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6歲老人膝蓋處骨頭摔壞了,適合做手術不,若做手術大概需多少錢呀
手術沒有難度,主要是麻醉,對老年人心腦血管負擔很大,有可能出現心腦血管意外,如果一般狀況還可以,可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術,老年人不做的話肯定癱瘓了,手術費用不高,主要是鋼板和釘子的價格貴,全部加在一起要兩萬左右
Ⅱ 老年人,女,70多歲,膝蓋中間的骨膜磨得沒有了,怎麼辦
關節置換時最好的辦法,高手半個小時換好,是非常成熟的技術,雙膝關節採用進口關節大概費用70000
保守治療最重要的事減少負重行走,口服葯可以採用芬必得,諾松,西樂葆等等非甾體消炎葯配合硫酸軟骨素,即葡立膠囊或鹽酸軟骨素,葯名伊索佳,葯物都不是很便宜,3個月能見效就不錯了
Ⅲ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手術費用
關節置換的手術費用包括幾類的情況:單純手術費很低,中國的手術費是盈利費,技術費是不值錢的,單純的手術費就1000多塊錢,國家醫保規定的。整個的費用從入院到出院,有幾部分:第一所有的化驗檢查、心電圖、超聲,住院前做任何手術為了安全起見都要化驗、做心電圖。老年人做手術都要做評估心臟、超聲心動,做下肢血管彩超,這些下來大約得5000-6000塊錢,這是檢查的費用。第二就是手術的費用,手術的費用大約是1000-1200塊錢左右,初次置換手術費用很低,這是國家政策的事情。第三部分費用就是手術的葯物費用,一般是止疼的葯物,有的兩側置換得需要輸血,輸血的費用,還有用抗生素的費用,還有用消炎止疼葯的費用,占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就是假體的費用,不同的假體費用是不一樣的,因為有國產的假體、有進口的假體,進口假體有不同牌子,現在國家統一招標,價格是國家定的,選哪一套就用哪一套假體的錢。國產的都很便宜,10000多塊錢;進口的假體現在新的招標不到30000塊錢,最貴的可能接近40000塊錢。隨著技術的發展或者科學的進步,現在膝關節假體也在不斷的完善和進步中,實際上最新的假體也逐漸來到了國內,剛進中國,研發的費用相對還是比較貴,大約在50000-60000塊。當然哪個跟人體的情況匹配,特別是跟膝蓋骨、髕骨更匹配,效果也會更好,壽命也會更長。隨著國家醫保政策的改善,這些假體的費用降下來,也會造福廣大的患者群眾。
Ⅳ 膝關節置換手術費用國家報銷多少
膝關節置換手術費用國家報銷多少: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價82%。人工關節集采是國家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流通亂象的一次重拳出擊。人工關節降價,將大幅度減輕患者負擔,提高其生活質量。膝關節的這種置換的話,一般是納入這種醫保的,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可以報銷65%~70%左右。
換膝蓋手術其實就是臨床上所說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首先在膝關節中央做縱形的手術切口,將髕腱或髕骨向外脫位,暴露出膝關節的股骨髁和脛骨平台,以特定的定位器和截骨模具,進行膝關節股骨的遠端和脛骨近端的截骨。再進行四平面的截骨,然後再分別打入股骨的假體和脛骨的假體,用骨水泥固定,再置入膝關節墊片復位關節,恢復活動,最後徹底沖洗縫合,這個就是一個大致的膝關節手術的置換過程。
新農合膝關節置換報銷比例一般在50%到75%之間,患者手術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會越低,具體報銷數據需要根據當地新農合管理中心規定執行。膝關節這款需要通過全身麻醉,患者可以到大型三甲醫院進行手術,能夠減少風險,術後在身體恢復兩周左右時,需要下床活動進行適應。
膝關節置換主要費用包括以下幾點:
1、材料費;
2、住院手術費、麻醉費、床位費、葯物幾部分費用。
大部分住院期間醫保費、麻醉費,這些醫保都可以報銷,個人負擔比例比較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Ⅳ 換膝關節太坑人了
換膝關節太坑人了
換膝關節太坑人了,當今社會,許多人因為很多原因,都忍受著膝關節病的折磨。經常表現為上下樓時關節疼痛,早晨起床或久坐站起時,關節僵硬,下蹲困難,關節活動時有摩擦音。下面看看換膝關節太坑人了。
膝關節置換,正確的稱唿是人工表面膝關節置換術。對於這種常規手術,絕大多數老年患者都能耐受,除非近期三個月有明顯的心臟和腦血管問題。
對於手術的大小,主要從手術時間、手術出血來評價。我們熟練的醫生一般手術持續時間為40分鍾到1小時。在現在先進的葯物和技術支持下,手術出血量在50到200毫升左右,這都在正常獻血的范圍內。在我院,80歲以下患者單側手術已經能做到90%以上不用輸血,80歲以上患者輸血比例在50%左右,而且比例還在逐漸下降。雙側同時手術一般推薦70歲以下患者。
對於手術時間在1小時內,出血200毫升的手術,個人認為屬於小手術,雙側同時手術就是兩個小手術的疊加,屬於中等手術。鑒於膝關節置換屬於改善生活質量,增加活動需求的手術,個人認為高齡患者分期進行雙側手術更為安全。
換膝蓋骨手術風險大嗎
1、 膝關節疼痛,腿向內側彎曲。可以選擇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目前已經很成熟,只要手術指標允許,手術是安全的。做完以後,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下地行走,現在的關節假體是高屈度135度,活動功能都可以滿足。
2、 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目前發展良好,技術成熟。但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且手術材料的有效期限是15到20年,手術的風險包括麻醉意外;術中心腦血管意外;術中損傷大血管,致出血量多,需緊急輸血可能;術後雙下肢不等長等。
3、 目前,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材料不一,進口的比國產的貴的多,且醫院等級越高,手術費用越多。一般縣級或是市級醫院國產材料,整個住院期間費用大概在2到3萬,術後效果良好,但不能乾重體力活,生活能自理。
注意事項:
手術後,活動將會變得很容易。絕大多數病人能夠享受到以下的好處:極大地減輕或消除關節疼痛,雖然手術疼痛在幾周內才能緩解。增加腿部力量。沒有膝關節的疼痛,您能夠經常地活動,這樣能夠增加肌肉力量。
膝關節置換手術到底是什麼?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膝關節置換並不是把膝關節全換掉,而是只換掉膝關節被破壞的關節面,相當於膝關節的一個「零部件」。
正常人的膝關節內都有一層軟骨墊,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關節內的這層墊子會像牙齒一樣逐漸破損、脫落。只是人與人不一樣,有些人牙齒早掉,有些百歲老人,還有滿口的「原裝」真牙。
膝關節內的軟骨也一樣,有些人軟骨磨損得快一些,有些人慢一些。但一旦這層軟骨襯墊磨沒了,就無法再生,這時病人就會出現關節不穩、骨質增生,骨刺形成、上下樓疼痛等症狀。沒了軟骨襯墊的關節,是骨頭磨骨頭,單純靠葯物治療已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只有人工關節置換才能解決。
簡單來說,醫生會修整患者膝關節表面不光滑的部分,套上個金屬套,就像我們平常做牙套一樣,它只是將破壞了的一薄層關節面切掉,換上一層通常由金屬、聚乙烯材料製成的關節面,並不是真把全部關節換掉,手術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手術時間平均60-90分鍾左右,術後1-3天即可下地,疼痛緩解非常明顯。
有些人認為人工關節有一個有用的壽命,做得越晚越好。
我們應該知道,由於假體設計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現代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大多能滿足老年人(> 60歲)的需求。因此,雖然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但不是手術越晚越好。
首先,膝關節骨關節炎將繼續發展。盲目追求「晚期」手術可能會進一步加重膝關節骨關節炎,導致更多骨贅、更嚴重的畸形和更嚴重的軟組織攣縮。
然後,此時手術更加困難,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和難度也越來越大。甚至有時,由於骨關節炎的過度重量導致韌帶功能喪失或大的`骨缺損,醫生不得不使用非常昂貴的人工關節來進行手術。此時,手術效果和患者的自我滿意度都不如在病情不太嚴重時進行手術,手術時間、風險和成本都遠遠高於常規手術。
其次,隨著老年人的老齡化,身體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性越來越差。因此,盲目追求「晚期」手術可能會錯過手術的最佳時機。或者讓一個低風險的手術變成高危險。
關於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
大多數學者認為,如果手術技術得當,大部分人工關節可以使用20-25年以上,但對個體而言,沒有人能告訴你具體它能使用多少年,因為它與許多因素有關。然而,絕對沒有證據支持「節約」使用人工關節來延長其使用壽命。
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假體使用壽命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0.2毫米。
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雖然這只是實驗室結果,實際使用年限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手術方法和技術的日趨進步、術前准備及術後康復與護理的重視、術中術後抗生素的規范使用,患者術後的功能康復治療的標准化個體化,都使得術後並發症逐漸減小,使用年限逐漸增加。
梅奧醫學中心對8117例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在術後10年的隨訪中,可以保持90%以上的假體生存率,其中有84%的患者至少使用超過15年,而78%的病人可使用20年之久。髖關節置換假體往往使用時間更長,有研究資料表明90%的患者在術後10年內,都不需要進行翻修手術,術後25年的假體存活率達到80%。
如果某些因素不良,則有短時間內(1-5年)就有返修的(重新做)。
因此,做膝關節置換,一定要找專業化醫生、有經驗醫生(每年50台)以上、個性化選擇假體的。
請記住:
貴的人工關節,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
骨科專家,不一定是關節專家。
醫生手術超快的,不一定做的就好。
出院快的,不一定恢復的就快。
選擇好醫生、負責任的醫生很重要。膝關節置換是精細手術,點、線、面、角等,1-2度的偏差,會影響5-10年的壽命。還有,有的醫院要住院周轉率,很多醫院把「康復」省掉了。康復,就像買好汽車後的早期走合,磨合好了,壽命久長。
手術結束不是一勞永逸了,關節的保養很重要。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疼痛,及時就診復查。
膝關節置換真的那麼可怕么?
患者:大夫,我的膝蓋最近疼的厲害,尤其是上下樓梯時會聽到咯啦咯啦響,現在都沒法兒去早市買菜了,這是我的片子,您給看看。
大夫:老人家您這是典型的膝關節炎了,正常人膝關節兩骨之間有一襯墊,你的襯墊已經磨沒了,它一旦沒有就無法再生,這時你一活動就是骨頭和骨頭之間在摩擦,所以你會感覺疼痛難忍,想要根治的話除非換個膝關節,換完不僅能早期下地還能解決疼痛。
患者:換膝?那不是把我的骨頭去掉?!我不換,我不換。您給我開點葯就行,我還能挺一挺……
換膝真的那麼可怕么?很多病人一聽到要換膝關節,立馬就打起了退堂鼓。事實上,並沒有像聽起來的那麼可怕。大家一定聽說過鑲牙和戴牙冠手術吧,實際上,人工關節和戴牙冠手術非常相似。
正常人的膝關節內都有一層軟骨墊,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關節內的這層墊子會像牙齒一樣逐漸破損、脫落。只是人與人不一樣,有些人牙齒早掉,有些百歲老人,還有滿口的「原裝」真牙。膝關節內的軟骨也一樣,有些人軟骨磨損的快一些。
換人工膝關節類似於在您的牙槽骨上安個金屬的「牙冠」,它只是將破壞了的一薄層關節面切掉,換上一層通常由金屬、聚乙烯材料製成的關節面,這樣,術後就再也不會有骨頭磨骨頭現象,您的關節疼痛可以減輕,小腿也不再是彎曲不直了。
人工關節置換術被譽為20世紀骨科發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骨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第一例膝關節置換術完成於1968年,隨著外科技術和生物材料的不斷改進,圍手術期康復的重視和鎮痛、止血、抗凝等葯物的合理應用。
膝關節置換術已由過去傳統觀念中的大手術變為目前的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的常規手術,超過90%以上的病人,人工關節使用壽命可超過20年,並且可以有效的解決患者關節疼痛、功能障礙、跛行等症狀。
使患者很快投入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近30年臨床經驗顯示,絕大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後,關節疼痛明顯減輕,生活能夠自理,還有一些患者甚至還能從事打高爾夫球、野外散步等低強度體育運動。目前這項手術已成熟、開展普遍,因此患者無需害怕。
Ⅵ 換人工膝蓋需要多少錢
那需要看你們醫院使用什麼品牌的假體和什麼型號的關節,以及醫院的定價是多少版.國產的一套3萬,進權口的平均高一萬,因此價格不能夠准確告訴你。建議你使用進口的關節,不是不愛國貨,只是國貨還是有時候令我們很失望。理論上講,關節使用壽命為15~20年,可以行二次翻修手術,你的年齡確實早了些,但是你的症狀比較嚴重了(都有力線改變了)因此是手術的適應症。由於你是風濕性關節炎,和老年人骨性關節炎還有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建議你去省級以上大醫院手術。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