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社會工作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介入

社會工作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介入

發布時間:2025-04-10 11:09:56

㈠ 社區老年社會工作新理念分析

社區老年工作理念

社區老年工作強調以社區為介入點,比較重視老年人與社區的關系,強調發掘老年人的潛能,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事務,改善社區生活。社區工作手法通過促進老年人與社會的接觸,加強老年人的社區參與,體現老年人的價值,使社會對老年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老年人更可在參與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減低孤獨感和喪失感,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社區工作手法有助於把老年人的參與帶到社區層面,而通過組織老年人的集體參與,讓他們發揮能力去貢獻社區,去建立和完善積極的晚年形象。

社區老年工作原則

採用社區工作手法開展老年人工作,作為工作者,首先,應該尊重和接納老年人,要相信老年人是有潛能和價值的;其次,要與老年人建立一種相互支持、信任及平等的關系,應該在不同群體中建立橋梁,使他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第三,對老年人要有全面、深入的認識和分析,既要了解老年人的共性,也要了解老年人的個性、興趣愛好及能力,要有耐心去發展老年人,要有計劃地將老年人的參與逐步提升。不要期望即時的效果,因為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第四,要關注、重視每一位老年人,發掘他們的參與潛能,不要只集中資源及注意力在少數比較活躍的老年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老人的需要;第五,多給予老年人機會去親身參與,不要過分地保護老年人。因為只有通過更多的參與和實踐老年人才能從中得到學習和改變;第六,要建立更多的社區關系,發掘更多社區資源,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社區老年工作技巧運用

加強老年人對社區的認識,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實現老有所樂。要加強老年人與社區的聯系,增進老年人的社區參與,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讓老年人對居住地有足夠的認識。在社區活動中心、「老年人之家」的活動中,可安排老年人社區探訪活動。在老年福利機構中,工作員應經常提醒老年人的家人及親屬經常來探望老年人,藉此把社區氣氛帶進機構內;應多舉辦各種富有社區氣氛的活動,如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各種富有傳統氣息的活動。可以辦一些認識社區及搜集社區資料的比賽活動,讓老年人多關注身邊的事物。在社區或服務單位的宣傳欄里,最好專門開辟一塊「社區新聞欄」或時事欄,將社區發生的新聞張貼起來,讓老年人定期閱讀。工作員應鼓勵老年人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來,發揮老年人的特長。社區工作人員應該盡量讓老年人參與社區的活動。即使有些活動不一定是專門為老年人組織的,也應帶動老年人作為輕普通居民去參與,讓老年人多與社區人士接觸,從而使大家認識到老年人是社區中的一個重要群體。比如,開展使吸毒遠離社區活動,老年人可能在其中起到其他群體起不到的作用。還可以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不同方式,參加各種機構或團體的活動。

增強老年人的自助及互助能力,提升老年人自信心。社區工作經常推行自助及互助計劃,以增強自助能力,並鼓舞居民間的守望相助精神。因此,在社區及老年人服務機構內應多推行一些自助及互助服務。老年人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是一種十分寶貴的人類資源。我們可以鼓勵老年人參與活動的策劃及組織工作,如活動的宣傳、製作游戲物品、布置場地、准備節目,甚至活動的主持等。還應鼓勵老年人善用閑暇,根據老年人各自的特點,發動老年人的互助服務,如理發、讀書信、教唱歌、跳舞或樂器等。如果社區工作者能有意識地去引導和支持老人們活動,老人們的參與意識會更好地發揮出來。

發展、培養老年志願者,實現老有所為。發展、培養老年志願者是社區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可以協助老年人成立志願者小組。志願者可以參與社區內一些義務工作,如協助維護社區的治安、社區內活動的策劃和組織、爭取社會資源等。志願者還可成為老年人與工作者的溝通橋梁。通過志願者,工作人員能更多地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及對服務的意見,老年人能加深對社區或服務單位的歸屬感,並產生被尊重和有能力參與的感受。工作人員最好能身體力行,經常與老人們在一起,進行志願活動,對老年人的貢獻和付出及時加以鼓勵,使老年人增強老有所為的信心。

成立老年人組織,發動老年人關注社區事務。社區工作者可以引導社區的老年人成立老年人協會或小組,將老年人組織起來,動員他們去關心一些與老年人有切身利害關系的社區問題。實際上,老年人對與其有切身關系的問題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只是我們的.社區工作者沒有重視他(她)們的意見,甚至有的意見反映到社區以後,社區沒有回應,這樣就可能挫傷他們關心社區事務的積極性。

向老年人灌輸權益的意識,幫助老年人維護自身權益。我們不能只為老年人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老年人對自己權益的認識及覺醒。老人自身權益意識的提高是維護老年人權益的關鍵。很多時候,老年人的權益意識十分低落,不知道自己應該有些什麼權益,更不知道怎樣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社區工作者要不斷地向老年人講解他們的權利,讓他們明白爭取更多話語權、參與權和決策權的重要,幫助他們提升自身權益意識。同時,舉辦有關老年人權益的宣傳,使社會大眾了解老年人曾經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使大家明白老年人應該得到社會的照顧,從而使全社會了解老年人的權益,自覺維護老年人權益。

對社區老年人提供訓練,培養社區老年領袖。

一個好的社區領袖,通常有以下的特質:

1)熱愛人群;

2)廣交朋友;

3)善於聆聽;

4)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5)勤奮工作;

6)樂於助人;

7)表達能力強;

8)思想開放,不固步自封;

9)勇於面向困難;

10)嚴以律已;

11)自我認同感強;

12)協助別人建立自信;

13)有廣闊視野,具有歷史感和前瞻性;

14)善於處理壓力等等。

社區中培養的老年人領袖往往更容易與社區中的其他老年人交流。大多數老年人害怕孤獨寂寞,有與他人,特別是同輩的老年人交往的意向;老人們大多和藹可親,容易讓人產生信賴感,易於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老年人辛勤忙碌了一輩子,也接受了各種各樣的磨難,有一種堅忍不撥的精神;許多老年比年輕人更熱心,對於社區內有困難的人往往報以更大的熱情;老年人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在社區內度過;老年人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所以,不少老年人具有一個好的社區領袖的很多特質,再經過一定的培訓,一些老年人將會成為優秀的社區領袖,成為社區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在實踐中很多社區都比較注重老年人在社區管理中的作用,如,擔任樓長、審查低保戶等,如果對這些老年人進行專門的培養,可能效果會更好,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㈡ 簡述老齡化社會中,社會工作如何參與構建老人社會支持體系

在面臨老齡化社會的挑戰時,社會工作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致力於構建和優化老年人的社會支持體系。以下是社會工作在構建老人社會支持體系方面的十個關鍵點:
1. 需求評估:通過與老年人和其家庭的深入交流,社會工作者對他們的需求和問題進行全面了解。這包括評估他們的健康狀況、經濟狀況、社會關系和心理狀態,以實現個性化服務。
2. 信息和資源連接:社會工作者協助老年人獲取關鍵信息,如健康保健、養老服務、法律權益和社會福利等,並幫助他們與所需的服務和資源建立聯系。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詢和情感慰藉,幫助老年人應對孤獨、失落和焦慮等情緒問題。這有助於增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社會歸屬感。
4. 社會參與: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如志願服務、興趣小組和教育課程,以提高他們的社會參與度和生活質量。
5. 家庭支持:與家庭成員合作,提供家庭教育和咨詢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需求,改善家庭關系,並增強家庭對老年人的支持。
6. 倡導和政策影響:在宏觀層面,社會工作者推動改善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和服務系統,致力於建設更加友好的老年社會環境。
7. 危機干預:在老年人面臨緊急情況或危機時,如突發疾病、家庭暴力或經濟困難,社會工作者提供及時的干預和支持。
8. 終身學習和教育:支持老年人的終身學習,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適應社會變化,提升生活技能。
9. 健康促進和預防:開展健康教育和服務,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和管理能力,預防疾病和健康問題的發生。
10. 跨專業協作:與其他專業人士如社會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和政府部門等合作,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協調和連續的服務。
通過這些措施,社會工作有助於建立一個全面的社會支持體系,滿足老年人在物質、情感、社交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並確保他們能夠有尊嚴和安全地度過晚年。

㈢ 社會工作學介入空巢老人問題的倫理困境及解決原則論文

社會工作學介入空巢老人問題的倫理困境及解決原則論文

摘 要:在老齡化日益突出的時期,其中空巢老人問題現象格外顯著,解決這一問題刻不容緩,主要從老人心理和生活方面分析了空巢老人們目前存在的現狀及問題,然後是從服務對象和社會工作者兩個方面介紹了倫理困境產生的原因,面對這一重大問題,社會工作的開展將會面臨一系列的阻礙,我們對於此類問題的研究,通過具體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對社區空巢老人的服務,最後重點介紹了在面對社會工作倫理困境時的解決原則。

關鍵詞:社會工作;空巢老人;倫理困境

我國的老齡化的進程在不斷地加快,這要求我們加快發展老年社會工作,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促進老齡事業的發展。由於老年社會工作存在突出的倫理特性, 在老年社會工作開展實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錯綜復雜的、價值沖突、比較棘手的問題,由此產生了社會工作倫理的困境,能否正確的解決困境決定著實務活動的成敗以及社會工作的自我價值的實現。

1 G社區空巢老人的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空巢老人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的問題,這嚴重的問題需要迫切的解決。一方面空巢老人的面臨著身體狀況日益下降,生活的自理能力降低,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著問題,最終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幸福感缺失;另一是面精神慰藉方面得不到滿足,往往導致空虛,不安,焦慮和孤獨。

(一)生理心理,缺乏慰藉

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們缺乏照料,生活不易。雖然一部分G社區的老年人經濟相對的獨立,但是大部分主要是依靠子女的生活費用給予,導致他們很難接受巨大的醫療費額。而且由於自身缺乏一些預防疾病的常識,增加了老人生病的幾率。特別是當他們去醫院檢查或者是引發疾病住院時,有能力照料老伴的時候都採用老伴照料式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的事物尚且可以處理,而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空巢老人卻不能有效的進行處理。在自身精神狀態中,由於空靠老人缺乏子女的慰藉,心理會產生一些空虛和寂寞,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雖然在社區內建立了很多老年活動場所,但是他們寧願自己孤獨一人在家,很少與外界進行交流。長此以往,空巢老人就會產生悲觀、抑鬱的情緒,導致他們情緒低落,沒有活力,平日里愁眉苦臉,長吁短嘆,有時自己偷偷流淚,更嚴重者一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的症狀。

(二)心有芥蒂,參與度低

在社區內隨機找老人進行調查問卷的招募活動中,一些老人們對我們存在一定的排斥,以「我不識字」、「我沒時間」等理由拒絕參與。這種固有的心理與社會工作者專業的介入存在著倫理困境,致使活動無法開展,不能正確的分析了解社區空巢老人的實際狀況。由於回遷後人際交往圈的縮小,社區沒有定期的集體活動,很難進行較大范圍的聚集,致使老人之間的交流機會逐漸減少,不願意和陌生人交流。與之同時,由於老年人的跟不上快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他們了解到的信息和資源較少,導致他們在於其他年齡人群的交往過程中存在著障礙。長此以往,老人把自己孤立在家庭中,不願意加入和諧的大家庭,對社會工作者的服務也沒有呈現出積極的熱情,這對於空巢老人及社區的建設都有不利的影響。

2 倫理困境的基本內涵和成因

(一)基本內涵

倫理困境是指專業價值中對從業者要求的不同責任與義務發生相互沖突、矛盾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開展的過程中,由於現實復雜的情境及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而面臨著多角度的理論選擇的艱難境地。在實際工作中,由於人們在生活方式、權利觀念、文化、宗教觀念等方面存在價值沖突,社會工作者很難根據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做出既符合社會倫理又符合各方利益的選擇。

(二)倫理困境成因

1.社會工作專業和價值自身的特徵

社會工作專業具有自身鮮明的到的特點,和倫理問題有著密切的關聯,由於社會工作者自身的特性,他們極易產生倫理困境尷尬問題。主要表現在:倫理系統和社會工作的專業化程度存在的矛盾和沖突。比如在G社區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以往此老人都十分的積極,這次突然在活動半途執意離場,由此讓社會工作者面臨著一定的倫理困境;總體看來,以人為工作對象的專業和職業都存在某些程度的模糊和不確定性。一方面,工作人員模稜兩可的表達讓社工很難確定他們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另一方面,專業價值觀和倫理理論不完善,社會工作者知識不健全,往往很難制定出統一的指導計劃。最後,許多因素是社會工作者無法改變的,加上資源的有限性,很難評估自己介入後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個人與環境的矛盾沖突

個人與環境之間在互動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矛盾和沖突,比如,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服務對象的自由與價值,同時也應該注重社會責任。使社會工作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不同的問題中承擔不同的責任。在一些具體的情境下,不同的價值和角色之間存在著矛盾沖突,G社區中,老人大部分是務農為主,習慣了農業勞作的他們,在社會工作者講到城市生活的時候,他們會產生一些不同意見, 認為農村人養活了城裡人等,成為導致倫理困境的主要原因。

3.不同社會文化的沖突

由於社會工作源於西方,在實務的社會工作過程中,導致東西方文化碰撞產生倫理困境。中國的社會工作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社會工作者的家長製作風與老人的的問題自決會直接產生沖突。 在G社區,老人們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比較深,他們往往更願意接受傳統意義的事,社會工作者會認為自己的方法能有效的幫助老人處理問題,而有些空巢老人認為自己的事物有自行解決的辦法,在社會工作者對其服務過程中,在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在接收到這些的時候,就產生了倫理困境,造成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開展困難。

3 倫理困境的表現

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是指社會工作者在為老年案主進行服務的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倫理難題使自己陷入艱難的處境之中,就是在具有明顯沖突的道德規范之間,若遵守其中一項,則違反另一項的情況。在社會工作實務中,主要體現在對不同服務對象、專業價值與傳統思想之間、保密問題之間的沖突。具體表現為:endprint

(一)專業價值與傳統思想的倫理困境

社會工作進入我國以來,一直面臨著本土化的重要議題。由於社會工作是西方傳統文化的產物,在中國化的過程中,有著諸多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老年社會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老年人的傳統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使得他們不願意向社會工作者尋求幫助,道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難,而一旦介入,老年人會形成完全依賴社會工作者的現象,這樣與按住自決原則相違背,使社會工作者陷入倫理困境之中。就 G社區來講,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們與老人初步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專業關系,在活動中,需要老人動手去製作的時候,社工往往會在一旁輔助,這時老年人就會把這件事完全交由社工去做,產生了使社工為難的選擇困境。

(二)涉及隱私的倫理困境

在對老年社會工作開展實務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需要了解老年服務對象的一系列情況,才能以便於更好的介入,但是這里有一些調查問題對於服務對象老人來說是隱私,他們不願意透露更多的信息給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人員也不能隨意的介入老年人的生活中去,更不能隨意去宣揚一些老人的隱私問題,只有在老人自願的情況下,通過了解老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是在調查過程中有些老人對問題的配合度程度不積極,更有甚者進行排斥,以至於通常導致工作的不能順利開展,使社會工作者處於困境之中。

(三)對不同服務對象的倫理困境

在老年社會工作中,老年服務對象有來自於家庭、機構、社會的選擇,擁有不同服務的對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義務,在對不同對象服務時,所體現的要求往往會發生沖突。社會工作者在服務於老年家庭利益時有可能會傷害到社會的利益,由此而產生一系列的倫理困境。再對不同對象的忠誠之後包含著社會工作者的服務目標,服務理念。社會工作者既要代表其服務對象的利益,又要代表其自身組織機構的利益,老人需要社會工作者對其利益的保護,另外社會工作者需要對其自身的機構負責,當其服務對象與自身的機構發生矛盾沖突時,既不能不解決服務對象老人遇到的問題,又不能不遵守自身組織的原則和宗旨,導致社會工作者處理事務往往會變得很棘手。

4 解決原則

(一)遵循服務對象權利優先原則

在開展活動招募服務對象的時候,社會工作者要首先考慮老年服務對象的家庭生活水平和身體健康狀況,促使老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一定的良好生活習慣,社工這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需要,制定具體的方針、策略。尊重老人自身的權利,保障他們應有的權利,在社會工作中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基於一定的原則處理問題,應注意保證不能擾亂他們的`正常生活,注意鏈接醫療資源給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確保老人們的權利不會受到侵犯或強制。在G社區,基於回遷社區的大背景,社會工作者會定期組織開展養生操、養生知識的串講,讓老年服務對象了解一些基本的養生知識,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自身的身體健康。

(二)老年服務對象自決原則

自決,是指特定主體依據自己意志處理一定事務的方式或權利。在各方向的社會工作實務開展過程中,自決原則是社會工作者應當注意的關鍵問題,尊重服務對象自決原則是對其的一種肯定,也是他們表達自己意願或想法的重要途徑,特別是老年服務對象群體,應當尊重他們對生活主導的權力,不要拿當今社會的價值取向去要求老人們做什麼,避免一些敏感的話語的使用及行為的表現。活動中,充分發揮老年人們的自決,以此幫助他們回顧自己生命的歷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建立自信和對生活的信心。在一系列的倫理困境產生之後,社會工作者針對G社區的特殊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盡最大可能保障服務對象的自決原則,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促使其老年事物合理解決。

(三)尊重文化差異原則

文化對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尤其老年人,傳統文化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由於社會工作的起源帶有西方文化的特點,社會工作在中國起步面臨著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交叉,所以社會工作本國化是必要的,這也要求社會工作者能夠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創造出為本國人民服務的,具有鮮明個性的社會工作。在實務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文化差異引起的倫理困境的產生,針對此類問題,社會工作者應當靈活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以引導的方式讓老人逐漸熟悉,不能強制老人接受專業理念。

(四)服務對象主體原則

社會工作的目的在於幫助服務對象形成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空巢老人服務對象屬於弱勢群體,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做好中心的正確定位,幫助老人正確的認清楚自己的角色,即空巢老人為活動的主體,堅持了這個原則,才能全方位的為老人著想,為老人考慮,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獲得重視喜悅感,充分發揮老人的自主性。在此過程中,不是說社會工作者一味地堅持,要做好引導,讓老人的行為方式、對待晚年生活的態度等各方面往好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老人的生活的穩定。

5 結束語

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之中,空巢老人問題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問題,社會工作介入到空巢老人的服務工作當中,對於更好地解決空巢老人遇到的問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由於社會工作者在其服務過程中往往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倫理困境,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全面的增強社會服務的能力,准確的把握倫理困境的基本原則,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促進服務質量和需求。

參考文獻

[1]唐淑平.老年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及解決策略[M].中國工人.

[2]孔娜.老年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及應對原則[M].倫理學研究,2015.3.

[3]李清昕.本土化視角下我國社會工作倫理探討[M].理論與實踐,2012.7.

[4]王蘇緊.淺析社會工作四五種的倫理困境[M].2016年11期.

;
閱讀全文

與社會工作對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介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交了15年可以拿錢嗎 瀏覽:939
養生買什麼樣的黑芝麻糊好 瀏覽:453
關於孝敬父母的成語加解釋 瀏覽:759
廣東中考體檢查什麼 瀏覽:369
和老年人互動的主持稿 瀏覽:809
鄉鎮出席省先進敬老院事跡 瀏覽:913
孫女太孝順 瀏覽:883
湖北養老保險用哪個軟體人臉識別 瀏覽:426
50歲男頭疼 瀏覽:543
中國皇帝斷命為什麼日本皇帝長壽 瀏覽:704
哪些情況下能拒絕贍養老人 瀏覽:208
老年人吃什麼含鋅高 瀏覽:8
廣州婦科體檢項目哪個醫院好 瀏覽:650
齊齊哈爾老年大學的學費是多少錢 瀏覽:414
提前退休自己繳納社保 瀏覽:555
孝敬鎮副鎮長 瀏覽:911
老年人腳腫發涼怎麼回事 瀏覽:236
有哪些是好的養老項目 瀏覽:720
2018年企業退休金最新消息 瀏覽:886
孝敬老人的感人音樂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