨鍐鋒椂錛屼粬鏇跨埗浜叉妸琚紿濇殩鐑銆
3銆侀檰緇╂姍
闄嗙嘩錛屼粬鏄涓夊浗鏃舵湡鐨勫惔鍥戒漢銆備粬鐨勫畼鑱屽埌浜嗗お瀹堬紝瀵瑰ぉ鏂囧拰鍘嗘硶寰堢簿閫氥備粬鐨勭埗浜查檰搴鋒浘緇忔媴浠誨簮宸炲お瀹堝苟涓庤佹湳寰鏉ュ瘑鍒囥傞檰緇╁叚宀佹椂錛屽湪涔濇睙鎷滆佽佹湳銆傝佹湳璁╀漢錛堟嫑寰咃級浠栧悆姍樺瓙銆傞檰緇╁湪鎬閲岃棌浜嗕笁涓姍樺瓙銆備復璧版椂錛岄檰緇╋紙寮鑵幫級鍛婅緸琚佹湳錛屾樺瓙鎺夎惤鍦ㄥ湴涓娿
琚佹湳絎戠潃璇達細鈥滈檰緇╋紝浣犳潵鍒浜哄跺仛瀹錛屾閲屾庝箞榪樿棌鐫姍樺瓙錛熲濋檰緇╄藩鍦ㄥ湴涓婏紝鍥炵瓟閬擄細鈥滄樺瓙寰堢敎錛屾垜鎯寵佺暀緇欐瘝浜插悆銆傗濊佹湳璇達細鈥滈檰緇╄繖涔堝皬灝辯煡閬撳瓭鏁錛岄暱澶у悗涓瀹氫細鎴愭墠銆傗濊佹湳瀵逛粬澶т負鎯婅訛紝鍚庢潵緇忓父璺熷埆浜虹О璧炰粬銆
4銆佸摥絝圭敓絎
瀛熷畻錛屼笁鍥芥椂鏈熸睙澶忎漢錛屽勾灝戠殑鏃跺欑埗浜插氨鏃╂棭鍦板幓涓栦簡錛屽彧鏈夊勾鑰佷綋琛扮殑姣嶄翰鍜屼粬鐩鎬緷涓哄懡銆
涓鏃ユ瘝浜叉繁鎰熶笉閫傦紝緇忚繃奼傚尰闂鑽錛屽緱鐭ョ敤鏂伴矞鐨勭圭瑡鍋氭堡灝卞彲浠ュ尰濂芥瘝浜層傚洜涓烘e煎嚊鍑涘瘨鍐錛屾牴鏈灝辨病鏈夐矞絎嬶紝灝忓瓱瀹楅潪甯稿笇鏈涙瘝浜茬殑韜浣撳ソ璧鋒潵錛屽彲鏄鍙堟棤璁″彲鏂姐傛媴蹇冨咖鎰佷腑,灝忓瓱瀹楃嫭鑷涓浜鴻窇鍒扮規灄錛屾壎絝硅屽摥銆
浠栫殑鍝澹版墦鍔ㄤ簡韜杈圭殑絝瑰瓙錛屼簬鏄濂囪抗鍙戠敓浜嗭紝鍙鍚鍛肩殑涓澹幫紝鍦頒笂灝辯灛闂撮暱鍑轟簡璁稿氱殑瀚╃瑡銆傚皬瀛熷畻鐪嬪埌鏃跺績閲岀壒鍒鐨勯珮鍏達紝浠栧皬蹇冨湴鎽樺彇浜嗙圭瑡錛屾㈡㈠枩鍠滃湴鍥炲埌浜嗗墮噷銆傚洖鍒板朵箣鍚庯紝椹涓婄敤絝圭瑡涓烘瘝浜茬啲濂戒簡絎嬫堡銆傛瘝浜插枬浜嗙瑡奼や箣鍚庤韓浣撴灉鐒跺ぇ鏈夊ソ杞銆傚瓱瀹楀悗鏉ュぇ鏈変綔涓猴紝瀹樿嚦鍙哥┖銆
5銆佸崸鍐版眰椴
鏅嬫湞鐨勭帇紲ワ紝鏃╁勾涓ф瘝錛岀戶姣嶆湵姘忓苟涓嶆厛鐖憋紝甯稿湪鍏剁埗闈㈠墠鏁拌寸帇紲ョ殑鏄闈烇紝鍥犺屽け鍘葷埗浜茬柤鐖憋紝鎬繪槸璁╀粬鎵撴壂鐗涙氥
涓騫村啲澶╋紝緇ф瘝鏈辨皬鐢熺棶鎯沖悆椴ら奔錛屼絾鍥犲ぉ瀵掓渤姘村啺鍐伙紝鏃犳硶鎹曟崏錛岀帇紲ヤ究璧よ韓鍗т簬鍐頒笂錛屽拷鐒墮棿鍐板寲寮錛屼粠瑁傜紳澶勮穬鍑轟袱灝鵑菠楸礆紝鐜嬬ゥ鍗佸垎嬈e枩錛屾姳鐫椴ら奔璧跺揩鍥炲朵氦緇欑戶姣嶃
浠庢わ紝緇ф瘝鍍忓彉浜嗕竴涓浜猴紝瀵圭帇紲ラ潪甯稿ソ錛岀帇紲ュ張鍘繪崏浜嗗嚑鍙榛勯泙璁╃戶姣嶅悆錛岀戶姣嶇棶涔熷ソ浜嗐
Ⅳ 中國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棄官尋母、滌親溺器。這是二十四孝的故事。
Ⅵ 中國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有:
1、戲綵娛親:
姜詩是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Ⅶ 古今孝敬父母的事例
1、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Ⅷ 歷史上既盡忠又盡孝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方觀承千里探親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
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准,讓我們啟程。」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後,他們終於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後,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後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2、曾國藩孝敬父母的故事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國藩的家書中寫道,「父母大人金福萬安……阿膠兩斤,高麗參半斤……」,託人帶回湖南老家,以略盡人子之孝。
曾國藩後來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這些東西當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還是個翰林院編修,是個窮京官,弄到這些東西並不容易。
特別是在他的家書中,將阿膠與高麗參並列,而且阿膠位居高麗參之上,可見當時社會風尚,以阿膠為難得的滋補上品,甚至比名滿天下的高麗參還難得。後來曾國藩的家書中,屢屢出現寄贈阿膠的字句,阿膠成為曾國藩為父母盡孝的最好方式。
3、許世友五跪慈母的故事
許世友未到10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更加辛勤勞動。一天,許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親迎著寒風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陣心酸,流出了眼淚,心疼地跪在地上對母親說:「娘,俺曉得你最疼俺,俺這一輩子不管有沒有出息,一定盡心奉養您!」
許世友16歲那年,誤傷了一個地主的兒子,地主勾結官府到處追捕他。一年後,許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親面前,喊了一聲:「娘,俺走後,讓您老受苦了!」
許世友投身革命斗爭之後,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曾幾次抄他的家,許世友的母親被迫帶著兩個女兒逃到外鄉。一次在行軍路上,許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討的母親和妹妹,難過得淚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親的面前,泣不成聲:「娘,孩兒不孝,連累您老人家無處安身……」
4、包拯辭官盡孝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清官。他不僅辦案公正無私,還十分孝順。
公元1027年,包拯憑借自己的才學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包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建昌縣離包拯家很遠,他的父母年紀大了,經受不住長途跋涉,沒有辦法與他一同前往,但他又不忍心離開父母,所以非常苦惱。
最後,包拯只好上書請求皇上,讓他安排自己到離家近的地方任職。皇上被包拯的孝心感動了,就任命他在離家不遠的和州任監稅官,專門掌管錢糧稅收。
包拯一接到任命,就立刻回家告訴父母,希望父母能夠與他一起前往和州。父母捨不得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說什麼也不肯離開,但是一想到兒子要離家到外地做官,他們又忍不住傷心難過。包拯看在眼裡,既心疼,又著急。
晚上,包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家裡又只有自己一個孩子,到底該怎麼辦呢?他想來想去,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最後只好再次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專心留在家裡侍奉父母。
包拯每天盡心盡力,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幾年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了。他也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父母的墳墓旁搭了一間草廬,為父母守喪。
5、介子推——盡忠盡孝,堅貞不屈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
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
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