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揚瀾的父母是誰
揚瀾的父母是誰
這位知友,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於北京。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媒體人、傳媒企業家、慈善家。陽光媒體集團主席和陽光文化基金會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
1999年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董事局主席 ;2000年,創建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 2005年,楊瀾創辦了《天下女人》。
2008年應邀出任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形象大使,代表中國做申奧陳述,後參與主持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還擔任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亦被聘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現還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位中國形象大使、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和美國林肯中心中國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13年5月在紐約佩利媒體中心被授予女性「開拓者」榮譽,成為首位MAKERS項目「開拓者」獎項的非美國本土獲獎者,以及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2015年7月任2022年冬奧會申辦委員會總體策劃及法律事務部副部長。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揚瀾的父母是誰,媒體從來沒有披露過,所以一般人都不得而知!
『貳』 楊瀾的身世
出生年月:1968年
英文名:Yang Lan
籍貫:北京市
職位: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全國政協委員
畢業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編輯本段]人生履歷
1986年至1990年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0年,楊瀾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女主持人;
1994年,楊瀾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1996年5月,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1996年夏,楊瀾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數次獲得普利策獎的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紀錄片,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獲評論界好評;
1997年4月,她應聯合國副秘書長之邀,作為東亞惟一代表,出席了聯合國世界媒體圓桌會議,當年11月又應邀出席聯合國「1997世界電視論壇」;
1997年1月,楊瀾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銷量超過50萬冊;
1997年7月,楊瀾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校董,成為這所美國常春藤名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董事;
1997年7月,楊瀾加盟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
1999年10月離開鳳凰衛視中文台,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碼0307,現改名為泰德陽光)董事局主席;
2000年,楊瀾女士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陽光衛視在弘揚中國文化,加強傳媒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獲得顯著成績。2000年和2001年,陽光文化兩次入選由世界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
2001年,楊瀾女士應邀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會議上代表北京作申奧的文化主題陳述;
2003年,陽光衛視70%股權轉讓,現和東方衛視、鳳凰衛視、湖南衛視合作,主持《楊瀾視線》、《楊瀾訪談錄》等節目。同年,楊瀾女士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5年,楊瀾女士開始主持針對中國都市女性觀眾的大型談話節目《天下女人》。
『叄』 楊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轉
楊瀾: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所以楊瀾不覺得做神童有什麼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楊瀾1、不敷衍、不馬虎,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件小事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兒子;年10月20日,楊瀾在上海又喜得一個六斤多重的小女兒,圓了她想要「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媽媽夢。因為工作緣故,楊瀾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在他們身邊。兩個小傢伙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楊瀾堅持用母乳喂養;孩子出生後的幾年時間里,楊瀾也一直自己帶他們,雖然有點辛苦,可楊瀾覺得很值。楊瀾至今記得兒子一歲多時的一個場景。那是兒子出生後,楊瀾第一次比較長時間地出差,要離開兒子五天。那天回家時,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才委屈得哭出了聲,最後把楊瀾自己的眼淚也帶出來了。兒子當初這個無比豐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楊瀾的心裡,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後來,她下定決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職媽媽」。對於當初自己的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分外欣慰,那一年太值了!可是,矛盾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調和。女兒吃奶才三個月時,剛好遇上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和上海之間來回跑,怎麼辦?心中有百般不願,也曾想方設法努力掙扎,可最後還是不得不提前給女兒斷了奶。說起這件事,楊瀾依然一臉無奈。幸虧如今已上小學的女兒能體諒理解,還會開玩笑地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媽媽確實不是萬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這一條——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這是楊瀾給自己定的規矩。現在她每次出差,一定都會在出發前極其詳細地告知兩個孩子: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家,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楊瀾很忙,可謂一個空中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成為孩子鋼琴學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著他游歷了十五個國家,真讓人驚訝。如今的楊瀾經常在、上海、香港三地飛來飛去,但為了多一點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回到家中,楊瀾即使再累再忙,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地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孩子們都很聰明,知道媽媽辛苦,是擠出時間來陪他們的。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前段時間看《別惹螞蟻》,一邊看一邊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帶給楊瀾很多的快樂。2、不緊張、不苛求,讓孩子在現實中成長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上什麼樣的學校呢?在這些事情的關註上,楊瀾和當下大多數父母很不一樣。按條件,楊瀾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貴族學校、特色學校,或更有利於學習外語的國際學校。可是,無論在上海還是,楊瀾都堅持為孩子選擇普通的公立學校。兒子如今已上小學五年級,那麼多年過去了,楊瀾從來沒有給他請過一次家教,也從不做任何校內功課的額外,甚至不要求他的學習成績一定要在班裡拔尖。楊瀾清晰地記得,唯一給孩子安排的補習班是學習中國書法。楊瀾有這樣一個原則,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他們是中國人這點是絕不能變的,所以必須要讓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滲透進他們的血液里……楊瀾還做了權衡和比較,相對來說,中文比英文難學,假如孩子從小沒有一個中文寫作環境,就難以學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時候需要重點補充的課程不是奧數,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許多父母忽視的中文。楊瀾選擇讓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會現實的環境中,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誰都知道,當前,應試教育使學生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每一位母親都很擔心孩子能否適應。還好,楊瀾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說起兒子,楊瀾一點也不掩飾對兒子的贊賞。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班裡許多成績好的同學一般都在課外參加奧數、英語等多項補習,兒子小小年紀居然能坦然面對,能夠告訴媽媽:「我可是在參加一場不公平的競爭!」其實,絕不是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比如,楊瀾會鼓勵兒子去競爭當班長,用自己的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班裡同學服務做事,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結果引來了重拳回擊。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當兒子把這件事告訴媽媽時,楊瀾大加贊揚了一番,贊揚他能解決矛盾而不是動不動就向老師告狀。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的最佳時機。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所以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系,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楊瀾也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熏陶,於是從小安排他們學習彈鋼琴,沒料到,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盡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催促……楊瀾意識到,真的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必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三分鍾的發言。連楊瀾自己也沒料到,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她,居然會為這三分鍾演講無比緊張,生怕不能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會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贊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3、培養孩子好品性,完整人格很重要如今,有些媽媽把培養「神童」作為寶寶的早教目標,而一些媽媽雖希望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卻不懂如何著手。楊瀾不覺得做神童有什麼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誰都知道楊瀾英語特別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時,從沒正經做過什麼英語,楊瀾把絕大多數時間花在並不特別擅長的體育運動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體育場。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最近,孩子們喜歡上了動畫片《網球王子》,提出要學打網球,楊瀾不僅鼓勵他們,自己也加入其中。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孩子們還要有慈善情懷。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當然,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後來,兒子在學校做班長時懂得關心別人,因為他早就和媽媽討論並達成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楊瀾的工作有許多種,但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她就會回家詳細地向兩個孩子「匯報」,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每次孩子們也會為媽媽做的事情驕傲。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帶他們去朋友家時,她讓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氣時,她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說出來。還有幽默感的培養,雖然做起來不太容易,但還是值得去努力。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回應和贊賞。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楊瀾的兒子喜歡畫畫,畫卡通什麼的,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現在,楊瀾辦公室里掛著的就是孩子的畫,她認為這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一段時間里,楊瀾的孩子從上海轉學到,剛開始兒子很不開心,總抱怨說到了就見不到上海的老師和同學了。起初楊瀾覺得告訴孩子交一些新朋友適應一下就好了,後來楊瀾看了一本教媽媽如何在人生的不同情境里教育孩子的心理學書,其中有個小節講的是搬家,書里說搬家在大人心目中不是件特別大的事,但是在小孩子小小的頭腦中,卻是件天大的事,因為他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別的同學都已經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個陌生人,他要面臨很多的選擇。書中說,做父母的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用新朋友圈來寬慰孩子,這會讓他有一種背叛感、負罪感,他會覺得交了新朋友,就可以忘了老朋友。你一定要幫助他與老朋友保持。後來,楊瀾就主動幫兒子搜集整理上海同學和老師的,還建議他隔段時間打問候老朋友,回到上海要和他們見面聚會。楊瀾覺得,一個智慧媽媽應該觀察孩子的潛在能力和才華,她的任務是為孩子們打好基礎,至於將來孩子做什麼,媽媽是無法設計的。還有,千萬不要做一個抱怨媽媽,有些女人喜歡抱怨,怨社會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即使是愛也化作了無盡的嘮叨,要知道這樣一個抱怨媽媽,對孩子的殺傷力特別大!楊瀾說,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媽媽」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學地養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很重要,一個有愛、有關懷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肆』 楊瀾的人物經歷
楊瀾父親楊鑫楠,原籍北京,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媽媽是上海人。楊瀾出生在北京的一所醫院里。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廟附近的侯家路,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在外婆身邊,楊瀾一天天地長大。 一直到10歲時,楊瀾才被父母接回北京。
1980年至1986年就讀於北京工業學院附屬中學(現為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1986年至1990年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英語系,獲英美語言文學學士學位。同年,楊瀾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女主持人,並於1994年榮獲中國首屆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
1996年5月,楊瀾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
1996年夏,楊瀾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數次獲得普利策獎的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紀錄片,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的先河,獲評論界好評。
2000年,楊瀾女士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陽光衛視在弘揚中國文化,加強傳媒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獲得顯著成績。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2000年7月30日下午兩點,一襲黑色套裝的楊瀾出現在北大陽光公益創新論壇國際研討會上,此次亮相不是以主持人身份,而是以東道主身份——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
2003年,楊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陽光衛視70%股權轉讓,現和東方衛視、鳳凰衛視、湖南衛視合作,主持《楊瀾訪談錄》等節目。
2008年5月4日,楊瀾在三亞擔任了第14棒火炬手,傳遞了奧運聖火之後,她對媒體說:「我跑的整個過程都是非常輕松、非常享受的。我參加過很多與奧運相關的活動,像主持倒計時100天,今晚三亞的文化活動也會由我主持,感覺和奧運貼得很近。」
2016年12月6日,由人民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和《環球TIME》新聞客戶端聯合主辦,環球網承辦的2016環球風尚年度盛典召開,被授予「風尚領秀」人物。以表彰其憑借自身影響力,向全社會釋放公益與時尚的跨界力量。
(4)楊瀾的父母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楊瀾的人物評價:
楊瀾,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媒體人、傳媒企業家、慈善家。陽光媒體集團主席和陽光文化基金會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
同時又是一位優質女性的典範,她美麗、智慧、優雅、知性,開創了成功的事業。楊瀾展現給公眾的,是一個多角度的形象。被稱為「中國的華萊士」。楊瀾作為主持人出現在節目中,她對節目製作的參與是全方位的。「有時甚至是否需要一個反光板她都會提出建議,作為一個職業的主持人,她對節目的品質有很高的敏感度。
『伍』 楊瀾的父親是誰
楊鑫楠 (1937.1-),男,漢族,江蘇丹陽人,中共黨員,教授,楊瀾女士的父親。1959年8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59年9月至1962年8月在英語系研究生班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1964年9月至1966年6月在英國倫敦大學進修,1967年11月至1970年7月曾在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大學英語系任教。長期從事本科各年級及研究生層次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曾任語言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著有專著《當代英語變遷》、《類推法在近代英語中的作用》;編著有《英語口譯手冊》、《高級英語課本》、《當代美國英語會話》等。於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陸』 楊瀾父母簡歷
是不是這個
中文名: 楊瀾
外文名: Yang Lan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68年3月30日
職業: 電視節目主持人、企業董事局主席
畢業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代表作品: 《天下女人》、《楊瀾視線》、《楊瀾訪談錄》、《正大綜藝》
語言: 普通話、英語
祖籍: 江蘇省丹陽市
身高: 168cm
血型: AB型
鞋碼: 37
『柒』 楊瀾父母是哪裡人
楊瀾父親原籍北京,是北京外國語學院的講授,叫楊鑫楠,媽媽是上海人,1968年,楊瀾出生在北京的一所醫院里。小楊瀾剛出生時,爸爸正在阿爾巴尼亞作外援專家,一直等到楊瀾長4歲時,他才回國看到自己這個天真可愛的獨生女。出生後不久,楊瀾就被媽媽送到上海的外婆家寄養。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廟附近的侯家路,那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在外婆身邊,楊瀾一天天地長大。
一直到10歲時,楊瀾才被父母接回北京,回到她整日里思念的父母身邊。
『捌』 楊瀾的家庭背景
楊瀾背景資料: 1968年生於北京。1990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1990年至1994年初,主持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1994年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1996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傳媒碩士學位。1996年夏,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製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2000年那一班》紀錄片。同年,與上海東方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楊瀾視線》節目成功發行全國52個省市電視台,收視率在各地文藝節目中均獲得不俗成績。1997年4月,應聯合國副秘書長之邀,作為東亞惟一代表,出席了聯合國世界媒體圓桌會議,11月又應邀出席聯合國「97世界電視論壇」。1997年7月,加盟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1998年4月,擔任《百年吒吒風雲錄》主持。1999年10月離開鳳凰衛視中文台。2000年起,出任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主席。文/本刊記者陳海 圖片提供/陽光文化2001年6月,在熒屏上消失許久的楊瀾重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不同的是,這次她是在自己擔任老闆的陽光衛視上露面的,而且重新推出《楊瀾工作室》的訪談節目。從此,楊瀾結束了單純做主持人和單純做老闆的歷史,也因為主持人和老闆的雙重身份而再次成為大眾與傳媒關注的焦點。詳情: http://vogue.sina.com.cn/o/o/10160.html
『玖』 身為父母的一定要看看,看楊瀾怎麼教育孩子的
1、為孩子挑選一般的公立校園。讓孩子在實際中生長。現在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期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校園,而楊瀾以為在一般公立的校園能夠讓孩子接觸到最實在的日子,也日子在最接近社會實際的環境中,這樣的生長環境對孩子才是實在牢靠和有利的。
楊瀾不苛求孩子的成果,可是重視他們藝術的培育,讓孩子自己發現愛好,有愛好了,才會高高興興,仔仔細細的去完結一件事
2、培育孩子好性格,完好品格很重要,同時孩子們還要有慈悲情懷。楊瀾期望孩子做一個高興的人,也能給他人帶去高興。為此,楊瀾身體力行,盡力培育孩子具有幾種習氣和性格: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賦有幽默感。她把絕大多數時刻花在和孩子一同做運動上。楊瀾以為,表達才能的培育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要害。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使命就是要培育孩子健康的品格和思想方法。語文、數學這些常識教師能夠教會,但孩子怎麼面臨波折、怎麼面臨妒忌、怎麼融入一個生疏的環境,這都需求母親去教他。身心的健康是最少的,也是最要害的。讓孩子能夠沒有妨礙地和他人溝通,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暢生動的情緒處理,這種性格的培育對他終身都很重要。
3、中文最重要。楊瀾僅有給孩子組織的補習班是學習中國書法。她以為不管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他們是中國人這點是絕不能變的,所以有必要要讓優異的中華民族文化滲透進他們的血液里。她以為孩子小時分需求要點彌補的課程不是奧數,不是英文,恰恰是現在許多爸爸媽媽忽視的中文。。
4、不要忽視改換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搬遷在大人心目中不是件特別大的事,可是在小孩子小小的頭腦中,卻是件天大的事,由於他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別的同學都現已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個生疏人,他要面臨許多的挑選。書中說,做爸爸媽媽的在這個時分,千萬不要用新朋友圈來寬慰孩子,這會讓他有一種背叛感、負罪感,他會覺得交了新朋友,就能夠忘了老朋友。你一定要幫助他與老朋友保持聯系
5、才智媽媽應該調查孩子的潛在才能和才調,她的使命是為孩子們打好基礎,至於將來孩子做什麼,媽媽是無法設計的。還有,千萬不要做一個訴苦媽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孩子活的高興,也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拾』 楊瀾女士簡介
楊瀾女士簡介
楊瀾,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及企業家,籍貫上海,楊瀾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獲英美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留美歸來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後改為楊瀾訪談錄),迄今楊瀾訪談錄已訪問過全球600餘位著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很高美譽度。
1999年,陽光媒體集團由吳征先生和楊瀾女士創立。
2000年,楊瀾與丈夫吳征開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歷史人文電視頻道---陽光衛視。
2005年,楊瀾創辦了主要針對中國都市女性的大型談話節目天下女人,並由此發展成以電視、網路和教育培訓為平台的互動式跨媒體女性社區。楊瀾是陽光媒體集團和陽光文化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