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父母官
舊時對地方官的稱呼。此詞透露著濃濃的官本位思想和舊社會階級觀念。
在封建社會,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時父母又最疼愛自己的子女,所以父母官就兼具了領導與愛護的兩種特點,一個好的地方官應該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這就是「愛民如子」,當百姓的權利受到傷害時,官員理應加以維護,這就是「為民做主」。
因此所謂的「父母官」其實是百姓的一種贊譽。
古人為官其先是通過孝廉賢良方正等名目的舉薦,後來主要通過科舉考試,一旦成為朝廷的命官,出於避嫌的原因,常常是異地為官。這樣就離開了家鄉父老。而那些朝中的大官,除了本身祖籍就在京城的,大多數人父母都在地方,所以這些人對那些家鄉的官也稱之為「父母官」。
(1)父母職務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父母官:官本位思想和舊社會階級觀念
1、「官本位」以是否為官、官職大小來評價社會地位。
「官本位」把所有職務職稱、個體身份、地位都相對應於或摺合成一定級別的官階,並以官階定尊卑、高低,而不以真才實學、對社會的實際貢獻來衡量個體的價值,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社會心理。
由此造就一種對權力、官位、官員的崇拜和敬畏,進而導致長官意志、權力至上觀念和依附意識及其現象盛行。在一些地方,官職可以衡量:政治待遇、社會名聲、經濟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專車檔次,等等。
2、「官本位」是以「官」的意志為轉移的利益特權。
作為一種意識層面的現象,「官本位」也反映了一定階層的利益需求。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官本位」意識濃厚,就是因為有「官」就有利,或者可以「官」謀利。
有的領導幹部視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以及自己的地位、影響和工作條件為既得利益,不是用這些職權和條件來為黨、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把從政看成是謀取個人或小集團利益的工具,想方設法追逐對公共資源的特權,撈取自己的特殊利益。
2. 父母職務怎麼填寫
應當按父母職業實際情況去填。
1、如果父母為農民,職業可以填寫「農民」或「務農」或「農業」。
2、如果父母為打工者,沒有具體工作單位,則工作單位填寫務工所在地,填寫到鎮即可,職務填寫「務工」。
3、如果父母做生意,則工作單位填寫經商所在地,職務填寫「經商」或「滑慧個體戶」。
4、如果父母在政府機構或單位上班,職務就填「公務員」。如果父母在學校教書,職務就填「教師」等等。
父母工作單位填寫務工,自己可以填寫自由職業者。
父母為農民或打工者,沒有具體工作單位,則工作單位填寫務農或務工所在地,填寫到鎮即可,職務填寫「務農」或「務工」;如父母做生意,則工作單位飢讓耐填寫經商所在地,職務填寫「經商」或「個體戶」。填寫完成後點擊「保存」即可繼續添加下一位家庭成員。
家庭主要成員情況主要填寫配偶、子女、父母情況。
填寫時,稱謂、姓名、年齡、政治面貌、工作單位及職務要填寫准確。尚在讀書的家庭成員應標明學校,如「重慶大學學生」。沒有工作單位的家庭成員應標明居住地,具體到鄉鎮(街道),如「重慶市榮昌自治縣中和街道居民」。
家庭成員中有在國(境)外學習、工作、定居的,其所在院校、工作單位及職務、定居地點,應全部如實填寫。家庭成員中凡加入外國國籍或持有外國永久居留證(長期居留權)的必須註明。家庭成員中已去世的,應在原工作單位及職務爛春或居住地後加括弧註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 學校要求填父母職務是什麼用意思
悟空上有人問,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寫來與大家分享。我當過班主任,分析這個問題應該也還算有體會。我設計的學生家庭情況調查表,也有父母職業、職務這一欄,有幾大用處和用心。
第一,分析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對學生形成預判
家庭經濟情況和父母職業職務有很大的關系,分析家庭經濟情況,不是為了問家長借錢,借資源,而是為了預判。家庭經濟情況與孩子的成長、性格、技能、思維視野、未來的職業取向密切相關。
分析學生的成長、性格及成長軌跡、未來的職業就業取向,據此把學生做一個分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群體?還是可以放心的觀察觀察,還是根本不需要我操心費勁的那一類人。對於一個大學班主任來說,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一個學生每一件大小事都細枝末節的關切到,抓大放小是基本的,何以為據---家庭經濟情況。
第二,分析學生在關鍵問題上,父母的態度傾向性和對工作的支持力度
比如動員學生考研,學生會有畏難情緒,或者自己想考研又覺得矛盾的學生,思想工作怎麼做?從父母職業分析父母的期待、父母在學生考研還是就業上能夠給到學生的支持力度和發展資源就很重要。有的學生想考研,但覺得繼續上學會給家裡造成經濟負擔。有的學生考研三心二意,是因為父母認知水平不到位,給學生的鼓勵和支持不夠。分析家長,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做好學生的工作。
第三,分析家長,查找問題的關鍵
有些學生有心理問題,咨詢沒有緩解,往往談談父母、父母的職業能夠找到答案。很多類型的職業對家庭成員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教師、比如軍人、比如醫生,比如一些常常強勢角色的職業---職業經理人等等。當學生出現了一些認知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要從父母身上找路徑。
以上,是我當班主任時候,對學生父母職業職務信息了解的初衷、用途用法,也許我沒有借動學生家長資源,是因為大學階段的學習和師生關系密切程度與中小學不同吧。
當我的孩子上幼兒園時,也要填寫父母職業職務,我當時的理解是,坦然接受吧,但不要把學歷寫太高,避免給我孩子以後背上道德包袱的可能。不要把職務寫太能,避免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託付。但孩子的集體榮譽感、集體思維是從小就要培養的,重要方式就是鼓勵孩子去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班級活動。作為家長能為班級貢獻一點力量,能為班主任和其他老師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積極去參與去支持的。樂觀看待吧。不過分、不越界就好。
第四,我對一些教師借力學生資源的看法
一是互相理解吧。教育是清水衙門,無錢無權,當老師的其實也是弱勢群體。如果老師什麼正當合法的求助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也是很需要的。得到幫助後,回報家長和孩子以更多的關注和關愛也是人之常情。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老師的能怎麼回報你的幫助呢?無非就是對你的孩子再多多的用心而已。這算不算利益交換呢?我覺得也要看平時的人品的。
二是,正面看待,看長遠吧。不要一被老師「借用」一下就火冒三丈,覺得老師怎麼怎麼樣了,商業社會講究「互利共贏」,一個人能被別人利用,說明你還有價值。都沒人理是,也是挺悲劇的哈。看長遠吧。
三是,一些家長不要主動獻媚、誇大攀比。一些家長力所不及,還偏偏要吹噓攀比,營造不正之風。對家長們都不好,對孩子們的成長更不好。
四是,對那種經常借口對家長吃拿卡要的老師,那種委託徇私舞弊干不正當事兒老師,應該堅決舉報,處理一個少一個,這社會才能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