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爸爸的母親叫什麼
父親母親,為什麼有多種叫法?
兄為什麼又叫哥?又和父有關?
小新分三點來說明這幾個問題。
一,父親母親的各地方言口語。
父親母親,為什麼有多種叫法?兄為什麼又叫哥?
「父母」漢字的演變。
父親母親,是指子女對父母稱呼。
父親母親,口語各地都不盡相同。
爸爸媽媽,這是常規普通話叫法。
爸比媽咪,這是廣東粵語的叫法。
爸毑匈嬢,這是江山方言的叫法。
江山方言,這是殷商後人的語言。
父親母親,江山話有2種對應叫法。
江山話里,很少有叫爹爹的稱呼。
爹的叫法有可能來源於母系部落。
女權當道,也搞不清哪位播的種。
所以母親只有一個父親多也無防。
爸-毑,這是配套對父親母親稱呼。
爸,逼架切,音-霸 ba,發平音。
毑,雞乙ai切,音jiai,發平音。
父親母親,為什麼有多種叫法?兄為什麼又叫哥?
毑,母也。
和《康熙字典》的發音有所區別。
姐作毑和兄作父,應是來自傳統。
江山方言中保留著很多上古發音。
江山方言的發音和普通話不一樣。
二,兄父之間的語義語音演變。
「匈釀」江山人對父母另一稱呼。
父-兄,許用切,xiōng同熊、匈。
母-娘,尼昂切,niang 同釀、嬢。
兒-伮,農都切,最小孩子,同奴。
匈奴,最大的兇狠和最小的軟弱?
如今,強大的匈奴早已灰飛煙滅。
三,古人長兄作父的原因和由來。
父親母親,為什麼有多種叫法?兄為什麼又叫哥?
「兄「、「子」、」弟」,字形演變。
從「兄子弟」字形演變字源解讀看。
明顯的區別在兄上部有一個嘴巴。
兄指第一個出生開口哭叫的孩子。
也有以後出生孩子要聽老大意思。
那「弟」字明顯是在一根樹上分叉。
先生先懂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後生聽長兄、跟後面屁顛屁顛的。
作為兄姐,對弟妹態度應該凶些。
不然不立威,弟妹得無法無天啦。
因而兄姐地位威信日積月累大漲。
兄弟姐妹們長大後都聽長兄長姐。
所以才有長兄作父長姐當母說法。
以上是父母雙全闔家歡樂的情景。
也有父母過早離世家境突變情況。
四,匈奴鮮卑語的演變和消失。
匈奴即胡人,史料說是夏人後裔。
可汗,北方游牧民族最高統治者。
《木蘭辭》中有「可汗大點兵」。
「可汗」「可寒」是指代北朝皇帝。
但在鮮卑部落只是一般親王大臣。
可汗稱號最早起始於261年拓跋氏。
《史記》「夏桀無道, 湯放之鳴條,
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眾妻」。
「獯鬻」是匈奴在夏朝時期的名稱。
要注意理解這是指娶「桀之眾妻」。
「桀之眾妻」指的是桀的眾多妻子。
可不是指其子娶自己的親生母親。
「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只對一半。
夏朝很早以前也在實施收繼婚制度。
為種族的延續財產不外流無可厚非。
至於兄亡弟娶其嫂,弟死兄娶弟媳,
姐死妹嫁,妹死姐替,如今也有哦。
問題來了,那對孩子來說,怎麼叫?
五,江山方言,兄弟之間稱呼不同。
小弟叫長兄為「寒古」 音han guo。
大哥稱小弟為「弟古」弟,提額切。
四弟叫二哥三哥是「伱古」「三古」。
五弟叫三哥四哥是「三古」「攜古」。
「二」同伱 ni ,「小」同 攜xie。
小弟叫兄嫂為「寒孫」音han sun。
大哥稱弟媳為「提額婦」 婦惡切。
有區別的是:侄子對父輩兄弟稱呼。
父親長兄,侄子叫「熊」「馱熊」「馱霸」。
父親二哥,侄叫「伱熊」「伱叔」「伱霸」。
在江山方言中這是非常奇怪的稱呼。
長兄的孩子和侄子可以一樣的叫法。
這可能是跟隨長兄一起叫的原因吧。
如兄亡弟娶、弟死兄娶,切換方便。
字本論老師,在文章中考證指出,
「哥」有「兄」義,是從唐代開始的。
鮮卑語,哥哥就是指「阿干」語義。
因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了漢化。
鮮卑語言在漢化中肯定會留下痕跡。
兄兄'切,同「許用」切,匈- 爸。
家家'切,同「雞乙ai」切,毑-媽。
姊姊'切,同「雞乙」切,姬-姐。
妹妹'切,同「忙果」切,-妹。
總結:
從「汗」「干」「哥」到方言「寒古」
從「匈」「凶」「兄」到方言「馱霸」
從「父」「爹」「爸」到方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