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腳麻怎麼辦
老年人出現腳麻的症狀,引起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方面。需要結合患者腳發麻的起病形式還有伴隨症狀,其它的基礎疾病進行分析,建議老年人就診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比如老年人單側腳麻突然出現,要考慮是急性腦血管病的可能性大,患者就診神經內科做頭部磁共振的檢查明確。而如果患者雙腳的麻木,如果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或者糖尿病的病程比較長,建議患者就診內分泌科做肌電圖的檢查明確。還有就是老年人腳麻也不能排除是因為下肢動脈硬化窄導致,患者可能會同時伴有下肢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還有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當壓迫了神經根的時候也會出現一側肢體,比如腳面的麻木。
⑵ 老人手腳發麻怎麼辦
老年人年紀大了,身體也容易出現問題,可能會有手麻腳麻的情況發生,那麼老年人手腳發麻怎麼辦呢?
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長期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神經末梢麻痹,形成手腳發麻的感覺,只要及時活動下手腳,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正常。老年人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活動一下身體,加快血液的流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年人緩解手腳發麻的症狀。
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減少,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提高身體的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麻的情況。
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根據世界痹栓研究協會統計,中國、印度和部分中歐國家,是手腳麻木病人癱瘓最嚴重的國家。據我國痹證研究協會統計,我國幾千萬癱瘓病人,83%屬於疾病致癱,並且都出現過手腳麻木徵兆。中年手腳麻木,22%在60歲前癱瘓,74%在60-74歲癱瘓。老年手腳麻木,86%癱瘓。因此,家人發現老年人有手腳發的情況時,最好要及時攜帶老人前往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注意保暖
人體對溫度有一個感應度,超過人體感應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感覺神經失靈,表現為手腳發麻,無知覺症狀。受凍時間過久,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組織壞死。老年人身體越來越差,感知功能也隨之下降,對冷暖的感知能力低於正常成年人,因此寒冷天氣時更要注意保暖,以免生病。
嚴格控制血糖
專家指出,老年人手腳麻木、疼痛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並發症。由於長期高血糖引起身體血液循環變差,離心臟較遠的手腳等部位最易出現神經缺血、缺氧而逐漸發生麻木和神經痛,這種病變在早期可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麻木疼痛後,治療起來則相當困難。專家建議,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後,要嚴格控制血糖,至少每年篩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預防動脈硬化
如果老年人患有腦動脈硬化,一方面可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和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感覺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的麻木。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