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有哪些典故

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有哪些典故

發布時間:2024-01-07 19:56:35

⑴ 歷史上有哪些母親教育子女的故事

1.孟母三遷,講的就是孟子小時候和母親三次搬家的故
2.斷機教子,孟母教育孟子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
3.截發延賓,陶母含辛茹苦養大孩子的故事

⑵ 自古以來有很多母親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很多典故,有哪些

1、岳母刺字

岳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嶽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實岳母刺的字是精忠報國。

2、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3、陶母教子

陶母湛氏,是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以教子有方、寬厚待人著稱,與孟子的母親、歐陽修的母親、岳飛的母親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湛氏,出生於三國時期吳國的新淦縣市南村(今新干縣金川鎮),家境貧寒,早年喪父,從小跟母親學習紡紗織布。湛氏十六歲那年,被吳國揚武將軍陶丹納為妾,生陶侃。

幾年後陶丹病逝。由於時局混亂,家道中落,湛氏只好攜陶侃回新乾娘家,以紡織謀生,供陶侃讀書。童年時的陶侃貪玩,讀書不用功,湛氏用織布梭子啟發陶侃,使其明白「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陶侃從此非常珍惜時間,發奮苦讀,終於成才。

4、斷機教子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

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5、蘇母教蘇

據《宋史》記載,蘇軾剛十歲時,父親蘇洵就游學四方,蘇軾的母親在家中主持家務,教育子女。她對蘇軾要求很嚴格,親自教他讀經史等書籍。不僅教蘇軾識字,還特別注重對兒子的德育教育。一次,蘇母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范滂傳》,蘇母為范滂母子不畏暴,為了正義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

年幼的蘇軾也深深被感動,他問母親:「如果我長大後,跟范滂一樣,不惜捨身就義,母親會允許嗎?」蘇母肅然答道:「如果你能學范滂的樣,難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親一樣嗎?」 蘇軾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二十歲時已經是博通經史,寫起文章來,下筆數千言,毫不費力。1057年考中進士,做過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學士。

⑶ 求一些類似孟母三遷 描寫父母為孩子辛苦付出的故事 古代現代皆可 只列名字 謝謝

描寫父母為孩子辛苦付出的故事 :

1、畫荻教子

歐母歐陽修之母鄭氏,四大賢母之一,含義為宋歐陽修早歲喪父﹐母鄭氏督教甚嚴﹐家貧無紙筆﹐嘗以荻畫地教子。事見歐陽修《瀧岡阡表》。後因以"歐母"為稱頌賢母之詞。

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紙筆。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於是她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

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寫字,反反復復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苟。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2、孔母授學

孔子的外公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外公的直接傳授,使孔母不僅僅積累了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

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子,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喜歡幫助別人,成為同窗學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的經歷,對孔子起到直接的影響。

3、岳母刺字

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煉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

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4、陶母責子

當時的「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

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岳飛死時只有三十九歲。他一生謹記母親的教誨,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忘記母親「精忠報國」四個字。

5、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⑷ 古代偉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1、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2、岳母刺字

岳飛,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宋元帥宗澤病重,以印信交岳飛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飛心情郁悶,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營抗敵,並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使其永以報國為志,終身報效祖國。

3、曹操教子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

曹操教育孩子目標明確,他要培養的是治國平天下的萬乘之才。為了激勵孩子發憤學習,他曾頒布《諸兒令》:「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說,兒子們小的時候,我都喜歡,但是長大了,我會量才而用,說到做到。對部下,我不偏心,對你們,我也公正,唯才是舉,最有才能的人,才配當我的接班人。曹丕「博聞強識,才藝兼備」,跟曹操重視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4、司馬光教子

司馬康,字公休,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大哥司馬旦之子,後來過繼給司馬光為子。

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為了完成《資治通鑒》這部歷史巨著,他不但找來范祖禹、劉恕、劉斂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

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凈,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

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

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

為了使兒子認識祟尚儉朴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痱,極力提倡節儉朴實。

他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朴,表面上看來皆不是經國大事,然而,實質上是興家繁國之基業。司馬光關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句,已成為世人傳誦的名言。

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朴的重要性,並以儉朴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朴而稱謄於後世。

5、畫荻教子

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

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後,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可想而知。

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並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

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桿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他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進士。

⑸ 古代的父母教育孩子好的例子

我國古代很多家庭都是嚴父慈母,古人認為“棍棒下出孝子”,因此對待孩子往往是非常嚴格。一起看看古人成功教育孩子的故事吧。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古代教育孩子成功事例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事例篇1
司馬光教子“節儉”

司馬光.字君實,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出生於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涑水鄉,人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受過比較系統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進士。宋神宗時,王安石主持變法.司馬光持反對態度, 自動離開京師,花費l9年的時問編寫了《資治通鑒》,這本歷史巨著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事實。此外,司馬光還著有《稽古錄》和《司馬文正公集》等。

司馬光作為一名著名的歷史學家,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特別教育子女生活要節儉。司馬光當了宰相以後,家庭生活仍十分儉朴。他認為節儉是一個人可貴的品德.是事業成功不可缺乏的條件。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以此作為家教的一項重要內容。

司馬光晚年時,給兒子司馬康寫了一封信,諄諄教導他一定要養成節儉的美德。他說,我們家向來清寒,清白的家風要世代相承。我從小就不喜歡豪華奢侈。小時候,大人要我穿那種飾有金銀絲的華麗衣服,我覺得太奢侈而不肯穿。我一生只求吃飽穿暖,別無奢望。

司馬光認為, “衣取蔽寒,食取充飢”。他對兒子說: “許多人都以奢侈為榮,而我卻以節儉樸素為美德。別人取笑我,說我簡陋,我不認為這是缺點。孔子講過,一個人因為勤儉節約而犯過失的事是很少見的。讀書人雖有志於追求真理,卻以吃粗菜穿破衣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學問的。”

司馬光還列舉了歷史上許多“以儉成名,以侈自敗”的故事來教育兒子。他說,宋仁宗時的張知白,雖位在三公,俸祿很多,蓋的卻是布被。春秋時魯國的季文子,當過三朝的丞相,但他的妻妾卻沒有穿過帛制的衣服,他家的馬也沒有喂過粟。但是西晉的石崇,官為侍中,只是一個荊州刺史,生活卻極度奢侈,曾與貴戚王愷比奢侈。有一次,他與王愷比富,用蠟當柴燒,道路兩旁以錦為屏障,長達50里.令王愷自嘆不如,但石崇最後在“八王之亂”中被殺死。還有西晉武帝時的何曾,生活非常奢侈,每天吃飯就得花掉一萬錢,還嫌沒有好菜吃。他的兒子更厲害,每天要揮霍二萬錢,結果落得個傾家盪產的下場

司馬光就是以這些生動形象的事例來教育兒子的,要他向張知白、季文子學習,以石崇、何曾之為戒,牢記歷史教訓,不但自己節儉,還要把它作為家風世代相傳。

司馬光的兒子的確沒有辜負父親的殷切期望,他和父親一樣都以節儉為美德,史稱他“為人廉潔,口不言財”。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事例篇2
岳雲是個苦孩子,他有個名垂千古的爹(一說養父)——岳飛。有傳說,岳雲的奶奶曾在岳飛脊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自然是看不見自己脊背上的一道道長成疤的訓誡,日子久了,皮肉上的疼也就感覺不出來了。不過這四個字卻深深刻在了岳飛心裡,每當鐵馬金戈聲響起,岳飛的傷疤就一跳一跳疼在了骨髓里。

這一疼就疼到了下一代。岳雲是個苦孩子,雖然老爹沒在自己背上用針尖戳出幾個口號式的大字,可做出來的事情卻比針尖戳還要疼。岳飛對待敵人如同寒冬一樣冷冽,對待自己的兒子也絕不是春天般溫暖,而是春天裡摻著的嗖嗖小涼風。岳雲從小就被編進了岳家軍里,當了一名童子兵。有個厲害的父親,岳雲自己也不敢放鬆,天天勤學苦練,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可贊賞很少得到,掉腦袋的威脅卻受了不少。

有一次,小岳雲興致勃勃進行騎馬練習,翻過一道道坡兒,動作做得相當矯健,可誰知一高興就昏了頭,馬失前蹄自己也翻了下來。恰好這一幕被岳飛看見了,岳飛勃然大怒,狠狠說道:“這都是你平時練習不認真造成的!若今天的你身在戰場上,你的小命早沒了! ”

岳雲瞧著老爹虎狼一般的身軀,嘴唇上下一磕,剛想辯解,就聽到老爹大吼一聲:“拉出去砍了!”還辯解啥呀,小岳雲又羞又怕,眼淚汪汪。旁邊的將士們也趕緊勸,岳飛也捨不得斬自己兒子,於是改口說,去去,打一百軍棍再回來!岳雲就這么生生挨了100下軍棍,皮開肉綻。從此,小小年紀的他下了決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子骨兒煉成鋼筋鐵骨,說大了去抗擊敵人,說小了那可不得應付老爹時不時的100軍棍嗎?

岳飛教育兒子的原則是“小過嚴懲,大功不報”。 16歲,岳雲隨父出征,虎父無犬子,岳雲打起仗來也是相當勇猛,並且多次立功。要說榮譽也是激勵人們奮勇向前的動力,可岳雲顯然沒有這么好的待遇,原因無他,就因為他是岳飛的兒子,老爹死活不肯為他請功。有一次,岳飛北伐,孤軍深入,被金兀術包圍,眼瞅著境況越來越危險,岳飛便命令岳雲打先鋒,臨走沒有慈父般的鼓勵,岳飛只說了一句話:“你小子要是沒完成任務,就回來等著被砍頭吧。 ”

岳雲帶著老爹的期盼出征了,當然還帶著很少的兵。鏖戰、血流成河、負傷100多處,岳雲總算完成了任務,並且還殺死了金兀術的女婿。等他興致勃勃回去後,岳飛只說了一句話:“兒子你得再接再厲。 ”岳飛還把兒子的戰功隱瞞了,直到有一天,朝廷知道了岳雲的戰績,感動之下准備連升岳雲三級,可岳飛說兒子乳臭未乾,當不起如此大的榮譽。

當然了,岳雲成長得非常健康,主要是岳飛自己以身作則,給兒子樹立了榜樣,岳雲的心理素質也非常強大,又有母親和祖母溫柔的關心,這孩子終於沒辱沒了他爹的名聲。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事例篇3
要說中國歷史上哪位爹是喜劇與悲劇集於一體的,估計很多人會說是康熙。老人家年幼登基,鑄成了一世功名。然而,到晚年時,卻忍受著九子奪嫡的痛苦,兒子們多是多,可有的昏庸不爭氣,有的心計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有的則恬淡功名懶理政事,康熙可謂操碎了心。然而康熙和別的父母親不同,他對兒子的教育可是很上心。

康熙的兒子們其實也都是苦孩子,康熙在對兒子們的學習上有著強大的控制力,皇子們每天都生活在起早摸黑的讀書生活中。

早上5點以前,天還沒亮,皇子們就得進入書房看書了。有的孩子年齡小,到了書房還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康熙最疼愛的兒子廢太子胤秖,14歲的時候讀書對他來說就成了一項恐怖的體力活兒。 5點多鍾,滿文師傅和漢文師傅相跟著進入胤秖的書房。當時康熙規定,每天早晨,胤秖必須背書背足120遍,少年胤秖就迷迷糊糊開始背誦,背完後還得漢文師傅湯斌過來檢查,要是一字不錯,那就用紅筆做個標記。除了背書,胤秖還得在早晨寫幾百個大字才算完。

辰時是胤秖最難熬的時刻,因為他親愛的皇阿瑪要來親自檢查他的學習情況了。他親自督促兒子背書,要是背對了那還好,背不對康熙的臉立刻拉下來了。

到康熙走了之後,胤秖總算能喘口氣,可他的任務還沒完,他得寫作文一直寫到中午,連飯都是在書房直接吃的,師傅們恭恭謹謹陪著一臉疲倦的皇子們吃飯,啥叫食不知味,胤秖一定深有體會,因為在吃過飯後,等著他的還有背誦120遍新課文的重任。好容易下午有節射箭課,可這也不是結束,射完箭,胤秖還得回去學習。到了下午三四點鍾,恐怖的父親又會帶著自己的弟弟們來觀摩自己讀書,順帶抽查。要說胤秖後來很討厭弟弟們呢,見天地盯著自己看書,還得做父親口中的為人兄長的表率,胤秖的精神壓力很大。

胤秖後來表現得一塌糊塗,固然與康熙的寵愛有關,可他兄弟們或多或少的不正常,卻彰顯了康熙教子的失敗。康熙太嚴格了,如果弄一個不記名投票,他的兒子們保管會一把眼淚地哭訴自己的痛苦。康熙不給人面子,給兒子們做了個壞的表率,也展現了他恐怖的另一面。

湯斌學問很大,給胤秖當老師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像個小孫子一樣侍奉著胤秖。有一次,他老人家實在熬不過酷暑天跪著聽胤秖背書,暈倒在地。康熙知道了,沒有責備兒子不給老師們讓座,反而專門挑了很生僻的典故來考湯斌等幾位老師們。湯斌還算幸運的,徐元夢攤上這位千古一帝可就悲催了。康熙二十五年,瀛台。康熙和兒子們在練習射箭,可徐元夢不善弓箭,康熙來氣了,當著兒子們的面就把徐元夢痛打一頓,回去還抄了徐的家,要把徐老爹和徐老媽發配到了黑龍江。為了培養兒子們不論啥情況也不能耽誤學業,康熙竟然命令徐元夢第二天拖著半死的身體繼續來上課。看到兒子們的奏摺文筆太差,康熙就遷怒於徐元夢,讓皇子們排成一溜兒看徐老師挨打。

可以說,後來九子奪嫡,兄弟反目,親人間的冷漠,有很大原因就是康熙的冷漠式教育法造成的。

猜你喜歡:

1. 古代教育孩子成功事例

2. 古代教育孩子的事例

3. 古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4. 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

5. 父母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閱讀全文

與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有哪些典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規養老院的護工多少錢 瀏覽:841
在編教師退休工資社保 瀏覽:701
中醫養生途徑有哪些 瀏覽:827
貴州省養老金計發辦法 瀏覽:728
重陽節卡片視頻 瀏覽:18
老年人自殺自殺 瀏覽:82
79歲的老人命運如何 瀏覽:965
河北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982
原國企改制下崗人員退休政策 瀏覽:994
要離別了和父母說說什麼 瀏覽:111
河南省中人退休金何時能落實到位 瀏覽:15
退休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嗎 瀏覽:379
陝西渭南退休職工年檢 瀏覽:35
現在永登縣農村老人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57
機關養老保險人員類別 瀏覽:978
老年人廚房設計 瀏覽:552
父母姓鄭呂怎麼起名 瀏覽:126
父母離婚孩子都成家了怎麼判 瀏覽:625
個人交社保有三萬退休工資有多少錢 瀏覽:470
自己沒退休金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