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合理用葯指導

老年人合理用葯指導

發布時間:2025-04-04 00:16:49

① 應該如何指導老人安全用葯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應該如何指導老人安全用葯

回答:

對有些老人用葯不當或服葯有顧慮的情況,要悉心指導,說明用葯的重要性,使老人配合自覺服葯。

服用磺胺類或者發汗類的葯,要囑咐老人多喝水。對牙齒有腐蝕染色的葯物如鐵劑、酸類的,服葯後馬上漱口。服止咳糖漿葯要最後服,服後不喝水。

服葯時用溫開水,不用茶水或菜汁果汁一類的飲料,喝水不要少於100毫升,避免葯物對消化道的損傷。

希望能夠幫助你。

② 簡述老年人合理用葯的原則。

1. 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葯物治療。應根據疾病特點、葯效學和葯動學的晝夜節律,選擇最適宜的用葯時間。
2. 制定個性化的給葯方案,並調整生活習慣。考慮老年人吸煙、飲酒、喝茶等習慣對葯物療效的影響,制定適合個體的給葯方案。
3. 提高用葯的依從性。良好的依從性是治療成功的重要前提。由於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固執,需要特別關注提高用葯依從性。
4. 加強血葯濃度和葯物效應的監測。對於毒性較大、治療窗較小的葯物,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以調整合適的給葯劑量,減少和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③ 老人用葯原則

合理用葯是指安全、有效、經濟、適度和方便地使用葯物。安全,是指盡量選用無毒害作用的葯物,防止用葯不當而導致的葯源性疾病。有效,是指在病人明確診斷的前提下,選擇對該病的治療最有效、最可信的葯物。經濟,是指所選葯物的效價比高,既經濟又實用。適度,是指用葯的劑量適當,療程適當,途徑適當。方便,就是選用簡便、快捷的給葯方式,盡量減輕病人負擔及痛苦,獲得最佳的療效。那麼,老人用葯原則有哪些呢小編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老年人合理用葯的原則:
(1)劑量適當:老年人肝腎功能多有不同程度減退,或合並有多器官嚴重疾病,對葯物耐受量低,用葯要因人而異,治療慢性病時一般要從小劑量開始用葯,對於年齡較大、體重較輕、體質較差的老年患者,先從成人劑量的1/10或1/5開始,然後密切觀察,以後視情況調整。
(2)種類要少:嚴格掌握指征,用葯少而精,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在用葯時,要注意聯合應用葯物時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產生的毒副反應,一種用葯起效時盡量不聯合用葯,盡可能將用葯控制在5種以下。
(3)最佳時間:不同的葯物,均有各自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時間,按規律給葯,可以事半功倍。洋地黃、胰島素,在凌晨4—6點給葯,其效果明顯,皮質激素在上午6-8時給葯,可以提高療效,減少激素的不良反應。有些鐵劑、抗生素、抗腫瘤葯,對胃腸道刺激較大,飯後服用可以減輕胃腸不適。健胃葯、收斂葯、抗酸葯、胃腸解痙止痛葯、降糖葯、利膽葯等葯物,則要在飯前服用才能收到良好療效。
(4)遵從醫囑:老年人在選用治療或保健葯品時,要從遠期預後、提高生活質量、康復最好、療效最高、副作用最小、價格最低的角度出發,明智地選擇最佳地治療措施。堅持循證用葯,不要憑經驗和看廣告用葯,也不可道聽途說,隨便換葯。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療用葯時間較長,個體化用葯治療非常重要,切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換,停葯換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5)防副作用:葯物大多有一定的副作用,老年人在選擇葯物時,要根據本身的年齡、病情及以往有無葯物過敏史,慎重選用葯物。要向醫生詳細問清葯物名稱、特性、葯效、用法、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不斷提高自克保健水平。服葯後有不適要及時告知家人和醫生,必要時需要到醫院就診。
(6)家人監護:像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葯物、抗高血壓葯物、抗糖尿病葯、利尿葯、抗凝葯、抗腫瘤葯、抗精神病葯、利尿葯、抗凝葯、抗腫瘤葯、抗精神病葯、抗生素、催眠葯等,它們的治療劑量與中毒量比較接近,容易發生危險。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記憶力差的老年人,家人要特別關心他們的用葯情況,防止漏服、重服等現象的發生。
(7)綜合防治:現代醫學研究認為,70%以上的老年病為心身疾病,即由於心理失衡導致器官功能障礙。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大,精神心理自我調適平衡功能也逐漸弱化,容易產生各種負性情緒,對許多老年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社會,家庭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熱情關照、細心呵護。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早期患者,只需適當加強運動,調理膳食結構,限制鈉鹽和飲食熱量,注意減肥,調整好精神情緒,戒煙限酒及規范生活方式等,不用或少用葯物,也可達到治療目標。
以上就是小編對老人用葯原則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於老人不良用葯習慣有哪些以及其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還請多關注裕祥安全網生活安全知識庫,有你想要的一切。

④ 老人用葯原則有哪些

免葯物使用不當給老年人帶來的傷害,老年人的合理用葯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老人用葯原則有哪些呢小編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是選用合適葯物。診斷一經確立,首先權衡治療葯物的利弊,不僅要考慮到即時的治療效果,也要考慮持續用葯可能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葯合用時,更應想到可能會發生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
二是掌握最佳的用葯劑量。一般要求是:從50歲開始,每增加1歲應減少成人用量的1%;60歲以上,用成人劑量的1/3; 70
歲以上,用1/4; 80歲以上,用1/5。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到最佳劑量,加強血葯濃度監測。
三是避免不適用葯物。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衰退,抗病與承受葯物的能力俱下降,故在使用葯物時,應當非常慎重,努力避免不適用葯物。
四是警惕合用葯物的不良反應。頸肩腰腿痛病人常用的非甾體葯與解熱鎮痛葯,若合用會引起不少反應。如阿司匹林與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葯合用,可使抗凝作用增強,引起潰瘍出血;阿司匹林與皮質類固醇合用,更會致潰瘍出血;阿司匹林與氨甲蝶呤合用,可使後者的骨髓抑製作用加重;阿司匹林與口服降糖葯合用≯可加劇低血糖反應等。由於老人慢性病多,合用多種葯物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必須警惕合用葯物的不良反應。
五是控制特別慎用的葯物。一些頸肩腰腿痛老人,常伴肝血流量減少,且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因而在用葯後可使某些葯物的排泄延緩,清除率下降,造成葯物在血中的濃度升高,進而使葯物在體內積蓄中毒。因此,在對腰腿痛伴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葯時,應特別謹慎。男性老人還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使用了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鹼等,就會使已有的排尿不暢更加重。利尿劑常可導致老年人低血容量、低血鉀、低血壓和血管栓塞。過強的利尿作用,也可使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腰腿痛病人產生尿瀦留。老年人免疫功能減退,當合並嚴重感染時,即使致病菌體外葯敏試驗敏感,也有可能出現抗菌葯物治療失敗的情況,此時,有必要並用兩種抗菌葯,以增強抗菌能力。還有安眠葯、抗焦慮抑鬱葯和補品等,均應慎用。
總之,患頸肩腰腿痛的老人,應在醫生指導和監督下服用止痛葯,始終堅持安全、慎重、減量、監控的原則,確保安全、合理、規范、有效的目標。
以上就是小編對老人用葯原則有哪些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於老人不良用葯習慣有哪些以及其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還請多關注裕祥安全網生活安全知識庫,有你想要的一切。

⑤ 老年人合理用葯基本原則

1. 合理用葯應當確保葯物的安全性,避免因不當使用而引發葯源性疾病,保護老年人的健康。
2. 有效性原則要求在確診的基礎上,選擇對症治療最有效且可靠的葯物,確保治療效果。
3. 經濟性原則強調選擇性價比高的葯物,既要考慮治療效果,也要注重成本效益,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
4. 適度用葯原則要求葯物劑量、療程和給葯途徑均應恰當,避免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
5. 方便性原則體現在選擇簡便快捷的給葯方式,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老年患者的不便和痛苦。

⑥ 老年人合理用葯五原則

老年人合理用葯五原則

1、可用可不用的葯就不用

就診時應盡量讓醫生全面了解疾病史及現用葯情況,以作出正確診斷,並在此基礎上明確用葯指征、合理選擇葯物。除急症和器質性病變外,一般應盡量減少用葯;對於可用可不用的葯,以不用為宜。例如,當出現失眠、抑鬱等症狀時,可首選調整生活習慣、生活環境、人際關系而加以改善。老年性便秘為相當多見的症狀,可通過食用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加強腹肌鍛煉進行改善,盡量不依賴葯物治療手段。

2、盡量採用口服給葯方式

老年病人採用口服給葯方式,既便利又經濟,如果可能就盡量不用注射劑。控釋制劑釋放葯物受胃腸道動力和酸鹼性影響小,較適宜老年人選用。如果必須選用輸液方式,應根據病人年齡、病情、葯物特點等情況確定給葯速度,一般在20~40滴/分。

最佳的用葯劑量是最低有效量。不同年齡段人群用葯劑量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是同齡老人的不同個體間,劑量也相差很多。除了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老年人用葯時大都需要調整劑量。如解熱鎮痛葯對老年人鎮痛作用強,有效時間明顯延長,同一劑量的效應持續時間可為年輕人的數倍,應減少劑量、延長給葯間隔時間。一般按照成人劑量的1/2~3/4選用,也可用成人劑量的1/3~1/2作為起始劑量,以後緩慢增至維持治療量。要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存在一葯多名的現象,有時可能會有很多個不同商品名的葯品含同一葯物成分,如果不慎重復選用,會導致超劑量用葯。

有些容易發生蓄積中毒、有依賴性和成癮性的葯物,如巴比妥類、地西泮、硝西泮等應及時停葯。糖皮質激素類應有一個逐漸減量停葯的過程,不宜驟停。需要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的葯物,如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丙硫氧嘧啶與甲巰咪唑,抗結核治療葯物,治療嚴重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葯物等,應適當延長用葯時間。

3、減少聯合用葯品種

聯合用葯品種增加,不良反應也會明顯增加,並可能存在不良的葯物相互作用,影響葯物療效,增加用葯風險,這在老年人當中表現尤其突出。應選用最少的葯物品種、最低的有效劑量,同時合用的葯物以不超過4種為宜。老年病人病情危重時可能需要使用多種葯物,在病情穩定後應逐漸減少。

作用類型相同或不良反應相似的葯物合用,更易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所以應避免同時服用這些葯物,如抗凝、活血的阿司匹林片,抵克立得片、雙嘧達莫片、復方丹參片;降壓葯物如北京降壓0號片、硝苯地平片、美托洛爾片和特拉唑嗪片。日常應多了解一些老年人常用葯物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如華法林的代謝可因抗癲癇葯的酶誘導作用而增加,使凝血酶原時間改變。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抗膽鹼葯、抗組胺葯都具有抗膽鹼作用,合用後作用相加可發生口乾、視力模糊、便秘和各種精神症狀等。而利尿葯、降壓葯、血管擴張葯合用易致老年人低血壓,應盡量減少合用。中樞神經系統在老年期更易發生功能障礙,兩種以上中樞抑制葯物合用可引起鎮靜過度、共濟失調,若不適當調整劑量,可致神志模糊,在清晨和夜間尤為明顯。異煙肼與苯妥英鈉同用可加重苯妥英鈉的中樞不良反應。強心甙類葯與排鉀利尿葯合用時可因低鉀而增加心臟毒性,應注意及時補鉀以防心律失常。

4、慎用新葯和毒副作用大的葯

新葯上市後的早期應用,可視之為更大規模的臨床驗證,其間仍然可能出現嚴重的不良事件,例如酮康唑致肝損害,拜斯亭致橫紋肌溶解症,萬絡致血管意外事件等,因此新葯並不就是好葯,必須選用時應注意記錄用葯情況並監測葯品不良反應。

有許多葯物用於老年人時不良反應有所增強,甚至可引起嚴重毒性反應,應慎用;對於經過長期臨床使用,療效確切但毒副反應較大的葯物,例如磺胺葯、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安定、多塞平、雷公藤多甙、地高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在病情需要選用時要慎重使用。

禁用過敏葯。老年人要留心保存好詳細的病史、用葯記錄。如果對某種葯物過敏,在選用葯物時一定要了解所用葯物的成分。特別是當所用葯物以商品名顯示時,應該認真閱讀葯物說明書,了解葯物成分。

5、識別葯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的葯物不良反應表現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除常見的皮疹、惡心、嘔吐等一般症狀外,更多見的老年特發表現有精神症狀、易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動、生活能力喪失等。通常老年人使用頻率較高且經常多葯聯用的葯物有,中樞神經系統葯、心血管系統葯、解熱鎮痛葯、抗感染葯、利尿葯等,所以在選用這幾類葯物時更應特別關注。例如,機體的老化使神經、精神系統功能和耐受力變差,中樞神經系統較其他系統更易發生功能障礙,使用鎮靜葯、安眠葯時,應調整劑量,延長間隔時間,並盡量使用短效類葯物;用高效廣譜抗生素且療程較長時,應監測肝、腎及造血功能,注意防止二重感染。老年人由於自身調控能力降低,壓力感受器對低血壓反應不敏感,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而發生頭暈等。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合理用葯指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婚財產如何分割有老人一份嗎 瀏覽:43
當兵體檢打星什麼意思 瀏覽:207
回鄉退養人員是否享有退休金 瀏覽:481
80歲送什麼禮物 瀏覽:640
重陽節習俗25字 瀏覽:767
退休金有封頂沒有 瀏覽:465
大市養老保險轉平橋區怎麼轉 瀏覽:74
艾灸養生館主要什麼服務 瀏覽:699
傳統養老方式面臨著哪些挑戰 瀏覽:398
體檢12項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438
當你為人父母後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瀏覽:743
敬老院的活動內容 瀏覽:31
關於孝順父母的快板 瀏覽:681
老人上車後沒下車怎麼辦 瀏覽:877
也沒能孝順 瀏覽:437
廣東省深圳市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317
老年大學培訓班招生啟事 瀏覽:128
退休職工社保轉社區 瀏覽:160
老人下身出血化膿怎麼辦 瀏覽:633
老年人器械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