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兒子二十歲工作了不交家長工資該怎麼辦
兒子剛剛參加工作,可以和兒子溝通一下,暫時他不交工資,可以讓兒子買一些生活用品,拿交一些水電煤氣費等等,未必交工資就可以,其實可以多和兒子溝通。
㈡ 孩子工作了,賺錢不交給父母怎麼辦
市民聲音
交或不交都有道理
60後、70後大部分市民表示自己將工資部分給父母。「我拿到第一筆工資開始,每個月都拿一部分給父母,這是義務」,去年剛退休的吳女士從工作開始至今每月都會給自己的父親500元的家用補貼,「父母養你十幾年,是該回報的時候了」。不過,吳女士認為成家以後可以不用每月都上交工資。
「媽媽一個人帶著四個兒子,還供我上了軍校,所以我們幾個兒子每個月都會給錢,誰的條件好就給得多」,70後的費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孝敬長輩的,耳濡目染,自己工作後也習慣這樣孝敬自己的母親。
在記者采訪的80後、90後之中,70%的人選擇自己保留工資,少部分人願意主動上交,甚至有人表示自己是被迫上交。「我是外地人,現在租房、應酬、自己生活、還要顧及女朋友,各種開銷那麼大,還要上交工資。這日子過的就忒心酸了,我覺得能保證不跟父母要錢就不容易了」,在南京上班的小張和他的同事都認為,不上交工資理所應當。不過,小張也表示,今年他拿到年終獎的時候給父母包了個大紅包。
根據性別來看,而願意主動交工資的人中,女性偏多。做夜班編輯的胡霞霞利用白天休息時間在外兼職,月收入最高的時候過萬。「我有兩張卡,一張工資卡給媽媽,工資是直接打進卡里的,另一張卡里的錢留著自己用」,說起原因,胡霞霞表示,父母認為把多餘的錢存銀行還可以賺點利息,但是對於胡霞霞來說卻是怕花錢如流水。「女孩花錢就是多啊,看到好看好玩的都想要,把錢給父母,這樣有個好處,就是確實能把錢存住呢」。
雖然有父母要求孩子在結婚前將部分工資上交,但多數父母認為這是變相的存錢。商阿姨從兒子工作開始就要求上交工資的三分之二。「他每月工資四千到五千,我一般讓他交三千左右,小孩剛入社會沒有足夠的金錢概念,我幫他把錢存著也是留給他以後買房娶妻的」。
專家說法
折射的是家庭文化
南京市12355心理咨詢熱線的專家文清女士表示,上交工資的觀念是家庭文化的反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活水平不如現在好,一家也不止一個孩子,嬌生慣養只是個例,一旦工作了,每個人都會想要盡量補貼家裡,讓家裡所有人都過得更好,上交工資成為習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吃穿不愁,家家戶戶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幾個人寵。文清表示,孩子沒有滿18歲前,父母認為孩子太小,需要呵護,盡一切能力給予。當孩子逐步成長,到達18歲後,眾多父母會突然要求孩子能夠立刻承擔社會責任,與此同時父母的精力和力量逐步減弱時,希望看到孩子孝敬自己的心理增強,則會形成矛盾。
觀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帶領著培養,而不是用一個數字界定孩子是否成人,言傳身教更能促進家庭文化的發展。
「我經常講千金,我養你這么大,你掙錢怎麼不交給我啊。她說那是我掙的」。面對這樣的回答,父母們是火冒三丈,還是覺得教育子女出了問題,還是完全視而不見?近日,馬鞍山論壇上一位媽媽發帖抱怨「養兒十八年的錢找誰要」,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