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子」贊揚「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釋義:孔子說:「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而喜好造反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產生了。所謂「孝」「悌」,可為「仁」的根本吧。」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釋義: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3、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釋義: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4、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釋義:孟懿問:「怎樣是孝道?」先生說:「不要違逆了。」一日樊遲為先生御車,先生告訴他說:「孟孫問我孝道,我答他不要違逆了。」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呀?」先生說:「父母生時,當以禮奉事。死了,以禮葬,以禮祭。」
5、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釋義:孟武伯問有關孝的事,孔子說:「父母只為孝子的疾病而擔心。」
6、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釋義:子游詢問孔子孝道,孔子說:「現今的孝道,只是說能夠奉養父母,(但這樣是不夠的,因為)對狗或馬也能做到飼養它們,如果對父母不誠心孝敬,那麼和飼養狗、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B. 孔子父母的名言
孔子關於父母的名言
對於父母,孔子持是什麼態度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關於父母的名言,歡迎參考閱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上面的翻譯
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說:「所守的約言符合道義,所說的承諾就盟能兌現。態度容貌符合禮儀就不致於遭受侮辱。依靠關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2、孔子說:「後生小子(弟子在這里指的是年紀幼小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的房子(《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這里的弟子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宮,出是出己宮)便敬愛兄弟。寡言少語,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精力,再去學習文獻。
3、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父在,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對於父之道長期地不加以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
4、孟懿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何忌,懿為謚號)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不久,樊遲(孔子學生,姓樊名須,字子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道,我答復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問:「什麼意思?」孔子道:「父母活著,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照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5、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回答道:「做父母的只是為孝子的疾病發愁(意在做孝子的應該體諒父母,保重健康,不要讓父母擔憂)
6、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便行了,至於狗和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的孝順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怎麼去區別呢?
7、子夏(孔子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問孝,孔子說:「兒子在父母面前經有高興的神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菜佳餚,年長的人吃喝。 難道這竟可認為是孝么?
8、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一邊替他們高興,一邊擔憂
9、宰我(孔子學生)問:「父母死後要守三年的喪,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習禮,禮儀必定會廢棄掉,三年不去奏音樂,音樂一定會失傳。陳谷既然已經吃完了,新谷又已出來,打火用的燧木又經過一個輪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道:「(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個白米飯,穿花緞衣,你心裡安不安呢?」
宰我道:「安."
孔子(搶著說)道:「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小的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適,才不這樣干。如今你既然覺得心安,便去干好了。」
宰我退了出來,孔子說:「宰予不仁啊!兒女生下來,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難道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裡得到三年懷抱的愛護嗎?
10、有子說" 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其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悌,音ti 的四聲。孝為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悌為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產生。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是仁的.基礎吧
1、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2、給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讓他們謙遜謹慎,孝敬父母,愛戴親友。——西塞羅
3、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李岫雲
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5、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6、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7、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孟子
8、應該強調,不嚴肅認真的教育,有許多隱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聰明的。——雨果
9、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0、即使是孩子,也有一個人格,也是一個獨立的人,這個前提必須明確,孩子決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構成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一個人格必須用充沛的愛來培養。——池田大作
11、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1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3、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詩經》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15、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對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語言。——木村久一
16、生意要一筆一筆地做,面對面地做,推心置腹地做。顧客不是我的冤家對頭,而是我的衣食父母。——喬·吉拉德
17、善體黎庶情,此謂民之父母。廣行陰騭事,以喃保我子孫。——山陰金先生
18、怎樣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間毫無間隙,在溫柔地愛他們的孩子時,同時維持著堅固的紀律,且在兒童之間保持著絕對一視同仁的平等態度。——安德烈·莫洛亞
19、在我家裡,關心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父母親從小就向我們灌輸,一個人既要有雄心壯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自立自強是生活的基本原則。——艾森豪威爾
20、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山陰金先生
21、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22、勞動和人,人和勞動,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親。——蘇霍姆林斯基
23、孩子們的心裡總是演著好多小小的戲劇。父母不跟他們太親近時,他們就會覺得傷心。可是,這些悲傷卻像奏樂的豪雨,雨水中歡笑著初升的太陽。——羅曼·羅蘭
24、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25、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範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谷口雅春
26、我們接受三種教育,一種來自父母,一種來自教師,另一種來自社會。第三種教育與前兩種完全背道而馳。——孟德斯鳩
27、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8、尊重上帝要先於聖人,尊重英雄要先於常人,尊重父母要先於他人,然而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畢達哥拉斯
29、在一定意義上,學生是老師的影子,兒女是父母的影子。——吳明
30、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成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捷爾任斯基
31、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32、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33、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34、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培根
35、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後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這兩點是密切相關的。——亞科卡
36、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於不承認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種子,最初就是從這里萌芽的。——池田大作
37、敬義之所在,縱刀據斧鉞加頸項,父母兄弟環泣於前,此心亦萬不可動,此志亦萬不可移。——何功偉
38、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39、父母有幾百億家財,能夠幫子女買到個聰明的頭腦嗎?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財產或世間福德所能換來的,是要多生累積福德來的。——南懷瑾
40、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41、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培根
42、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
43、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44、世上所有的父母都有一種真摯的願望,就是想目睹本身不能成就的事業為兒子所完成,似乎他們想以此獲得再生,並且好好應用前一輩子的經驗。——杜邦·納姆洛
45、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
46、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無聊,那說明你的生活都是由父母買單。——比爾·蓋茨
47、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劉向
48、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山陰金先生
49、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50、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李毓秀
51、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52、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53、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54、家中沒有嚴父慈母之別,若說嚴,父母都嚴;若說慈,父母都慈。全家相處有如朋友一樣。——福澤諭吉
55、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布魯諾
56、確實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單身家庭或雙亡的困境中生存下來,但孩子對父母的需要,仍是人本性中不可抹殺掉的。——里根
57、在子女還小時,父母就應當考慮他們將來的職業方向並加以培養,因為這使他們最易塑造。但在這一點上要注意,並不是孩子小時所喜歡的,也就是他們終生願從事的。——洛克
58、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5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60、父母常失,在不能已於媚子。——王符
61、都說共產黨不孝順父母,你看人家周恩來對父親不是挺孝順嗎。——於學忠
62、父親和母親是如同教師一樣的教育者,他們不亞於教師,是富有智慧的人類創造者,因為兒子的智慧在他還未降生到人間的時候,就從父母的根上伸展出來。——蘇霍姆林斯基
63、任何一個孩子因死亡、離婚、被拋棄而失去父母,永遠是個悲劇。有些單身家庭確實也盡到了照顧自己孩子的責任,但是多數美國人認為,單身這家庭並不是理想的模式。——里根
64、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經》
65、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C. 孔子關於孝道的名言
1、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4、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5、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6、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7、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9、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0、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2、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13、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4、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15、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1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8、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9、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1、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
22、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23、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
24、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5、子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
26、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2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8、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9、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30、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
古人關於孝道的名言警句大全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
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孝經》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
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王永彬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首孝弟,次謹信。李毓秀《弟子規》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母愛最高尚。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河裡孩子岸上娘。
要想贏得女兒的歡心,必須先從她母親著手。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出自《名賢集》。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咱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關於孝道名言孝順父母名言大集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孝經》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我的雙親,各自尊敬自我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能夠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孝道的名言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清王永彬
3、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4、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林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7、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9、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1、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子曰
12、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13、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佚名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首孝弟,次謹信。李毓秀《弟子規》
17、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8、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拉法格
19、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春秋)《孟子盡心上》
20、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1、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2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3、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6、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27、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宋林逋
28、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9、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30、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3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清李毓秀
33、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李毓秀
3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35、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36、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37、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38、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9、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40、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1、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42、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李毓秀
4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4、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45、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7、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4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49、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50、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51、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5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53、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54、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奧斯特洛夫斯基
55、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56、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5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5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59、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李毓秀《弟子規》
6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6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62、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後漢書》
6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64、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增廣賢文》
65、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亞米契斯
66、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67、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68、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馬克吐溫
69、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70、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71、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72、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73、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74、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
75、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李毓秀
76、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7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78、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
79、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81、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82、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
8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84、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8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86、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8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勸報親恩篇》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孔子關於孝道的名言》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關於生日的好句名言 專題。
D. 論語里說父母犯了錯要不能一味順從,說提出糾正,否則就會不和諧。原句是什麼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侍奉父母,他們若有過失,要婉言勸告。話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操勞而不怨恨。
E. 儒家大義:孔子如何教我們孝順父母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建樹有許多,關於中國傳統的孝道,孔子對於這方面也有他自己的論述。
歸納起來有如下12條:
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
3.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游,如果非得要遠游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4.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是說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是說對於父母最擔心是他們的身體健康
7.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年輕人,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尊敬兄長,行為謹慎,說話守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做到這些之後,還有餘力,就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
8.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盡心盡力,為君主做事要奉獻自身,與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要說他學習過了。
9.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如今說的孝,只是能夠養活父母。說到狗、馬,也都能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尊敬,和養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10.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伺候父母,對他們的過錯要稍加規勸,如果自己的規勸沒有被聽從,仍要尊敬他們,不加違抗,擔憂他們但不怨恨他們
11.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多年不改變忘記父親的教誨,就可以說盡孝了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們的高壽,自己長大了而高興,一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而憂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