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妻子敬老院調教

妻子敬老院調教

發布時間:2025-03-31 12:19:45

『壹』 求一則能逗老人開心的笑話小品,盡量不要太長,我們是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一對老夫妻吵架,怒火中生,女的罵道:「你養二奶,不正經!」老頭罵道版:「你包二爺,你紅杏權出牆」。這時,鄰居一個小女孩來借東西:「二奶奶二爺爺你們在家嗎」
某大學某教授對學生講課:「古代『呂』是接吻的意思,口對口,很形象」。 其中一學生問道:「如果『呂』是接吻的意思,那麼『品』字又怎麼解釋, 三個人在一起接吻嗎?」 教授正待發怒,又一個同學起來說:「我看『品』 字還好解釋,『器』字呢?四個人和一隻狗在干什麼?」教授 :「你倆給我滾出去…

『貳』 敬老院院長被免職不願移交工作怎麼處理

今年3月以來,宣漢縣結合中央"八條規定",出台了治理濫辦宴席的有關規定,狠剎濫辦宴席之風。截至目前,全縣共查處違規操辦宴席5起,57名黨員幹部主動取消了擬操辦的宴席。
過去,宣漢縣的"滿月宴"、"三招宴"、"升學宴"、"生日宴"、"喬遷宴"等幾十種巧立名目的宴席越演越烈,不但加重了群眾的經濟負擔,還影響社會風氣,滋生腐敗,群眾對此怨聲載道。
今年3月,宣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條規定",制發了《宣漢縣嚴禁黨員幹部職工大操大辦的試行辦法》,明確規定黨員幹部職工違規操辦宴席經查證屬實的,有職務的一律先免職,無職務的視其情節給予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公開道歉、調整工作崗位等組織處理,構成違紀的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臨時聘用人員違規操辦宴席的,一律解聘。
經宣漢縣紀委監察局調查核實,龍泉鄉中心敬老院院長黃某違規為母親操辦58歲壽宴,該鄉5名黨政班子成員不但未予以制止,反而帶頭參加宴席,黃某已被免職,5名領導幹部被誡勉談話。
某鎮水利站離崗待退幹部李某在縣紀委、縣水務局和該鎮黨委、政府多次勸阻下,仍執意為妻子舉辦50歲"壽宴",被立案調查,並在縣電視台進行公開道歉。某鎮財政所負責人文某,因以弟弟為父親操辦"壽宴"的名義操辦"喬遷"宴,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調離原工作單位。
目前,宣漢縣紀委監察局堅持有案必查、違者必究的原則,對違規操辦宴席人員實行快查嚴辦,先後查處違規操辦宴席5起,1人被免職,1人被調整工作崗位,3人被通報批評,2人在縣電視台進行公開檢討,2人被立案查處。全縣先後有57名黨員幹部主動取消了擬操辦的宴席。

『叄』 敬老院真的養老嗎

每個老人都希望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也希望有人可以依靠,但是現在老人不會依賴孩子了,也不會再覺得養孩子靠譜了,因為很多孩子成家之後根本不關心父母,有的也不孝順,所以老人也不指望孩子照顧自己,寧願去養老院,因為他們認為養老院是他們晚年的歸宿。
但是去了敬老院之後才發現,敬老院根本就不是我家,不靠譜。
你為什麼這么說?讓我們來聽聽這位70歲老人的心聲。
董大爺/70歲
今年我70歲了。我60歲退休了。去跳廣場舞,或者只是去逛街,生活很愜意,我和老婆都有養老金,我們的養老金加起來一萬多,不用擔心沒錢了。
享受了三年的幸福生活後,妻子病倒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妻子走後,我突然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妻子的陪伴,我覺得很孤獨,每天都很想念妻子,經常一個人在家偷偷哭。然後我也想了想。人老、病、死是正常的。不能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因為生活還要繼續。這只會讓自己不快樂,所以我必須振作起來,好好地度過晚年。
痊癒後,雖然沒有那麼難過,但晚上覺得很寂寞,很想有人陪陪,然後打算找個老婆陪自己過完下半輩子,但是一直相親了很多次,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而且都是有目的的相親。後來直接放棄了,覺得找老婆不靠譜。
我的孩子一個人住太無聊了,順便讓我住他們家吧退休了,聽到孩子們這樣說,我感到很欣慰。年輕的時候,我為他們付出了一切,他們老了才懂得報答。但是在他們家住了兩年,我受不了了,最後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子里。
和他們一起生活讓我感到特別壓抑和委屈,因為我的生活習慣和他們不一樣,所以我根本無法和睦相處。我的兒媳婦和女婿不太喜歡我,他們總是嫌棄我我什麼都不會,就在他們家吃喝玩樂,所以我選擇了回去到我的家鄉。本來打算靠他們養老的,但是他們的行為讓我很傷心,也讓我明白孩子根本不在乎。靠不住,能靠的只有自己。
回到家鄉後,我又回到了那種孤獨的生活。後來實在忍不住選擇了去養老院,因為朋友說去養老院是最好的歸宿,而且同齡老人很多。去那裡不會寂寞,也不用擔心生病沒人照顧。非常適合我這種單身老人去。
然後我根據我的養老金找到了合適的養老院。搬進來的時候,我也跟孩子們打過招呼,他們也支持我去養老院,所以我就去養老院安度晚年。
想住進去的時候,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覺得養老院是我唯一的依靠,但是沒想到時間一長,生活就讓我苦不堪言。
還有一個哥們和我一起住。以前以為有個伴一起住就不會無聊了,晚上還能聊天,沒想到有個伴害了我,讓我每天都坐立不安好吧,沒有也是個好時機。
因為那哥們總是把音樂放的很大聲,半夜不睡覺拿著手機唱歌。每次我都勸他考慮一下我的感受,晚上別玩那麼大聲,讓別人好好休息,但他囂張至極,罵我太照顧我了。
後來我看不下去了,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院長,希望院長能帶他去安排離開,或者讓我搬到另一個房間。沒想到院長拒絕了我的要求,自信地說:「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想改就改,那我敬老院幹嘛還開著呢?換了別人,肯定得改不換肯定吵,我不想給自己添麻煩,你算了算了,不,那你回你家吧,你不要一定要來這里,因為我這里不缺你這個老人。」
院長的態度讓我很生氣。真想搬走不來這家養老院了,但是別的養老院很貴,我又不想一個人住,只能妥協。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只能用枕頭捂著耳朵,可是在我怎麼捂著的時候,還是能聽到那哥們兒在唱歌。
我很喜歡運動,因為我覺得運動可以有益於身心健康,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會在院子里跑步,也會打太極拳,但是每次打太極拳或者跑進去早上,我會被別人說我在他們面前晃來晃去,我跳得不專業。向上?他們擋路了嗎?為什麼他們就是不能理解我,他們總是要談論我才能感到舒服。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做過這些娛樂項目,因為我受不了別人說我,也不想被別人評價。要麼在敬老院被別人欺負,要麼就是忍著委屈,所以覺得太難了。
這些我都可以忍受,但我唯一不能忍受的是,雖然我交了錢,但養老院的伙食卻很糟糕。每天就是稀飯鹹菜,或者一些青菜,基本沒吃肉,有時候我跟他們反映,他們會罵我:「一個老頭子還這么要,愛吃不吃都摔倒了如果他不吃的話。」
如果我想吃肉,只能等我的孩子來看我,他們給我帶來食物,他們一個月才來一次,因為他們工作很忙,根本不關心我。能抽空來看我一次就好了,一個月只能吃一次肉。
有時我懷疑這是一個無良的養老院。每個月收我3000塊錢,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好。我生病了沒人照顧,也沒人幫忙換床單。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做的,跟自己在家做沒什麼區別,感覺錢有點委屈。
敬老院的護士,還有領導和主任,都特別狗眼。老人家有錢,就會對他們好。天天有大魚大肉,像我們這樣的普通老人,他們不重視,甚至不喜歡,所以來到敬老院後,我才知道,人的水平是有高有低的。療養院。
小時候家裡很窮,出去打工經常被人看不起。現在年紀大了,還是被人看不起。認錢不認人。
後來實在受不了了。我讓我的孩子們把他們帶回我的家鄉,因為我在那裡一點也不快樂,一點也不快樂。我寧願一個人死也不願去養老院,因為養老院不靠譜。
結論
雖然養老院里有很多同齡的老人,但有時他們也未必開心,因為也有貴賤之分。住在那裡並不好也不幸福,會被別人看不起,所以養老院根本不是老人的歸宿,老人也不要指望這些東西,因為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在他們的晚年是他們自己。而生活才是最真實的。

『肆』 「人老了,誰也靠不住,有經濟條件進養老院,這是大趨勢」怎麼看

我村有位大爺,五十多歲的時候還沒有見到兒媳,唯一的兒子一場重病就離世了。幾年後,大爺的老伴在思念兒子的日子裡,也丟下了這位大爺,去另一個世界找兒子去了。

人生在世,天有不測風雲啊!這位大爺走到這一步,真是人生一大悲劇,中年喪子、喪妻的悲哀,全被大爺遭遇了。大爺的兒子、妻子相繼去世,到老了的時候,他還能靠誰呢?接下來我分享一下這位大爺的養老歷程。

此時的這位大爺,已經是憔悴不堪、萬念俱焚了。平時積攢的幾個辛苦錢,為了陸續安葬兒子和老伴,也所剩無幾了。悲痛過後,大爺捉摸了一個計劃:農忙時幹完田地里的活,閑時就在鎮上找零工做。

大爺六十歲那年,鄉政府的工作人員,為大爺辦理了入住敬老院的手續。可是,大爺不樂意去,工作人員在三番五次的動員之後無果,就為大爺辦理了低保和獨身老人補助。這時期,大爺就在思兒、念妻、干農活、找工做和享受低保中度過。

大爺到了七十歲的時候,雖然靠勤勞、辛苦積攢了一點錢;但是,他也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不但不去養老院養老,並且還把所有的財產賣了,在他兒子和老伴的墳附近,用錢請人搭建了簡易房。此時,大爺除了勞動工具沒有賣掉之外,餘下的都賣完了。

當時,村子裡的鄰居不理解,有的說老大爺患上了孤獨症,想與兒子和老伴在一起;有的說老大爺的腦子可能不好使了,才會做出這種令人費解的舉動……無論村子裡的人如何去揣測,老大爺的舉動都已經成為事實,他兒子和老伴的墳之間多了幢簡易房。

這一階段,老大爺除了在附近的園地里勞作外,不再外出找零工。閑時就暗地裡挖好自己的墳坑,請人買來棺材放在簡易房裡;並召集村子裡平時要好的幾位鄰居作最後交待。老大爺交待時的話語是:「我所有的錢就是這些,我每天堅持起床游動;如果你們有哪一天看不到我的身影,就麻煩你們幾位過來把我裝進棺材裡,埋入我早挖好的這個坑。餘下的錢,你們就平分。」

老大爺對要好的幾位鄰居,安排完自己的後事。過了幾年之後,老大爺真的去找他的親人去了;結果,如願了他生前對這幾位要好鄰居的交待。

由此看來,人一樣生,百樣死,最終的歸屬也是回歸自然;僅僅區別於過程的不同而已。之所以,從這位大爺身上可以看出,人老了就得靠自己。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不去過分奢望和刻意的去依賴別人,自己活出開心就行。

因此,無論是靠兒女養老也好、自己獨身或進養老院養老也罷,唯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最愜意的!

感謝推薦回答問題!

看過此提出的問題後,結合過來對 社會 有關情況的了解和觀察,也進行了認真思量和拷問。

該問題說:人老了,誰也靠不住,有經濟條件進養老院,這是大趨勢。

本友友認為,此問題所提出的話題,有失偏頗。淺見看法如下:

1、游敬搭「人老了,誰也靠不住,……」。

在此反問,又該靠誰呢?

答:靠自己的子女(包括兒媳、女婿以及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近親屬,以下統稱為子女。沒有子女的另當別論),這是主要的依靠對象,大多家庭就是這個樣子呢,靠不住的子女還是極少數的。

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本身居住的所在社區、村莊,或者說每個家屬院、樓棟以及單元等等,所居住的居神拿民老人當中,老人靠的都是誰呢!有幾個不是靠自己的子女的。

不靠自己的子女,又靠誰呢?

如果說,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其他的人誰也靠不住,或者說憑什麼靠的住呢(當然也不排除有例外的情況),或許這才是事實應該有的真相。

2、「……,有經濟條件的進養老院,這是大趨勢」。

這里在此反問,假如沒有經濟條件呢,又該怎麼辦呢?

進一步反問,即便老人需要進養老院,又是誰給安排的能夠進養老院呢?難道不是子女嗎?又可能會是誰呢!誰有這種資格安排呢?

答:如果各方面的情況都允許,有經濟條件的進養老院,這也是允許的,也不是不可以的。但辦理有關手續的,還得是靠自己的子女(包括兒媳、女婿以及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近親屬。沒有子女的另當別論)。假如有此類的情況,健在智能正常的子女,也是主要的依靠對象,靠不住的子女還是極少數的。

大家也可以注意觀察看看,自己本身居住的所在社區、村莊,或者說稿困每個家屬院、每個樓棟以及每個單元等等,所居住的居民有老人的家庭當中,真正進養老院的家庭老人有幾個呢?可以了解看看,怕是還是居家養老的是主流吧!

3、基於以上所述,該問題說:人老了,誰也靠不住,有經濟條件進養老院,這是大趨勢。本友友的基本看法是:

人老了,靠誰?

答:還是靠子女。

有經濟條件進養老院,這是大趨勢嗎?

答:不是。但也不排除有進養老院的情況。

如果老人身體好好的,精神好好的,自理能力好好的,獨立或者與子女共同生活好好的,一切問題也不在話下。

關鍵是一些失能(注意失能)老人的養老照護問題,才是根本性問題。

這一般也是老年人不可迴避的必經階段,這時才真正需要子女承擔責任的一個關鍵階段。

養孩防老,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看老時。不靠子女!四周看看,靠誰呢?哈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說,誰也不明白呢!

4、目前,隨著國家對老年人的高度重視關懷,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出台,各個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慧及老年人的政策規定措施,國家各地方或者個人對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從不同角度也進行了有益的 探索 ,比如各個地方籌辦的各種特色養老院,研究 探索 養老醫療一體化模式,社區養老幫扶、鄰里照顧、臨終關懷等等,很多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 探索 。

可以說,養老事業的興起,不管是公辦的養老院,還是私辦的養老院,這些養老院的興起,以及多種方式方法有益的 探索 創新,都是對居家養老能力不足的有益補充,對老年人是好事。

當然了,自己家的老人,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身體智能健全,也能夠自理,老人自願安排願意去養老院,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總之,千家萬戶,各家情況呢,又各有不同,也是不能一概而論。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就是最好的。關鍵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老人的養老問題處理好,也是大家的共同希望。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託,老有所靠。讓每個老年人都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不單是子女的責任,也是全 社會 的共同責任。大家共同努力,願每個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以上所述,就題答題。談點淺見,不要對號入座,僅供瀏覽參閱。考慮不周之處,請友友補充完善。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在尊老敬老方面,國家還有許多關愛老人的決策:例如給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發養老補助金;給六十五以上的老人免費坐公交車;給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多漲退休金等。以後國家還會繼續加大關愛老人的力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 健康 預示不斷增強,所以壽命也越來越長。這樣以來,我們國家的老年人口逐漸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家要在鄉鎮、縣城、城市建各種形式的養老院,同時國家也鼓勵私人開辦收費型養老院。如有專供無兒無女的「五保戶」,無勞動能力的特殊「困難戶」進注的養老院,這種養老院,一切費用由國家全額投資。

有一般服務型和收費形式的養老院,供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開設的。養老院只提供住宿、吃飯、茶水服務,其他一切事情由老人自理。

還有特殊服務型和收費形式的養老院,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開設的。養老院包一切護理工作,如提供飯、茶、水,提供洗衣、喂飯,護理大小便,護理睡覺、起床、洗漱等一切工作。這種養老院收費高,裡面的設備條件也好,服務周到。

所以樓主提出的:「人老了,誰也靠不住,有經濟條件的進養老院,是大勢所趨」,這種推則是正確的。並不是說兒女沒有孝心,在如今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護理老人,兒女們的生活要跟上時代朝流,必須去拚命的賺錢,才能達到和滿足如今生活的需要,所以老人們也不能去數說晩輩們的不孝。

我們老年人要提前作好自己的養老准備,提前給自己籌備一定的養老金,以備到時進養老院使用。自己的錢自己要妥善管好,有錢不能讓晚輩們知道,更不能因為晩輩們需要把錢都給他們。到我們急需的時候,晚輩一時拿不出,那又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老年人要多為自己想想,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餘地。

老年朋友們,時代在發展, 社會 在前進。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淡薄。老年人進養老院是大勢所趨,為順應時代要求,所以在進入老年之前,就要為自己的養老生活作好充分的准備,儲存足夠的錢,到時二老一同去養老院生活。

從目前來看,人老了,有經濟條件,兒女們又指望不上,去養老院真的是唯一的選擇!但是養老院也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好那麼完美!十多年前,父親來我家養老時,由於我們生意有時候比較忙,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他,也只能和父親商量好了的情況下,把他送到養老院。

我父親說什麼也不願意去養老院,他以為我們不要他了,也許老人到了這種地步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心理和顧慮。我費了二三天的時間才說服父親,告訴只是一二個月而已,忙完了這段時間一定把你接回家。

我們夫妻倆找了好幾家養老院,一看環境、二看養老院的人和事物、三看住在養老院里的老人們的精神狀態!最後選了一家比較好的養老院,也比較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也比較好,非常和氣,雖然我父親需要人照顧,但他的養老費用是別人的一倍多,我們也認可了,絕不能委屈了我父親!更不能像包袱一樣甩給養老院。

即使這樣,每天我都要抽時間去看望父親,那怕是陪他聊聊天、嘮嘮嗑也會讓他感覺很安心。開始我父親住的房間里是四個老人,很乾凈舒適的環境,每次去的時候我都要帶一些水果,也分其他的老人們吃,說句心裡話,我真的見不得老人孤苦伶仃的樣子,心裡很不得勁兒。

每去一次,這幾個老人就哭,我心裡明白,看到我又想起了他們的兒女,心裡很難受。人在那種環境下,換了誰心裡都不是滋味。真的,我去了半個月的時間中,一次都沒見到這幾個老人的兒女,我父親也這樣說。養老院院長的父母是六十多歲的老人,每次見了我就誇贊我說:「你是唯一的一個經常看你爸爸的兒子。」我就笑笑不說話,我知道我父親很依賴我,一天不見我都睡不著覺,我也是一樣啊!

送走父親的那段日子裡,晚上躺在炕上就會想起父親,他在哪裡好不好?能吃飽飯嗎?會不會受氣等等;

再說養老院里的事情吧,開始的時候一切正常,後來就知道了一些內部情況,表面上的好只是一種假象。我父親頭腦很清楚,一個月左右的觀察和感受,都偷偷告訴了我。父親說:「這裡面很亂,有人偷東西、偷錢等一些事情!」父親還說一個五十多歲的護工阿姨經常呲呲噠噠這些老人,嚇得老人們不敢吱聲,老人們吃飯慢一點,沒等吃完就被搶走了飯碗。我聽了很吃驚很氣憤!

正好那天我去看父親,那個護工阿姨也進來打掃衛生,我父親偷偷指著她,意思就是這個人。我對那個護工阿姨說:「大姐!聽我父親說你孽待這些老人,還搶飯碗,你什麼意思?」那護工阿姨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我也沒慣著她說:「真的假的我沒看見,只有一次,下次我再聽到這樣的事情!我饒不了你。誰家都有老人,做人做事別太缺德了。」那護工阿姨一個說好話,我也告訴我父親說:別害怕,有什麼事跟我說就行。

後來我要求給我父親安排二個人的房間,還可以。另外一個老人是個盲人,更可憐!其他人的房間更亂更混雜,十多個人一個屋子,男女居住在一起,氣味兒也很大,我只看了一眼就快速離開,心裡呀別說有多別扭。

好的養老院也有,那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起的地方,樣樣都好,當然錢也到位。第二個月底的時候,我把父親接回家,父親很高興!對我說:以後再也不去了,那裡不是人呆的地方。我說:爸爸!以後不來了,咱就在家裡養老,放心吧。

網上經常有人討論老了的時候去養老院,我覺得就是一些閑的無聊的人瞎咧咧!經濟條件好的人怎麼都不是問題!經濟條件不好的老年人該怎麼辦?養老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關乎著每一個老人最後的歸屬地,兒女孝順的絕對不會有問題!不孝順的兒女也不少。昨天晚上看到一個名叫「不老松」網友的視頻,講了一對老年夫妻的悲慘生活,兒女們又不在身邊,倆個老人又有房和退休金,可就是照顧不了自己的生活,年紀大了,什麼都需要有人照顧才行,弄得我有點失眠了,二點多才睡覺,早上六點被電話吵醒。也不知道二個老人的兒女怎麼想的?令人氣憤。

我估計這樣的事情全國各地有很多,不是每一個老人老了的時候都活得那麼開心、那麼有尊嚴!未來養老的問題怎樣?也許會有一個好的辦法解決,讓每一個老人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

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

誰都有老的時候,無論你窮你富,你丑你俊,都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老去,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事實。

自古有句話講,養兒防老,但有的兒女自己都沒活明白,怎麼養你們老?即便兒女孝順,一對小夫妻要照顧雙方四個老人,或許更多,即便小輩有那心,也無那力呀!…

所以我說,活在當下最重要,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到老了再說吧!

等到老了,身體 健康 就居家養老,到力不從心了,老伴如果還健在,就一起上養老院吧!有經濟能力,找個條件好些的養老院,條件差些就找一個條件差些的,現在就不要想太多了,能活多大,自己也說了不算,順其自然吧!…

養老院不等於幸福院,反正我是不去的!盡管經濟條件可以!我大姨83歲,上周從養老院搬了回來,請保姆居家養老,原因如下:

一、養老院就是一個大雜院。去養老院的都是因種種原因在家裡呆不下去了,才送去養老院的:①因年老多病,子女沒時間或不願照顧送去的(有的子女退休啦到處遊山玩水,寧願花錢也不願父母跟自己同住)!成天與這些哼哼呵呵的太婆大爺住在一起,那日子好難受呵!尤其是看到那些從養老院病死奔黃泉路的……

②老年人性情各異。有郁悶不愛說話的,有成天嘰嘰喳喳嘮叨的,有脾氣暴躁誰也不敢惹的,特別是那些脾氣怪異,在家裡跟子女關系搞僵的,與這種老人做鄰居讓人擔驚受怕……

③同是老年人,來自四面八方(有錢就可以進去)、不同階層的人,思想文化差異大!以中檔養老院為例,那些機關事業單位去的老人與農村去的大爺大媽呆在一個大院,真的不舒服呀!比如看個電視,各人喜歡的不一樣,看的時間不一樣,好難受啊!

④養老院活動空間小,成天夕陽黃昏,暮氣沉沉,沒有春的氣息,人住那裡,生理心理加速老化!哪有家裡安逸?只要不癱,成天公園呀,江邊河畔呀,清風流水,春花綠野,蜂飛蝶舞,鳥語花香……哪個養老院有這么巴適!

⑤養老院不是福利院。老闆開養老院按商業模式運作,謀財是大事,廣告宣傳往往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差異,花了錢不一定能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尤其是那些子女不經常去看望過問的,或者無子女的老人,唉……常常會受到……

所以,吸取我姨媽的教訓,將來無論如何,我都選擇居家養老!生活能自理,自己干!自理有點困難就請個保姆,實在不行,絕不拖累兒子,自我斷食,駕鶴悠悠歸去……

老朋友83歲時,小他一歲的老伴提前走了,他的生活好像立馬就沒了意義。

唯一的兒子與兒媳、孫子遠在國外。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老伴兒的重要性,才明白自己為外國養了個兒子!他說金詩元啊,我這輩子最糊塗的就是辛辛苦苦一輩子養了沒用的一個孩子!

我說,你不說,我還不認為您糊塗,你一說,我真的認為你糊塗了!人生一輩子,吃後悔葯,治不了病,還會得病。

老朋友不相信特醫 養生 之說,我教他《金院 健康 法》,他認為 養生 就是亂花錢、就是浪費時間。他雖然還能走路,免強能自理生活,但比起我另一位善 養生 的同齡人,他就是個殘疾人!

長話短說吧,老朋友他兒子匆匆回國,只能把我這位老朋友送到養老院。老朋友自己很清楚,一旦去了養老院,就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了!他難割難舍的把幾十本相冊打包扔到了垃圾桶里,自言自語地說,與其讓兒女扔,不如自己扔!

金詩元: 我一直在說,人都是孤獨的,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是別人!老朋友30年前一直說我這句話很自私,現在終於說了一句話實話,他說一個人自己珍愛的東西,或許在別人眼裡就是垃圾。他認為自己的兒子也是別人了!

人生如戲,遲早得謝幕,健 健康 康地來,能健 健康 康地走,就是最好的劇終!

我一直沒說我這位老朋友是做什麼的,人老了,原來是做什麼的都不重要,最終都要以兩條標准論之: 健康 的與不 健康 的;生活能自理的與生活不能自理的;去敬老院的與不去敬老院的!

金詩元書法:道法自然

我老朋友是個教授,他最終用自己的經歷給自己講了生動而悲涼的一課, 健康 靠不住,啥都靠不住!

金詩元

2021.07.11游學途中

我是60後,剛辦好退休,下一批老人就是我們了。孩子獨生子,已結婚。我的觀點是:在他們需要時,盡力幫助他們,現在房子這么貴,不幫他壓力太大!但養老必須去養老院。因為他們80,90這些孩子,國家要求他們坐三胎,退一步不生三胎也得生二個孩,都還要工作,工作孩子就夠他們受了,再加上老的,多數得四個老的,一個有個毛病,他們就團團轉了!去養老院,只要求他們有空去看看就好了![送心][送心]

現在的人不是靠不住,而是受形勢所迫,由於前些年響應政府的號召,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好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你們想一下兩個人要面對兩邊的四個老人,甚至更多,還要照顧子女,怎麼照顧得過來。

由於我國的國情,形成了葫蘆型人口結構,就是底腳大中間細,口口上又大,所以,老年人要替孩子們想一想,他們的艱難。現在上一輩的千斤重擔已經落在了獨生子女的肩上,他們還肩負著生三胎的神聖使命。大家算一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要消費好多錢。三個孩子呢?

我覺得人老了,生活能自理就自理,實在不能自理了進養老院也可以,不能太拖累子女,不要說孩子為了照顧你而不去找錢就是有孝心了,不找錢吃什麼呢?所以老年人要從大局出發,反過來想一想。願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過上一個愉快的晚年。

『伍』 為什麼70歲老人會被強送敬老院

如今我國養老事業蓬勃發展,各地都涌現出了大量的養老院,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老人們還是希望居家養老。

如果聽說哪個子女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那麼絕對是不孝的表現,當然更重要的是老人自己絕對無法接受。

70歲的張大爺年輕的時候特別重男輕女,所以當看到妻子的第一胎是女兒的時候,張大爺的心情瞬間跌落到了谷底。

之後他和妻子兩人一直積極備孕,終於在三年之後生下了兒子,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咱老張家有後了。

之後張大爺家的生活可想而知,所有好的都是給兒子,而女兒只是像家裡沒有工資的傭人,每天幫忙做家務不說,甚至吃什麼用什麼還要看弟弟的臉色,只有弟弟點頭,她才能夠伸手去吃那些所謂的是弟弟的東西。

就這樣,兩個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如今都已經成家立業,張大年已經步入了古稀之年。

自從兩年前老伴去世之後,他就搬到了兒子家一起生活,女兒隔三差五的就會去看看他,給他一點錢或者是帶一點她喜歡吃的東西。

然而就在前一段時間,兒子表示要把張大爺送去養老院,因為自己和老婆沒有時間照顧他,張大爺表示現在他還可以自理,讓兒子安心上班。

2、教會孩子互相尊重

手足之間的關系不應該是競爭關系,但是在很多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間為了搶奪父母的愛或者是財產都會不近人情,只為自己考慮。

這不僅是因為利益的使然,更大的可能性是因為他們從小就不知道互相尊重對方,甚至會把對方的存在當成自己的障礙,這樣自然會發展成畸形的手足關系。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互相尊重,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是受益的。

『陸』 敬老院的老人很可憐,你老了,會同意去敬老院嗎

對於敬老愛老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大家的一個重視,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尤其是現在社會當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老了之後子女會忙著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照顧老人,這樣的重任很難以完成,因此當我老了之後會同意去敬老院,因為這也是一個大勢所趨。


也並沒有因為沒有孩子的存在,使我們兩個人沒有愛情的牽扯,反而會讓我們減少了很多矛盾與爭吵,使我們的愛情越來越深。我現在的狀態屬於那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能想得到老的那一天的寂寞,但是我是一個天生樂觀派,我相信我能戰勝在敬老院時候的那種孤獨。

『柒』 不婚族和丁克現在很多,他們以後該如何養老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也與過去不同了,以前的人們講究多子多福,現在卻大相徑庭。現在的年輕人中,有很多都奉行不婚主義,還有一部分年輕夫妻願意做丁克一族。那麼這些奉行不婚主義的年輕人和丁克一族的夫妻們,以後該如何養老呢?

面對著這種問題,這些人們一定是有著自己的計劃的。

我們的社會制度現在已經很完善了,國家也考慮到了這樣的問題,會逐步出台一些養老政策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有這樣強大的國家做後盾,任何人都不用擔心將來養老的問題了。

閱讀全文

與妻子敬老院調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聘用退休女工該不該給買社保 瀏覽:599
養老院的入住協議 瀏覽:277
孝敬老人自立自強 瀏覽:800
老年痴呆服鎮靜葯有什麼好處 瀏覽:190
父母免稅額多少 瀏覽:270
唐山養老金今年漲工資 瀏覽:921
浙江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69
天安銀保養老保險 瀏覽:707
媳婦為什麼孝順婆婆 瀏覽:460
四級殘極居民養老金有什麼優惠 瀏覽:223
我的長壽花下面葉子發黃怎麼啦 瀏覽:800
關於申報養老機構的可行性報告模板 瀏覽:166
2015年安徽60歲死亡賠償 瀏覽:836
公安局拘留為什麼要體檢 瀏覽:786
老年痴呆引起排尿困難 瀏覽:319
有哪些名人被父母拋棄 瀏覽:130
蘭州市體檢不正常怎麼辦 瀏覽:960
預防心梗腦梗體檢都需要檢查什麼 瀏覽:896
青島開老年公寓多少錢 瀏覽:762
在銀行交納養老保險的時間 瀏覽:672