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大人的稱謂有多少

父母大人的稱謂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4-04-15 20:20:34

『壹』 全國各地對父母及親人的稱呼

老公

此說見於《南北史續世說》。原文為:「高昂兄弟並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後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老頭」。

3、老太爺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尊稱別人的父親(也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或公公、岳父)。」

4、老爺子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年老的父親。」

5、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

6、老爺

封建社會大家族裡對自己父親的稱呼。《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寶玉一面登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

7、老爹

兒媳婦對公公的方言稱呼。

8、老大人

對別人父親的敬稱。《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各位司、道大人聽掃這里,因為署院說的是他老大人,一齊肅然起敬。」

9、老太公

對別人父親的敬稱。元朝人穀子敬《城南柳》第二折:「當日死了你那老太公,怎麼生下你這個小業種。」

10、老太爺

對別人或者自己父親的敬稱。《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這塊玉還是祖爺爺給我們老太爺,老太爺疼我,臨出嫁的時候叫了我去,親手遞給我的。」

11、老父

對人稱呼自己的父親。《水滸傳》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俊》:「不孝逆子,做下非為,老父身亡,不能盡人子之道,畜生何異!」

12、老公公

女子對丈夫父親的方言稱呼。

13、老兒

父親的俗語稱呼。宋朝人趙彥衛《雲麓漫鈔》第二卷:「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

14、 老爺

子女對父親的一種稱呼。元朝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老爺休道一樁事,就是十樁事,你孩兒也依的。」

15、 老尊

父親的別稱。《醒世恆言》第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原來父母雖亡,他的老尊原是務實生理的人,卻也有寫田房遺下。」

16、 老漢

對別人父親的稱呼,含有輕蔑的意味。現代著名作家巴金《豬與雞》:「等你老漢兒回來,老子再跟你算帳。」

17、 老頭兒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有親昵的意味。元朝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正在教場耍子,老頭兒呼喚,須緊走一遭。」

18、 老頭子

對父親的一種稱呼。王躍文《國畫》:「皮傑越是喝酒,話就越多,嗓門也越高:『兄弟們,我在外面自己闖天下,沾不了老頭子的光,靠的就是些難兄難弟。搭幫兄弟們啊,老弟我才萬難混了碗飯吃。老頭子,他不端掉我的飯碗就算開恩了。……』」

海安方言------稱呼
稱呼:
老婆,妻子——馬馬兒
兒媳婦——席婦
伯母——大媽,媽(兒)
伯父——大大,大(兒)
叔叔——(呀呀)
嬸嬸——娘娘,媽(兒)
姑媽——(亮亮)
孩子——兒,細啊兒

『貳』 在古代,我們對父母的稱謂有哪些

一、稱謂: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二、父母簡介:
父母 fù mǔ
(1) parents
(2) 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父母者,人之本也。「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
(3) 具有父親和母親作用的人。
(4) 我們的第一位老師
(5) 我們的最好的朋友

『叄』 常見的家庭稱謂有哪些

常見的家庭稱謂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子女稱父母雙親

口語稱「爸爸」、「媽媽」、「爸媽」、「爹娘」等。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父親」、「母親」、「雙親」、「二老」、「父母」、「娘爹」等。

子女稱母親

口語稱「媽媽」、「娘」、「嬤嬤」。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母親」、「家母」、「老娘」、「老太太」、「老姥子」等等。

子女稱父親

口語稱「爸爸」、「爹」、「大大」。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父親」、「家父」、「老爺」、「老爹」、「老太爺」、「老爺子」等等。

子女稱母親的母親

口語稱「老娘」、「娘娘」、「家家」、「毑婆」、「姥姥。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外婆」、「毑母」、「外祖母」、「大母」、「王母」。

子女稱父親的母親

口語稱「奶奶」、「奶娘」、「祖婆」、「奶婆」。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祖母」、「奶奶」、「大母」、「王母」。

子女稱母親的父親

口語稱「外公」、「姥爺」、「姥爹」、「爺爺」、「毑公」、「姥公」。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外祖父」、「外公」、「毑父」、「姥爺」、「大父」、「王父」。

子女稱父親的父親

口語稱「爺爺」、「祖公」、「奶爺」、「奶爹」、「老爺」、、「奶公」。書面語或對外人稱之為「祖父」、「奶爺」、「大父」、「王父」。

(3)父母大人的稱謂有多少擴展閱讀

家庭稱謂指一個家庭,親戚之間,歷史形成了傳統的親族傳承關系,互相之間根據輩分沿襲而固定成各種稱謂。口頭的稱謂與書面的稱謂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且對外人和互相之間的當面稱謂也不盡相同。

稱謂的書面、口頭、對人、當面雖有不同,但其本質的輩份卻是一致的,內涵是完全一樣的。

『肆』 父母最文雅的別稱 父母最文雅的別稱是什麼

1、父親的雅稱有:嚴親、嚴君、所天、太公、椿堂、椿庭、椿舍、尊君、尊府、尊大人、譽孝敗府丈等。

2、母親的雅稱有:尊慈、尊堂、尊萱慶顫、慈親、仙萱、壽堂、太君、家慈、北堂、堂萱、萱室、萱親、萱闈、慈闈、堂前、慎如北堂萱等。

3、慈親原指慈愛的父母,後多指母親。父母同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

『伍』 常見的家庭稱謂有哪些

一個家庭,親戚之間,歷史形成了傳統的親族傳承關系,互相之間根據輩分沿襲而固定成各種稱謂。這種稱謂就是家庭稱謂,口頭的稱謂與書面的稱謂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而且對外人和互相之間的當面稱謂也不盡相同。稱謂的書面、口頭、對人、當面雖有不同,但其本質的輩份卻是一致的,內涵是完全一樣的。

子女稱父母雙親。當面口頭叫「爸媽」、「二老」、「爹娘」等。書面或對外人時稱「雙親」、「二老爹娘」、「二老」「父母」「爹娘」等。子女稱母親。口頭上當面叫「媽」、「娘」、「媽媽」。字面上或是對外人說時稱之為「母親」、「家母」、「我媽」「老母親」「老娘」「老太太」「老媽」、「高堂」等。子女稱父親。口頭當面稱呼是:「爸爸」、「爹」、「大大」,「爸爸」的稱呼在城市中普遍,而「爹」、「大大」在山西的農村中普遍,少數地方還會稱呼爸爸叫「父」。字面上或對外人稱父親為「爸爸」、「父親」、「家父」、「高堂」、「老爺子」、「老爹」、「老人家」、「老頭子」等等。孫子稱母祖母。口稱當面稱呼為「姥姥」、「姥娘」、「外婆」。書面或對外人時稱為「母祖母」、「姥姥」、「外婆」。六孫子稱父祖母。口稱當面稱呼為「奶奶」、「奶娘」。書面或對外人時稱為「父祖母」、「奶奶」。孫子稱母祖父口稱當面稱呼為「姥爺」、「姥爹」、「爺爺」、「老爺」、「外公」。書面或對外人時稱為「母祖父」、「姥爺」、「外公」。孫子稱父祖父。口稱當面稱呼為「奶爺」、「奶爹」、「爺爺」、「老爺」。書面或對外人時稱為「父祖父」、「奶爺」。甥兒稱姨母。稱當面稱呼為「姨媽」、「姨娘」、「母姨」、「大娘」、「大媽」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姨母」。侄兒。稱姑母。口稱當面稱呼為「姑媽」、「姑娘」、「父姑」、「大娘」、「大媽」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姑母」。侄兒稱叔父。口稱當面稱呼為「叔爸」、「叔爹」、「父叔」、「大爹」、「大爸」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叔父」。甥兒稱舅父。口稱當面稱呼為「舅爸」、「舅爹」、「 母舅」、「大爹」、「大爸」等。書面或對外人稱「 舅父」。曾孫(8種不同類型的曾孫)稱曾祖(4位曾祖父,4位曾祖母)口稱當面稱呼曾祖父為「太爺」、「祖奶爺」、「祖姥爺」、「祖老爺」、「太爺爺」、「祖公」,書面或對外人稱之為「曾祖父」。口稱當面稱呼曾祖母為「太太」、「祖奶奶」、「祖姥姥」、「 太姥姥」、「太奶奶」、「祖婆」,書面或對外人稱之為「 曾祖母」。甥孫稱姨祖母(姨姥姥、姨奶奶)(2位祖母的姊妹)口稱當面稱呼為「姨姥姥」、「姨奶奶」、「姨姥娘」、「姨奶娘」、「姨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姨祖母」。侄孫稱姑祖母(姑姥姥、姑奶奶)(2位祖父的姊妹)口稱當面稱呼為「姨姥姥」、「姨奶奶」、「姨姥娘」、「姨奶娘」、「姨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姨祖母」。侄孫稱姑祖母(姑姥姥、姑奶奶)(2位祖父的姊妹)口稱當面稱呼為「姑姥姥」、「姑奶奶」、「姑姥娘」、「姑奶娘」、「姑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姑祖母」。侄孫稱叔祖父(叔姥爺、叔奶爺)(2位祖父的兄弟)口稱當面稱呼為「叔姥爺」、「叔奶爺」、「叔爺爺」、「 叔老爺」、「叔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叔祖父」。甥孫稱舅祖父(舅姥爺、舅奶爺)(2位祖母的兄弟)口稱當面稱呼為「舅姥爺」、「舅奶爺」、「舅爺爺」、「舅老爺」、「舅祖」等。書面或對外人稱「舅祖父」。玄孫(16種不同類型的玄孫)稱高祖(8位高祖父,8位高祖母)口稱當面稱呼高祖父為「祖太爺」、「祖太奶爺」、「祖太姥爺」、「祖太老爺」、「祖太爺爺」、「祖太公」,書面或對外人稱之為「高祖父」。口稱當面稱呼高祖母為「祖太太」、「祖太奶奶」、「祖太姥姥」、「祖太姥娘」、「祖太奶娘」、「祖太婆」,書面或對外人稱之為「高祖母」。這些就是常用的家庭稱呼。

『陸』 父母的稱謂怎麼稱呼

父母的稱謂?應該稱呼爸爸媽媽呀!

『柒』 關系稱謂怎麼填寫(家族各關系稱謂大全)

家族是以血統關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

血統關系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直系

生父 父親 爸爸、爹 爹爹、阿爹 兒、女

生母 母親 媽媽、娘 媽媽、姆嬤 兒、女

後父 繼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兒、女

後母 繼母 晚娘 嗯娘、姆媽 兒、女

父之父父之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爺爺、阿爺娘娘、阿娘 孫、孫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曾孫、曾孫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弟、哥妹、姐

夫 丈夫 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 妻

妻 夫人 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 夫

夫之父 公 阿公 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 媳婦

夫之母 婆 阿婆

血統關系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 伯父叔父 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伯母叔母 大媽嬸娘 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 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 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 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 姑母 姑娘 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 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 嫂弟媳 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 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夫之兄弟 伯叔 叔伯 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 妯娌 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 親家 親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稱,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 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 姑父 姑丈姑夫 舊呼大爹、二爹、大伯,現呼大爸爸、二爸爸 內侄、內侄女

姑之子女 姑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 表弟、哥、妹、姐



血統關系 稱謂 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母系

母之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孫、外孫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母 娘舅舅姆 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 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 舅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 姨丈姨娘 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 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 姨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 妻之父母 岳父岳母 丈人丈母 面稱隨妻阿爹、姆媽 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 內兄弟內兄嫂內弟媳 阿舅舅嫂 面稱隨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 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 內姐內妹 姨娘 面稱隨妻 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 連襟 連襟 以哥、弟相稱或呼其名 哥、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中國人對丈夫的稱呼大全

【良人】古時管丈夫「良人」,這稱呼好聽啊,估計那時的丈夫都不泡妞,家裡一桿旗幟永遠飄揚,所以叫「良人」。在當時,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當時男女比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邊加個「阝」,就是「郎」」;在「良」字左邊加「女」,就成「娘」。「郎」為夫君。李白就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郎」多親切的稱呼阿!

【郎君】但單音節詞似乎太甜膩了,大約除了個別那時的「小甜甜」,如鄭袖,鉤弋之流,眾多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於是就在前頭或尾後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後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字後面加上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昵的「郎君」,「娘子」。(註:起先,「娘子」一詞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稱呼。)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宮延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台階啊。官當然是管人嘛,那家裡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裡的老婆了哦。

【老爺】老爺, 僅限於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稱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的除了「娘子」外,還稱「內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家內」;這都是那時的小資和偽小資們最喜歡喜歡的叫法了。潘金蓮稱西門慶一定是甜甜的一聲「官人」:但李易安稱趙明誠則一定是「外子」。

【相公】如看過京劇,越劇,黃梅戲的話,無論青衣,還是花旦在台上,拉長了音兒一聲「相——公——」,就是這倆字兒。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後來,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從對丈夫的稱呼中也可明顯看出。

【先生】在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的,這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這兩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義似乎還是「老師」。《辭海》「先生」目下載:「《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為對人的敬稱。」由此而可見,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對象之外,是隱含著職業、年齡方面的因素的。換言之,所謂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庚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台地區還在廣泛地使用。

【愛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區一些受新文化運動熏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裡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而在舊中國國統區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出「資產階級」的色彩。於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起來。

【男人】男人,這是最有歸屬感的叫法。通常必須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可惜僅見於通常極具團隊精神的鄉下女人口中。

【我們家那口子】帶有一種隱秘的親熱味道!但其中已無尊敬的意思。

【孩子他爸】最隱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這么個紛繁復雜的時代,這個稱呼太缺乏准確性了,極不嚴謹。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極可能並不是她老公的哦。

【老闆】現在中國到處都叫老闆,連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導師為「老闆」,就是這么爛的稱呼,丈夫們享用的機會都不多,更多的時候倒是稱自己的老婆做老闆和領導的。

【老公】老公這詞最初卻就是太監。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璫。尊稱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內豎、閹宦、太監、閹人。民間則俗稱老公,李自成進北京後,即有「打老公」一說(《棗林雜俎》)。如是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監。

現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時,是否骨子裡潛意識就想過,這眼前的男人,就真還有些太監的味道?所以,以後請各位「老婆們」改改口才好。否則,似乎是在說華夏的男性,正呈現被閹割的趨勢。

對老婆的稱呼

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

文人稱拙荊;

雅士叫執帚。

商賈稱*內;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稱娘子;

莊稼漢叫婆姨。

有修養的人稱太太;

沒文化的叫老婆。

年輕人稱媳婦;

老頭子叫老伴。

不結婚時稱女朋友;結婚後叫對鼻子。

北方人稱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

大陸上稱愛人;

台灣叫內子。

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

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捨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

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

對老婆親熱時稱親愛的;

對老婆厭惡時叫那娘們。

河北人稱老婆為家裡的;

河南人稱老婆為屋裡頭的;

四川人稱老婆則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東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兒他瑪瑪

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范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與父親相關的親屬

(1)諸父、諸母:是對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統稱。

(2)世父:對父親的兄弟的稱謂,現在更多的場合是稱「伯父」、「叔父」或簡稱「伯」、「叔」。古人偶爾將幾個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別稱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對父親的兄弟的妻室的稱呼。

(4)從父:對父親的叔伯兄弟可統稱「從父」,又可分別稱為「從伯」、「從叔」。

(5)姑:對父親的姊妹可稱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稱為「諸姑」、「姑姊」、「姑妹」,對已婚者一般都稱為「姑母」、「姑媽」,與今不同的是偶爾也稱「姑娘」。

(6)姑父:對姑母的丈夫,既可稱為「姑父」、「姑丈」,又可以稱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對姑母的子的稱謂。

(8)表姊妹:對姑母的女的稱謂。

與母親相關的親屬

(1)外祖父:對母親的父親,稱其為「外祖父」(與今同),又可稱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爺」等。

(2)外祖母:對母親的母親,稱為「外祖母」、「外婆」(與今同),又稱為「姥姥」、「老老」等。

(3)舅:對母親的兄弟,古今均稱「舅」,在不同場合,可加上一些修飾或補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對舅父之妻的稱謂。

(5)姨母:對母親姊妹的稱呼,先秦時稱為「從母」,秦漢以來則稱為「姨母」,或稱為「姨娘」、「姨婆」、「姨媽」等。

(6)姨父:對姨母之夫稱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稱「表兄弟」、「表姊妹」。

(無論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還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稱,古人統稱為「諸表」。)

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

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對成年男子的美稱,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關稱謂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還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漢子」等稱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對妻的最主要的稱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種附加成分,還有「賢妻」、「良妻」、「仁妻」、「令妻」、「嬌妻」等。除此,還可用「婦」、「室」、「君」、「夫人」、「娘子」、「渾家」、「內」、「老婆」、「婆娘」、「太太」等來稱呼。

與丈夫相關親屬

(1)公:也稱公公,對丈夫之父,古稱為「舅」,也稱為「公」、「公公 」。這些稱呼正是今天稱丈夫之父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稱婆婆,對丈夫之母,古稱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嚴姑」、「慈姑」、「阿姑」等。後又稱「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對丈夫父母的合稱。近者稱「公婆」。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稱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對丈夫的兄弟的稱謂,與近代所稱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對丈夫妹妹的稱謂。

與妻子相關親屬

(1)岳丈:是對於妻子之父的稱呼,古代還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稱。

(2)岳母:對妻子之母的稱謂,或稱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來對妻子之母的稱呼。

(4)舅舅:對妻子兄弟的稱呼,或稱為「舅」、「舅爺」、「舅子」等,還稱為「內兄」、「內弟」、「妻兄」、「妻弟」等。

(5)姨:對妻子的姊妹的稱呼,或稱「大姨」、「小姨」,也稱為「妻妹」、「內妹」。

1兄弟及與其相關親屬

(1)兄:又稱為「昆」。今天則可用「哥」來稱呼兄長。有兄弟數人的情況下,稱呼中必須表示出排行,或以數字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這些排行常用語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廣泛的稱呼,可以稱父、稱兄、稱弟、稱子。)

(2)嫂:對兄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嫂嫂」。

(3)弟:是對與兄相對者的稱呼。

(4)弟媳:對弟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弟妹」。

(5)侄:對兄弟的子女最常見的稱呼,也可直接稱之為「兄子」、「兄女」,或稱為「從子」、「從女」、「猶子」、「猶女」。

1姊妹及與其相關親屬

(1)女兄、女弟:古代對姊妹的稱謂,或直接稱姊妹為兄弟。「姊」又稱「姐」,與姊相對者稱為「妹」。

(2)姊夫、妹夫:對姊妹的丈夫的稱呼,也可稱為「姊婿」、「妹婿」。

(3)甥:對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稱呼,還稱為「外甥」、「甥女」、「外甥女」。

1子女及與其相關親屬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范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

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別人之子又可稱為「令子」、「良子」、「不凡子」、「賢子」等。除此,還可用「男」、「子息」、「賤息」、「兒子」、「兒郎」、「兒男」等來稱呼子。若有幾個兒子則有「長子」、「次男」、「幼子」等稱呼。

(2)女:對女兒的主要稱呼。對別人的女兒往往稱為「愛」或「嬡」,也稱為「令嬡」、「閨嬡」。

(3)義子、義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養的子女,又稱「養子」、「養女」、「假子」。同時還有一個常見的代稱「螟蛉」。

(4)媳婦:對兒子之妻的稱呼。最初只稱為「婦」,後因兒子又稱為「息」,所以子之妻又稱為「息婦」,或寫作「媳婦」。

(5)婿:對女兒丈夫的稱呼,或稱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兒之夫還可以被稱為「女夫」、「半子」、「東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稱「賢婿」之類,岳家一般人都尊稱其為「姑爺」、「姑老爺」。

(6)孫:對兒子的子女的稱呼,或稱「孫息」、「孫枝」。「孫」又分為「孫兒」、「孫女」,「孫女」又稱為「女孫」。

(7)外孫:對女兒的子女的稱呼。女姓還可稱為「外孫女」。

『捌』 請教古人對年長者的稱謂

一、古人對年長者的稱謂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二、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等。

1、令,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

2、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三、示例。

1、君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釋義:

夜裡做夢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滿頭。阿衛韓郎已經先後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2、公

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宋代: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歘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流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釋義:

做兒子的能死節於孝,做臣子的能死節於忠,那就是死得其所。安史亂起,正氣崩解,不見盡忠報國之士,反多無恥降敵之徒,士風不振,大義不存。張巡罵賊寇直到雙眼出血,許遠溫文爾雅愛君能守死節,他們都留下萬古芳名。後來的人已經沒有他們那樣的操守,那種如百煉精鋼似的精誠。

人生短促,轉眼生離死別。更應該轟轟烈烈做一番為國為民的事業。如果他們當時甘心投降賣國,則必受人唾罵,以至遺臭萬年,又怎麼能夠流芳百世呢?雙廟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嚴典雅。夕陽下寒鴉枯木示萬物易衰,而古廟不改。郵亭下,如有奸雄經過,面對先烈,則當仔細思量、反躬自省。

3、足下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唐代:柳宗元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盪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

釋義:

得到楊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災,家裡沒有一點積蓄了。我開始聽到很吃驚,接著感到懷疑,最後才非常高興,本來我准備慰問您,現在卻改變了,要向您道喜。

由於相隔很遠,信里的話又很簡單,我不能徹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如果真是像大水沖過一樣,乾乾凈凈的,完全沒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

4、夫子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南北朝:劉義慶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釋義:

在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可是父親不在,於是便叫楊氏子出來。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5、大人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唐代: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釋義:

從井底用絲繩向上拉起銀瓶,銀瓶快上來了絲繩卻斷掉了。在石頭上磨玉做的簪子,玉簪快要磨成卻從中間折斷。銀瓶沉入井底玉簪折斷又能如何呢?就像如今我和君的離別。回想起往日在家還是閨秀之時,人們都說(我)舉動之間都有美麗的影姿。

頭發梳成美麗的發髻如同秋蟬之翼,將雙眉化成如同遠山一般纏綿婉轉。笑著和(侍婢)嬉戲大笑相伴在後花園,這個時候我還沒有和君相識呢。我玩弄靠著矮牆青梅樹的枝椏,君騎著白馬立在垂楊邊上。我在牆頭你在馬上遙相對望,一看見君就知道已經有斷腸的相思。

知道君斷腸的相思想要和君傾訴,君將手指向了南山的松柏樹。感受到君心就如松柏化成,暗想著要結起雙鬟想要隨君離去。隨著君到家裡五六,君的父母常常有話告訴我。經過正式行聘的才是正妻,私奔的是妾室,沒有資格參與家族祭祀。

終於知道君的家是不能夠住下去的,可是奈何離開家門卻沒有去處。難道我沒有父母高堂?我的家鄉也都是親人。因為和君私奔所以很久不與家鄉通消息,如今悲憤羞愧無法歸鄉。對君而言不過一天的姻緣,卻耽誤了我一生的幸福。以我的經歷告訴那些小人家痴情的女兒,千萬要慎重不要將終生輕易許人。

閱讀全文

與父母大人的稱謂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老年人腎氣不足中葯有哪些 瀏覽:340
春節元宵節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瀏覽:268
感恩重陽節怎麼寫作文 瀏覽:940
三亞有養老院嗎 瀏覽:390
老年人黑科技有哪些 瀏覽:310
眼珠疼脹痛怎麼回事老年人 瀏覽:789
中秋節唱給父母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335
60歲游泳多少米合適 瀏覽:768
關於老人家比較容易噎食的食物 瀏覽:707
老年人適合的旅遊 瀏覽:653
怎麼看孔子養生 瀏覽:811
幫敬老院老人日記 瀏覽:486
老年大學惠陽怎麼報名 瀏覽:688
上海怡齡養老院 瀏覽:167
重陽節福利院慰問演出主持詞 瀏覽:960
滁州市退休滿70周歲補高齡錢多少 瀏覽:805
長壽海棠黃葉怎麼辦 瀏覽:608
最長壽人為多少歲 瀏覽:492
天津武清農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141
企業慰問敬老院橫幅標語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