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為什麼要行孝

父母為什麼要行孝

發布時間:2024-01-03 14:41:05

❶ 按照論語所說,人一定要孝!為什麼一定要孝孝順父母的意義是什麼父母養育子女的目的又何在呢

中國人其實很開放,什麼都可以反對和拋棄那些不太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人,往往以為中國人思想很保守,因循守舊,更不容易接受外來的東西,其實,正好相反。不信?請看,歐洲有些國家還有女王,大概就是保留了所謂的「封建餘孽」,亞洲更是有日本「萬世一系」的天皇;中國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而今安在哉?就是他們的子孫,也早已風流雲散了,還有幾人能續得上族譜!
如果說這是政治,那就再看文化,中華民族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自不待言,就說自漢以來傳入的佛教文化,自五四以來傳入的馬克思主義文化,這些文化都是我們主動接受的,如今這樣徹底地融入了我們這個民族血液中,請問,世界上還有幾個民族能和我們相提並論!
還有現在,我覺得中國大概是世界上思想最開放的國家了。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已經開放得不知道還剩下什麼了。他們的確很自由,但自由的代價是荒誕!如果覺得荒誕這個詞不太好,就換成「懸浮」吧!
所以,中國人是很開放的,是什麼都可以反對的,是什麼都可以拋棄的。
但是,有一樣東西,似乎最勇敢的中國人也從來都不敢反對,這就是孝!

父子關系是從哪裡來的?

《論語》的第二章是這樣說的: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

與!」《論語•學而第一》

《論語》中有許多孔子弟子的話,那是因為孔子的弟子認為這些話十分符合孔子的思想,就編入了《論語》,因此,我們也可以把這些話看成孔子的思想。
有子的這段話是說:
一個人如果遵守父子關系、兄弟關系,但卻喜歡犯上,這樣的情況很少見;不喜歡犯上,而喜歡作亂的,這種人是沒有過的。所以,君子做事,從根本處著手,本建立起來了,道自然就成了。遵守父子關系,是建立仁的根本啊!
對於我們今天「自由」慣了人來說,這話聽起來有些僵硬,很有些壓制人的感覺,但其實不是。《論語》里的很多社會關系,比如君臣關系、父子關系,說的都是理想狀態。即君應該有君的水平,臣應該有臣的樣子,父子關系也是一樣。
當然,現實中不可能完全是這樣,也正是因為如此,孔子的思想才有意義。所有上面的這些問題,隨著我們閱讀《論語》的深入,都會慢慢地說清楚的。
孝是仁之本,而孝講的又是父子關系。那麼,父子關系(包括以父子關系為代表的血緣、親緣關系)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很簡單,父子關系其實就是一種血緣關系,而且是動物性的血緣關系。那麼,這就產生了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要像其他動物一樣對待這種動物的血緣關系,人就和動物沒有區別;人要想從一般的動物中區別出來,就要將這種動物性的血緣關繫上升為「人」的血緣關系。
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血緣關系來作為人類之成為人類的突破口呢?道理既無比深奧,又無比簡單。說它深奧,是因為用所謂的學術話語來說,可以寫好多本書;說它簡單,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無比親切地感受到。它的簡單就在於:一、父子關系(血緣關系)所產生的親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動物性的感情,是完全自然而然地產生於人的內心深處的,是不需要後天培養的,也是任何外力難以摧毀的。二、血緣關系是不能選擇的(非理性的),是不能追問的,是只能承認和相信的。所謂「理性止步的地方,就是宗教的起點」,所以,以血緣關系為價值的起點,已經具有了「宗教」的意味。

在諸種血緣關系中,為什麼一定要選擇父子關系呢?其實,最早很可能重視的是母子關系,只是進入到父系社會以後,人類的「理性」化進程加速,父子關系成為最容易「人」化的血緣關系。於是,父子關系就被選擇出來了。其實,父子關系不過是在特定時代的血緣關系的集中體現罷了。

父子關系既包蘊了與生俱來的動物性的感情,又具有了不可追問的「宗教」性,於是,這種關系就被從各種關系中選擇出來,作為人類(中國文化意義上的)之成為人類的基本關系。
動物的「人」一旦明確地意識道了「父子關系」,就變成了「人」的動物!
這在倫理學上,有個學術名詞,叫做自然血緣倫理本體。

什麼是孝?
孝就是遵守父子關系(血緣關系)。
上面說了,《論語》中的父子關系、兄弟關系是理想意義上的關系,那麼遵守這種關系就變得很親切很自然了。至於父子關系、兄弟關系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是一個「歷史概念」,就是說,在不同的歷史情景中(不同的情況下),其內容是不一樣的。
孝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來自自然血緣的感情,這種感性是無比溫暖的,無比柔軟的,是「人性」的,這姑且叫做「孝」的內向度;但是,另一方面,人類為了使自己成為人類,為了使人類社會能夠存在和發展,又必須制定一些社會規則,而凡是規則就必然是僵硬的,冰冷的,孝」既然是人之成為人的基礎,就必然肩負起某些規則,姑且叫做「孝」的外向度。
其實,在我們的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孝」這兩個向度總是在「博弈」。內向度的東西多一些,社會往往就比較開放和進步,反之則比較禁錮。

孝,應該是一種心情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十多年前,我在中國人民大學當本科新生的班主任。在學生將要報到入學的時候,系裡讓我去看看學生的檔案,目的是為了多了解學生。我詳細了查看了四十多名學生的檔案,令我驚奇的是,有幾個學生的檔案中竟然裝有他們高考作文的試卷。我仔細地「研究」了這些作文試卷,發現這些試卷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其中有一份就是寫自己的母親因病去世,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難,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的,細節很生動。讀了以後,我明白了招生工作人員的良苦用心。
開學後不久,我就找這位同學談話,鼓勵他要努力學習,並說有什麼困難盡管找老師和系裡的工作人員。他大概覺得我的談話怪怪的,就說:「我挺好的,沒什麼困難呀!」我更佩服這位同學了,說:「你母親去世了,你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系裡會考慮補助的。」他睜大了眼睛說:「啊!我母沒去世啊,好好的啊!」
這回該輪到我驚訝了:「你在高考作文里不是說你的母親去世了嗎?」誰知他一臉不屑地說:「您信那個!」
那位學生這樣寫作文也許不算是什麼太不應該的事,但我總覺得這樣的心情要不得!
孝有很多外在表現形式,但孝不是對領導的唯唯諾諾,不是在單位里的迎來送往,不是在場合上的舉止得體。總之,孝,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孝,其實是一種心情!只有在這種心情的滋養中,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人之為人!

萬事孝為本
上面有子的話是一個嚴密的推演過程。遵守父子關系而好犯上的人很少,不犯上而好作亂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孝是根本。這是一個忠——孝、家——國的推演過程,也是中國倫理——政治的邏輯結構。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在後來的閱讀中我們會慢慢地展開。
古人講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試想,一個人在家打爹罵娘,到了社會上卻忠君愛國,這可能嗎?俗話說:「寒門出孝子,孝子出忠臣。」的確,未有在家不為孝子而能在朝為忠臣者。所以,只有孝,才能忠。
由孝而忠,是社會秩序;由孝而仁,則是人的道德發展的必然過程。孝的確是萬事之本,是中國人的價值之源。
中國人沒法拋棄孝。人——家——國,孝是根本,是基礎,是只能相信而不能追問的。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當承認自己不是人的時候。然而,如果前提是自己不是人,怎麼會有資格來追問「人」的問題呢?
我常含淚告誡同學們,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不能褻瀆的:一是母親,二是祖國!
除此以外,百無禁忌!

❷ 孝的意義是什麼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良心意願,使他們不至於行差踏錯,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表現。所謂「百善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傳宗接代。在西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易經》:「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惡出?」
中國自西周開始就開始有孝道。影響最廣的,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讓人熟悉的就是——《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把孟子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後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婚了,這就是無後,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也就是說,孟子的原話里,並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孟子原話中並沒有說其它的兩種不孝是什麼。
後來漢代趙岐寫了《十三經注》。闡述了他個人對於孟子這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翻譯成現代文: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可見趙歧也不是說斷絕後代為最不孝。他認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干不義之事,而作為後代不勸說。後又經過不明真像的群眾以訛傳訛,就有了如今的這種錯誤解釋。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們的理解如同「秀才認字認半邊」。
正因為這種誤傳,而使得封建社會中識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為真,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曲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老百姓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家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了。從儒家學者趙歧所說的不孝的第一條,即最不孝——「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出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表現,就是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出。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都要全盤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對人倫(人權)的壓制。從現代的眼光看,儒家對孔子的修正、補充是一種進步。
對於第二條,也是與孔子時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認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來,「無後」反而排在第三位,並不是什麼真正的「為大」。我們可以通過孔、孟儒家思想的發展,看出「不孝」定義的發展。當然,孟子的 《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與當時的政治利用也不無關系。所以現代社會看待孝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

❸ 父母去世之後兒女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父母去世後要守孝三年是中國古代的風俗傳統。

一,守孝三年的來歷;
說法一:父母親去世要在靈堂停放少則七天,多則過「五七」(三十五天)後下葬,下葬後其兒子要住在墓旁守孝三年。防止墓中親人復活,以便及時解救。
說法二:「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人生下來一般要由父母懷抱兩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娘胎中的一年,共三年。兒女要報答這三年的懷抱之恩。

二,如何守孝;
1,三年內不辦嫁娶喜事。直系子孫,即便定好了婚期也要更改,有的在老人彌留期間,匆匆把事情辦了,還有個說法叫「沖喜」,辦喜事能把老人的病災沖走。還有的因各種原因等三年有困難,就在老人入土後立即辦喜事,不貼「喜」字,不放鞭炮不聽響(喇叭)。如果是後來要辦喜事,也可以遷就著掛三個年頭計算。
2,三年內正月十五不蒸燈。淮北有正月十五蒸面燈的習俗,面燈上分別捏出一到十二個褶子,對應著一年的十二個月,掀鍋後,從燈里所蓄的蒸汽水推斷月份的旱澇,預測年景。人在三年守孝期間,沒有蒸燈的權利,但可以點燈。鄉鄰們用籠布包三個五個面燈送去,說給孩子點個燈吧。主人答謝。不在於幾個面燈的價值,在於人家能想到自己,與自己共同懷念老人。人緣好的能收到數十上百盞面燈。
3,三年春節不貼門對子(春聯)。過春節時,不貼門對子不聽響。從門前過路的人一見便知這家有變故,也會為之嘆惋,念一聲:這家子老的去世了。到第三個春節可以貼黃色或藍色門對子。親屬的門對子也有講究,哥哥嫂子死,弟為幼,為長者執禮,大爺大娘死,其父為幼,自己父母健在也當執父母禮。弟弟弟妹死,兄為長,叔叔嬸子死,若父母健在,其父為長,均可貼紅色門對子。有時堂兄弟之間處理不當,也會反目。
4,三年沒有好時運。說父母去世三年內做事不順利,凡事要格外謹慎,不冒險,不經營大生意,不與人斗惡。這大概是因為心情極度悲傷,情緒不穩,做事易出差錯。有時孝子與人斗惡,人們便用「三年沒有好時運」相勸,孝子很容易接受,斗惡的對方也會謙讓。

閱讀全文

與父母為什麼要行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右腳腳部浮腫 瀏覽:624
如何查養老保險明細表 瀏覽:426
老人家骨質疏鬆運動指導 瀏覽:335
玉田養老基地在什麼地方 瀏覽:97
簡愛如何得知父母 瀏覽:222
武漢輔警體檢常5項有哪些 瀏覽:739
老年大學人員構架 瀏覽:594
老人家大腿骨折術後多久可以拆線 瀏覽:286
吉林省社保未退休身故 瀏覽:389
正規養老院的護工多少錢 瀏覽:841
在編教師退休工資社保 瀏覽:701
中醫養生途徑有哪些 瀏覽:827
貴州省養老金計發辦法 瀏覽:728
重陽節卡片視頻 瀏覽:18
老年人自殺自殺 瀏覽:82
79歲的老人命運如何 瀏覽:965
河北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982
原國企改制下崗人員退休政策 瀏覽:994
要離別了和父母說說什麼 瀏覽:111
河南省中人退休金何時能落實到位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