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院老爸

養老院老爸

發布時間:2025-04-02 20:38:36

1. 102歲老爸把75歲兒子送進養老院

快訊詳情

生活中,我們見多了子女們把老人送到養老院的事,但是,你見過當爹的要把自己兒子送到養老院的事嗎?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有關於衰老題材的電影——《102歲仍未老》。

雖然是電影,但也是來源於生活,看完絕對能夠顛覆你的養老、生死觀念!!對中老年人有很大的啟發!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

是的,《102歲仍未老》,換一句話說,我的老爸已經102歲了!!!

但102歲的父親達特利要把自己的親生兒子巴布送到養老院去。

理由是因為:老氣橫秋,無所事事,死氣沉沉的人,對健康的危害超過煙草。

所以,要想獲得長壽,必須遠離這樣的人。

因為父親達特利有一個夢想,要打破王重北118歲3個月零28天這個中國人的長壽記錄。

如果想要打破這個記錄,他就要至少再多活16年,所以為了長壽,他必須遠離自己那75歲的兒子。

因為他兒子巴布過的,跟大部分老人一樣,實在是太!無!趣!了!

巴布每天洗澡絕不會超過十五分鍾,因為那樣會感冒。

而且也絕不會在外面住,因為動一下他卧室的窗簾他都會一夜睡不著。

甚至還會稍微有點腰酸背痛,就會趕緊跑去看醫生,生怕身體出現什麼錯兒。

在他看來,自己已經75歲了,已經很老了,人不服老不行。

他覺得在他這個年紀,做什麼事都要很小心。

可能稍不注意,自己的生命就會有危險。

一句話來說,他既害怕活著,又害怕死去。

但是父親達特利可不一樣了,雖然102歲,但他心態好的不得了,一直都認為自己永遠死不了。

他與巴布的生活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甚至比一些年輕人活的都精彩:

天天活力四射,出門坐個車都能跟司機聊的不亦樂乎;愛一切新鮮事物,喜歡薩克斯,路邊上來個足球他都能踢一腳。

更誇張的是,巴布和父親各自擁有一台冰箱,巴布的冰箱里全是干癟的蔬菜水果,特別清湯寡水。

而父親的冰箱里卻都是零食飲料,雖然為了健康不吃,但為了拿出來那一瞬間的滿足感也值了。

看到這終於明白,為啥年齡在有的人眼裡只是串數字了。

因為巴布父親完美詮釋了什麼叫「越活越年輕」,作為兒子的巴布反倒是更像父親。

其實在最一開始,父親達特利就被檢查出了腦瘤。

但是,他依然表現出很淡定的模樣,策劃了這出送兒子去養老院的戲份。

如果兒子巴布不想去養老院,那就必須完成他所提出的五項任務:

1.給自己去世的妻子寫情書

2.斷了和醫生的聯系

3.剪壞蓋了多年的一條毛毯

4.用一天的時間去孟買旅遊

5.讓一盆君子蘭在半個月里開出花

其實,他是想用自己生命最後的這幾個月來教會這個75歲的兒子一件事,那就是重新找回自我,學會愛自己。

他讓兒子給已經去世的妻子寫悼念情書。為的就是找回曾經愛的回憶和心動的感覺。

讓兒子斷掉和醫生的聯系,是不想再讓巴布整天戰戰兢兢。

他還故意讓他去兒時的游樂場,看飛機。

當坐在「飛機」里,這位75歲的老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這不過都是父親故意的設計,為的就是讓他找回童年的美好,相信天真,相信愛。

甚至還讓他毀掉用了65年的毯子,為的就是把他從戀舊的傷感中接解救出來。

其實人生就是要學會斷舍離。只有舍離了過去,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

養花是為了讓巴布有事情做,不那麼閑。

這位102歲的老父親,甚至會騙兒子說只要對著君子蘭唱歌,就可以讓它三天內開花。

兒子真的唱了,父親偷偷把已經開好的花調包了,他也沒有一絲懷疑,甚至真的相信奇跡發生了!

就這樣,在父親的「調教下」,這個75歲的兒子正在一點一點的發生改變,他變得樂觀,積極向上。

願意相信世上有美好在發生。

而巴布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也逐漸成了充滿活力的老小孩,眼看要成功了卻又被潑了一盆冷水,因為巴布最大的心病來了。

巴布的心病來源於他的兒子阿莫,他含辛茹苦送兒子阿莫去美國念書,卻不成想兒子是個白眼狼。

阿莫在國外一呆就是幾十年,從來沒回來看過他,甚至就連自己的媽媽病重都沒有來看過。

而這次兒子阿莫回來,只是為了分家產。

所以父親給巴布的最後一項任務就是,將這個沒良心的兒子趕出去。

巴布陷入了無限的糾結和矛盾中,甚至和父親大吵了一架。

在這一段,父親達特利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如果你的兒子變成了不孝子,那就忘了他,只記得他的童年就好」,堪稱振聾發聵,全盤顛覆了東方式的「養兒防老」觀念,認為人生的精彩就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愛人者必先自愛,直擊社會痛點轟炸人心。

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它不再一昧傳遞出當父母的就要無止盡的付出犧牲,反而明確指出,父母不過是鏡像,愛與不愛,只是註定罷了。

幸好巴布也幡然醒悟,在機場上,他頭一次給了兒子難堪。

他聽夠了兒子對他說的「希望你能理解」這句話,也終於說了句「不讓你進家門,希望你也能理解」後,便瀟灑離去。

變老,究竟是一路的積累,還是一路的失去?電影《102歲仍未老》告訴我們,變老也可以是一路的精彩。

只要我們能夠永遠保持一顆童心,擁有樂觀豁達的好心態,熱愛眼前的生活,102歲又算什麼?!

變老,並不一定就是兒女的負擔,我們可以生活得快樂自主!

2. 老爸精神不正常,經常打人罵人,喝酒發瘋,我想把他送進養老院可以嗎

同病相憐,我家庭也是這樣,一點辦法沒有,只能盼著他死

3. 老爸老年痴呆,後媽把他送進養老院怎麼辦

老爸老年痴呆了,後媽想把他送進養老院,這種情況應該和子女之間互相商量一下來解決問題的,畢竟後續需要費用。

如果你們不同意的話,可以和後媽溝通。可以選擇輪流贍養照顧老爸,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4. 為什麼要把老爸送去養老院

這位知復友,送父親到養老院是一個制好選擇,養老院里有很多活動,比家裡自己待著有意思多了。吃住有人照顧。就是個觀念問題,確實早晚我們都是走這條路。
當前,類似父親這種獨居的老人群體日益龐大,預計2030年,60歲以上老人為「空巢家庭/類空巢老人」將高達兩億,佔到老人總數的九成。因為獨居,他們一旦身患疾病或者發生意外,很難獲得及時救助,甚至導致悲劇。有人說,老人送進養老院之類的託管服務機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目前,城區公辦的住不進,城裡民辦的住不起,郊區民辦的不願去,而且照顧得好不好,適不適應、是否受社會譴責等問題,也讓不少老人和子女望而卻步,最終老人不得不選擇居家養老方式。
其實,僅僅藉助養老院這一方式,並不能完全解決「空巢養老」問題,或許您需要這樣一款智能硬體能讓老人仍舊在「巢」,但卻監測家中其睡眠、呼吸、心率等基本的生命體征,而子女通過查看手機便能對父母的健康狀況了如指掌,或許子女們心生寬慰更放心地在家護理老人,同時滿足父母不進養老院,在家享天倫之樂的願望。

5. 把70歲的患病老爸送到養老院,到底該不該

面子與父母健康之間的抉擇,確實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個人認為,決定權在你手中,別人怎麼說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在事後感到無愧於心。不必為了他人的看法而束縛自己,這樣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還得不到應有的寬慰。

送患病的父親去養老院,這種行為背後往往承載著多重考量。一方面,現代社會中,照顧患病的老人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患病的父母在養老院中也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這無疑對他們的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權衡的是,作為子女,我們是否能夠在照顧父親的同時,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過度犧牲自己的健康去照顧患病的父親,那麼這種犧牲是否值得,是否能夠換來父親更好的生活質量,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將患病的父親送入養老院,或許還能讓他在專業的照護下享受到更多的關愛和舒適。對於子女來說,這或許是一種更為理智和務實的選擇,能夠在保證父親健康的同時,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對生活的其他方面。

總之,送患病的父親去養老院,這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它涉及到個人價值觀、家庭責任和生活平衡等多個方面。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讓自己和父親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6. 102歲的爸爸送75歲的兒子去養老院,看完本片,我們淚流滿面

什麼是活著?什麼又是死去?這樣的問題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難題。如果說時間是死亡的終點,那麼年齡就是老去的必然。這是普遍意義上對於活著的觀念。但是又有人會說,只要是心態正確,那麼年齡並不代表生命的全部意義。其實細想想,這也對。對於普通人來說,究竟是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來接受自己逐漸變老的事實,還是說要讓自己心態永遠年輕,不去在乎時間流逝的痕跡。這一點似乎是區別活躍的年輕以及死氣沉沉的老去的唯一路徑。對於很多人來說,逐漸接受自己慢慢老去是一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那些妄圖親手扼住時間線的人則是被認為是異類。當然,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是例外的,當意外發生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對於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們產生認同?這又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話題。《102歲仍未老》就是在討論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的一部作品。
本片主要講述了一對老年父子,父親102歲神采奕奕,生活習慣就如同一個年輕人,兒子75歲卻是一個普通的暮氣沉沉的老年人。父親想要達成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想要送兒子去養老院。如果兒子不答應的話,就要完成好幾項任務。為了不被自己的老爸送去養老院,兒子決心接受挑戰。在挑戰中,兒子漸漸的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父親,而且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性。最終,當最後一項任務即將要完成之際,兒子卻發現了父親在這項任務的背後,留給自己的真實意義。原來,所有的計劃都是父親為了在自己離世之後,依舊希望兒子開心的活下去的幌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所有人來說,父母的愛都是一種無私的存在。這種無私包括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以及包容。就如同片中的兒子對待自己兒子不能釋懷一樣。父母總是為自己的孩子想到了一切,但是很遺憾,現實中卻少有兒女願意為父母著想。
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斷的偏執著,其實偏執的源泉無外乎是對於子女的不舍。而片中的102歲的父親看上去是想用一系列的計劃讓自己的兒子放下與自己孫子之間的離隙。轉而去擁抱本該屬於自己的生活。但是轉念一想,這種期待不就是凸顯了片中的父親對於自己兒子的無私的愛嗎?可見,親情永遠是維系兩代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在被物質世界不斷包圍的大環境中,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到自我迷失當中。這個世界上不會有著太多的人真正的關心你,也不會有著太多的人真正在乎你的感受。但是當我們開始自暴自棄,孤獨的生活著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還有自己的親人。
片中的兒子一開始忘記了自己的父親的存在,這一切的起因就如兒子與自己兒子之間的離隙一樣。由於跟自己的父親沒有一個共同的生活習慣,即使是在同一個屋檐下,也沒有共通的交流,這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矛盾點。當溝通面臨障礙,我們應該去尋求怎樣的解決辦法。父親看似給兒子設定了重重障礙,其實正是用這樣的障礙不斷的激起兒子重新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將一個人從原本死氣沉沉的生活中解救出來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重新以一種全新的心態來認識自己的人生。了解自己的生活。
毫無疑問,父親做這一切的原因並非是為了完成自己長壽的理想。而僅僅是跟天底下的父母一樣。想要用一種非常徹底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孩子重新獲得成長。至於那長壽的吉尼斯紀錄,其實並不重要。他活著的唯一動力,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重新樂觀的面對生活而已。可憐天下父母心,當我們對生活失望透頂,請別忘了,這個世界並沒有全部將我們拋棄,至少還有那麼幾個人,他們是真的關心和愛護我們。但是很遺憾,這些簡單的道理,直到我們徹底失去這種情感,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的擁有是有多麼的珍貴。

7. 要回家,但父母在養老院生活,又不想接父母出來,應該怎麼辦才好

如果是老人家在養老院生活習慣也過得安好的話就行了,著為子女常去陪伴常去看看,如果是老人不習慣的話建議你還是接他們回家一起過日子,必竟百善孝為先,讓他們開心最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養老院老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的漸進下加光該怎麼配 瀏覽:398
初中語文手抄報重陽節 瀏覽:943
養老院護士配置 瀏覽:268
老年人癲癇病有哪些表現 瀏覽:308
唐山附近的養老公寓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860
耳麥體檢機多少錢 瀏覽:110
殘疾補助和城鄉養老金沖突嗎 瀏覽:861
銅梁區老年公寓要多少錢 瀏覽:558
葯膳養生坊需要什麼職位 瀏覽:425
茂名農村養老金驗證 瀏覽:8
關愛社區老年人免費義診活動 瀏覽:437
養生堂三方膏方講的都是什麼作用 瀏覽:409
皇姑老人護理中心哪裡好 瀏覽:607
70歲生日對聯男 瀏覽:539
武漢東湖銀鈴老年公寓 瀏覽:786
歡樂重陽節的相聲 瀏覽:234
陝西省漢中市養老保險多少錢 瀏覽:214
孕前體檢提前多少天做 瀏覽:81
養老保險累計15年 瀏覽:148
和50歲女老闆做愛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