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老舍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老舍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21 01:22:08

『壹』 老舍的小故事

1、老舍上小學那年,已經出嫁多年的姐姐,給小弟弟做了一雙新襪子。她興高采烈地給老舍穿上了,看著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學了。可是弟弟放學回來時,她發現弟弟的腳上卻是空空的。

她問老舍:「弟弟,你的新襪子呢?」老舍從書包里掏出那雙新襪子,說:「老姐,我一出校門就脫掉了,我怕穿壞了。我上學時穿,放學了就脫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學習,不是比闊氣。」

第二天上學,老舍仍穿著以前穿的舊襪子,頭抬著上學去了。走著走著,老舍想,我把鞋也脫下來,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於是,大街上多了一個光著腳走路的小小讀書郎。

2、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3、作家樓適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寫些什麼?」樓適夷問道。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4、一次老舍家裡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大雨洗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

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

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天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即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5、老舍在重慶北碚安家後,許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詢問北平淪陷後的情景。胡一次又一次講述了北平淪陷後人民的苦難,這些真實的細節為老舍醞釀新作提供了詳細的背景材料。1944年元旦,老舍開始寫以淪陷了的北京為背景的百萬字小說《四世同堂》。

他說:「必須把它寫成,成為從事抗戰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老舍的卧室兼客廳兼書房,夏天三面受陽光照射,到夜半熱氣還不肯散,老舍說:「牆上還可以烤麵包。我睡不好,睡眠不足,當然頭昏。」

頭昏和常患瘧疾,到年底才寫完第一部30萬字的《惶惑》。1945年老舍在《八方風雨》中寫道:三十四年,我的身體特別壞。這些病痛時常使我放下筆。本想用兩年的功夫把《四世同堂》寫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寫了三分之二。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貳』 誰知道老舍和家人之間的故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享年67歲,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正紅旗),人民藝術家。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趙子曰》、《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須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人生經歷
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國聯軍的義大利軍人劫掠,還是嬰兒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倖免於難。老舍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於1918年畢業。
工作經歷
曾任小學校長(北京東城區方家胡同路小學)、中學教員、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講師,任教5年。
筆名來歷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筆名。因為老捨生於陰歷 老舍
年底,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舒慶春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棄;予,我。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老舍 」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叄』 名人孝順父母的故事

古代有很多孝順的典故,其中包括:郭巨埋兒奉母、曾參嚙指痛心、仲由百里負米、郯子鹿乳奉親、姜詩湧泉躍鯉,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名人孝順父母的故事如下:

1.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2.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3.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4.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5.湧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肆』 關於老舍的故事

老舍的故事:老舍上小學那年,已經出嫁多年的姐姐,給小弟弟做了一雙新襪子。她興高采烈地給老舍穿上了,看著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學了。可是弟弟放學回來時,她發現弟弟的腳上卻是空空的。

她問老舍:「弟弟,你的新襪子呢?」老舍從書包里掏出那雙新襪子,說:「老姐,我一出校門就脫掉了,我怕穿壞了。我上學時穿,放學了就脫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學習,不是比闊氣。」

第二天上學,老舍仍穿著以前穿的舊襪子,頭抬著上學去了。走著走著,老舍想,我把鞋也脫下來,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於是,大街上多了一個光著腳走路的小小讀書郎。

(4)老舍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老舍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老舍的《茶館》、《龍須溝》奠定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獨特的風格,創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龍須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劇本為演出建立了一個現實主義的,形象鮮明的,強調從生活中塑造一個鮮明形象的基礎。

這對我國的話劇事業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成長起到了一個最基礎的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風格,被北京人藝的導演、演員所繼承並沿用至今。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老舍在擔任總務部主任期間團結了全國的抗戰文人,使這一時期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文藝界團結得最好的時期之一。

『伍』 名人孝敬父母的事例有哪些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二、 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http://www.book8.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46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朴健全的人性。

三、 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

孝敬父母是我國的民族精神。當年,雍正皇帝就是以孝治天下的。現在民間淬著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你,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並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忍受,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出洗得乾乾凈凈,母母親欣慰地笑了。
同學們,我們已經從吃奶的小娃娃長成五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可曾想到,這十多年來,我們的父母一方面要努力工作,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另一方面又要料理家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而日夜操勞,這是多麼不容易啊!父母對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這中間充滿了自我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的苦心,應該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熱愛人民的具體表現。在現在社會里,有的人卻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孝敬父母,這是一種十分缺德的行為。
孝敬父母就是要敬愛父母,聽從母的教導,關心體貼父母,主動分擔父母的辛勞,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長大成人後,自學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弘揚孝敬父母的民族精神,立志為報效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陸』 老舍簡介 關於老舍的故事有哪些

老舍人物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有關老舍的故事:

1、催稿趣事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過稿。

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2、改稿奴才

作家樓適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寫些什麼?」樓適夷問道。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3、獻丑作詩

一次老舍家裡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大雨洗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

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

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天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即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4、到濟南站接黑衫女

1933年秋,周銘洗任青島聖功中學校長後,有事要去濟南,因人生地不熟,許地山便打電報給在齊魯大學任教的老舍請求迎接。

據老舍《敬悼許地山先生》一文中寫到周銘洗。「你記得給我打電報,叫我到濟南車站去接周校長嗎?多麼有趣的電報啊!知道我不認識她,所以你教她穿了黑色旗袍,而電文是:『×日×時到站接黑衫女!』當我和妻接到黑衫女的時候,我們都笑得閉不上口啊」。

就這樣,由於許地山的關系,周銘洗與老舍及其夫人胡絜青相識於濟南,後來成為終身摯友。

『柒』 關於老舍的感人故事

老舍的四則小故事

19歲當小學校長

靠一位富有而善良的人的資助,老舍9歲進了小學。老舍的小學同窗、後來的大學者羅常培形容他「一個小禿兒,天生灑脫、豪放、有勁,把力量蘊蓄在裡面而不輕易表現出來,被老師打斷了藤教鞭,疼得眼淚在眼睛裡亂轉也不肯掉一滴淚珠或討半句饒。」老舍考入北京師范學校後,更是樣樣出色,成了校長最得意的弟子。所以他一畢業,才19歲便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學的校長。

「最偉大的字——飯」

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字——『飯』——給我時間與飯我能夠寫出較好的。」在抗戰時的重慶尤甚,那時老舍特別關心好友吳組緗先生家養的一口小花豬。小豬病了,老舍建議吃葯、發汗,又專程探病,不過養豬不是為了當做寵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幾斤臘肉。老舍說那年月「豬比人還貴呀!不過每逢有朋友來,老舍就不惜典當衣服買點酒菜。有一次賣了一套舊西裝買了飯,碰巧遇上一個賣貓頭鷹的,就順便把貓頭鷹也買回來了,一時傳為笑談。

「寫著玩」寫出的大師

老舍的第一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在倫敦東方學院教書時寫的。閑著就寫點,老舍說只是「寫著玩」。完稿後念給同在倫敦的許地山聽,許地山笑得一塌糊塗,建議老舍寄到國內去。兩三個月後鄭振鐸編的《小說月報》連載刊出。後來老舍又寫了《趙子曰》,念給寧恩承聽,他也笑得把鹽當糖放到了茶里。

老舍如何寫《四世同堂》

老舍在重慶北碚安家後,許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詢問北平淪陷後的情景。胡一次又一次講述了北平淪陷後人民的苦難,這些真實的細節為老舍醞釀新作提供了詳細的背景材料。1944年元旦,老舍開始寫以淪陷了的北京為背景的百萬字小說《四世同堂》。他說:「必須把它寫成,成為從事抗戰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老舍的卧室兼客廳兼書房,夏天三面受陽光照射,到夜半熱氣還不肯散,老舍說:「牆上還可以烤麵包。我睡不好,睡眠不足,當然頭昏。」頭昏和常患瘧疾,到年底才寫完第一部30萬字的《惶惑》。1945年老舍在《八方風雨》中寫道:三十四年,我的身體特別壞。這些病痛時常使我放下筆。本想用兩年的功夫把《四世同堂》寫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寫了三分之二。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捌』 老舍與母親的故事

北京的舒家原本是個大家庭,可惜家庭內哄,導致老舍父親舒永壽這一支分出來單過。親人彼此絕了情,從此不再來往,連墳地都是分開的。分裂的頂峰是發生在一次出殯儀式上。一個很有派場的臨時殯葬大棚被一把莫名的大火燒得一光二盡。顯然是內哄到了反目成仇的不可調和的地步。從此,舒永壽一個人老老實實地當他的「護軍」,自己在小羊圈胡同買了一所不成規格的小院,養了九個孩子,活下來五個,老舍是他的幺兒子。

舒永壽一九00年八月戰死在與八國聯軍巷戰的炮火中。他失蹤於西華門外南恆裕糧店附近。後來,家人把他的「生辰八字牌」和一付他的褲腳帶和一雙布襪子埋葬在「薊門煙樹」南邊明光村的新買的一小塊私人墳地里,沒有歸到「薊門煙樹」黃亭子附近舒氏家族的老墳地里。後者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還能找到標有「舒」字的墳地界樁。

老舍先生在他著名小說《月牙兒》里描寫的母親拉著年幼的「我」去西直門外去給父親上墳的場景,實際取材於自己早年和母親去明光村給自己亡父上墳的記憶。1942年老舍母親病逝於淪陷的北平,也埋葬於此地。1949年老舍先生由美國回到故鄉後,曾來到這里給自己的父親、母親上墳。他找到姓侯的看墳人,拜託他們多多照應,給了錢,還到看墳人的小院里坐了坐,談話時難過地落了淚。看墳人侯長山的父親曾被老舍先生當作模特兒寫進《四世同堂》,是一位筆墨不多但很重要的鄉下人,在書里叫「常二爺」。三十年前,老舍父母的墳頭已被平掉,改了菜地。這塊墳地緊挨著去八達嶺的鐵路,在食品冷凍庫附近,如今已成了堆貨的場地和居民區。

因為舒永壽犧牲時,老舍剛一歲,母親在老舍的人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舍先生在悼念母親的文章《我的母親》中是這么寫的:「我的真正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這位母親也是窮人,自然也是沒有家譜的。如今,給她續一個粗線條家譜,或許,並非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玖』 老舍的勵志故事有哪些

老舍的勵志故事
在倫敦西部的荷蘭公園區聖詹姆士花園街31號,有一幢黑色的三層小樓,這里被英國文化部正式列為倫敦「名人故居」。這幢掛牌的「藍牌屋」,便是中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英國居住過的地方,它吸引著各國人士的目光。
在英國得到「藍牌屋」的30多個外國名人中,老舍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中國人,他曾經在英國生活五年,他的創作生涯由此出發,在這里,他先後寫出了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以及《二馬》的前半部,從此踏上了幾十年筆耕不輟,用獨有的深度與幽默、紛繁與精彩影響後世的創作之路。
出身貧苦母親是真正的老師
在老舍一歲半的時候,八國聯軍野蠻地攻入北京城。作為一位保護皇城的士兵,老舍的父親頑強地堅守陣地,最後戰死沙場,在那個年代裡,父親的早逝註定了這個家庭的清貧與寒苦。
老舍幼年營養不良,身體瘦弱,3歲時還不會說話。等他漸漸長大了,母親想讓他上學,但是交不起學費。直到9歲,老舍還是一個不識字的窮孩子。後來,在一位親戚的資助下,老舍才讀上了私塾。
「從私塾到小學,再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20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在老舍的記憶里,母親的手終年都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給人洗衣服,即使屠夫們送來漆黑如鐵的布襪,她也洗得潔白。晚上母親守著一盞油燈,縫補衣裳一直到深夜。母親勤勞整潔、朴實寬厚、熱情好客,這些印象深深地刻入了少年老舍的腦海中。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日後老舍的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由於生活困苦,老舍經常要餓著肚子去上學。但他最愛讀書,加上聰穎好學,能背大量的古文詩詞,作文和演講更是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當時學校實行復讀班制,高年級和低年級學生在同一個教室里上課,老舍常常被指定做低年級同學的代課「小老師」。
小學畢業的這一年,老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中學,可是因交不起學費,第二學期他瞞著母親,偷偷地報考了北京師范學校。這所學校最打動老舍的,便是學費、伙食、書籍還有制服一律都由學校供給。

『拾』 誰知道幾個 有關老舍的小故事,急

欲愛不能的老舍

老舍3歲那年,沒了父親,母親靠給人洗衣服養活他。到9歲,他還不識字,後半生就將是一個提籃沿街賣櫻桃的小販吧。好心的劉大叔資助他。供老舍上學。中國多了一位作家。 劉大叔是有錢人,也是大善人。他辦貧兒學校、粥廠,把錢都施捨出去。劉大叔後來出家為僧,人稱宗月大師。他坐化後,燒出許多舍利子。 宗月有個女兒,小時候。老舍常去劉家玩,愛上了她。海棠花開的時候,兩個小兒女說過一句兩句沒有意思而甜美的話。富小姐和胡同貧兒,身份相差太遠,談不上婚嫁,但知道她沒有定親,這讓他安心。 後來,老捨出了國,劉小姐隨父出家為尼。過了好些年,老舍回國了,劉小姐成了暗娼。其間,發生過什麼事,無從推測。可能那尼姑庵本來就不幹凈,劉小姐錯入了虎口:或許她是「一向吃好的穿好的慣了,為滿足肉體,還得利用肉體,身體是現成的本錢」……總之,一個黃花大閨女,想伴著青燈古佛過一輩子,哪有那麼容易。全世界都是「嘿嘿」冷笑的惡勢力。 他千辛萬苦地找到她。她剪了發,臉上有很多粉和油,洗凈了,大概像一個病中的產婦。她始終不正眼看他,雖然臉上並沒有羞愧的樣子——她應當有嗎? 他還愛她,但這愛成了苦酒,折磨他。他們原本門不當戶不對,現在仍如此,只是高低掉了個兒。朋友看出他的悲痛來,沒直說,假裝鬧著玩地暗刺他,意思是,她不配他。 她不配?她本來不是大小姐嗎?她淪為赤貧,不也因為她父親的慷慨施捨嗎?而老舍,其實也是受益人之一呀。不過,給是自願的。得到的人,不欠他們家什麼。反之,如果邀恩圖報,那她就是無賴小人,受惠者會更加心安理得。 老舍沒娶劉小姐——是他想娶而劉小姐不肯,還是他根本沒打算娶?他再愛她。大概也不能把一個暗娼用大花轎接回家。我們很難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的記憶被打散了,放在他的小說里、散文里。一幅最美的畫,碎紙機里走一遭,也就變成紙屑,什麼也拼不出來。老舍34歲,才在朋友勸告下結了婚。 他一直記得她。她是為弟弟們給虎妞下跪的小福子,祥子愛過她,這愛情不因為一個是車夫一個是暗娼,而稍減其美或者震撼。她也是月牙兒,清清醒醒、明明白白地走另一條路,因為「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是女人得賣肉」。她是他的記憶,一點點地融入到他的文學作品中。 老舍老在提海棠花,「她家裡的那株海棠花正開成一個粉白的雪球」,「第一次見著她,便是在海棠樹下。開滿了花,像藍天下的一大團雪,圍著金黃的蜜蜂」。他想在死後,葬在海棠樹下,或者……他什麼也做不了。

勤儉一生—老舍廉潔故事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個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樣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窮苦人家。每逢刮風下雨,小胡同里低窪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這里奇寒無比,屋裡和屋外一樣冷,缸里的水常常凍得結成冰。這里的老百姓吃的東西,常常是鹽拌小蔥,冬天是腌白菜幫子,有的人家長年只能從菜市場里找些爛菜葉子。 1899年2月3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這個小胡同里。老舍上面有4個姐姐和3個哥哥,他最小。由於生活艱苦,長大成人的只有5個——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捨出生時是狗年,姑母就給他起了個很不好聽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媽媽靠拚命地給人洗衣裳,來養活一大家人。由於長年地洗衣裳,媽媽的手始終都是鮮紅和微腫的。而晚上,她還要在一盞小煤油燈下,做白天接下來的縫紉活。過年了,老舍喜歡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當他看到街上誰家又宰了兩頭大豬,誰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媽媽總是說:「孩子,我們家的餃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別看咱們家窮,可咱們要窮出志氣來,讓別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著呢。」窮要窮出志氣來,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裡。 老舍上小學那年,已經出嫁多年的姐姐,給小弟弟做了一雙新襪子。她興高采烈地給老舍穿上了,看著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學了。可是弟弟放學回來時,她發現弟弟的腳上卻是空空的。她問老舍:「弟弟,你的新襪子呢?」老舍從書包里掏出那雙新襪子,說:「老姐,我一出校門就脫掉了,我怕穿壞了。我上學時穿,放學了就脫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比學習,不是比闊氣。」 第二天上學,老舍仍穿著以前穿的舊襪子,頭抬著上學去了。走著走著,老舍想,我把鞋也脫下來,不就可以少磨些鞋底嗎?於是,大街上多了一個光著腳走路的小小讀書郎。一天中午放學回到家,老舍問正在洗衣服的媽媽說:「有沒有吃的?」媽媽正在洗衣裳,頭也沒抬地說:「沒有啊,我還沒有時間做呢。」老舍聽了,扭頭又回學校去了。中午當別的孩子在玩耍,在家裡吃飯的時候,他一個人在教室里埋頭寫作業,頭也不抬地寫,他希望這樣能讓自己忘記飢餓。下午上課,他仍然若無其事地和同學有說有笑。窮人的孩子特別看重自己的尊嚴,他不希望自己因為貧窮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來。老舍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了勤儉節約的精神,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當他功成名就之後,仍然保持著勤儉的好習慣。一次,朋友邀請他參加一個舞會。舞會是一個隆重的場合,穿著自然要講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兩套灰布中山裝,洗過幾次後,就顯得舊了,穿在身上像個清潔工。老舍就穿著這套衣服進了舞會,他對投來不解目光的朋友說:「對不起了,這已經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國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麼的勤儉,那麼的廉潔。這都是兒時培養了精神。

閱讀全文

與老舍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人員公司上班收入能列支嗎 瀏覽:425
濟南老年大學每天都要上課嗎 瀏覽:530
重陽節母子背影描寫 瀏覽:90
給父母寫一封信該如何下手 瀏覽:48
老人格子衣服適合什麼人穿 瀏覽:898
體檢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851
最低社保退休金甘肅 瀏覽:393
50萬的房子父母過戶子女要多少錢 瀏覽:863
給養生花怎麼澆水 瀏覽:533
社保全國各地跑繳納退休怎麼算 瀏覽:490
敬老院護工的小故事 瀏覽:125
怎麼觀察長壽花是汗是澇 瀏覽:957
西安退休工資網上查詢 瀏覽:499
70歲可以買養老保險金 瀏覽:774
餘杭退休職工有什麼福利 瀏覽:124
大話重陽節任務怎麼做 瀏覽:596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少怎麼辦 瀏覽:172
甘肅養老金漲45怎麼算 瀏覽:682
哪些人是你的祖父母嗎 瀏覽:301
南京養老院床位出租代理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