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墓給父母合葬有什麼規矩嗎
公墓合葬(雙人墓,能安放兩個骨灰盒),規矩是,一是安葬時要找人看日子,二是通知親朋好友前往墓地悼念,燒紙錢或獻花,三是骨灰盒安放順序是男左女右(人們站在幕地面向方向左和右)。以上是廣義規矩,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也不一定相同,建議你多咨詢下親屬長輩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Ⅱ 遺像的擺放有講究么
按地方習俗遺像擺放是有講究的哦!親人去世後,未來寄託我們的思念和祭拜他們,我們會將照片放在家裡,有的放在客廳,有的放在桌子上,還有的掛在牆上,那麼親人去世後,遺像放在哪裡最好,有什麼講究,又有什麼依據呢?這幾個問題前幾年采訪梨園照相館攝影師時得到答案,也算增長了見識!
可以放在櫃子里
一般來說遺像是非常不適合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的,可以將遺像收藏起來,這本身就代表是對死者的一種尊敬,放在家中的櫃子里能夠起到保存的作用,而且遺像也是比較適合放在櫃子這種比較陰暗的地方的,如果遺像放在相對於明朗的地方,反而會對家中的風水帶來一定的反作用。
可以將遺像擺放在書架上
遺像也可以擺放在書架上,通常擺放在書架上可以給屋主帶來很好的運氣,而屋主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先人的庇護,並且也不會被一些負面的磁場所干擾,而且如果家中有孩子的話,將遺像擺放在書架上,還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還會因此考上非常理想的高校。
可以擺放在儲存間里
很多家庭室內都有一個儲存間,其實儲存間不單單可以存放一些雜物,同時也可以將親人的遺像放在儲存間里保管,因為儲存間通常都是比較陰暗的地方,也是比較適合放置遺像的位置了,而且將遺像放置在儲存間里,還能夠帶旺屋主的自身運勢,所以也是非常良好的一個存放選擇。
家裡客廳擺放老人的遺像有什麼不好
有些人將已經過世的父母照片掛在客廳的牆上,其實這是不好的家居風水布置。已經過世的父母照片適宜懸掛在以前老人住的房間里。家裡可掛一張小的照片作紀念,但照片不要太大,且不要掛在大廳的牆上。無論什麼照片,一進門就能看到這張照片是不利的,因為其沖力太大,會影響原來良好的風水布局。
所以您看家裡的遺像放對位置了嗎?放得不對快去放到正確的地方去吧。以上回答僅供參考!謝謝!!!
Ⅲ 父母雙亡祭奠時擺幾樣東西
這位知友,按照傳統喪葬習俗,老人去世大體應該這樣擺放:第一,供桌上擺放的包括兩類,一類是香燭,一類是供品位置是,供品在內,香燭在外。這主要為了方便親友上香。第二,供品數量要求擺放供品是有要求的,對數的要求有規定,即應該是三或三的倍數。但不能是雙數。比如,如果擺放的供品可以是一盤,但如果比一盤多時,必須是三盤,六盤,九盤。擺放的供品盤子的數量不能是雙數,老輩子相信,如果是雙數的話,還得死一個。同理,盤子里的供品,比如點心、水果等,也是三或九個。不能是雙數。第三,點的香要連續燃,喪事期間不要滅掉。供品則一直擺放至喪事結束,只能增加,不可更換。
Ⅳ 父母合葬棺材的擺放
父母合葬棺材的擺放
父母合葬棺材的擺放,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要好好孝敬他們,那麼,父母合葬棺材的擺放有什麼講究嗎?下面我帶大家一起了解,希望下文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遷墓
一般來說首先要遵循他們生前的遺願,其次要注意的事情,是要不要隨意遷墓。因為很多時候,墓地是先祖的陰德之所,是不太適合遷移和開墓的。所以對於合並的話,能夠不開墓就不開,並且如果祖上沒有合並墓的話也不建議父母兩人合並。
地勢
對於合並的墓地來說,地勢最為重要,因為好的地勢有好的地運,這樣的話能夠幫助後人運勢越來越好。而對於壞的`地勢來說如果地運很差,會導致遷移不成功,也會影響到後代的運勢。所以在合並墓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地勢。
沒高低
對於合葬的棺材來說要注意埋放的高低,一般來說,男女有別是有陰陽上面的別,如果擺放不當,會影響到後代的。所以在埋葬時,要注意底部一定要平,不能左右高低不同,並且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學問要了解。
移棺
對於移棺的事情來說有很多的注意點。其中也有很多禁忌事項需要注意。但很多時候,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就不在這里說了。所以多於移棺的事情還是要挑選一個吉日吉時舉行的,不需要請教專業人士。
埋骨之人
對於這樣的行為來說必然會需要移骨之人,那麼對於這些人的挑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這個事情時不推薦外人去做的,畢竟沒有血緣關系無論哪方面來說都是不合適的,應該盡量去選擇平輩和有血緣關系的親人。
幾千年來,土葬一直是我國重要喪禮環節,雖說現在大部分地方,土葬已被火葬取代,但在少數偏遠地區,土葬傳統仍在繼續。
墓地是死者最後的歸宿地,挑選一個好的風水寶地,寓意著對死者的尊敬,也期望死者能蔭佑子孫後代,為家族帶來好氣運。但除了挑選好的暮穴,下葬時棺材的擺放方向也有諸多講究,若是沒有做好,再好的風水寶地也白費。
一是依照風水而定,這跟我們陽間修房講究一樣,下葬時棺材擺放大都是坐南朝北,或靠山朝水,依照地理環境而定。
二是依照祭拜方向而定,棺材入土時,墳頭放腳,墳尾放頭。這是為了方便祭祀時,死者能夠面對生者。
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使死者入土為安。至今為止,民間也流傳有諸多關於土葬的怪異之事,就與這下葬時,棺材方向擺錯有關,比如死去老人托夢給子孫,說睡著不安穩,或老人下葬後,子孫後代氣運變差等等。
關於死者之事,至古皆是:信者有,不信則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縱說紛紜。但古人傳下來的東西,相信一定是有講究的。
Ⅳ 為父母合葬有什麼規矩
合葬起源及原由:合葬,即夫婦葬於同一墓穴。《禮記·檀弓上》:「舜葬於蒼梧之野,內蓋三妃未之從也。季武容子曰:『周公蓋畲。』」鄭玄註:「畲謂合葬,合葬自周公以來。」《詩·王風·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孔穎達疏:「夫之與婦,生則異室而居,死則同穴而葬。」《樂府詩集·古詩為焦仲卿作》:「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旁。」夫婦合葬,西漢中葉以後開始流行。足以看出,合葬在中國有著長遠的歷史淵源,特別是在民間這種風俗依舊。夫婦死後是否合葬,應尊重夫婦雙方各自的意思表示,且在意思表示一致情況之下方能同時滿足。民間認為死亡並不代表身份關系的結束,也就是認為既使單方或雙方死亡,婚姻關系不會因此而結束,婚姻關系將繼續存在。這點可以從死者墓碑上的內容加以佐證。
Ⅵ 老人去世後合葬規矩
老人去世後合葬規矩
老人去世後合葬規矩。我們都知道風水是有非常多的講究的,老人去世雖然是件常事,但給老人下葬也有不少講究。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去世後合葬規矩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死者一歸天,喪家便會找到家族長輩,幾個人一起到家族墓地。根據死者的輩分、年齡和家族男性成員的情況,確定死者的墓葬地點。死者如不是突然亡故,這項工作在死者病危時便會完成、挖掘墓穴是在死者辭世後進行。北方農村把挖掘墓穴叫做打坑。
打坑人多是同族晚輩。也有鄰里幫忙的。打坑之前,孝子要先祭奠祖墳,燒一些紙錢,然後再對墓穴地進行祭奠。祭奠儀式很簡單,燒一炷香,叩首幾個即可。打坑的前三鍬土要由孝子親自挖,表示孝道。墓穴都是直上直下的豎井。類似於棺木,也是一頭大—頭小。長和寬都要大於棺木兩二尺。給下放靈樞留下空間。墓穴深度要看地勢,高坡要挖得深一些,低窪地則要淺一些。深度一般為七八尺,使靈樞上面有四五尺厚的土層。
不少地方有暖穴的風俗。墓穴挖成後,在穴中燒把火,俗稱暖窩。認為經過暖穴,埋葬在穴中的死者,就能在溫暖舒適的冥界里生活。有的是往墓穴中倒上一些草木灰,意思是煙火不斷,生活美滿。
送葬隊伍來到墓地,杠夫調整好方向,將杠床抬到墓穴上。把靈樞對准墓穴,前邊朝北,後邊朝南。死者在靈柩里頭沖西北,腳沖東南。坐起來面向東南,象徵轉世為人,會再次踏人陽界杠夫用兩根粗大麻繩,一根從棺木前底穿過。一根從後底穿過,四根繩頭分別纏繞在桿床的兩根豎桿上,類似滑輪。
每根繩頭由一個身體強壯的杠大橫背在肩上,旁邊有兩三個人幫著。隨即抽山支撐靈樞的橫木,形成懸空,一點點滑動著將靈柩放到穴底,然後將繩子抽出。富戶人家的棺木又大又沉,出於安全考慮,靈樞的中間也耍穿過構根麻繩。按行活說,的後兩根麻繩叫「口花」,小間兩根叫「腰花」,四根全稱「八把花」,往下滑這靈樞叫「抖花」。
在杠夫讓下滑放靈柩時,死者的親屬要脆在墓穴周圍,表演喪禮中的最後哭泣。同時焚燒紙車、紙馬、紙人等各種紙制冥器。門吹兒在此時也將吹完最後一支喪曲。
靈摳被放到墓底前,還要端正方位,使靈樞能夠按照要求,不偏不斜的放在墓里。墓穴較深,棺木沉重,有時端正方位也很困難。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抖動麻繩,將靈他方位調正。如若這樣不行,就要用杠桿,入墓底,利用墓坑土幫將靈櫃撥正。一般不用手腳直接撥動,一人面是墓穴深,手腳不容易夠到,另一方面怕腳蹬時用力過猛,使人滑落墓穴。這將會出現重大事故,當事人也會認為這是大不吉利。
填土封墓也不能隨意開始,要先由死者長子抓一把土投放在棺木上,其他子女和親屬相繼抓上垣墓。舉行了這個「添土」儀式之後,眾人才用鐵鍬填土封墓。在土填到沒過靈樞時,有些地方這時還要放人—個小土罐,罐里放些五穀雜糧,死者是男人偏左放,死者是女人偏右放。
據說是以後合葬時,控到了罐,就標志快要挖到棺木了。等到把墳頭堆好,孝子將自己舉來的幡插在墳頭上。北方農村還有這樣的規矩,下葬完後,參加送葬的死者親戚、家族成員,都不要再回喪家,而是直接回自己的家。
老人去世下葬的注意事項
按照舊時的規矩,下葬的時間也是要講究的,必須是太陽落山靈柩也落土。落土的時候八仙拽著棕繩徐徐放下,四平八穩之後,親屬們必須抓起泥土扔到靈柩上,這叫做添土。靈柩下去之後,先要蓋一層薄土,再把墓穴里掃出來的土撒在上面,之後要放上一隻碗,叫做衣飯碗。這樣做是為了以後遷墳的時候動作輕些,免得驚動亡靈,招來不幸。
下葬之前還要由死著的兒子把用五穀雜糧編成的五穀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蓋著一張小烙餅。在墓穴里還要放一個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盞豆油燈,叫做長明燈。有的地方還在墓室上嵌一面銅鏡,象徵太陽。在古代的時候,有錢的人家要遠離墳墓,射三支箭,然後馬上後退。這樣不敢靠近靈柩是因為擔心壓不住鬼邪,自己會遭殃。在靈柩放進墓穴的時候都必須放炮,說是為死者餞行去陰間。
埋葬之後人們必須要洗手,有的還要用酒來洗。這樣是表示今後再也不死人,用來驅除晦氣。接著喪家要謝吹鼓手和客人。之後還要舉行辭靈儀式,祭拜死者的靈位。在有的地方辭靈之後,只要是親屬就要在一起吃飯,這叫做搶遺飯。在江浙一帶有喝長壽湯,吃長壽豆的習俗。就是說,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後,在出喪的那天喪家要准備一大桶肉骨頭湯,就是長壽湯,一大盆煮得爛爛的黃燦燦的大豆,就是長壽豆。送喪的人回來都要喝一小碗長壽湯,隨意吃一些長壽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壽。有的地方還把又香又糯的長壽豆分給鄰里左右的小孩吃,說法是,吃了長壽豆,日後長又壽。
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就是下葬了,這種下葬儀式是非常講究和煩瑣的。抬靈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 做打穴。在打穴之前還要祭祀開山,孝子要燒香點燭行開山禮。有的地方要請地仙,還要畫太歲,開山的時候要避開太歲的方向,不然就是太歲頭上動土,喪家就會遭受到禍害。開山的時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後打個木樁,然後讓孝子在打木樁的范圍內用鋤頭挖三下。接著八仙就過來做穴,做好之後再把太歲的畫像燒掉。這種墓穴,是把靈柩推進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鋪墊著兩根竹子或者剝了皮的光滑潤澤的小衫樹。放的時候,把靈柩的上首擱在上面,再用撬棍往裡面推,推進去之後再抽掉墊底,最後鏟一些草皮把洞口砌嚴封好。
靈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後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婦要在靈前作揖拜禮,然後捧把黃土,在懷里包著,跑回家裡把黃土撒到豬攔雞籠和床下,據說這樣就可以得到亡靈的保佑。要是媳婦多的,就要爭取第一個吉祥,甚至有脫掉鞋子抄水路捷徑回家的。撒完黃土之後,媳婦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廚房裡吃幾口飯菜,這叫做進寶,是為了圖個吉利。
老人去世下葬六大禁忌
1、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准備壽衣了。
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2)棺木忌諱用柳木
棺木忌諱用柳木,相傳是因為柳樹不結籽,擔心會絕後。
2、葬禮的日期忌諱選在重喪日
重喪,(音CHONG SANG),重,重復,雙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喪事,指的是一個人去世後近則百日內,遠則一年左右,家人或者親戚中又有人相繼去世的情形。
習俗講究,舉行葬禮的日子一定要避開重喪日,以免家中再發生親人去世的情形。
3、熱孝期間忌諱走親訪友,尤其是參加喜事
直系親屬去世一百天內,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須,不要外出旅遊、探親訪友等,以免將自身的悲傷氣息帶給他人。
尤其是婚禮、開業、慶賀小寶寶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參加。
4、守孝期間,子女忌穿紅帶綠
守孝期間,古代的子女講究披麻戴孝,百日內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後,穿黑色、藍色等暗色的衣服來守孝,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
現代社會,雖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麼長時間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還是不可穿紅帶綠。
5、守孝期間,子女忌參加娛樂活動
古時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這三年守孝期間,不可以舉行婚嫁之事,也不得舉行吉慶之事。
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論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後,都要請假回祖籍守孝,稱為「丁憂」。如果官員不回鄉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彈劾,受到處分,嚴重者甚至會永不錄用。
如果官員在丁憂期間,有嫁娶、生子、分家、作樂等行為,都被視為不孝,也是會受到彈劾的。
現代社會,很多人們將守孝時間縮短,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諱子女尋歡作樂。
6、直系親屬去世第一年,春節門前忌貼紅對聯
過年貼紅對聯是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習俗。
但如果家中有直系親屬去世,第一年春節,門前是忌諱貼紅對聯的。
老人一般幾點下葬
1、三天左右下葬
喪葬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現象,而且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們國家往往都講究落葉歸根,所以說很多時用土葬,所以說也是有著一定的研究的,並不是隨意的時間去做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在三天左右下葬,這樣的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時間,屍體也不會腐爛。
2、需要做法事
當然在下葬之前一定要做一些法式的,特別是在農村這樣的做法會更加的多,而且做法事的時候是需要自己的子孫後代來參與的,而且整體的流程也是比較繁瑣的,還需要去找一些道士,每天晚上都要去做法事,雖然說會比較麻煩,是會讓活著的人更加的放心。
墳上不長草後代必出
3、忌諱貓狗靠近
當然在做這些下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就是一定要注意貓和狗的靠近,因為貓狗往往都是一種不太好的現象,一般來說貓代表的是陰,狗代表的是陽,所以說當這兩者靠近的時候,都會對死去的人造成很大的影響,會變得更加的不安寧,所以要注意。
4、必須魂歸故里
而且死去的人一定要魂歸故里,因為我們國家的人都講究落葉歸根,所以說每一個人去世的時候都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所以說不管在什麼樣的地方,都要把他們的屍骨給帶回來,這樣的話會非常的安寧,而且對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是有著很好的影響的,還要找一個風水寶地。
5、白天下葬
當然很多時候下葬的時間都是在白天,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早上,因為早上的時候會比較涼爽,而且早上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時機,天氣也不會太炎熱,也非常的方便,同時也會讓運氣變得更加的好,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時間段,一定要非常的注重。
老人去世的話一般都是土葬,就算是取火化了之後,骨灰也是要埋在土裡面的,因為講究一個落葉歸根,而且不管再遠,都希望自己的屍骨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當然下葬的時間也是有著一定講究的,一般都在去世後的三天下葬,這樣各方面都會非常的好。
Ⅶ 父母合葬有什麼講究沒有
沒啥特別講究,只是位置應該在下首或左邊(左為下,具體時間人站在和墓碑同向的位置,人的左邊,也就是對望墓碑時的右邊。)根據黃歷,為逝者選定落葬的吉日。 由逝者親屬在落葬師的陪同下,先在落葬的墓穴內焚燒少量黃紙,俗稱為「暖穴」,以表示逝者也有了「溫暖的家」。
由逝者親屬親自將福蔭土撒些在墓穴底層,福蔭土具有防潮、防蟲、保護骨灰盒的功效。然後可按朝南或朝西的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 放置完骨灰盒後,可在上面鋪上金色或銀布的布匹,俗稱「鋪金蓋銀」,有孝敬逝者及象徵來世榮華富貴之意。
墓坊合葬
有「並穴合葬」「異穴合葬」、「同墳異穴合葬」,這是非同穴合、葬的類型;更進一步的是「同穴合葬」。北方黃土高原地帶盛行這種合葬,夫婦中的一人逝去後先入墳,另一個去世時,重新挖開墓穴男左女右,並置棺停,棺木口橫搭一紅布帶,意思是與婚禮上夫婦牽的同心結相似。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中,還有夫婦同棺而葬的,廣西的白褲瑤的崖葬就是如此,一棺中可見到男女兩具屍骨。墓室合葬比較簡單,先在築好的墓室中放先死者的棺,持後死者去再打開墓門,將新的棺木放入。里下河地區的風俗是夫妻合葬的時候同穴不同棺,男子用的棺材稱為乾棺,尺寸稍大一些;女子用的棺材稱為坤棺,稍小一些。
Ⅷ 我想把父親骨灰和母親合葬一起,但不明白如何選時間,有哪些說法和形式,請教各位老師了。謝謝!
這是一個很好的動議,是兒女對老人家的孝心體現。首先要和家裡所有子女們聚在一起,或是個別溝通。大家都同意參與這件事。這時,大概的定下什麼時間段較為合適,這是家族裡邊的大事,大家都要參加。拿出你自己的意見,大約的時間段。定好以後,去你們當地的殯儀館或花圈店,也就是銷售花圈的店鋪,和他們聯絡。他們與殯葬業的小隊伍都有聯系。你說明你的來意。和你的意圖。他們會找殯葬隊伍中的人與你具體洽談。他們這些隊伍的小師傅們與你們見面以後,你說出你的意圖和要求。然後先詢問價格是多少,防止事後變卦,做到心中有數。
家族中的子女們能不能承受這些費用?每人一份孝心錢,不能拖延。然後定下大概的日期。這些負責殯葬隊伍的工匠,干這類事情他們是得心應手的,很專業,也很內行。讓他拿出簡單的方案。然後說出你們的要求。兩方在一起磋商。最後定出大概的程序。
然後你和所有的兄弟姐妹們。通報這件事情的概略情況。
此時要定下遷葬的具體日期。與負責殯葬隊伍的負責人,把日期定妥。
通常他們要求,要先去現有墓地確認一下地址。
在現場觀察一下他們就會知道應當怎麼樣施工,怎麼樣具體操作,現有墳冢的朝向、墳冢是什麼結構,是磚砌還是水泥封層或是黃土堆起?他們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施工當天應該帶什麼工具。
然後他們會告訴你應該備什麼物品:首先要買個大紅蘿卜,這是在墳塋中起出骨灰盒以後要扔進這個大蘿卜,寓意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意思。
其次是擺放很簡單的當天用的祭奠品,遷墳當天的骨灰盒需不需要更換(一般情況下,超過兩年,骨灰盒在墳里會腐爛);包骨灰盒的紅布誰來預備;他們起骨植的手套誰來預備(通常他們自己預備,也有讓遷墳的人家預備的);照明燈具誰預備(這種起墳移址,都有自己的規矩,必須要在太陽出來前完工,而且你們這種還要再起一座墳,挖開入土,時間一定會非常早就要開工,因此照明問題一定要提前預備)等等等等。
要講好價錢,不能臨場加價!
與兄弟姐妹們分一下工,誰預備什麼,條條落實,不能含糊其辭要落到實處。並且再次告誡大家,施工當天,現場大家不要胡亂指揮,不要多嘴,靜觀人家施工就可以。
開工當日早晨,你們這一方最好給施工方預備些早餐,主要是讓工人們多多關照一下的意思。通常是麵包或點心加瓶裝水,每人一塑料袋。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骨灰盒入土合葬以後,一切完畢了,才能付款。不能提前付給。付款時,要讓你們家族中其他人與你一同在場。防止兄弟姐妹們有別的說道。
Ⅸ 父母合葬
可以,在火葬廠把你父母靈盒共同祭奠一下,直接去祖林安葬不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