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親是公務員,家庭出身填什麼,幹部還是工人
家庭出身一般填:工人、農民、幹部等,父母是公務員,家庭出身填幹部。本人看你是什麼職業了,如果是學生,就填學生,其他的看是否屬於上述范圍。一般填表會有說明,或者請發表格的人說明一下。
家庭出身一般填:工人、農民、幹部等,父母是公務員,家庭出身填幹部。
家庭出身是指本人取得獨立經濟地位或參加工作時家庭階級成份。不論出身勞動人民家庭還是出身剝削階級家庭的軍人、幹部、職工的子女,凡是隨父母生活長大的,他們的家庭出身應按其父母職業來定,如幹部、軍人、工人等。凡是靠祖輩或親戚朋友的經濟收入撫養長大的,他們的家庭出身則應按祖輩或親戚朋友的階級成份來定。經組織審查,家庭出身作了改變結論的,則按改變的結論填寫;未經組織確定改變結論的,不應自行改變。地主、富農出身的農民子女,他們的家庭出身為農民。 所以,家庭出身一欄,一般填「幹部」,「軍人」,「工人」,「農民」家庭經濟來源就是指所處職業的收入來源家庭主要成員及主要社會關系:婚前父母、兄妹為家庭成員。 婚後夫妻、子女為家庭成員。 姑姑、姨姨、叔叔、伯父等比較近的親戚為主要社會關系。
② 什麼叫父母官
舊時對地方官的稱呼。此詞透露著濃濃的官本位思想和舊社會階級觀念。
在封建社會,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時父母又最疼愛自己的子女,所以父母官就兼具了領導與愛護的兩種特點,一個好的地方官應該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這就是「愛民如子」,當百姓的權利受到傷害時,官員理應加以維護,這就是「為民做主」。
因此所謂的「父母官」其實是百姓的一種贊譽。
古人為官其先是通過孝廉賢良方正等名目的舉薦,後來主要通過科舉考試,一旦成為朝廷的命官,出於避嫌的原因,常常是異地為官。這樣就離開了家鄉父老。而那些朝中的大官,除了本身祖籍就在京城的,大多數人父母都在地方,所以這些人對那些家鄉的官也稱之為「父母官」。
(2)父母是什麼官級擴展閱讀
父母官:官本位思想和舊社會階級觀念
1、「官本位」以是否為官、官職大小來評價社會地位。
「官本位」把所有職務職稱、個體身份、地位都相對應於或摺合成一定級別的官階,並以官階定尊卑、高低,而不以真才實學、對社會的實際貢獻來衡量個體的價值,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社會心理。
由此造就一種對權力、官位、官員的崇拜和敬畏,進而導致長官意志、權力至上觀念和依附意識及其現象盛行。在一些地方,官職可以衡量:政治待遇、社會名聲、經濟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專車檔次,等等。
2、「官本位」是以「官」的意志為轉移的利益特權。
作為一種意識層面的現象,「官本位」也反映了一定階層的利益需求。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官本位」意識濃厚,就是因為有「官」就有利,或者可以「官」謀利。
有的領導幹部視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以及自己的地位、影響和工作條件為既得利益,不是用這些職權和條件來為黨、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把從政看成是謀取個人或小集團利益的工具,想方設法追逐對公共資源的特權,撈取自己的特殊利益。
③ 古代人稱呼本地的官父母官是因為什麼原因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父母官這個稱呼都耳熟能詳。所謂父母官就是指封建時期州縣這一級別的地方官,比如太守、知府、知縣等等。從字面意思理解,古人希望地方官能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即“愛民如子”;當百姓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地方官應該像父母保護子女一樣保護百姓,即“為民請命”。不過,無論是愛民如子,還是為民請命,都是後來引申出的意思。父母官作為地方官的代名詞,最初其實是指兩個人,一個是西漢的召信臣、另一個是東漢的杜詩。
杜詩為南陽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跟幾十年前召信臣的貢獻同樣巨大,因此南陽百姓都尊稱杜詩為“杜母”,並將兩人聯繫到了一起,贊譽道:“前有召父,後有杜母”。父母官這一稱呼便是從這里開始有了地方官的含義,後來這個稱呼越來越普遍,人們就將州縣這一級別的地方官統稱為父母官。
④ 父母職務怎麼填
作為一個老師和班主任來說,我想說學校發的表格,管我們啥事?我們一個月2000塊錢的小教師咋知道為啥要填職務?我們上大學、考教師都讓填家庭成員和職務,照你們這么說,國家是看看我們的父母是不是官員再決定我們能不能考上老師?我們高考的時候還讓填這些呢?大家說對不對?以後遇到垃圾的老師,可以告教育局、可以告校長,可以寫投訴信,可以轉學,就是別再網路上一直罵老師,因為孩子們現在還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別讓孩子們一上網看到的都是不尊重老師的言論。
網友二:
不要怪老師,自身素質原因吧。孩子學習好,夠聰明,誰都喜歡你,不用送禮也一樣。我就是個農民孩子在城裡上學,為了省錢就在租房就近上的小學,結果一直學習成績優秀,初中,高中,沒有花一分錢擇校費,上的都是重點免費的,沒給老師送過一次禮物!現在已經大二了211學校保送的!分享一下經驗~不會教育正常對待孩子,從不把他當皇帝,或公主慣著,還有正確教育不嬌生慣養!
網友三:
我從讀小學起,就開始填父母的職務,而我的父母都是從農村到一個小縣城開餐館的,沒有什麼職務,所以我每次都會填個體,講心裡話,那時候可羨慕那些父母有職務有單位的同學,有時候覺得他們的頤指氣使都有資格樣。也許從每次填表格開始,我對自己就有了人生規劃,所以更努力的去學習,也更明白讀書才能改變我。當時想我父母沒有職務讓我驕傲,但我自己得做讓他們驕傲的女兒。後來考了師范大學,出來又努力的考了編制,終於成了一名教師。老公是大學時認識的,比我大三屆,畢業後也考了公務員。也許是我們都是追求穩定工作的人,沒有勇氣出去折騰吧。
也許是我內心深處希望我的孩子在填父母職務時我們可以讓她有職務有單位可寫吧。我的經歷,讓我現在看到父母沒有職務單位的學生時,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總是會給他們灌輸我的理念,讓他們努力成才。所以有些回答說老師會看到父母職務怎樣怎樣,我只能說因人而異吧,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是勢利眼。可能我走的路和給孩子灌輸的思想觀念也不一定正確,但有追求有向上的心才是真。
網友四:
表是上面發下來的,不是老師要求填的。再說了,若一個班主任連自己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了解,那麼他是不負責任的。看到那麼多人反應自己給老師送禮,幫學校幹活,我還是挺吃驚的。我當老師十幾年了,也沒有大家所說的情況。當然,我這是小鎮,也不能代表全部。印象最深的是,板栗成熟的時候,學生帶了一口袋家裡的板栗,說:老師,你嘗嘗。教他們英語,告訴他們今天是聖誕節,好多人就用紙做了卡片,寫了滿滿暖心的話,放在我辦公桌。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尊敬與喜愛。
網友五:
從小寫父母務農,也沒覺著有啥不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時,應聘單位還是要求填寫,我還是填父母務農,結婚後才填自己先生的名字,沒想那麼多,也不覺著被誰歧視別人有什麼惡意。
有說老師不好的,我也遇到過偏見的老師,小學中學大學各一個,一共三個,也大概只佔我所有老師的幾十分之一吧,不過他自己偏見關我什麼事,我好好讀自己的書,參加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他們也沒礙著我什麼。所以大家別抱怨,做好自己,尤其是讓孩子有個好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網友六:
現在好的老師就像稀有的動物一樣,過去的他們是勤勞的園丁,為每一朵小花付出勤勞。現在的他們也是勤勞的,只不過他們變成了勤勞的收割者。我們這有做小學,哪裡的老師就是勤勞的收割者。他們從一年級就讓自己的學生在教室里補課,所謂的補課就是學生們每天的作業在教室里做完然後每人每月收取400圓費用。
一個學生400一個班40多個學生是多少。一年級到六年級,一個學生一讀6年書就要給這些老師2萬多塊錢,一開始有的家長找了校長,結果不用說大家心裡都明白什麼結果。在後來有的家長找到了市裡教育局,最後結果大家都能想到。現在這些勤勞的老師還在開心的收割者學生們的錢。
結語啊~
學校讓填家長工作職務也許是有些老師別有用心,但大部分的初衷是好的,他們想了解學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這間接影響學生的教育。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並不想讓老師知道你的職業你可以亂寫,因為這根本無從考證。孩子學習最重要的是英語,學好它才會有出息。瞧上面配圖右下角啊~作為家長一定要去找到它~那邊會有英語角,都是留學生、大學生、白領啊~很多人都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澳大利亞腔,如果你的孩子也能掌握各種口音的英語,一定會變得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