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一、溝通的心法是愛與尊重
父母與孩子溝通之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父母尊重孩子。作為家長要從人格上尊重孩子,對孩子就像對其他成年人一樣,比如你面前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是不會隨意貶低他,或者給他貼標簽。如果用對待朋友的態度帶著尊重去跟孩子交流,那麼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尊。這里的「愛」不是類似「我為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的邏輯,也不是「都是為了你好,我才會這樣付出」為借口去綁架孩子的自由意志。愛與尊重,就是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願意用穩定的情緒耐心的傾聽孩子,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五、可利用其它途徑,使溝通多樣化。
一般我們都採用當面溝通,這樣直接了當,效果就在眼前。但有時溝通也需要像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通過某些細節逐漸顯現效果。
『貳』 父母怎麼去和二十多歲的孩子去溝通呢
1.只注重自己的想法輸出,無視對方的想法
在與子女想法不一致的時侯,你是否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講道理」上呢?
或許你會驚訝,講道理有什麼錯呢?辯論不就是為了說服對方嗎?
但是,讓我們先一起分析一下,我們講道理的對象:20多歲的年輕人。這是一群剛踏入社會沒多久、接受到更多新思想、又急於向父母證明自己能力的青年人。
這些孩子,剛剛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並且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思想觀念,與父母的「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有極其強烈的、廣泛的沖突。
因此,在兩人遇到意見分歧時,在你不斷重復的、苦口婆心的「講道理」的過程中,他/她經常會想要與你爭辯。證明自己也是一個有思想的成年人,可以獨當一面、挑戰父母權威了。
所以,如果父母能及時地關注到以上兩點,在雙方觀念的碰撞中,火葯味兒會淡的多。信息也更順暢地流動起來。
『叄』 父母應該怎樣與七八歲的孩子溝通
孩子到了七、八歲,,自尊心變得越來越強了,孩子小時候的那種教育方式,顯然不再適合。那麼,父母要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樂意接受,不傷孩子的自尊心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因此,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口吻,盡量平等地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才願意聽父母的話。
其實,父母平等地對待孩子,有以下三個好處:一、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尊的人格
父母平等地對待孩子,會令孩子覺得自己與大人是平等的,是受尊重的,從而養成獨立、自尊的人格。
四、父母要多向孩子學習
現代社會發展得很快,很多新鮮的事物和觀念,孩子都會接受得比父母更快更好,因此,父母要學會承認孩子的長處,承認自己與孩子之間的差距。
父母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可以向孩子請教和學習。其實,父母向孩子請教,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平等和信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結語:其實,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與父母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所以,父母平時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孩子平等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健康的親子關系;只有建立起和諧健康的親子關系,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肆』 父母與孩子如何溝通
要想與孩子保持好的溝通,需注意一伏派以3點:
1、營造溫馨幽默的氣氛;
2、避免一次給孩子提多個要求;
3、批評孩子時,要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幽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視的家教手段,它可以感染孩子。在一個充滿幽默歡笑的家庭里,孩子就會變得活潑、熱情、開明。作為孩子啟蒙教師的父母,與子女開些善意的玩笑,鼓勵孩子缺埋賀說些健康的俏皮話,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對孩子是十分有益的。這不僅僅是在逗樂,而是在培養孩子健康歡樂的個性。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更多一分笑聲,多一分歡樂,多一分力量。
幽默不僅能消除父母與子女之間人為的緊張情緒,而且可讓子女在笑聲中健康身心,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液晌感大約只有30%是天生的,其餘70%則需靠後天培養。所以,如果父母能好好鼓勵並加以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個幽默的人不是一件難事。
『伍』 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作為家長,很多人卻不懂得如何與孩子交流,無意間總是言語傷害孩子。那麼,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一、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1、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2、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
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3、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
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4、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5、多贊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後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6、學會相互欣賞
現在的「後90後」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而他們的.父母恰好走進「更年期」,兩者之間頻頻爆發「戰爭」, 專家認為,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父母與孩子彼此欣賞。
調查發現,很多家長總愛誇別的孩子給自己孩子施壓;也有家長偷看簡訊,引發家庭矛盾;還有家長對孩子生活大包大攬……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專家說,比如孩子剛開始學穿衣、吃飯,如果家長自己來,肯定會節約時間,但卻培養了孩子的惰性,孩子的思維發展也會比其他獨立的孩子要晚。
家長應該要求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除了學習,還要對孩子的優點進行表揚。只有彼此欣賞,才能彼此尊重,這種新型的親子關系是教育的根本。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和父母溝通
1、不善於傾聽孩子說話
一些父母與孩子交談時,只注重自己的觀點,而不注意聽孩子怎麼說。因此,父母也不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聽不到孩子的心裡話,使孩子失去了與父母溝通的願望,才使溝通變得困難。
2、不講究平行對話的藝術
家長與孩子溝通,需要互換角色。在生活中,家長不僅是嚴父,更是良友。有些父母常靠「打」來督促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盡管許多父母在責罵孩子中聲稱「這是為了你好」,但孩子卻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心與善意,溝通常被阻斷,使「愛心」被淹沒在「粗暴的管教行為之中」,使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
3、不當顧問硬當裁判
孩子常對父母的規勸表現出逆反心理,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大人管教,而應幫他們出主意、教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孩子將生活學習中的快樂與興奮告訴父母時,往往遇到的是猜疑、訓斥與潑冷水;也有的是婆婆媽媽。於是,孩子乾脆不說或少說。
4、過於急躁而缺乏耐心
有些父母在與孩子溝通上過於急躁,總幻想通過一兩次聊天就能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而缺乏扎實的行動,這就難免在親子關繫上吃「夾生飯」。有些父母高興了,就與孩子泡在一起;而忙了、煩了,就對孩子不聞不問。這種「冷熱病」很不利於與孩子建立鞏固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