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子不理父母怎麼辦
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目前兒子的年輕是多少,要解決這個兒子不理父母的問題還需要了解到具體的原因,給這個問題合適的解決方案,既然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應該積極解決,很多的問題都是因為情緒或者溝通,希望從心理學角度可以幫助到你
『貳』 孩子不理睬父母不溝通怎麼辦
孩子不理睬父母不溝通怎麼辦
孩子不理睬父母不溝通怎麼辦,很多是因為他覺得交談可能會帶給他某種痛苦情緒,為了避免這種傷害的產生而做出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行為。下面分享孩子不理睬父母不溝通怎麼辦。
父母要主動跨出一步,在這種情況下,既然孩子不願意主動的和父母溝通的話,那麼就只有父母主動去和孩子溝通了,而不是放任這種情況不管。
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拉進父母和孩子之間距離最快的辦法就是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因為一旦和孩子有了共同的興趣,那麼就可以從這個興趣入手,從而和孩子溝通其它方面的東西。
少教訓,多指導。家長若想使青春期的孩子樂意與你合作,平時少教訓,關鍵時刻多些指導就可以了。進入青春期之後,這些初中孩子會發生很大變化:他們的行為會變得奇怪,情緒變化無常,心理變得無法猜測……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總想通過教訓孩子使孩子發生改變。但事實證明,家長們的這一做法不僅是徒勞的,而且勢必會引起孩子的反抗。
如何提高孩子參與親子交流的積極性
跟他們出去逛逛,一起收看電視節目。在孩子放鬆的狀態下會變得更健談。
只要「傾聽」,不要「說教」。很多時候,聊天只是一種發泄,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只要「傾聽」。
不要「否定」,只要「同理」。孩子不喜歡「否定」他的心情的對話,而是「了解」他心情的對話。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孩子不願意跟父母溝通
基本上這個年齡段他們會有更多的`自主性,對世界有自己的看法,雖然比較稚嫩但是正因為不夠成熟所以才容易偏執地去否定一些現實中他們看不慣的東西,更願意和同齡人去溝通,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代溝。
他們還會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不要再像對小孩子那樣對待我!」,內心更容易煩躁而且在家裡封閉自己,什麼都不願意和家長說。
如果原來你們沒有什麼溝通的好習慣,現在就更難處理,但是就算之前狀況很好,現在也要改變方式,盡量像對待成年人那樣以平等的姿態和他們交流,在家庭問題上可以咨詢他們,徵求他們的意見,但是即使他們說的不夠好,不夠周全,也不要有太多的否定,尋找他們的優點,盡量去認可他們,這樣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能讓他們對父母更認同,比較順利的度過這個時間段。
另外,可以多關注孩子,但要有技巧,什麼偷看日記啊,喋喋不休的詢問啊之類的要盡量避免,只要你看到孩子的路沒有走偏,大方向上不會犯什麼不可挽回的錯誤,要盡量給他們自主權,不要想著了解他所有的細節,要給他一定的空間,這是成長所必需的,如果你的愛束縛性太強,將來孩子很容易沒主見、抗壓能力差,能力會受限制的。
孩子不願意溝通的做法
你要感受到孩子不跟你溝通的時候你要先體會孩子都有一顆天使的心,他用這種方式也在也在用這種方式提醒你要成長,要真的懂得溝通,要真心願意溝通。
真正傾聽,敞開心來傾聽,帶著一種驚喜來傾聽,帶著沒有判斷來傾聽,不是他的某一句話都挑你一根神經,他怎麼講你都很愉悅的聽,很信任的聽,真正的聽他真實的心聲,真正的聽他真正的渴望,聽他的心聲。所以《莊子》才有一句話「勿聽之於耳,聽之於心,勿聽之於心,聽之於氣」,就是聽他那個性靈,那個小種子在抽芽,似有若無嗒嗒的聲音。帶著敞開的心,學習的心來聽,讓他每個和你的分享有價值,成意義。
一旦父母要開始進入教育的角色的時候,他的每一句話動輒得咎,還要批評他,修正他,這樣的溝通太辛苦了。他就把你從他的世界中趕出去了,他的世界就和你無關了。而你又是他的爸爸媽媽,意味著孩子在這個世界是孤單的。
當你的聽充滿信賴,充滿了解,充滿愛,沒有判斷的時候,孩子就會自我修正。孩子在說的過程中也就在長智慧了,敞開的傾聽就是不言之教,讓你孩子的心深邃、穩定,他也就懂得傾聽。
1、少說「一定要努力」,多說「盡力了就是好樣的」。「一定要努力」,是在向孩子施壓,這往往會把孩子推得更遠;「盡力了就是好樣的」,是在向孩子傳送愛與理解,這會拉近家長與孩子的距離。當孩子聽到從家長口中說出「一定要努力」這樣的話,會感受到家長對他們成績的重視多於他們自身,以及無盡的壓力,因此會拒絕與家長溝通。倘若聽到的是「盡力了就是好樣的」這樣的話,感受到的則是家長對他們的愛與理解。
2、不說「爸媽希望你過怎樣的生活」,要說「你希望過怎樣的生活」。「爸媽希望你過怎樣的生活」,是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做法,這會使得雙方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你希望過怎樣的生活」,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這往往能夠增進雙方之間的溝通。大人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無論正確與否,例如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爸媽希望你過怎樣的生活」這句話,就是一個強加在孩子身上的錯誤想法。
3、要多用「我覺得」,而不是「你應該」。「你應該」,體現的是家長對孩子的責備和支配,孩子往往不吃這一套;而「我覺得」,體現的則是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孩子往往會變得非常合作。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盡量少說諸如「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此類的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式口吻的。而如果家長改用「我覺得」「我認為」這樣的話,孩子則會接納家長,聽家長的話。因為從家長的語氣中,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對他們的尊重。
4、少教訓,多指導。關鍵時刻多些指導就可以了。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的行為會變得奇怪,情緒變化無常,心理變得無法猜測……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總想通過教訓孩子使孩子發生改變。但事實證明,家長們的這一做法不僅是徒勞的,而且勢必會引起孩子的反抗。
5、少一此「廉價的誇獎」,多一些「具體的表揚」。家長「廉價的誇獎」,孩子感受到的是敷衍以及虛偽,而只有「具體的表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